古詩文賞析 選擇題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淒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麵的吹笛人隻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象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 方。
提問/此詩作者在什麽心鏡下寫成的?
A.聞笛思鄉 B.賞景 C.玩物 D.憂國
選A
古詩文賞析 選擇題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淒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麵的吹笛人隻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象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 方。
提問/此詩作者在什麽心鏡下寫成的?
A.聞笛思鄉 B.賞景 C.玩物 D.憂國
選A
古詩趣味標點,在線答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新雋永,極富情趣,膾炙人口,堪稱千古絕唱。隻要將其做標點上的變動,便可得到一首絕妙詞,或一個時間、地點、場景、人物、情態、台詞俱全的小劇本,或一首自由詩,或一篇小散文。可見漢文字的巧妙與博大精深。
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短劇: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自由詩:
清明時節
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
借問
酒家何處
有牧童遙指
杏花村
散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敬《九章算術》載有一個很有趣味的詩詞古體算題一爭強鬥勝:八臂一頭號夜叉,三頭六臂是哪吒。兩處爭強
設有夜叉x個,哪吒有y個 則有
x+3y=36
8x+6y=108
解得, x= 6
y= 10
答 有10個哪吒 ,6個夜叉
詩詞趣味小故事
給你講個旗亭畫壁的故事→_→
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塵未偶,而遊處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
俄有妙妓四輩,尋續而至,奢華豔曳,都冶頗極。旋則奏樂,皆當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人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
俄而,一伶拊節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昌齡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之曰:“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雲居。”適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曰:“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昌齡則又引手畫壁曰:“二絕句!”渙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裏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列拜床下,奉吾為師!”
正在加載查看圖片集
因歡笑而俟之。須臾,次至雙鬟發聲,則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渙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豈妄哉?”因大諧笑。諸伶不喻其故,皆起諸曰:“不知諸郎君,何此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從之,飲醉竟日。
——《集異記》
趣味詩詞對聯集錦
1、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書門聯,但每次剛剛張貼就被別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個防“賊”的妙法:在門楹上貼出這樣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偷聯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搖頭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遂成意義全新一幅佳作: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2、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幼時家貧,放學後常幫大人磨麵。12歲那年,一位師爺命他以磨麵為題做聯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無愁眼下遲
當地太守設宴時即席出句征對:
鸚鵡能言難似鳳
滿座賓客對答不出,次日消息傳開。王禹偁知道後,當即對出下句:
蜘蛛雖巧不如蠶
3、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
關於兒童趣味的詩(20~30)
桑茶坑道中
作者:楊萬裏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牧童詩
作者: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楊萬裏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兒垂釣
作者: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舟過安仁
作者:楊萬裏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
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閑居初夏午睡起
作者: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稚子弄冰
作者:楊萬裏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村晚
作者: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幼女詞
作者: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與小女
作者: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巴女謠
作者:於鵠
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
牧豎
作者:崔道融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觀村童戲溪上
作者:陸遊
雨餘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趣味詩詞接龍125句 你還能繼續接下去嗎
1.草木有本意,榮枯自有時。 2.(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3.中歲頗好道 4.道是無晴卻有晴 5.晴江灩灩含淺沙 6.沙場秋點兵 7.兵甲豈雲多,兵合天心殺氣多 8.多情總被無情惱 9.惱亂君心三十年 1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11.同是天涯淪落人 1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3.月到中秋分外明 14.明月出天山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6.流水前波讓後波 17.波撼嶽陽城 18.城春草木深 19.深林人不知 20.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21.聽我為君歌一曲 22.曲終收撥當心畫 23.畫樓西畔桂堂東 24.東風無力百花殘 25.殘陽如血 26.血雨腥風應有涯 27.涯口度新雲 28.雲橫秦嶺家何在 29.在天願作比翼鳥 30.鳥鳴山更幽 31.幽樹晚多花 32.花謝花飛花滿天 33.天若有情天亦老 34.老樹春深更著花 35.花間一壺酒 36.酒逢知己千杯少 37.少小離家老大回 38.回眸一笑百媚生 3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40.雄雞一唱天下白,白日放歌須縱酒,白首為功名, 41.名花傾國兩相歡 42.歡笑朝複夕 43.夕陽無限好 4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46.生長明妃尚有村 47.村晚驚風度 48.度嶺梅花翻向北 49.北方有佳人 50.人間能得幾回聞 51.聞說雞鳴見日升 52.升山自古道飛來 53.來時無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54.鍾山風雨起蒼黃 55.黃沙百戰穿金甲, 56.甲光向日金鱗開, 57.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 58.濃妝淡抹總相宜 59.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60.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61.收取關山五十州 62.州城帶秋色。 63.色連山遠靜,色映九霄明 64.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65.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66.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67.紅星亂紫煙 68.煙籠寒水月籠沙。 69.沙場烽火侵胡月 70.月落烏啼霜滿天 71.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72.難留浮世百年身 73.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74.通宵帶露妝難洗,盡日淩波步不移 75.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76.新知漸成故 77.故園寥落近滄波 78.波心蕩,冷月無聲 79.聲華滿京洛 80.洛陽親友如相問 81.問君能有幾多愁 82.愁雲慘淡萬裏凝 83.(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84.衣帶漸寬終不悔。 85.悔叫丈夫尋覓封侯 86.侯門一入深似海 87.海日生殘夜 88.夜泊秦淮近酒家,夜闌臥聽風吹雨 89雨裏雞鳴一兩家 90.家在五雲溪畔住 91.家在蝦蟆陵下住 92.住近湓江地低濕 93.濕樹浴鳥痕 94.痕多開鏡照還悲 95.悲莫悲兮生別離 96.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97.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98.思君不見下渝州 99.州南嘉景入樓台 100.台城六代競豪華 101.華山秋草多歸馬 10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03.安得廣廈千萬間 104.間關鶯語花底滑 105.滑膩光華玉不如 106.如饑複如渴 107.渴飲易水波 108.波白水黑山隱見 109.見人開倉亦不走 110.走馬章台日半斜 111.斜風細雨不須歸 112.歸夢初驚似到家 113.家貧忘卻為夫賢 114.家在五湖煙水東,家住寒梅翠嶺東,家住錢塘東複東 115.東風不與周郎便 116.便下襄陽向洛陽 117. 陽春陶物象 118.陽關一曲腸千斷 119.斷魂飛作碧天霞 120.霞光侵曙發 121.發憤忘食樂忘憂 122.憂眠枕劍匣 123.匣裏星文動。匣玉不歸山,匣裏金刀血未幹 124.幹戈知滿地, 125.地崩山摧壯士死 126.死去元知萬事空 127.空山新雨後 128.後不見來者
趣味古詩詞或著句子變色龍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家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不識廬山正麵目,隻願身在此山中
對窮家弟子:實行免費教育
對富人弟子:索要報酬
趣味唐詩
《趣味古詩 》
以下是一些關於寶塔詩的資料
寶 塔 對
在詩體中,有一種奇特的寶塔詩;在聯苑中,也有一種奇特的寶塔聯,這種對聯首句為一字,以後每句遞增一句,因形狀象一座寶塔,所以得寶塔聯的雅稱。如蘇軾的一聯:
坐
請 坐
請 上 坐
茶
敬 茶
敬 香 茶
據說這是最早的寶塔聯。關於此聯的來曆還有一個故事:相信宋神宗熙寧初年,蘇軾曾住杭州通判,有一天,便服出城,來到一座寺廟遊覽。寺中老僧見他穿著平常,又不認識,隻冷冷地哼了一聲“坐”,然後又向小和尚說了聲“茶”,態度冷淡怠慢。老僧與蘇軾交談一番之後,見他談吐不凡,並非俗客,於是,又招呼到:“請坐”,並吩咐小和尚:“敬茶”。老僧待知道來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時,頓時滿麵笑容施禮不迭,恭敬地招呼:“請上坐”,還傳呼小和尚:“敬香茶”。後來,蘇軾告辭時,老僧急忙拿出紙筆,乞求墨寶,蘇軾對這種看人行事的勢利小人十分鄙視,即興揮筆寫下了這幅寶塔聯諷刺老僧,老僧見後羞得滿麵通紅。
藏頭詩
看《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在“吳用智賺玉麒麟”一回中,由吳用口述,盧俊義曾在牆上寫下這樣一首詩:
盧花灘上一扁舟,俊傑黃錯獨自遊。
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
乍一看這首詩沒什麼特別之處,但詩的真意即暗藏於詩句之首為:“盧俊義反”四個字,這種詩叫“藏頭詩”,又稱“藏頭格”,它是雜體詩的一種,一般講究韻律、對仗,但字句不拘。這種詩的特點是:將不便明言的本義逐字分藏於詩句之首。
宋代文學家蘇軾有一道《減字木蘭花》
鄭莊好客
容我尊前先墮幘。
落筆生風,
籍籍聲名不負公。
高山白老,
瑩骨冰肌那堪老,
從此南徐,
良夜清風月滿湖。
這首詩,每句句首藏一個字,合起來便是“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個字。據說蘇軾自杭州召回朝廷,過京口、潤州太守林子中設宴款待,座中營妓鄭容、高瑩出牒,林子中命呈牒於蘇軾,蘇軾見牒上是二妓女求落籍、從良,即不當妓女而嫁人。那時有規定,營妓要求從良,須得本郡府長官批準。蘇軾時在作客,不便作主,便索筆題了這首詞於牒後,批準她倆落籍從良。
藏頭詩(二)
相傳宋代時,蜀郡才女蘇小妹曾三難新郎,開始她寫有四句詩要秦少遊猜,詩雲:“鋼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秦少遊一看,這四句詩正是嘲笑他的,因為他曾假扮雲遊道人,在嶽廟化緣,去相蘇小妹。於是他便寫了一首詩雲:
化工何意把春催?
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東風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蘇小妹一看,原來是一首藏頭詩,每句頂頭一字,合之乃“化緣道人”四字,正合她的詩謎。
清朝乾隆年間,李調元上京赴試。在書院遇見一批文人在談論詩文,大家問他姓名,李調元即作詩一首:
李白詩名傳千古,
調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風騷客,
也為斯人盡折腰。
他作的是一首藏頭詩,將每字連起來,便是“李調元也”四字,恰是答了眾人所問。形式特別,與眾不同,頗顯才華。
複 字 對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秋菊飄香。幾個秀才歡聚一堂,飲酒賞月。其中一個秀才趁著酒興,吟出一上聯,讓眾友對,結果誰也沒有對上來,除夕之夜,幾個秀才又坐在一起,吃酒守歲。在這一夜交替之際,出上聯那位秀才靈機一動,對成了這副巧聯。
日月交替,鬥轉星移,都有其特殊規律。此聯正是悟出了其中之奧妙,中秋之夜出句,除夕之夜對成。對仗工整,令人玩味無窮。
......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