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葉的名句(快來)
盧仝的七碗茶詩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其實這首,原為《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人們記住了他的精華部分,這段喝茶的感受,為大部分茶人所熟知,也被譽為經典。喝茶,先是解決了生理上的渴,再就是情緒也得到緩解,然後又了靈動的感覺,爾後,忘卻世俗,得到飛升,大抵有了“通靈”的感覺,飄飄欲仙,欲罷不能。
蘇東坡有首寫茶的詩是
仙山靈雨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麵新。
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這裏的玉川子,便是盧仝了(後人大多引用)。喝茶,有四俯真經,清淨和寂,雖說是日本茶道的精神,但也著實貼切。茶葉出自深山,本身就不與世俗同,高雅有神韻,自是無人能比。茶本佳人,傾城一顧。
好比林黛玉曾說過的彈琴:
一、環境要好:在大自然之中擇優美怡人之地、或雅室之內焚香靜室。
二、時候要好:天高氣爽之時、明月清風之夜。
三、心態要好:心思集中、精神平和安定、神與道合。
四、聽者要好:有知音更好,沒有知音便對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彈。
五、儀表要好:穿古樸、雅致的衣裳。六、姿態要好:方法得宜,身體要端正、指法要豐富、簡靜。
七、修養要好:要勤讀書。
這裏每一點大多適用於喝茶。喝茶,也是一種惺惺相惜的過程。
再就是不得不說的元稹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也許很多人知道醉酒,卻不知醉茶。心性降至,選幾款最愛的茶葉,那些事帶著詩意的小精靈們。或形或色或味或香,總有一種情愫能夠緊緊抓住你的心。李易安在晚來風疾處的三杯兩盞淡酒,若換成這香葉,或不至於那般淒清。你可知,茶如人生,抑或人生如茶,投幾片香葉,於水中翻滾沉浮,最後,再塵埃落定,茶便不再隻是茶,你便不再隻是你。水煮沉浮,大約還是敵不過小喬手中的杯碗。愛茶之人,偶爾不防喝到醉茶,那就是幾欲成仙了。若不習慣,可以配一兩樣茶點心,好不愜意。
茶葉,理所應當,還要好水相配。古語有雲,“十分茶七分水;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 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水亦八分也。”鴻漸大師曾走南訪北,評出茶葉用水之真諦,“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還曾今特意從長江之中汲一壺清水,不遠千裏與友人共賞茶。由此可知茶葉用水,及其重要。今天,你沒有再取江水的必要,山水又有點求之不得,隻能用礦泉水或者純淨水屈就,再不濟,就隻能用自來水了。心靜就好,不必太過苛求。
關於茶文化的名人名言
蘇東坡: 從來佳茗似佳人。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搐
趙樸初: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求日本茶道經典語錄
日本茶道經典語錄:
“獨坐觀念”
這個和“一期一會”一樣,出自於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麵對茶釜 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裏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擁起一股充實感。”
“和敬清寂”
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以上這兩個概念再加上你說的“一期一會”就是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係的。
“茶禪一味”
千利休的“ 茶即禪”觀點,可以視為茶道的真諦所在。作為武野紹鷗及門高徒的千利休(紀元1522年——1592年),幼名四郎,法號宗易、利休,齋號拋筌,出生於河內國堺町(今大阪府堺市)的商人家庭,幼年已親近於茶道,十八歲拜在紹鷗的門下,憑借著自己的天賦和和精進修為,他不僅全麵繼承了珠光的“禪茶一味”理論和紹鷗的茶道本土化運動,進而克紹箕裘,多有發明,親手完成了對茶道的全麵改造,使之徹底脫胎換骨,真正深入日本人心,成為國民文化。因此,每當人們評價武野紹鷗的貢獻時,首先就會提及是他親手栽培出利休這樣的古今第一人。由此可見,利休確實全麵超越了自己的師長和前輩,在日本茶道史上達到了不可企及的至高地位。
“佛法存於茶湯”
被後世尊為日本茶道開山鼻祖的田村珠光, 是十五世紀在奈良稱名寺出家的一位僧人。十五世紀,民間茶會限於封建等級製度和舉辦者的財力,隻能在一種叫做“草庵”的簡陋茶室內進行。然而,恰恰是這種簡約古樸的建築風格,卻令珠光仿佛一下子悟到了什麼。每當他正襟危坐於小小草庵之中,品評各種茶藝的時候,他的心就情不自禁地與周遭環境發生共鳴,他努力捕捉著共鳴之中所傳遞出來的禪機佛法,終於從那首著名的佛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中有所頓悟,作出了“佛法存於茶湯”的論斷。
還有“本來無一物”處“無一物中無盡藏”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關於茶葉的名句(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