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南海的詩句
南北朝文學家江總在《別南海賓化侯詩》寫道: 石關通越井,蒲澗邇靈洲。 此地何遼?,?英逐遠遊。
描寫南海的句子
南海的詩詞
作者:曹鬆 [唐]
傾騰界漢沃諸蠻,立望何如畫此看。
無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
文魮隔霧朝含碧,老蚌淩波夜吐丹。
萬狀千形皆得意,長鯨獨自轉身難。
最早描寫南海屬於中國的古詩文
南北朝文學家江總在《別南海賓化侯詩》寫道:
石關通越井,蒲澗邇靈洲。
此地何遼?,?英逐遠遊。
... ...
斷山時結霧,平海若無流。
驚鷺一?起,哀猿數處愁。
... ...
江總的才華在當時非常出名,相傳,他隨便寫了一首詩篇,就打動了梁武帝,還因此獲賜官爵。
為了躲避侯景之亂,他被迫流亡南疆,先後遊曆了江、浙、閩、粵等地。
賓化侯原名蕭元,本是南朝貴族,也是因為戰亂所以從福建晉安遷居到了廣州南海。
詩歌中提到的靈洲,是海中時隱時現的礁石或沙洲,也是當時南海郡的一處地名。
此外,這首詩還描寫了當時南中國海的一些景物,比如海霧、海流等景色,以及海鷺、海猿等動物。
南海自古以來都屬於中國的疆域,是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按照筆者風騷的做派,打算換個角度來提供佐證。
通過搜索網絡,筆者收羅了一些隋唐宋的詩詞,來描繪當時南海的情況。
沉沒在南海的“china”們
南北朝文學家江總在《別南海賓化侯詩》寫道:
石關通越井,蒲澗邇靈洲。
此地何遼?,?英逐遠遊。
... ...
斷山時結霧,平海若無流。
驚鷺一?起,哀猿數處愁。
... ...
江總的才華在當時非常出名,相傳,他隨便寫了一首詩篇,就打動了梁武帝,還因此獲賜官爵。
為了躲避侯景之亂,他被迫流亡南疆,先後遊曆了江、浙、閩、粵等地。
賓化侯原名蕭元,本是南朝貴族,也是因為戰亂所以從福建晉安遷居到了廣州南海。
詩歌中提到的靈洲,是海中時隱時現的礁石或沙洲,也是當時南海郡的一處地名。
此外,這首詩還描寫了當時南中國海的一些景物,比如海霧、海流等景色,以及海鷺、海猿等動物。
南海的島礁
唐朝的曹鬆原本是安徽人,但由於考試失利,便產生了避世的消極想法,常年遊蕩在閩、粵一帶。在這種背景下,他與南海結下了緣分,通過對南海的書寫,抒發了內心奔流的情緒。因此,他寫下了《南海》、《南海陪鄭司空遊荔枝園》、《南海旅次》等諸多“南海”詩。
其中,他在七律《南海》中寫道:
傾騰界漢沃諸蠻,立望何如畫此看。
無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
文?隔霧朝含碧,老蚌淩波夜吐丹。
萬狀千形皆得意,長鯨獨自轉身難。
這首詩淺顯易懂,首聯頷聯寫出了南海疆域的遼闊,頸聯尾聯寫出了南海物種的豐富。
從中還可看出曹鬆是個喜歡賣萌的詩人,“長鯨獨自轉身難”一句生動地寫出了南海鯨魚的憨態,讀來忍俊不禁。
長鯨獨自轉身難
此外,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寫過《送重表侄王?評事使南海》、韓愈寫過《送鄭尚書赴南海》、岑參寫過《送楊璦尉南海》、王昌齡寫過《別陶副使歸南海》。
從這些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隋唐時期的南海已經成為中國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量的人員被派往那裏,包括這些詩人的親友。
隋唐時期的南海路途遙遠,詩人贈別的心情就好比送人出塞一般。
晚唐時期,人稱“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這許渾便是與杜甫齊名的大詩人。
他便是當時被派往南海的人員之一,在南海工作時期,寫下了大量描寫南海景物的詩詞。
在《送黃隱居歸南海》中,他寫道:
林藏狒狒多殘筍,樹過猩猩少落花。
加上前文江總詩歌提到的“哀猿”,可見當時南海的海島上是存在類似狒狒、猩猩一類的海猿,而且喜歡吃筍和花,其賣萌程度估計不亞於現在的大熊貓。
在《南海使院對菊懷丁卯別墅》中,他提到:
朝來數花發,身在尉佗宮。
尉佗,秦朝將軍,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征服南海的人。當年,秦朝統一全國之後,便發兵五十萬征討南越。尉佗率領兵士一直打到現今的越南境內,秦朝滅亡之後,他還自立為王,號稱“南越王”。後來接受漢朝詔安,將南海及南海周邊的海陸疆域都獻給了漢朝。漢文帝為了表彰他......餘下全文>>
讚美南海的句子
南海上這麼美,我真的很喜歡,它碧波蕩漾、燦爛無比,真是一個美麗的島嶼啊!
小南海,大地震造就的深山“明珠”
楊朔曾賦讚美詩:“南海珊瑚千萬支,枝枝波底鬥奇姿.自從瓊嶺生銀橡,寶島聲華更一時.”
關於南海的詩歌
誘人觜角,喋喋不休的尖叫
黃岩上的螞蜂窩哄哄鬧
烽火舉的高,九千九百萬版圖在燃燒
隻是劍 還藏在劍鞘
菲人的怒潮在喧囂,美人撐著腰
祖國的胸懷容下南海的波濤,不會一再退潮
大地岑靜多好,可欲望不休
我在五月的雨簾裏,望著一波的荷葉
考量著中庸之道?一隻蜂的毒刺
也是舍生忘死的怒嚎
風在嗥叫,南海,你,不能一退再退
你要飛起斬刀!搗毀螞蜂窩的巢
南海曆史文化有關的名人詩詞有那些?
倫文敘
倫文敘(公元1466—1513)字伯疇、號遷岡。明代南海黎湧人。自幼家貧失學,附近何塾師見憐,免費收為學生。因性聰敏而又勤學,每試必列前茅。其後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輟學,但仍一麵操持糊口,一麵專心鑽研經典。弘治二年(1489)23歲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試,中高等肄業入太學。弘治十二年(1499)33歲時在京參加考試,列第一(會元),跟著參加殿試,又名列第一(狀元),遂衣錦還鄉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獄。後來平反昭雪,官服翰林院編撰之職。正德元年(1506)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憂沒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恢複翰林原職,先後充經筵講學官及右諭德、翰林院侍講等職。曾參與修玉牒(皇帝族譜)。正德八年(1513)出任順天府主考,是年卒於京師,享年47歲。
李子長
李子長(1436-1526)明朝著名畫師。名孔修,順德大良人。善禽畜,蟲魚、山水、花鳥,作品深得群眾喜愛。民間對他的傳說很多,如畫成的貓捉老鼠,母雞下蛋,鳥兒飛鳴。雨兒遇水搖尾遊去等等。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會地位低下,故真跡絕少傳世現藝術界寓目《的騎驢吟詠圖》、《秋江群雁圖》、《貓軸》數種,均顯示這位畫家高度的藝術才能,子長晚年隱居杏壇羅水村和南海西樵,潛心治學,九十歲無疾而終,葬於西樵山雲路村。
霍 韜
霍韜(1487-1540年),字渭先,號兀崖,諡文敏,南海縣石頭鄉(現屬石灣區瀾石鎮)霍族人,生於明成化廿二年(1486年),卒於明嘉靖卅四年(1540年)。
霍韜在廣州光孝寺讀書,學習成績優異。學業期滿,霍韜反故裏,一邊繼續讀書,準備科舉考試;一邊幫助父輩記帳。當時霍韜家族在石灣經營的冶鐵、製瓷等規模較大,屬當地窯冶大戶,霍韜不僅參與管理,還記載其經營活動情況。
據《霍渭崖家訓記載》:正德二年(1507年),凡石灣窯冶,佛山炭鐵,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司貨者學之。年一人司窯冶、一人司炭鐵,一人司木植,歲入利市,掏於司貨者,司貨者歲終,谘稟家長,以知功最。”正德八年(1513年),霍韜中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聯捷會元。
霍韜為人質樸隨和,性直,喜歡傳統文化,舉辦鄉會試,作主考官時,從不要求考生舉行師禮儀。霍韜在主持宮廷科舉考試時,取進士300餘人,亦不許其稱呼門生,告訴他們:“諸君科考中進士不單是由我決定的。”於台使者監司郡縣互書貼往來,也皆不稱“治”字。霍韜說:“大家已經由宮廷官史正式登記了,由朝廷統一管理,不需要再加其他管理了”。
霍韜平生勤奮上進,廣博多學,文人學士多稱他為渭崖先生,以後,霍韜參加“大禮朝議”鬥爭,他援引古禮,揆之事體,主張嘉靖帝(世宗),應尊生父“興獻王”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議以興獻王為皇叔考之名稱,義正詞嚴,力排眾議,當時目為邪說。但嘉靖帝竟納他的理論,事後升他的官,他因避嫌媚上取寵,三次堅辭不受。
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宮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嘉靖卅四年(1555年),在京暴病逝世,享壽55年。明帝追封為太師太保。諡文敏,運葬於廣東省增城縣境風箱岡對麵山上,並在鄉內建祠祀奉(祠現存),後人對他和石肯鄉梁儲,西樵大同鄉方獻夫,同稱為明代南海縣的“三老閣”。
霍韜有四子,長子與王卜,穎悟過人,15歲注《楚辭》,早亡,其餘三了是與瑕、與瓔、與王常,他們先後鄉試中舉。與瑕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會試中進士,授浙江慈溪知縣,勵精圖治,清正廉明,與海瑞齊名,浙中百姓稱與瑕“三廉”。其部下平時不稱與瑕為“大人”,而是親切地稱與瑕為“先生”。後授江右鹽院,......餘下全文>>
南海詩句文天祥
1278年五月,年僅10歲的宋端宗趙昰在溺水後因自幼的嬌生慣養和體質虛弱而病,陸秀夫等再擁立端宗的7歲的弟弟趙昺即位為皇帝,年號祥興.朝廷遷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國公。冬天,文天祥率軍進駐潮州潮陽縣,欲憑山海之險屯糧招兵,尋機再起。然而元軍水陸猛進,發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範勸降,遭嚴詞拒絕。
1279年正月,元軍出珠江口,進攻南宋最後據點厓山(在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過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個零丁山,山下海麵叫零丁洋),元軍都元帥張弘範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厓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文天祥寫下此詩以言誌,嚴正拒絕。《指南錄》記錄的文天祥自注雲:
“上巳日,張元帥令李元帥過船,請作書招諭張少保投拜。遂與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書此詩遺之。李不得強,持詩以達張,但稱‘好人好詩’,竟不能逼。”
作此詩20天後,崖山海戰以宋朝慘敗而結束,陸秀夫背趙昺跳海而。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去,宋朝滅亡。
補充:
“辛苦適逢起
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這首著名的詩作《過
零丁洋》,是響徹雲霄的千古絕唱,激蕩過無數炎黃子孫的心胸。有人說,這首詩是文天祥在北京的獄中寫的;有人說,是他臨刑前寫的;有的說,是他年輕時遭迫
害後寫的。其實,是文天祥被俘後,元軍統帥要他寫封信去勸還在堅持抗戰的宋軍首領張世傑投降時,文天祥拒寫勸降信,寫下了這首詩表明心跡。具體情形是這樣
的:
1278年年底,文天祥率抗元軍隊在廣東海豐一帶與敵人多次激戰,屢獲小勝,使元軍進軍受阻。正當文天祥在五坡嶺稍作休整時,一個姓陳的海盜帶元軍突襲宋
軍,文天祥不幸被捕。元軍把文天祥押往營地,統帥張弘範驚喜不已。他想,抓獲文天祥已立一大功,如果能讓他降元,則更會有利於征服天下。因為南宋不久前新
擁立的小皇帝被陸秀夫等護衛,逃到珠海一帶,還沒抓到;張世傑率領的宋軍還有大批人馬駐守海邊,準備決一戰,元軍是勝是敗還難以預測。文天祥是江南聞名
的忠臣,抗元最堅決。現在抓住了他,假如能讓他去說服還在抵抗的宋軍,一定會瓦解他們的鬥誌。於是,每日好酒好肉款待文天祥。
文天祥在元軍的營帳中度過了除夕。他百感交集,想以殉國,卻被看守得緊緊的,無法自盡。正月初二,張弘範把文天祥押上戰船,向珠江口外的零丁洋駛去。一
路上,元軍將領李恒整天勸說文天祥,對他說,宋朝的國土已基本被我軍占領,新立的小皇帝有什麼作用雖然有幾萬軍隊護衛,但已被逼到了海邊,維持不了幾
天。為了使軍士免遭殺害,請你寫封信去勸張世傑將軍投降。否則,對雙方都不利。
文天祥一直痛不欲生,度日如年。他想,現在自己孤身一人在零丁洋裏飄蕩,無力回天,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山河破碎,報國無門,這是多麼令人悲憤的啊!一個人有
生有,但是為民族的利益而,而無憾。他想起自己幾十年的坎坷遭遇,想起同生共患難的戰友和親人,心潮如眼前的海浪洶湧澎湃,不由得眼眶濕潤了。他
對李恒說:“拿紙筆來!”李恒以為他已想通,願寫勸降信了,趕忙拿來了筆墨紙張。文天祥沉思良久,揮筆一口氣寫下了《過零丁洋》這首詩。寫完後把詩稿拋給
李恒說:“你拿去交差吧!我兵敗被俘,再也不能捍衛父母之邦,自己無顏見國人,怎麼能勸別人去背叛父母之邦呢你們也太無恥了!”李恒無可奈何,隻好拿著
《過零丁洋》詩稿去見張弘範。張弘範展開詩稿看去,歎道:“好詩,好詩!此人誌不可奪,不......餘下全文>>
西遊記描寫南海的句子
西遊記原著對南海幾乎沒有詳細描寫,僅有一處。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原文節選:
沙僧一駕雲離了東海,行經一晝夜,到了南海。正行時,早見落伽山不遠,急至前低停雲霧觀看。好去處!果然是——
包乾之奧,括坤之區。會百川而浴日滔星,歸眾流而生風漾月。潮發騰淩大鯤化,波翻浩蕩巨鼇遊。水通西北海,浪合正東洋。四海相連同地脈,仙方洲島各仙宮。休言滿地蓬萊,且看普陀雲洞。好景致!山頭霞彩壯元精,岩下祥風漾月晶。紫竹林中飛孔雀,綠楊枝上語靈鸚。琪花瑤草年年秀,寶樹金蓮歲歲生。白鶴幾番朝頂上,素鸞數次到山亭。遊魚也解修真性,躍浪穿波聽講經。
沙僧徐步落伽山,玩看仙境,隻見木叉行者當麵相迎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幹?”沙僧作禮畢道:“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