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甚深”是什麼意思?
p1303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四頁雲:複言:世尊!如餘經說:緣起甚深。雲何應知如是緣起甚深之相?世尊告曰:?依十一緣起略義,應知緣起五甚深相。何等為五?一、因甚深,二、相甚深,三、生甚深,四、差別甚深,五、流轉甚深。應知緣起甚深之相,複有五種。何等為五?謂相甚深,引發因果諸分甚深,生起因果諸分甚深,差別甚深,對治甚深。應知緣起複有五種甚深之相。何等為五?謂攝甚深,順次甚深,逆次甚深,執取甚深,所行甚深。
二解 雜集論四卷十二頁雲:甚深者: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轉甚深故;是甚深義。謂?由此無作者等義,顯緣起法,五種甚深。由二種義,顯因甚深。對治不平等因無因論故。由一種義,顯相甚深。是無我相故。由二種義,顯生甚深。雖從眾緣,果法得生;然非彼所作故。由二種義,顯住甚深。實無安立,顯現似住故。由四種義,顯轉甚深。因果流轉,難了知故。又諸緣起法,雖?那滅;而住可得。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得。雖無作者;而諸業果不壞可得。是故甚深。業果不壞者:雖內無作者;而有作業受果異熟。又諸緣起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不從自生者:謂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不從他生者:謂彼諸緣,非作者故。不從共生者:謂?由此二種因故。非不自作他作因生者:緣望果生,有功能故。又有差別。謂待眾緣生,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忘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來源:法相辭典 簡體版-繁體版 English
首頁寶蓮禪寺佛教數據庫佛教動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雜文 緣起甚深作者 : 不詳緣起甚深
緣起是佛教徒必學的重要課題,正如巴利經典《長部》等誦經【譯注二】所記載:?
有二種正等覺者所善說的法,是諸比丘所應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一、處善巧(ayatana-kusalata)。
二、緣起善巧(paticcasamuppadakusalata)。【譯注三】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必須盡力互相幫助以正確了解緣起,這樣將能為我們自己與宗教帶來利益,也為人、天二道帶來安寧。尤其我們佛教徒之間應該努力建立共識,以消除紛爭,因為意見分歧會引生踐行緣起的問題,我們必須利用任何可能的方法來幫助彼此達成共識。在此所作的闡釋,不是企圖製造紛爭;相反地,是要消除教緣起的老師和學緣起的學生,以及其他想研究緣起的人之間的爭執。
緣起非常深奧,正是佛教的核心或精髓。因為它本身非常深奧,所以必定會引起某些問題,這些問題甚至會反過來危害佛教,致使佛教徒無法從這核心的教法中受益。阿難尊者曾對佛陀表示,緣起看來非常容易而且淺顯,當時佛陀答道:
阿難!別這樣說,阿難!別這樣說。緣起甚深,具深邃相,眾生無法理解,不能明白我所教的,也無法徹底看透緣起,心就會很混亂。就像糾結難解的絲、纏結成球的線、攀生雜亂的文若草及燈心草,不得出離於苦界、惡趣、墮處、輪回。【譯注四】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不可把緣起當成遊戲來玩,而必須投入所有的精神智慧來學習緣起,不可漫不經心。
至於凡夫隻有常見的認知,也就是常常覺得有個“自我”(sassataditthi),因而他會發現緣起非常深奧難以理解,對他們而言,緣起變成一種既深奧又複雜的哲學,好像剛才所說那束糾結的絲一樣。這樣一來,人們會花許多力氣爭辯,就像瞎子摸象,因為每個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而產生爭執。
但對阿羅漢而言,緣起就像一種自然的知識,是可被公開印證的科學,或是可放在手中把玩、觀看的東西,就算不知道各緣起支的名稱都無所謂,他已看清一切事物,不再執取,也不會由於接觸任何情境而產生愛、取。他可以不必知道各緣起支的名稱,也可能無法很詳細地教導別人緣起的內容,甚至無法說明有關它的任何事,但因為阿羅漢已具備了最圓滿的正念【譯注五】,就能隨著緣起還滅的方法而完全滅苦。
這就是緣起之所以深奧的道理,甚至像佛陀這樣的智者,也花了全部的心力才發現它,並建立教法教導一切眾生。雖然如此,緣起仍難以理解,所以佛陀覺悟之初,甚至考慮過不要教導眾生緣起,因為隻有極少數的人能了解這深奧的教法,恐怕會白費心血,但是最後由於大悲的力量,激發佛陀肩負起教導這難懂、深奧真理的艱钜工作,對世間上少數能夠理解緣起的人,佛陀滿懷慈悲地教導,我們必須體會佛陀為凡夫解說這難懂的緣起,是多麼地辛苦啊!
【譯注二】?請參閱《長部》等誦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8冊,228~232頁),及《長阿含經》眾集經(《大正藏》第1冊,49頁下-50頁上)。
【譯注三】?處善巧:以十二處為觀察的對象而生起的智慧。緣起善巧:以緣起為觀察的對象而生起的智慧。
【譯注四】?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樹品(10th Sutta, The Tree" Sutta,?The Kindred Saying on
Cause,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I, PTS,
p.64)。?依《漢譯南傳大藏經》:“阿難!勿作是言。阿難!勿作是言。阿難!此緣起所見甚深而且深遠。阿難!因未證此法,由於不知,如是,此如縺索之眾生,被腫物所覆之眾生,如文若草、燈心草之有情,不脫苦處、惡趣、無樂處之輪回。”(第14冊,110頁)。
請參閱《長部》大緣經(《佛教大藏經》第85冊,169頁)。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245頁,華宇出版社。
【譯注五】?阿羅漢在每一刹那都能起覺照,念念不中斷,六根皆能清淨無漏,所以稱為圓滿的正念。而凡夫隻能偶爾生起正念,甚至沒有正念,所以並不圓滿。 相關文章
佛教用語“性起緣空”是什麼意思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其實這句話是兩個含義。
緣起性空是說一切事物從因緣起,沒有固定不變的樣子。(釋空的含義)
性空緣起是說因為沒有固定不變的樣子可以堅持,所以就可以根據因緣變化出各種樣子。沒有障礙。(解有的含義)
緣起性空,是不是第一義
淨空法師---在法身菩薩以上的,看這整個宇宙是“性起”;十法界裏麵的眾生,看到的是“緣起”,為什麼?沒見性。
“性起”,簡單的說,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這五句話說盡了,末後一句很明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個“萬法”是“性起”的,包括我們現前一切法。在法身菩薩以上的,看這整個宇宙是“性起”;我們六道凡夫、十法界裏麵的眾生,看到的是“緣起”,為什麼?沒見性。沒有見性沒見到真相;見性的人見到真相,“真、妄”和合而生起的十法界、而生起的六道輪回,這“真、妄”和合。所以“妄”中有“真”;沒有“真”哪來的“妄”?“真”是主,“妄”離開“真”,“妄”不能建立;“真”離開“妄”,就是“性起”,就是華藏世界、極樂世界,這是“性起”的。所以這個概念我們要有。
《童年》的創作緣起及其意義
1、創作緣起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裏島公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了這個諾言。
2、作品意義
《童年》是一本獨特的自傳。它不像大多數自傳那樣,以一個主人公為形象創造出一幅肖像來。它更多地像一幅長卷斑斕的油畫,複原了一個時代,一個家庭裏的一段生活。這段生活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主人公。無論是美的,還是醜的,都同時站在讀者麵前,衝擊著讀者的心靈。《童年》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俄蘇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並具有不可比擬的藝術的價值。
3、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文學的奠基人,也是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傑出代表。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裏。後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雖然他隻上過兩年小學,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於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表於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諸法從緣起,緣起無性空
了義是指佛法所認知的究竟意義。就是說對佛法的意義認知的究竟不究竟,有證量的修行人更能準確的抉擇出佛法究竟義。諸法從緣起,一切世間法都是緣起法,都是緣起則聚,緣滅則散的無常幻相,故說緣起性空,說到緣起性空,大家便認為緣起還有一個空性可得。豈知本來無一物,為何又執空。故而以究竟見告訴大家,緣起無性空。
權力遊戲七大名言是什麼意思
比較長,看看吧
(文/iCraigm,責編/安琪,統籌/爪賽賽)相信無論是《冰與火之歌》的書迷還是《權力的遊戲》的劇迷都能信手拈來“凜冬將至”、“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這樣的話語。或許這些句子你已經爛熟於胸,但是這些箴言背後隱藏著的故事、緣起為何又有多少人搞得明白呢?身為維斯特洛的一員,我們挑選了七句最具標誌性的話語來揭開冰火大世界的終極奧義。
“凜冬將至。” (Winter is coming.)
它是自英雄紀元的築城者布蘭登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史塔克家族族語,它也是《冰與火之歌》小說故事的終極大背景,將至未至。
在冰火的世界裏,季節有著獨特的更迭方式。雖然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季節持續長短不一,變更頻次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過渡性的春天與秋天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人們也不能安枕無憂地度過。凜冬過後的春天萬物複蘇瘟疫流行,曾經的一場春季大瘟疫奪走了七國許多人的生命。秋天則是風暴多發的時節,河水暴漲。北境諸侯們在去往欒河城參加紅色婚禮就遭遇了秋日暴雨,不得不繞道而行。
寒冬與炎夏時間較長,在《冰與火之歌》正式開篇的時候,整個維斯特洛大陸正在經曆勞勃·拜拉席恩登基以來最長的一個夏天,它已經長達十年之久。長夏讓七國人民把對長夜與異鬼的可怕回憶漸漸淡忘,守夜人軍團的迅速衰敗也與此不無幹係。根據民間的說法與七神的信仰,每一個長夏之後都有一個持續時間更久的長冬,隻有人類罪孽終結之時才能迎來永久的夏日。
與七國其他家族的族語相比,“凜冬將至”更像是一種對大自然、對生存環境的警示,時刻提醒著史塔克家族要對極北之地保持警惕才能安身立命、繁衍生息。五王之戰令河間地生靈塗炭,新生的作物還不到收割的季節,然而君臨已經開始下雪,凜冬即將到來,接下來,七國的人民要如何應對呢?
“北境永不遺忘。” (The north remembers.)
“北境永不遺忘”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冰雨的風暴》中第二十章“凱特琳”的章節。羅柏下令要處死瑞卡德·卡史塔克時跟黑魚的談話:“你不了解,他們都是北方人,北境永不遺忘。”那麼北境人到底不會遺忘什麼?
北境雖然在七大王國中疆域最廣闊,卻因為惡劣的氣候而成為人口最少的一個區域,惡劣的氣候曆練出北境人堅毅隱忍的性格。從長夜結束後的英雄紀元開始就一直在這裏統治的史塔克家族是他們的代表,冰原狼麾下的一眾北境領主也將“凜冬將至”的警示銘記於心。隻要史塔克在,北境的精神就在。
隨著艾德·史塔克、羅柏·史塔克以及凱特琳·史塔克等臨冬城主家的相繼離世,北境群龍無首。血色婚禮後,雖然表麵上波頓家族取得對北境的控製權,但是對臨冬城忠心耿耿的列位諸侯內心並不服氣,這並不僅僅因為他們都在那場血腥的婚禮上失去了親人朋友,而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已然崩塌。在原著小說中,得知還有史塔克家族成員在世的消息之後,他們在集體忍耐、等待時機,給公然踐踏賓客權利的劊子手們以最嚴厲的報複。
“蘭尼斯特有債必償。” (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
毫無疑問,泰溫大人領導下的蘭尼斯特家族是七國政治遊戲的終極玩家。但是在泰溫父親還是凱岩城公爵的時候,蘭尼斯特這頭雄獅卻飽受臣屬的欺辱。卡斯特梅的雷耶斯家族與塔貝克廳的塔貝克家族妄自尊大,藐視泰陀斯大人,嘲笑他是沒牙的獅子,拒不服從蘭尼斯特家族的命令,讓泰溫的整個童年生活都充滿了嘲笑與挑釁,以至於他再也不相信笑容。
等到成為凱岩城公爵,手握家族權力的泰溫顯示出了自己強勢而冷酷的一麵。他親自設局,帶領人馬把兩家人滿門抄斬,並且將城堡燒成廢墟,從來不笑的泰溫大人在塔貝克廳倒塌之時展......餘下全文>>
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此偈子出自六祖壇經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的清淨本性,本來就沒有任何形狀,“無樹”這個就是我們的本性,不是任何形狀的。
明鏡亦非台,那個我們所謂的心,猶如明鏡,它也沒有所謂的台,如果有台的話,就變成有能照所照。
為什麼叫明鏡亦非台?我們這個鏡子啊,要是假設說,我們這個清淨心,就象明鏡一樣,但是這是方便啊,真正的清淨心,怎麼樣?亦非台,非台就是沒有能照所照。有台,就有能照所照啊。眾生認為說:我有能覺悟,有所覺悟的。所以覺悟了那個迷,那個覺還是迷。
本來無一物,為什麼呢?佛在《楞伽經》對大慧菩薩說: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為微塵。
譬如說:這個毛巾,碎為微塵,毛巾的相沒有,沒有這個東西,討論這個沒有意義,世間本來就沒有這種東西,我們就是在本來沒有,沒有這種東西的假相,緣起無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別這個是啊、非啊,眾生就是這樣,下決定心,取決定義,這個就是毛巾。
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為緣起不可得,它是條件所構成的,所以,毛巾沒有毛巾的相;桌子徹底的摧毀,如是觀照,沒有桌子相;美女,徹底的摧毀,醜女,徹底的摧毀,沒有美女之相,也沒有醜女之相,沒有,對不對?如果有相,統統叫作妄想,顛倒、執著。
本來無一物,何入惹塵埃?哪裏有能所呢?哪裏可以說沾惹到煩惱呢?沒有的啊,那你起心,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才產生妄想、顛倒、執著嘛。
緣起性空 的真正涵義是什麼??691335791
緣起性空中道,是法華經的精髓,是佛法的宇宙觀,對宇宙事物的觀察要靠智慧,有正確的觀察,那這個觀察點就是緣起,性空,中道.
緣起,是指一切有為法雖是由因果緣聚合和成立是,雖無常卻現實存在
性空,是說,一切緣起法的造作變化,都說虛幻的都是無常的沒有永恒
中道告訴你,看事物的兩個方麵
聲明::::這是我的理解,絕對不是講說法華,這個緣起性空中道如果參透就明心見性了
阿彌陀佛
三觀是什麼意思?
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另:佛教語,天台宗的基本教義之一。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假、中三諦。
1、三觀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被大多數人所認知的三觀,它們辯證統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為三觀的追求目標。中國共產黨的提出的黨的三觀,是由2009年中央紀委十七屆三次全會上,**同誌提出的。即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佛教中的三觀為即是一心三觀,為空觀、假觀、中觀。
2、價值觀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評價,它包括對人的生存和生活意義即人生觀的看法,它是屬於個性傾向性的範疇。價值觀的含義很廣,包括從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個人對具體事物的態度。
菩提代表什麼意思?
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涅盤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 (一)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製伏煩惱,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 菩提形象蜜,滅除係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 (五)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 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 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 (一)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一)執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一)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三)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 編輯本段菩提在佛教中的意義'菩提 '的梵語為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一)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製伏煩惱,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形象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滅除係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一)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一)執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一)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三)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菩薩地持經卷三無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菩提心經卷一、舊華嚴經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華嚴經卷七十、維摩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成唯識論卷一] (請參閱《 佛學大詞典 》) 附:【菩提】《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 菩提念珠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盤,斷煩惱障而證涅盤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雲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雲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華譯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 【菩提(梵bodhi,巴bodhi,藏byan%-chub)】《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係從有‘知’或‘覺’之義的動詞budh轉化而來的名詞,意譯智慧、知、覺。舊譯又翻為道。《大智度論》卷四十四雲(大正25·380b)︰‘天竺語法,眾字和合成語,眾語和合成句,如菩為一字,提為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和合名為菩提,秦言無上智慧。’《無量壽經》卷上等,稱無上菩提為無上道;《大乘義章》卷十八依果德圓通之義,將菩提翻為道。然而,《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雲(大正43·235c)︰‘言正解者,正覺異號。梵雲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末伽言道,遊履義故。古雲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說明菩提之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法。佛教的禮拜對象,即為獲得菩提的覺者,即佛陀。佛陀所覺悟的菩提,其內容是諸法皆空,即所謂一切萬有皆無實體的真理。然而從覺悟諸法皆空的覺者而言,萬有乃超越有、空之實在本身,故為諸法實相。依佛教的發展階段來說,係從否定的覺到肯定的覺;約略而言,否定的覺即是小乘佛教,肯定的覺為大乘佛教。對此,《大智度論》等書曾揭三種菩提、五種菩提之說。 由於聖者可分三類,故菩提亦有三種。(1)聲聞(阿羅漢)所得的聲聞菩提(阿羅漢菩提);(2)獨覺所得的獨覺菩提;(3)佛所得的佛菩提。此中,前二種菩提係唯斷煩惱障而得之菩提;而佛菩提則一並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而悟得者,乃究極而無勝之者,又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菩提、無上正等菩提、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正等菩提、等正覺、正覺等、無上菩提、無上道。又,聲聞菩提係依師之指導,經三生修行而得;獨覺菩提係為求自利,無師指導,經百大劫修行而得;佛菩提乃願自利、利他,且不依師,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得。 對於此三種菩提,後世曾有種種解釋。如《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五謂以上智觀察緣性稱為佛菩提,若以中智觀察緣性稱為獨覺菩提,以下智觀察緣性稱為聲聞菩提。《顯揚聖教論》卷七則約種性等五種加以分別,其文雲(大正31·516b)︰ ‘菩提五種分別者,(一)種性,(二)方便,(三)時,(四)證覺,(五)解脫。種性者,聲聞菩提依鈍根種性,獨覺菩提依中根種性,無上正等菩提依利根種性。方便者,聲聞菩提由行六處善巧方便,獨覺菩提由多分行甚深緣起善巧方便,無上正等菩提由五明處善巧方便。時者,聲聞菩提極少三生修行而得,獨覺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無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行而得。證覺者,聲聞菩提由師證覺,獨覺菩提唯誓自利無師證覺,無上正等菩提自利利他無師證覺。解脫者,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所證轉依,解脫煩惱障、解脫身攝;無上正等菩提所證轉依,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解脫身攝及法身攝。’ 此外,《大智度論》卷五十三又說佛菩提有五種,即︰ (1)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為因中說果。 (2)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 (3)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此即所謂般若波羅蜜之相。 (4)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世,到薩婆若。 (5)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論》卷下謂佛菩提有應佛、報佛、法佛三種菩提,伽耶成道名為應佛菩提,十地行滿而得常涅盤證名為報佛菩提,如來藏性淨涅盤名為法佛菩提。《大乘義章》卷十八〈無上菩提義〉中,認為無上菩提有方便菩提、性淨菩提二種。又,有關無上菩提之體性,《菩薩地持經》卷三〈無上菩提品〉謂以二種斷、二種智,及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並百四十不共佛法等為其體,具七無上,於一切菩提為最上,故名無上菩提。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為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為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單稱菩提心。順趣菩提之三十七種行品,稱為菩提分法。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或菩提場;其道場樹稱為菩提樹。其他,日本有所謂增上菩提與菩提講。前者指祈祖先成佛而修冥福,後者指結講念佛而廣祈眾生增進佛道。 ◎附︰印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摘錄自《般若經講記》)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1)發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為發心菩提。(2)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性空相應,所以名為伏心菩提。(3)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所以名為明心菩提。這三種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階,是般若道。這時,雖得聖果,還沒有圓滿,須繼續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說,是證悟;望後方便道說,是發心。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淨,本來涅盤,名得真菩提心。(4)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以後即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漸地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所以名為出到菩提。(5)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 [參考資料]《解夏經》;《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卷二十四、卷二十六;《維摩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四;《俱舍論》卷二十五;《成唯識論》卷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緣起甚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