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居裏夫人的故事
發現鐳的故事
1903年,居裏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鐳,這一發現,震動震驚了全世界。居裏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女科學家。從此,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居裏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希望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願望總是那麼渺茫。居裏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裏作客,居裏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自己家裏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裏夫人回到祖國參加開幕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結束的時候,居裏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
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麵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主席台。這位老婦女就是居裏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關於居裏夫人: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裏(波蘭語:Marie Sk?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裏或居裏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
瑪麗·居裏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最終因接觸放射性物質,死於白血病。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裏一起移葬先賢祠。
關於居裏夫人的小故事
淡泊名利
居裏夫人聞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但她卻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教女有方
居裏夫人的孫女海倫·郎之萬
居裏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裏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裏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遊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居裏夫人和朋友們商量——這些朋友們都和她一樣,是索爾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樣,也是家長。在居裏夫人的鼓動下,產生了一個教育合作計劃——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學者把他們的兒女聚在一起,實施新教育方法。居裏夫人對人類教育界的極大貢獻在於她聯合一大批科學家(許多是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組成科學講師團,向孩子們開放他們的實驗室,親自對他們的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破除孩子們對科學的神秘感,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堅定孩子們的科學意誌,傳授孩子們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實驗訣竅,使孩子們在少年時代形成極高的智力潛力,使孩子們天生的天才遺傳智力得以開發,居裏夫人最終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2]
簡樸生活
1895年,居裏夫人和皮埃爾·居裏結婚時,新房裏隻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裏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裏夫人的年薪雖然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裏夫人,他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品德教育
1.培養她們節儉樸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製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誌”,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 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裏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祖國。
堅韌不拔的毅力
為了從一噸工業廢渣中提煉出鐳,居裏夫人要將廢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35年,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聞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關於居裏夫人的故事
故事之一:簡樸生活
1895年,居裏夫人和比埃爾·居裏結婚時,新房裏隻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裏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裏夫人,他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故事之二:淡泊名利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裏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故事之三:“教女有方”
居裏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裏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裏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遊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 繼居裏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裏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裏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居裏夫人的故事
1920年5月的一個早晨,美國記者麥隆內夫人幾經周折,終於在巴黎實驗室裏見到了鐳的發明者。
端莊典雅的居裏夫人與異常簡陋的實驗室給這位美國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時,鐳問世已經十八年了,它當初的身價是每克75萬金法郎。美國記者由此推斷:僅憑擁有這項專利,居裏夫人早就富甲一方了。
但是,居裏夫婦在十八年前提煉出第一克鐳時,就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居裏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為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麥隆內夫人困惑不解地問:“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您最想要的東西嗎?”
“有,一克鐳,以便繼續我的研究。可是它的價格太昂貴了。”
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麥隆內夫人異常驚訝。鐳的提純技術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明者卻如此困頓!
一些人認為,居裏夫人固執得讓人難以理解,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都可以解決了嗎?居裏夫人在後來的自傳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勇於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獲,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迪克·格萊格利)
還有:出身貧寒的居裏夫人教育女兒們將來必須自謀生路。居裏夫人有幾次可以給兩個女兒謀到一大筆財產,但她從來沒有這樣做。她把經過幾年辛苦分離出來的價值超過一百萬金法郎的鐳,毫不猶豫地贈給了實驗室。
居裏夫人,作為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曾在僅隔8年的時間內就分別摘取了兩次不同學科的最高科學桂冠——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並且一生中獲得了難以計數的其他科學殊榮,可謂是智慧超群、碩果累累。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與丈夫約裏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不僅繼承了居裏夫婦的科學事業,也繼承了他們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們把建造原子反應堆的專利權捐贈給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於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
居裏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個方麵:
1.培養她們節儉樸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製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誌”,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
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裏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是:母親以祖國波蘭來命名首次發現的新元素“釙”所表現出的赤子之情。
居裏夫人的故事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她叫瑪麗·居裏,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一起,在這裏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裏堅持讓她來講。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裏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曆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裏。
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裏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裏夫人卻對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衝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出純淨的鐳,居裏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裏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化驗室隻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裏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堿的點點燒痕。一天,疲勞之極,瑪麗揉著酸痛的後腰,隔著滿桌的試管、量杯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皮埃爾說:“我隻是希望它有美麗的顏色。”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裏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
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裏天生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裏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在發現鐳之後的不斷研究中,居裏夫人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當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隻是默默地工作。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裏”,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裏程碑。
居裏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身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裏,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居裏夫人在做筆記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裏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居裏夫人的故事簡介
居裏夫人(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名叫瑪麗亞,原籍波蘭。她一生的偉大貢獻在於和丈夫居裏一起,在極其簡陋、艱苦的條件下煉出了放射性物質——鐳。丈夫去世以後,她強忍悲痛,繼續對鐳和其他多種放射性元素進行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由於她在放射性現象方麵成就顯著。190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她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這部傳記記載了居裏夫人從成長到逐步走進科學的殿堂,直至克服千辛萬苦取得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的全過程,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居裏夫人對待周圍人們的善良和真誠,對待科學探索的虔誠和嚴肅,對待祖國和人民的滿腔熱忱。
順便附一下目錄:
第一章 成長的曆程
苦難的童年
母親去世
鄉村時光
家庭女教師
第二章 漫漫求學路
初次戀愛
我的大學
來到巴黎
學習的阻礙
學會獨立生活
認識皮埃爾
第三章 發現鐳元素
初人科學殿堂
發現未知元素
艱難的拚搏
誘惑和選擇
獲得博士學位
第四章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榮獲諾貝爾獎
繼續探索
第五章 不幸和挑戰
飛來橫禍
漫長的思念
獨自前行
世界大戰降臨
第六章 開啟新的時代
新的生活
美國之行
放眼整個科學界
永恒的道路
居裏夫人的童年故事
瑪麗·居裏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也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饑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麵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居裏夫人發現鐳後的故事
三克鐳
1920年5月的一個早晨,一位叫麥隆內夫人的美國記者幾經周折,終於在巴黎實驗室裏見到了鐳的發現者——居裏夫人。端莊典雅的居裏夫人與異常簡陋(lòu)的實驗室,給這位美國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時,鐳問世已經十八年了,它當初的身價,每克曾高達七十五萬金法郎!這位美國記者由此推斷,僅憑這項專利技術,居裏夫人早就應該富甲一方了。
事實上,居裏夫婦十八年前就放棄了他們的專利,並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居裏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麥隆內夫人困惑不解地問:“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最想要的東西嗎?”
“有,一克鐳,以便於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後的今天我買不起,它的價格太貴了。”
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麥隆內夫人感到非常驚訝。鐳的提純技術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現者卻如此困頓!她立即飛回美國,打聽到當時一克鐳在美國的市價是十萬美元,便先找到了十個女百萬富翁,以為同是女人,又有錢,她們肯定會解囊相助的,萬萬沒想到都碰了壁。麥隆內夫人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金錢的需求,更是一場呼喚公眾理解科學、弘(hóng)揚科學家品格的社會教育。於是,她在全美婦女中奔走宣傳,最終獲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國總統將公眾捐獻的一克鐳贈予居裏夫人。
數年之後,當居裏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國波蘭華沙創設一所鐳研究院,開展治療癌(ái)病工作的時候,美國公眾再次向她捐贈了一克鐳。
一些人認為,居裏夫人在對待鐳的問題上固執得讓人難以理解。隻要在專利書上簽(qiān)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都可以解決了嗎?居裏夫人後來在自傳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勇於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獲,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
居裏夫人一生曾擁有過三克鐳。這三克鐳,展示了一位科學家偉大的人格。
有關居裏夫人的事跡
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裏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裏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裏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裏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裏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亞· 居裏: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鬥的生命曆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居裏夫人: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裏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誰能把這段居裏夫人的故事加開頭和結尾啊。。
當人們看見居裏夫人的照片,不禁會為她奮鬥一生的榮譽而讚歎。其實,居裏夫人之所以能成為一名成功的科學家,離不開她小時候良好的習慣。
……
……
……
……
專心致誌的學習態度,不三心二意的學習態度,才使得居裏夫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