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詩的故事400字作文
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便與詩有了接觸.那個時候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教我……
我讀詩是由簡單到難的,因為這樣所以我第一首學會的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我迷惑地問老師:“這句詩的意思是什麼呀?”老師笑著告訴我:“高大的柳樹像碧玉妝成一樣,極言顏色青綠的可愛.”
我就這樣一首首詩下來,就讀了很多秋天的古詩,比如:解落三秋月,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的意思我懂:我們這裏經常會有台風,有一次台風達到了9級,我們家裏的玻璃窗都被吹破了.說明了秋天台風的可怕……(台風真厲害呀!)還有杜牧寫的《山行》中的:停車做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等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兩句是我也懂一些:春天日長夜短,詩人開心的睡了一覺醒來時發現天早就亮了,他推開窗戶,清新的空氣和明媚的晨光一擁而入.詩人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心情十分愉快.
詩謝謝你讓我增長知識,讓我懂得更多……
關於詩歌的故事700個字
「牛頭且喜生龍角」
於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於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於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於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聖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遊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遊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
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遊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仰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1/3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曆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曆,隻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邀請信: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裏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興致勃勃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裏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裏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裏,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不知怎麼回事,馬上就明白了。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裏麵,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裏,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肴,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隻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歌的知識:
詩歌概念起源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誌,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歌欣賞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詩歌欣賞要具備如下的知識:
1.如何品詩。人們常把欣賞詩歌叫“品詩”。所謂“品”,第一是要細心地認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和比較穩定的情緒下進行欣賞活動;第三是要展開想象、聯想的翅膀,從自身的文化知識和經驗中尋找與詩歌意念相對應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複來加深對詩情詩意的把握。
2.讀詩入意境。欣賞詩歌還要“讀”。詩歌具有節奏,韻律,不讀隻看,是無法細致深入地領略這種美感的。反複認真地讀詩,詩中那種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調的鏗鏘有力、節奏的明快活潑,或者情調的纏綿悱側、言語的呢呢喃喃、節拍的波浪起伏,就會十分自然地融彙在一起,使你為之所感動。
3.提高欣賞情趣。當然,詩歌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活動一樣,也有一個情趣、格調、標準的問題。一方麵要努力培養健康的欣賞情趣,確立較高的欣賞標準,另一方麵要選擇適當的詩歌作為欣賞對象。對於情趣和格調過於低下庸俗的詩歌,應該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詩歌的故事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麵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裏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師父,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讀書卻不怎麼刻苦,甚至有些貪玩,有一天他到一條小河邊去玩,看見一個老太婆在磨一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老奶奶,你為什麼磨鐵棒?”老太太告訴他是在磨針。李白說:“那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老人說:“隻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深有感悟,從此刻苦讀書,成為一代“詩仙”。
陳摶自五代至宋初一直是在華山修道,因他負經綸之才,又多次奉當時帝王之詔問,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廣。稗史小說也有不少記載。茲從記載中摘出幾則有關陳摶的詩歌傳說,以見其故事之一斑。
關於陳摶睡覺的傳說,《山堂肆考》說他大睡三十六載,小睡一十八春。
“陳摶大睡覺”是句民間流傳頗廣的俗話,《堅瓠集續》中有個故事:說他在華山雲台觀修道,每日總閉門獨睡,一睡就是累月不起。周世宗聽說他很有學問,又能睡覺,一時好奇,想看個究竟,就派人把陳摶召到他的禁中,鎖在一間房子裏。鎖了一月多,開門看時,陳摶依然在酣睡。周世宗知他是個有道之士,召見他談話,他對周世宗作歌道:“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鼾睡。閑思張良,悶想範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隻是爭些閑氣。怎如臣向青山頂上、白雲堆裏、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且一覺睡。管甚玉兔東升,紅日西墜”。
陳希夷隱居華山下,有一年春日,在水邊石上閑遊玩,偶然卜得一個“遇需上爻”的卦。便對他的弟子賈得升說:當有三位不速之客來此。少頃,果然見壺公、赤鬆子、呂洞賓相繼到來。土地神趕忙捧出一盤果,一壺酒獻上。他們四個飲酌到半酣之際便各自賦詩一首助興。陳摶詩曰:“春暖群花半開,逍遙石上徘徊,曾垂玉勒金闕,閑踏青山碧苔;洞中睡來幾載,流霞獨飲千杯,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壺公詩曰:“壺中自有樓台,四季鮮花竟開,閑時則飲瓊液,醉後或臥青苔;逍遙非關利名,落魄不染塵埃,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赤鬆子詩曰:“乍離南山竹齋,因過歸隱天台,洞中美酒才熟,路上鮮花半開;我骨非是凡骨,君才亦是仙才,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歸來。”呂洞賓詩曰:“落魂直至此來,曾經幾度花開,悶便著錢沽酒,恣意千杯萬杯;閑遊二十八天,醉上茅君醮台,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四人詠罷相視而笑,遂各散去。(此故事見於《筮述》)
宋時華州掾張刺達從太守來華山拜謁陳希夷先生。賓主敘坐後,又設一座位於上首,如有所等候似的。這位太守大人,也不知陳摶設此虛位等誰。心想,我是此地......餘下全文>>
關於詩的小故事
1:李清照夫婦"賭書潑茶"的故事
李清照與趙明誠賭書潑茶的情趣生活。兩個人在茶餘飯後,隨手覓得一本書,翻開一頁,問著對方某事某人出自何書何句甚至何頁,輸者,直接潑茶於其胸間,茶香伴著親昵,雅致而不流俗。(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一文中曾追敘她婚後屏居鄉裏時與丈夫賭書的情景,文中說:“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納蘭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詞中用過此典
浣溪沙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學家。
2:紀曉嵐賀壽聯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讚,老夫人也轉怒為喜。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隻隔中間一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4:
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諧。有個年邁的七旬的老宰相,續弦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夫人,生活很難讓年少的妻子滿意,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與書童勾搭起來。
一個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聽屋裏傳出一陣男女調笑之聲。他躲在窗下偷聽起來。“看你像麵團兒似德!”“看你像粉團兒樣。”“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顆枯焦的老幹蔥!”宰相越聽越生氣,忍了又忍,到別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擺上月餅,水果,叫來小夫人和書童,要他們吟詩作對。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東,忽聽屋內笑甜聲。麵團伴著粉團樂,外頭亮了老幹蔥。”小夫人一聽宰相知道了,並不害怕,索性對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活著雖然在一塊,死了還是別人的。”書童見這事露餡了,心頭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賠罪,也吟了一首詩:“八月十五月正圓,宰相肚裏能撐船。大人不把小人怪,從今以後不再犯。”
5:
宋代文人陳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蘇東坡為了嘲笑這位自稱“龍丘居士”的懼內先生,寫了一首有趣的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說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詩中采用了幽默誇張的手法,把陳季常怕老婆的模樣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噴飯。把悍老婆稱為“河東獅子”也是形象的首創。從此後,“河東獅”便成了“惡老婆”的代名詞。
6: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長相不佳,國舅長孫無忌顯得有些矮胖。一天,兩人互相作詩解嘲。長孫諷歐陽詩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家麟上角,畫此一彌猴。這首詩把歐陽詢的缺點誇大得入木三分。歐陽詢也不示弱,馬上作詩奉還: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隻因心渾渾,所以麵團團。該詩既形象又刻薄,令長孫哭笑不得。兩人的諷嘲詩被群臣傳為笑料。傳到唐太宗耳朵裏,唐太宗大笑不止。並且幽默地對歐陽詢說:“你這首詩千萬不......餘下全文>>
詩歌故事,要簡短
2.千金之劍掛墓地
春秋時期的吳國,鍛製寶劍的技藝非常精良,各種寶劍名聲遠揚。人們都以能有一把吳國的劍而滿足。
吳國太子季劄,人稱“延陵季子 ”。一次 ,他出使晉國,途中路過徐國,便去拜見徐國國君 。“大王,請接受我轉達父王對您的問候 !”季劄行禮畢,習慣地握住腰間的劍柄。徐君的眼光也自然地落在那金光耀眼的劍鞘上。徐君對寶劍的注意
雖是一刹那間的事,可還是讓季劄感覺到了,他一邊飲酒,一邊想 :此劍送給徐君,對加強吳、徐友誼很有作用……可是,我出使晉國,身上無劍又不合適……他決定從晉國回來時再把寶劍獻給徐君。
過了幾天,季劄從晉國返回,又經過徐國。徐國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喪景象。原來徐君去世了 。”我有心向徐君表示敬仰,不料永遠失去了機會啊 !”一個隨從說 :“既然徐君不在,贈劍之事也就作罷吧?”季劄擺擺手:“不行,此事不做,
我心裏總會不安的 。”於是他把寶劍贈給徐國新君王。新君王感激地說 :“先王沒有遺囑,我不該接受貴重禮物啊 。”季劄隻得把劍掛在徐君墓地上,寄托自己的懷念。
後來,有人作詩道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由此,吳國與徐國的關係更親密了。
3.今日富貴忘我為?
百裏奚有一天要舉行宴會 ,照例要有歌舞表演。恰好一個彈琴的樂師病倒 ,少了一個節目 ,這真急壞了禮儀官。消息傳開後,想不到官府裏新來的洗衣婆自告奮勇,說她會彈琴唱歌。禮儀官答應讓她參加表演。宴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大小官員按次序就座,銀亮的酒杯不斷舉起,舞女的綢帶頻頻飄動,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輪到洗衣婆上場了,她邊彈邊唱一首《琴歌》 :"百裏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裏奚聽了第一句就覺得十分奇怪,聽著,聽著,他站起來,走向洗衣婆,扶起她,喃喃地說 :"夫人……你受苦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年百裏奚是虞國的大夫,虞國被晉國滅掉,百裏奚也不了俘虜。晉獻公把女兒嫁到秦國,百裏奚和夫人被指定為隨嫁的侍臣。百裏奚心裏很不願意,中途帶了夫人逃走,不料在楚國邊境被楚人扣留。秦穆公聽說百裏奚流落楚國,就派人帶了五張公羊皮向楚國交換百裏奚。楚人得了五張公羊皮,隻肯放百裏奚一人 ,這樣百裏奚和夫人就被迫分開了 。分手那天 ,夫人把門閂劈斷當木柴 ,燒了一隻老母雞讓百裏奚做路糧。百裏奚到了秦國,被秦穆公重用。百裏奚雖然富貴了 ,並沒有忘記夫人 ,幾次三番派人打聽,都沒有下落。不料今日一場宴會,兩人竟得重逢,牽線搭橋的居然是一首《琴歌》。
4 風 蕭 蕭 兮 易 水 寒
戰國時期,秦王想獨霸天下,派兵向燕國逼近,燕太子丹萬分恐慌 。流落到燕國的荊軻為了報答太子丹對自己的恩德,準備赴湯蹈火,刺殺秦王。怎樣才能使秦王接見自己呢?他苦苦思索,終於想起了秦王的仇人樊於(w ū)期(j ī)。樊於期是秦國將領,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國避難。秦王正用千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買他的頭。荊軻想,如果我將他的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一起獻上,秦王必定會高興地接見我,那時就有機會行刺了 。於是荊軻前去拜訪樊於期 ,把刺殺秦王的計謀告訴他。樊將軍聽了,激動而憤怒地說 :"這正是我日夜盼望的事啊,今天終於機會來啦 !"說罷,拔劍自刎。荊軻將樊將軍的頭裝入木匣封好,又將一把有毒的匕首藏在卷起的地圖裏,與太子丹商定了啟程的日子。出發那天,太子丹和了解內情的朋友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 ,來到易水邊送行。大家迎著刺骨的寒風,心情異常沉重。這時,高漸離在岸邊敲起竹製的樂器,荊軻和著樂聲高聲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那慷慨激昂的歌聲激蕩著易水,震撼著人心,連頭發梢都向上豎了起來。佇立岸邊的人們禁不住掉下熱淚,目送著壯士的車馬漸漸遠去……
13北 方 有 佳 人
漢朝有個藝人李延年,能歌善舞,而且常常唱一些自己創作或改編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漢武帝很喜歡他,每回宮中設宴,總要把他召來表演。這一天,皇宮裏又是輕歌曼舞,絲竹聲聲。漢武帝一邊開懷暢飲,一邊觀賞著宮女們翩翩的舞姿。過了一會兒,一個身材修長、相貌英俊的青年出場了,他就是李延年。皇帝微笑地看著他,今天李延年顯得比往常更加神采奕奕,白淨的臉上透著一層淡淡的紅光。李延年向皇上請了安,就飄然起舞,引吭(h áng )高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哦?”漢武帝放下酒杯,身子略略前傾,注意地聽著。李延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著皇帝,繼續唱道 :“……寧(n ìng )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一曲歌畢,餘音嫋嫋。漢武帝驚歎道 :“啊!世界上難道真有這樣的美人嗎?”顯然,皇帝是被李延年的歌打動了。“稟告皇上,這位絕代佳人就是我的親妹妹 。”李延年看出皇帝的意思,不失時機地說。其實,李延年就是為了引薦妹妹,才作這首歌的。“快,快把她接到宮裏來!”漢武帝急切地說。這樣,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進宮去。皇帝一看,果然是一個美麗絕倫的女子,並且同她哥哥一樣能歌善舞,心中便非常喜歡,對她倍加寵愛。這女子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 ”。她哥哥作的那首詩後來就叫 《李延年歌》,“ 傾國傾城”也成了一個形容美貌女子的成語。
14 盈 盈 一 水 間
牛郎從小就沒了爹娘,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後來牛郎長大了,哥哥、嫂子給了他一頭老牛,把他趕出了家門。牛郎和老牛住在樹林裏 。一天 ,老牛忽然開口說話了:“有一群仙女正在湖中洗澡 ,你趕快去撿起岸邊的一件紗衣,然後躲起來。上岸後找不到衣裳的那個仙女就是你的妻子。你可別錯過機會啊!”牛郎跑到湖邊,從一堆雲錦般的衣裳中,拿了一件又輕又薄的紫色紗衣,轉身藏進林子裏。過了一會兒,仙女們洗完澡,紛紛穿上衣服,飄然而去。最後隻剩下一個美麗的姑娘,急得滿臉通紅 ,在岸上東尋西找。牛郎走過來,揚揚手中的紗衣:“別找了,在這兒呢 !”仙女一見,高興極了。兩人坐在湖邊交談起來 。牛郎一五一十地把身世說了一遍,仙女很同情他,暗暗喜歡上了這個誠懇樸實的小夥子。她告訴牛郎,自己是天帝的女兒,名字叫織女,織得一手好彩錦。織女決定和牛郎一起生活,不再回到天上去了。天帝知道了,很是惱火,派了天兵天將把織女抓了回去。那天,牛郎拚命追趕,眼看快要追上時,麵前突然出現一條寬闊的天河,把牛郎、織女隔在兩岸,從此,他們就不能團聚了。《古詩十九首》中 ,有一首詩描繪的就是織女思念牛郎,而兩人隻能隔河相望卻不得相聚的神話故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zhu ó)素手,劄劄弄機杼(zh ù)。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5 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
在通往皇宮的大道上,一輛馬車緩緩行進。車上坐著歸命侯孫皓,他雙眉緊鎖,心情鬱悶,不時拉開窗簾,遙望車外的田野,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孫皓,字皓宗,是三國時候吳國孫權的孫子。景帝駕崩之後,他繼承皇位為末帝。可是他不會治國,隻會享樂,使國家日漸衰敗,後來被晉滅亡。孫皓成了亡國之君,在領地上過著臣民的日子。這天,他按照慣例,帶著許多珍寶和特產,進宮朝拜晉武帝。他畢恭畢敬地來到晉武帝麵前,晉武帝問他:"聽說 ,你們那裏的人都愛作《爾汝歌》,你會嗎?""我會一點, 但不精通。""能否作一首讓我見識見識?"孫皓想,從前我和你皆為國君,毗鄰相處,而今我寄人籬下,不得不向你稱臣,實在可悲啊……想到這裏,心裏一陣酸楚,但表麵上不露痕跡。他強作歡顏,為晉武帝賦詩一首:"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萬壽春。"晉武帝一聽,喜上眉梢,就叫左右給孫皓斟酒。同時,他細細品味孫皓的詩句,覺得在美好祝願的背後,隱含著難言的辛酸和哀怨 。晉武帝一時動了惻隱之心,趁著酒興對孫皓說:"這些年也真難為你了 ,你不必在朝中久留 ,還是及早回去吧 。"孫皓沒有料到晉武帝會如此開恩,趕快表示謝意,帶著隨從離開了皇宮。在回去的路上,他不時拉開窗簾,望著車外廣袤的大地,沉浸在悔恨交加之中……
16 澄 江 靜 如 練
十九歲的謝朓(ti ǎo),長得英俊瀟灑,詩寫得清麗動人,很受文人雅士的賞識。史官王秀之慧眼識英才,向齊武帝推薦謝朓。武帝一見謝朓才貌出眾,心中大喜,就封他做管理文書的官,並讓他陪太子讀書。可是好景不長 ,有人謀反篡位 ,殺了太子,謝朓受到牽連,被調離京都。暮春時節,謝朓依依不舍地告別友人,在黃昏時刻獨自走出城門。郊外的曠野,起伏的群山,使他悲傷壓抑的心情逐漸好轉。他奮力登上一個山頂,隻見桔紅色的太陽掛在西邊的山頭上,回頭望去,高高低低的宮殿城樓,在金色的落日餘輝映照下,顯得格外富麗堂皇。一會兒,天邊絢麗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織錦緞。山下,澄清的江水靜靜地安臥在田野上 ,猶如一匹柔滑光亮的白絹 。“ 真美啊 !”謝朓情不自禁地讚歎。接著,他微微搖晃著身體,吟出一首詩來 :“……白日麗飛甍(m éng ),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這首《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主要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過了好幾年,梁武帝接位。一天,他讀了謝朓這首詩,讚不絕口,尤其是“澄江靜如練”這一句,他反複吟誦,就像品味醇厚的香茶,覺得滿口有餘香。他對大臣們說 :“三天不讀謝詩,我就覺得口臭啦 !”唐朝大詩人李白也曾經作詩說: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17 《敕勒歌》
公元6 世紀時 ,北魏分成相互對立的東魏和西魏 。 546年,東魏丞相高歡率領軍隊攻打西魏的重要軍事目標玉璧,受到頑強抵抗 ,總也打不下來 。又趕上高歡病重,隻得全軍撤退。這時東魏軍隊士氣比較低落,對方又乘機散布高歡已經死了的謠言,更弄得人心不安。高歡對大將斛(h ù)律金說:“早聽說將軍會歌唱,給大家唱一支吧!”斛律金明白主帥的意圖 ,就用鮮卑語唱起北朝樂府民歌《敕勒歌》。 這是一(轉載自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首讚美北方大草原的民歌,而士兵又多是這一帶人,於是,大家都跟著唱起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歌聲此起彼伏,傳遍整個營寨,士兵們情緒都很激昂。高歡抓住這一機會,順利地完成了撤退的軍事行動。
18扶風馬與隴西牛
隋朝的牛宏,是吏部的最高長官,有安排人事的權力。有個叫馬敞的人,是候選的官,在朝裏等待分配給一個官做。這馬敞長得很難看,牛宏總看著他不順眼,自然也沒他的官做。有一天,牛宏側身躺著吃水果,馬敞進來了。牛宏身子連欠都沒欠,照樣吃他的東西,並且作詩嘲弄馬敞:常聞扶風馬,為言天上下;今見扶風馬,得驢亦不假。意思是:常聽說扶風馬是名馬,天上少有,地上難尋。今天一看,得了扶風馬,跟得了一頭驢也沒什麼區別,真讓人失望。馬敞在牛宏這兒天天受氣,也沒撈到什麼好處。他豁出去了,馬上對了一首詩:嚐聞隴西牛,千石不用車句;今見隴西牛,臥地打草頭。你說我是扶風(在陝西)馬,我說你是隴西(在甘肅)牛;原聽說隴西牛力氣很大,拉千石(d àn )重物,也不需要在車轅前用車句(g ōu )駕著;誰想今日一見,它隻能臥在地上吃草,一點力氣也沒有。牛宏一聽,驚異地坐起來,說 :“原來你很有才,給你封個官兒吧!”
19 奇 花 天 上 來
唐乾德年間,永州(在湖南)來了一位新的知州,叫王伸。他剛到任,就有一個和尚乾康求見。王伸一見,這和尚又老又醜,心裏就有點不大高興,便跟他說有事快講,自己公務繁多,不能長談。乾康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本詩集,說 :“這是我的作品,請大人指教。”王伸想:長得這麼難看,還能寫詩,我得試試他。他連翻都沒翻 ,便把詩集放在一旁 ,說 :“你看,外邊的積雪剛剛化,你以此為題,作一首詩我聽聽 。”和尚一點也不生氣,立刻作了一首,念道:六出奇花已住開,郡城相次見樓台。時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飛從天上來。大意是說:六瓣的雪花,早已不下了,城內的樓台房屋又能看得清清楚楚。雪開始化成水,人們不要把它看成泥水,那可是從天上來的奇物呢!實際上這是借機規勸王伸不要把雪花看成泥水。王伸聽了,大為驚奇,連忙起立,扶和尚坐到離自己近一點的地方,說:“是嗬,是嗬,我怎麼能夠以貌取人呢?”
20生 吞 活 剝
唐朝初年,棗強縣(今河北)有個縣尉叫張懷慶。此人想作詩,又不下功夫,隻是把別人的東西,或生拚硬湊,或改頭換麵,拿來當自己的作品。詩人李義府有首《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張懷慶在每句前加兩個字,就成了自己的作品: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性裁雲作舞衣。對鏡自憐回雪影,來時好取洛川歸。當時的名士張昌齡、郭正一的詩,也被他這樣“處理”過,人們譏笑他,送了他兩句話:生吞郭正一,活剝張昌齡。
21千裏送鵝毛
唐代貞觀年間,中原與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關係很融洽,各方麵的往來都很頻繁。一次,回紇王派緬伯高到長安,給唐朝皇帝進貢一隻稀有的大天鵝。這時,天氣已經很熱了,緬伯高怕把天鵝熱死,經常在有水的地方停下來,給它洗澡降溫。這天,在陝西沔陽一個小湖裏給天鵝洗澡,不料,一鬆手,天鵝突然展翅飛走,隻丟下一片鵝毛。緬伯高痛哭一場,隻好硬著頭皮把這片鵝毛送進長安,獻給唐太宗,還附了這樣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高路又遙。沔陽湖失寶,倒地哭號號。上複唐天子,請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唐太宗見了物和詩,不但沒有責備這位使者,反而安慰了他,把這片鵝毛珍貴地收藏起來。
22人 日 思 歸
正月初七那天,陳朝京城金陵(今江蘇南京)仍然洋溢著春節的喜慶氣氛,滿朝的文官武將都來向陳後主朝拜。後主說:“有事報上來,無事就退朝。”一位老臣說:“北朝使者薛道衡去年冬天來訪,已經兩個月了,皇上還沒接見他呢。”後主問:“他是幹什麼的?”老臣說 :“他是隋文帝的寵臣,北方大名鼎鼎的詩人 。”後主治國沒本事,詩才倒有幾分。他一聽是詩人,便下旨召見。薛道衡上朝向後主叩拜,後主打量他一下,說 :“我們江東人都喜歡詩歌,聽說你是詩人,何不獻詩一首?”薛道衡不加思索地揮筆寫道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兩年 。”隨即高聲一念,群臣頓時哄笑起來。“這也算詩嗎?”後主惱火地說 :“誰講他是詩人?真是徒有虛名 !”薛道衡對眾人的無禮並不在意 ,隻是淡淡地一笑 ,接著又揮毫寫下兩句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寫畢再念,眾人立即安靜下來,後主細細玩味,認為確是好詩,於是客氣地款待了他。群臣往日裏聽慣了陳詞濫調,今天都感到耳目一新。原來薛道衡在《人日思歸》這首詩中巧妙地利用辭舊迎新在時間上的跨度,又借北雁春歸的物候特征,委婉而生動地表達了自己思念祖國的深情和急於北歸的心願 。詩句通俗自然 ,意味深長 ,給人“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此後,這首詩就傳誦開來了。
22急 風 吹 緩 箭
唐朝初年。三月初三,朝廷舉行射箭比賽。皇帝坐在高台上,文武大臣身穿箭服,按官職大小,依次排隊入場。比賽場內 ,遠處排列著一排箭靶。箭靶上有的畫著老虎,有的畫著黑熊。邊上一批樂師吹奏樂曲,根據比賽的進程,不斷地變換曲調。比賽開始了 。五個人一批,一字兒站開,每人取十支箭,一張弓 。射中靶子的可領取皇上賞賜的獎品 。隨著“嘭、嘭……”的拉弓聲 、“嗖、嗖……”的箭飛聲,人群裏不時響起一聲聲喝彩。輪到宋國公蕭王禹(y ǔ)上場了 。這位平時在朝廷上十分威嚴的禦史大夫用盡力氣,弓卻隻拉開一半,手一鬆,射出的箭晃晃悠悠的,還沒飛到靶子前,就掉在地上了。宋國公再搭上一支箭 ,弓還是拉不足,箭飛了一半就落地了。好不容易,十支箭射完,支支不到靶子,引來一陳笑聲。國公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威嚴掃地。站在邊上的弘文館學士、著名的書法家歐陽詢強忍著,沒笑出聲來。一首諷刺詩在心中構成了 :“急風吹緩箭,弱手馭(y ù)強弓 。欲高翻複下,應西還更東。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q íng)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回家以後,歐陽詢把這首詩寫下來給幾個朋友看,大家笑得前俯後仰,笑宋國公那一副狼狽相。
23水清無魚
唐朝,一些州縣設放生池。那時,信奉佛教的人多,佛教以“不殺生”作為信條之一。買來魚及其他水生動物,再放回水裏,被當作善事。於是官府在河、湖中劃出一塊地方為放生池,被“放生”的生物,是不許捕撈的。有個讀書人,偷偷到放生池釣魚,被巡邏的人看見,帶到州府。刺史一審問,是個讀書人,就讓他作一首詩。這位讀書人就以釣魚為題作了4 句:投卻長竿卷卻絲,手攜蓑笠賦新詩。如今刺史清過水,不是漁人下鉤時。這是又認錯、又吹捧的檢討詩。俗話說 :“水清無魚 。”刺史廉潔 ,比水還清 ,自然無“魚 ”,我來釣魚就不是時候了。刺史愛聽這類好話,就把讀書人放了,沒有治他的罪。
24詠 鵝
駱賓王是唐初著名的詩人。他小時候,就聰明過人,是個神童。 他7 歲那年,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酒飯之後,客人帶著他到村邊的池塘邊上去玩 。此時 ,正是春天,柳綠桃紅,清風美景,他們心中都非常暢快。走到池塘邊上,見到一群白鵝在池塘中遊來遊去,有伸長脖子的,有洗刷羽毛的,自在極了。駱賓王常到這裏來,也常見到這群鵝,每次他都坐著看好半天好半天的。客人想試試駱賓王的才學 ,就指著鵝群說 :“你以鵝為題,作一首詩,行嗎?”駱賓王沒多大功夫,就作好了,高聲念道: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客人連連拍手,說 :“好詩!好詩 聲傳遍了家鄉一帶。
25巧遇駱賓王
唐代詩人宋之問,夜遊杭州靈隱寺,隻見月光皎潔,泉石互映,樹影婆娑,不覺吟成一句:樓觀東海日下一句,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時,旁邊一位老僧提醒他:“風景隻在口頭,何必向遠方苦求?”宋之問聽了,心中不高興了。他想:在當今,除了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之外 ,說作詩,也就數我宋之問了,這老僧也居然來指點我?於是,他用有點譏諷的口吻問 :“師父難道也會吟詩嗎?”老僧手裏摸著串珠,微微一點頭 :“老僧詩雖然不會作,但這句下聯,我倒是已經替你想好了。”宋之問暗笑: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這和尚還有什麼佳句呢?他便問道 :“既然已經有了,那就說說看。”老僧一字一字地說給他:門對浙江潮宋之問大吃一驚,竟有這樣好的句子 !他連忙躬身施禮:“請問師父大名。”老僧遲疑片刻,說出三個字:“駱賓王。”原來,駱賓王曾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兵敗以後下落不明。其實,是隱居在靈隱寺,做了高僧。
26武則天斬盡"摘絕"
唐高宗最初立李忠為太子,待到武則天生下李弘之後,便廢了李忠,另立李弘為太子。李弘雖然是武後親生的兒子,對武後卻不那麼言聽計從,好多次沒照武後說的話去辦。狠心的武則天便用毒酒將他這個親兒子殺死了,接著又立她的二兒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處理行政事務,很精明強幹,有能力,又有聲望,人們叫他章懷太子 。武則天一心想獨攬大權 ,又開始嫉恨李賢了。而李賢看到自己的兄長李忠、李弘的下場,感到總有一天也會落得個悲慘的結局,便作了一首《黃台瓜辭》: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李賢把自己弟兄幾個比做黃瓜花,摘了一個,可能會使別的瓜長得好些;再摘一個,瓜就稀少了;摘了三個,也還有別瓜;要是把黃瓜花全摘光,種瓜的人最後隻能收獲一堆瓜秧子了。他希望武則天良心發現,念骨肉之情,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迫害自己的親人,把他們斬盡"摘絕"。武則天是個寧可"抱蔓歸",也要把瓜"摘絕"的人。她濫施淫威,不顧骨肉之情,把李賢貶為庶人(老百姓),進而逼迫李賢自殺了。
27女 童 詩
武則天當朝的時候,很重視提高婦女的地位。有一天,她問大臣們 :“古今的神童多是男孩子,難道就沒有女孩子嗎?你們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了一個會寫詩的7 歲小女孩。武則天下令召見她,女孩的哥哥就把她送到京城。武則天親自出題試她,果然是個神童,就要把她留在身邊,讓她哥哥自己回家去。臨別那天,女孩流下淚吟了一首詩給哥哥: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飛。(離亭:在京城外。)所嗟人異雁,(嗟:jie,感歎。)不作一行歸。意思是 :在離亭可以看見遠方雲霧蒙蒙,近處黃葉紛紛,更令人感到難受的是,一行大雁從頭上飛過,我和哥哥連大雁都不如,不能一路回家了。武則天聽了,十分同情小女孩,說了一番勉勵的話,也讓她跟哥哥一起回去了。
28三箭定天山
唐朝有名的將軍薛仁貴,自幼貧困出身,一家人以種田為生 。後遇唐太宗征伐遼東,薛仁貴報名當兵,開始軍人生涯。他騎馬射箭,勇猛頑強,出生入死,屢建戰功,深得皇帝器重,步步升職,做了將軍。那年,薛仁貴平定遼東後回到京城,皇帝立即召見,並設宴款待他。皇帝稱讚他是個忠臣,薛仁貴說 :“天子有急,我們臣子怎能怕死呢?”皇帝非常高興,賞他一匹駿馬,並告訴他 :“天山一帶外敵十分囂張,聚集了十幾萬人馬,每天派幾十個騎兵到我大唐關口挑戰。朕(zh èn )想派你前去消除禍患。朕知道你剛剛東征歸來 ,應當好好休息 ,隻是西北形勢緊急……”薛仁貴打斷皇帝的話,堅決地說 :“臣保家衛國,萬死不辭 !”皇帝說 :“聽說古代的神箭手一箭能射穿捆在一起的七層箭靶,薛將軍,你能一箭射穿五層鎧甲嗎?”薛仁貴走到殿外,拉起弓,嗖的一下,五層鎧甲上留下了一個箭洞。皇帝又驚又喜 :“朕放心了,朕放心了!”果然 ,薛仁貴在天山大展雄風,隻發三箭射死敵兵頭領,敵軍就潰敗了。薛仁貴凱旋時,全軍將士高唱讚歌:“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29止於不可不止
唐朝開元十二年(724 ),祖詠參加朝廷的考試,那時是要考作詩的。這次考試的詩題是《終南望餘雪》。祖詠再三推敲,隻寫了下麵四句詩: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那時,考試的詩(試帖詩)是有規定的,在用韻上至少要用四個韻,句子至少要八句,可祖詠了寫了兩韻四句,就交了卷。主考官問他為什麼不接著寫,他說 :“我的意思都寫完了,再寫勢必成為廢話。”他說得也對 :四句詩寫盡了終南山餘雪的位置(陰嶺)、高度 (雲端)、 顏色及光潔度 、對當地氣候和人們生活的影響。這些,都是“望”中的種種感覺。一般來說,是恰到好處的。據說,主考官覺得這首詩非同一般,考生也有較為開闊的思想境界,雖然不合格式和規矩,還是屬上乘之作。也就是這一年,祖詠考中了進士。
30千裏姻緣一“詩”牽
唐玄宗曾下令讓宮女們為邊關將士縫製新棉衣,作為皇上的賞賜。有個前方兵士領到一個短袍,一摸口袋裏有張紙,打開一看是一首詩: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做,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身後緣。兵士不敢留 ,報給了統帥 ;統帥又把它送進宮,呈給皇上。唐玄宗看了 ,並不生氣 ,讓人把詩抄成許多份在宮裏傳閱,告訴大家 :“誰寫的,不要隱瞞,我決不怪罪 。”不多久,有個宮女來見皇上,說是自己寫的。皇上很可憐她這一番心思,對她說 :“不要‘重結身後緣 ’,讓你結今身緣好了,你就嫁得那個兵士吧 !”宮女及在旁的人聽了,都感動得哭了。
31曲終人不見
有一年,唐朝的錢起住在驛舍(旅館)裏,晚上,正在床上看書,就聽見窗外有人念詩:曲終人不見,江山數峰青。錢起很奇怪:是誰讀詩呢?天太晚了,如果是白天,他一定要追出去向詩人求教的。十年後 ,錢起參加科舉考試 ,所出的詩題是《湘靈鼓瑟詩》。 前邊寫得很順,隻是到最後兩句該收筆了,他卻怎麼也收不住,想不出更好的句子。突然,他想起十年前不知什麼人讀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兩句,最合適了,就把這兩句寫到自己詩的結尾處。為此,他的詩成為好卷子,這年就考中了。
誰還有關於詩歌的小故事 [
在紀曉嵐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鬆脫的磚頭後麵,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關於詩歌的故事
1.“身輕一鳥過”
北宋汴京有個陳舍人,偶然得到一部舊本的《杜甫詩集》,他如獲至寶。但由於這本書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詩句中的字都脫落了。有一次,陳舍人讀到《送蔡都尉詩》時,發現「身輕一鳥□,槍急萬人呼」一句的「鳥」字後麵少了一個字,他反複斟酌,始終不能斷定那是什麼字。
有一天,他和幾位詩友談論詩文時,提出了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能補上一個最恰當的字。有人寫出一個「疾」字,認為「疾」字最能表現蔡都尉輕快迅速的縱跳功夫。有人認為不好,因為「身輕一鳥疾,槍急萬人呼」上句的「疾」字與下句的「急」字,無論在讀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顯得有點重複。又有人寫出「度」字,但陳舍人認為「度」字用在此處顯得太生硬,也顯不出身輕如鳥的特點。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滿意。
後來,陳舍人在別處找到了一本比較完整的《杜甫詩集》,翻到《送蔡都尉詩》一看,原來那句是「身輕一鳥過」。用「過」字來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隻鳥在眼前飛過一樣,確實恰當不過。
2.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代宋祁《玉樓春·東城漸覺春光好》一詞中有一句曰:“紅杏枝頭春意鬧”。後代評論者極為推崇其中的“鬧”字,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認為:“‘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卓絕千古。”因為這個“鬧”字生動的表達了春天的生動景色,並喚起了讀者無限的遐想,也就是紅杏枝頭有何許春意,並最終以小見大的讓人聯想整個春意。從而突出了整首詞的境界。所以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這首詞時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也。”
3.魯迅詩原句:眼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邊覓小詩。
改句: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這是魯迅先生為悼念青年革命家寫的小詩,作者改“眼”為“忍”,寫出了被壓抑的滿腔憤恨;改“邊”為“叢”使嚴酷的白色恐怖和鬥爭環境在程度上和氣氛上得到了強化。
4.張先《天仙子》有句雲:“雲破月來花弄影。”
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張先抓住“弄”字來強調其在創造意境中的作用,從而使全句生動、活潑、新鮮,使感情融化於其中,使景物擬人化,從而創造出意境渾一,情景交融的審美境界。達到了“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煉字最高境界。
5.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禪寺,在寺牆上題詩“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鬆露浮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他走出幾十裏路後,覺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貼切,更符合現實。忙返回寺院修改,誰知到了寺院,他發現早有人把“一”字改為“半”字了。
創作詩歌時發生的小故事
用她的淚水澆灌土地;她的手
笨拙了許多,不能描繪出像以前美麗的春圖,裝飾大地;
有關詩歌的故事
傳說
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曆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曆,隻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
“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裏有十裏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裏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裏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裏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裏,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裏麵,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紶樣。在這裏,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肴,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裏的主人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他曾寫過《過汪氏別業二首》,在詩中把他汪倫作為竇子明、浮丘公一樣的神仙來加以讚賞。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隻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比喻奇妙,並且由於受純樸民風的影響,李白的這首詩非常質樸平實,更顯得情真意切。
《贈汪倫》這首詩,使普通村民汪倫的名字流傳後世,桃花潭也因此成為遊覽的勝地。為了紀念李白,村民們在潭的東南岸建起“踏歌岸閣”,至今還吸引著眾多遊人。
詩歌的故事
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詩人韓偓,小字冬郎,是李商隱的姨侄。他少有才華,是初露頭角的年輕詩人。十歲時曾在為李商隱餞行的筵前賦詩贈別,語驚四座。後李商隱重吟其詩,作此絕酬答。老鳳,這裏指與李商隱同年考中進士的韓瞻(韓幄之父),也就是題裏的畏之員外。丹山相傳是產鳳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開,鳳凰偕鳴,其中雛鳳鳴聲清圓,更勝於老鳳。這句詩說,雛鳳的名聲比老鳳更為清亮,即說冬郎的才華更勝於他父親,前途無量。現在常用來說明後輩的才幹勝過前輩。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是:
“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於是,一麵思考,一麵用手反複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
韓愈看到,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麵看看?”
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後,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
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
“推敲”一詞是根據唐朝詩人賈島錘煉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意為反複琢磨。
全文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①。
暫去還來此,幽期②不負言。
【注釋】
①雲根:古人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石為雲根。這裏指石根雲氣。
②幽期:再訪幽居的期約。言:指期約。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我和詩的故事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