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七夕節”的名言名句、詩句有哪些?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隻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作者:秦觀(1049-1100)字少遊,又字太虛,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官至太學博士(八品),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2、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乞巧》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作者:林傑(831-847)字智周,是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秋夕》
譯文: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作者: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4、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沉醉東風·七夕》
譯文: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作者: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作者:林傑(831-847)字智周,是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6、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隻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作者:秦觀(1049-1100)字少遊,又字太虛,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官至太學博士(八品),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7、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馬嵬》
譯文: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作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唐朝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8、喜鵲橋成催鳳駕。----《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譯文:鵲橋已經搭成,催促織女起駕,前去赴會。
作者: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曆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
9、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七夕》
譯文:仙鵲架起了小橋於渺渺銀河之上,環佩輕盈作響,款款走來神話中的女子玲瓏的身影。
作者:徐凝,唐代詩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詳,與諍友張祜(792?-853?)年歲相當,與白居易、元稹同時而稍晚。元和間(806-820)有詩名。明人楊基《眉庵集》卷五“長短句體”賦詩雲:“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徐詩102首,五七言絕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絕句16首,七言絕句80首,七絕亦高手。
10、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壬申七夕》
譯文:清風夜靜,唯有玉佩的響聲,日光微弱點吧,不要曬枯了豔麗的鮮花。
作者: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1—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河內懷州(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裏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有關“七夕節”的名言名句、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