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
古達詩歌中包含的五類情感:第一類:憂國憂時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別離和戰亂的痛苦 3.同情人民地疾苦 4.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第二類: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 2.保家衛國的決心 3.報國無門的悲傷 4.山河淪喪的痛苦 5.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歎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第三類:長亭送別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長的勉勵 3.坦陳(吐露)心誌的告白 第四類: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諷今的情懷 4.青春易逝的感傷 5.仕途失意的苦悶 6.告慰平生的喜悅 第五類:思鄉懷人 1.羈旅思鄉之情 2.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邊塞思鄉之情 4.閨中懷人之情
§答題要領:兩點,一是根據詩句描述內容,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具體寫了什麼。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寫了……抒發(表達、寄寓、揭露)了……
詩歌鑒賞裏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要看運用的什麼典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要看整首詩的寫作背景和意象的。
詩歌鑒賞之離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運用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作者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
古詩鑒賞,詠史(其五),詩人追慕許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左思《詠史八首》(其五)表達了作者雖然有超拔的才幹和報國的高誌,但是受製於魏晉時期士族製度的壓抑,難以施展抱負,隻能望而卻步,轉而追懷許由那樣的高士隱居。
有著致力於全國統一抱負的左思,並非徒作大言,紙上談兵,而是做了許多切實的準備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他所說的:“疇昔覽穰苴”(其一),即讀軍書兵法。在封建社會中,習文秉武,雖然並非什麼罕事,然而在士族社會製度中,卻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魏晉期間,士族製度占據著統治地位。士族以“積世業儒”為貴,左思出生在一個世代業儒的下層士族之家,不能不受到這種腐朽觀念的影響。但他能夠打破世係門第觀念的束縛,立誌到疆場上去,在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中覓取個人的功名,這是可貴的。而且,隨之左思居住洛陽,見聞到“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其一)的情況,更是急不可捺,躍躍欲試。盡管左思自知自己的軍事才能象鉛刀一樣的鈍,然而能為祖國的統一事業,即使有一割之用,也是能慰自己平生誌向的。
但是,左思美好的願望遭到了士族製度的壓抑和摧殘。晉實行“門選”製以維護士族集團的利益,從而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麵。更有甚者,一些門第觀念很強的士族,對於文章的品評也是以門第的高低來決定棄取的態度。《晉書·左思傳》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陸機聽說左思構思《三都賦》,撫掌大笑,在與他的弟弟陸雲的信中說:“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後來由於司空張華的推崇,他的賦才得以大出其名。左思的門第寒下,雖然才高誌清,卻很難能衝破士族製度的堅硬厚殼而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冷酷的現實,使左思獻身無門,報國無期,懷著無限的憤慨。《詠史》其二,正是他這種憤慨的寫照。詩中,他把像自己一樣才高位卑的寒門子弟,喻作生於澗底的鬆柏;把依賴祖業居於要津的才劣質拙的士族紈絝子弟,喻作長於山頂的柔弱的小苗。鬆質柏節似的人才,受到柔條弱枝般的人的遮擋,其原因為“地勢使之然”,是士族製度本身造成的。然而士族製度,又是“由來非一朝”。漢張湯、金日磾的子孫,憑借著先人的蔭德,數代都享受著極大的尊榮。而奇偉出眾的馮唐,直到白首仍未受到重用。在此,左思不僅把犀利的批判鋒芒,直指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批判了以往的士族製度。在肯定的對象與否定的對象對比之中,使詩對士族製度的揭露,更加顯得有力。
在功名利祿到來之時,左思毅然卻步了,在《詠史八首》詩中讀者可以尋找到理解其原因的線索。左思居住在洛陽,麵對著“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其八)的情景,愧恨交加,認識到自己來洛陽是一次失足。因此自責自慚地說:“自非攀龍客,何為忽來遊?”他想步許由的後塵:“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裏流。”(其五)雖然想做段幹木、魯仲連式的人物,“當世貴不羈,遭難能解紛。”(其三)但是,晉司馬氏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殘殺,愈演愈烈;這裏又沒有象魏文侯、平原君那種禮賢下士的人物。況且腐敗的政治,殘酷的殺奪,使榮枯盛辱瞬息萬變。“俯仰生榮華,咄嗟複雕枯。”在這樣的時代,“飲河期滿腹”的偃鼠,“巢林棲一枝”的鷦鷯,“可為達士模”(其八)。棄卻富貴,退居鄉裏,以求潔身自好,成了左思的必然道路。田園生活,遠離殺奪中心,使左思怡然自得,樂陶其中(見《招隱》之二)。但是左思心情並不平靜:“高誌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雜詩》)又可見左思選擇退居鄉裏的道路,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是有著無限的悲涼與淒愴的。
詩歌鑒賞思想情感要不要拔高或貶低
一般來說,心境是作者所表露的心理狀態,或者追求的思想,情感的內心情感。從具體作者或者作品來看這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作品的內容裏,以書寫山水風物知名的“山水田園”派代表人物謝靈運和陶淵明。謝靈運總是在大量的景物描寫之後,講一個道理,那是他力求“理性”,不肯輕易透露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創作心態,使得他的作品讀來有種冷靜的、循規蹈矩的“心境”。陶淵明就不同。陶淵明的作品充滿感情,對人民大眾發自內心的關懷之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如何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