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是指哪九條江?
九江市不是指有九條江,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彙集的地方”,“九”是虛指。
九江古稱潯陽,柴桑。秦設九江郡,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它“襟江帶湖”,雄據三省要衝,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口、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
九江,稱謂的來曆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彙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彙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彙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麵壯闊。九江作為行政區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 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後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洲著稱於世。
九江是什麼意思
1、九江:江西省地級市
2、九江:墨風小說
3、九江:古地名
九江,簡稱 “潯”,為江西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地處長江、鄱陽湖、京九鐵路三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
九江秀色可纜結是什麼意思
語出李白名篇:望廬山五老峰①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②。九江秀色可攬結③,吾將此地巢雲鬆④。
①詩題“望”一作“登”。五老峰,廬山東南部相連的五座山峰,形狀如五位老人並肩而立,是廬山勝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築舍讀書。②《李太白詩醇》王雲:“芙蓉,蓮花也。山峰秀麗可以比之。其色黃,故曰金芙蓉也。”③攬結:采集。④巢雲鬆:隱居。《方輿勝覽》卷十七引《圖經》:“李白性喜名山,飄然有物外誌。以廬阜水石佳處,遂往遊焉。卜築五老峰下。”
這首詩描寫了廬山五老峰的峭拔秀麗。詩人把五老峰形容為青天削出的金芙蓉,形象生動別致。《唐宋詩醇》雲:“純用古調,次句亦秀削天成”。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可以通俗地解析為,九江的(廬山)景色如此迷人,秀麗欲滴,好像真的可以采集起來,收藏起來。我要在這裏隱居了。
九江濂溪是什麼意思,濂溪和九江有什麼關係?它是湖南的。
九江廬山區十裏鋪有一條溪叫濂溪,周敦頤的墓就在濂溪的源頭天花井森林公園附近。就是那個寫《愛蓮說》的周敦頤。
九江是哪裏的
全國一共有好幾個地方叫九江·不過九江市就一個在江西省北部·
其他的有1、貴州省鬆桃苗族自治縣-九江鄉2、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
3、四川省雙流縣-九江鎮
九江“高胡子”是什麼意思?
不是的,"告胡子“指的是九江話”叫花子“差不多,指自己沒本事喜歡裝,想著不勞而獲的人,要飯的,小混混之類的都可以這麼叫
“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是什麼意思?
西起九江,東至江陰。不含的意思是不包括九江。
九江麥思廣告為您解答!
九江有什麼特點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被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長江中遊航運樞紐和國際化門戶、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在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中,九江都市區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
九江位於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是長江中遊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九江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麵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淨土宗發源地東林寺、江西”千島湖“廬山西海、中部“九寨溝”龍源峽皆位其境內。
九江話憨是什麼意思
就是勇敢
九江為什麼叫潯城?
這個是有曆史淵源的哦!我在百度百科裏麵找了些資料過來,這個能很好的解答你的問題。
據《晉太康地記》記載,九江的得名源於“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
秦設九江郡,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範圍包括了今天的九江市,不過並未置縣。這是九江之名第一次出現,但是很快九江郡範圍大大縮小,到三國時被改名為淮南郡,所以從西漢到明朝之間的一千五百多年間“九江”的地名一般與今天的九江市並無關係。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此置柴桑縣,漢文帝設尋陽縣(縣治在江北,古長江大概為今太白湖、龍感湖一線),是此地置縣之始。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析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二縣立尋陽郡,初治尋陽縣,鹹康中移治柴桑縣,隸江州。永嘉三年(309年),尋陽縣治南遷,江北劃歸蘄春。江北的尋陽老城改稱為“潯水城”。
東晉鹹和中溫嶠移江州治尋陽,從此“江南之尋陽著,江北之尋陽益晦,後遂廢漢尋陽縣入柴桑縣,自是以後皆以尋陽郡城為尋陽城矣。”(《讀史方輿紀要》)
南朝梁析柴桑縣置汝南縣,析豫章郡別置豫寧郡,屬高州,尋陽郡改屬西江州。陳天嘉四年廢高州,旋省西江州,尋陽、豫寧2郡仍屬江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置江州,廢柴桑、汝南,複立尋陽縣。十九年(599年),改潯陽縣為彭蠡縣。大業二年(606年),改彭蠡縣為彭城縣,尋廢彭城縣為湓城縣。三年又改江州為九江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複稱江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江州改稱潯陽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為江州。析湓城置潯陽、楚城縣,後俱入潯陽縣。
南唐改潯陽為德化,廢江州。
宋複置江州。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析江州星子、都昌和洪州建昌3縣置南康軍,天禧四年江州、南康軍同屬江南東路,紹興元年江州隸江南西路,南康軍隸江南東路。
元為江州路和南康路,屬江西行中書省。元末陳友諒稱帝,以江州為都。
明改江州路和南康路為九江府和南康府,從此九江之名基本固定。清沿明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