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介紹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曆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麵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裏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隻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簷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藝術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製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麵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豔,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裏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它是一個九層的遮簷,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簷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簷角係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麵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簷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遊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裏,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象力量吧!
【風格演變】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致,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麵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製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台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製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元代洞窟隻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製,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經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籙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編號為第17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曆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於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為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曆本、契據、信劄、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破壞情況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少為人所知,幾百年裏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洞被發現後,旋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籙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損傷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
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著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後,他找到王圓籙,表示願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於是斯坦因就被允許進入藏經洞揀選文書,他最終隻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帶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籙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來由於該館對中國文物的保護不力甚至遭致失竊,因而受到不少指責。
1908年,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現古代寫本後,立即從迪化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菁華的敦煌文書,後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學者出示了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學界的注意。他們向清朝學部上書,要求甘肅和敦煌地方政府馬上清點藏經洞文獻,並運送進京。清廷指定由甘肅布政使何彥升負責押運。但在清點前,王圓籙便已將一部分文物藏了起來,押運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後,何彥升和他的親友們又自己攫取了一些。於是,1900年發現的五萬多件藏經洞文獻,最終隻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師圖書館,現均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對於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後來被收藏者轉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找。王圓籙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賣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搬空的藏經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經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目前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1923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後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隻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籙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1940年代,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這種做法後來引發了爭議,直到現在依然爭論不休。
【周邊和現況】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裏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裏,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製、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曆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194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係統性的保護、修複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簷,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裏劃定為保護範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地破壞,近年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加以限製。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莫高窟被盜事項】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旅遊注意事項】
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隻能用手電筒觀看,每位導遊帶一個手電筒,如果您為了更好地觀看,可以自備一個三節電池的手電。
從瓜州到敦煌莫高窟、月牙泉一日遊。怎樣走既不錯失觀美景的最佳時刻,而且又快又便宜。車費及門票多少...
莫高窟160元/人,月牙泉120元/人
市內坐2路公交車1塊錢到月牙泉,去莫高窟三人包個車算了30次,自由自在,祝你們開心。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文物被盜
第一個來敦煌竊取藏經洞文物的是英國人斯坦因。斯坦因原為匈牙利人,1862年生於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裏,後加入英國籍。作為一名考古學家,斯坦因曾先後四次來我國西北考察。第二次中亞考察時,斯坦因來到甘肅河西,以不正當手段非法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敦煌藏經洞文物,成為劫掠敦煌文物的始作俑者。
早在1879年,匈牙利地質學家拉喬斯·洛克齊(LajosLoczy)參加塞琴尼伯爵探險隊到過敦煌。1902年,在德國漢堡舉行的國際東方學會議上,洛克齊報告了敦煌莫高窟保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斯坦因也正是從他的朋友洛克齊那裏聽到了莫高窟的情況,這就更進一步刺激了斯坦因到敦煌考察的欲望,所以,在1904年,他在向英國政府提交的第二次中亞探險計劃書中,就將考察的地區擴大到甘肅敦煌。1906年4月,斯坦因踏上征途,開始第二次中亞探險。1907年2月,斯坦因從樓蘭遺址出發,沿羅布泊南的絲路古道,經過陽關,3月12日早晨,斯坦因一行到達敦煌。此前,斯坦因在喀什聘請了一個中國師爺—蔣孝琬,作為他的翻譯和助手。斯坦因初到敦煌時,並不知道莫高窟發現藏經洞的事,原準備在敦煌稍事停留,考察莫高窟,補充一些糧食和飲水後,前往羅布泊進行考古發掘。但不幾天就從一位定居敦煌的烏魯木齊商人那裏聽到莫高窟發現藏經洞的情況,斯坦因當即改變注意,動身前往莫高窟。
3月16日,斯坦因來到莫高窟,這時候,王道士已在藏經洞門上裝上門鎖,並親自掌管著門鎖的鑰匙。斯坦因到來時,碰巧王道士外出化緣未歸,但他仍從一個小和尚手裏看到一卷精美的寫本,這使斯坦因欣喜若狂。他決心留在敦煌,等待王道士的歸來。這期間,斯坦因返回敦煌縣城,雇了一批工人,考察並發掘了敦煌西北的長城烽燧遺址,獲得大量漢代簡牘。
5月21日,斯坦因返回莫高窟,此時,王道士也已化緣歸來。由於前幾天莫高窟正在舉行廟會,往來香客很多,為防止好奇的善男信女可能進入藏經洞,王道士用磚塊代替木門,堵住了藏經洞的入口,這使斯坦因非常失望。於是,斯坦因說他是來莫高窟拍攝壁畫照片的,隻字不提藏經洞之事,而是通過蔣師爺和王道士進行了初次接觸。蔣師爺向王道士表示斯坦因願意提供一筆捐款幫助他修理洞窟,希望能看到一些寫卷,王表示同意,但當蔣師爺表示斯坦因實際上想購買一些寫卷時,王道士立刻警惕起來。一方麵藩台衙門有封存藏經洞的禁令,另一方麵王道士也怕這樣做會被別人發現,對他本人和他所做的“功德”不利,因此,王道士拒絕了斯坦因的要求。接著,他提出請王道士領他參觀洞窟內正在進行的修建工程,王欣然同意。在參觀過程中,斯坦因雖然對王道士的新塑像極為鄙夷,但他卻從中發現了王道士對宗教的虔誠,因而借機表示對王道士的敬佩,王道士對斯坦因漸漸有了好感。接著,斯坦因又向王道士吹噓說,他是玄奘的忠實信徒,又娓娓動聽地向王道士述說自己是如何追尋著玄奘的足跡,從印度橫越峻嶺荒漠,曆經千難萬險而來到敦煌的。這番話果然打動了王道士的心。當夜,王道士悄悄地將一捆經卷交給蔣師爺拿給斯坦因進行研究。說來也巧,這些經卷的題記表明,佛經是玄奘從印度帶回並從梵文譯為漢文的。這個偶然的巧合,給斯坦因帶來新的希望。第二天,斯坦因對王道士說他之所以能在這一天看到由玄奘帶回並翻譯的佛經,完全是聖人玄奘在冥冥間作的安排,目的是讓他把這些來自遙遠的印度的佛經送回原來的地方。王道士是一個十分迷信的人,斯坦因這番話使他感到這一巧合的確是神的召示。入夜,王道士拆除了封堵藏經洞的磚牆,向斯坦因打開了藏經洞之門。
進洞之後,在昏暗的油燈下,斯坦因看到“經卷一層一層地堆在那裏,密密麻麻,散亂無章。經卷堆積的高度約有10英尺,後來測算的結果,總計約近500立方英尺。藏經洞的麵積大約有9平方英尺,剩下的空間僅能勉強容得下兩個人。”由於洞窟太小,光線又暗,不便閱讀,王道士就允許斯坦因把幾捆卷子移到洞窟前室的一間小屋。為了防止被別人發現,又將窗戶用紙糊上。之後,每天夜裏,由王道士入洞,取出一捆捆寫本,拿到小屋裏讓斯坦因研究。由於寫卷越來越多,斯坦因放棄了原來準備叫蔣孝琬給每個寫本都編出目錄的打算,隻是從他的考古學標準出發,盡可能多、盡可能好地選擇寫本和絹、紙繪畫。最後斯坦因捐出一筆錢作為酬勞,送給王道士,並約定在離開中國之前,除他們三人外,不向任何人透露這些寫本、繪畫的來源。對這筆交易,1921年,斯坦因在其出版的考古報告裏寫道:“當我今天回過頭來檢視我用4錠馬蹄銀換來的無價之寶時,這筆交易簡直有點不可思議。”6月中旬,斯坦因帶著從王道士手中獲得的藏經洞文物,前往安西“探險”。四個月後,斯坦因在返回敦煌附近時,給王道士寫了一張字條,蔣孝琬拿著字條又秘密去了一次莫高窟,從王道士手中得到了230捆文書。16個月後,裝滿24箱經卷和5箱經過仔細包紮好的絹畫、刺繡等藝術品,便平安地存在倫敦的英國博物館裏了。
第二次中亞探險結束後,斯坦因於1911年寫出了此次考察的個人筆記—《沙埋契丹廢墟記》(兩卷本),1912年在倫敦出版。1921年,斯坦因的正式考古報告《西域考古圖記》(Serindia,又譯塞林提亞)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譯本《西域考古圖記》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
1914年,斯坦因第三次來中國進行考古“探險”時,再次來到敦煌,又通過王道士等獲得了5大箱寫本文書。雖然,大部分文獻已被伯希和探險隊、大穀探險隊及北京政府運走,但斯坦因此次所得,大部分是王道士早已取出並轉移到安全地點秘藏起來的,少部分則是當地官僚所有和散佚在民間的。由此,斯坦因成為獲得藏經洞文獻最多的人。
誰有關於中古代石刻為藝術如昭陵六駿、敦煌莫高窟石刻、樂山大佛等有鑒賞性的文章?
你可以到圖書館借閱"中國工藝美術史"這本書.
書上介紹的很詳細.
刻了許多佛像的地方.有一個個洞。裏麵是佛像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境內,距敦煌市城東南25公裏處。這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莫高窟處於中國西北的荒漠之中。不過,當公元365年,樂樽和尚在此開鑿第一個石窟時,這裏卻是中西方交流之要衝,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其香火之盛,客商、僧侶之多可以想見。
敦煌莫高窟以壁畫、泥塑著稱。這裏的壁畫有4.5萬多平方米,其內容除了佛經故事外,還有大量的人類漁獵、耕作、製陶的生活場景;也描繪了當時的生產交通工具,如車船、農具、織機等;還保留了大量的亭台樓閣、塔寺店鋪、橋梁水榭等古建築形象。除壁畫和泥塑,莫高窟藏經洞(第17窟)中發現的經文也有著舉世聞名的價值,它的存在及發現,使國內外學者研究敦煌有了豐富的依據,遂形成了專門學科“敦煌學”。敦煌莫高窟有五座唐宋木結構窟簷建築,是中國現存建築中的珍貴標本。
【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裏處的雲岡石窟建於北魏時期。它以壯觀的石刻聞名。“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是古人對雲岡石窟的讚美。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東西綿延一公裏,洞內大小佛像5.1萬多身,是中國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這尊佛像的腳上可容12人站立。大佛的周圍有小佛圍繞,甚為壯觀。雲岡石窟的石刻之所以有名,在於它的精湛的雕刻技藝和豐富多彩的內容。這裏五萬多尊塑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厘米,形態、神采都很動人。有些石佛,透過他們薄薄的羅紗可見其優美身段;有些飛天、樂伎明顯地流露出波斯的色彩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南12公裏處的伊水河畔。這裏的特色之一是景色極佳,龍門石窟所在的龍門山被譽為洛陽地區最好的風景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現存窟龕2100多個,佛塔近40個,造像題記和碑碣3600多塊,造像十萬多尊。龍門石窟有著與上述三個石窟不同的一個特色,即它是曆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窟”使它的地位得天獨厚。其源流是這樣的:公元493年,時白寤帝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遷都洛陽。此皇帝極為開明,除極力推行“漢化政策”處,還尊崇佛教,發願營造已初步開鑿的古陽洞——這是龍門石窟最早開鑿的洞窟。繼孝文帝之後,曆代皇室紛紛效法,北魏隋唐長達400多年的連續大規模營建開始,“皇窟”遂成規模。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也處於甘肅省境內,距天水市東南45公裏處。這個石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麥積山石窟有兩大特色:一是其地勢險峻,在中國現存石窟中絕無僅有;二是其泥塑藝術出類拔萃。
麥積山石窟建在一座圓錐體、中間粗大、底部細小、狀似農家麥垛的麥積山上。其洞窟多開鑿在二三十米及至七八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麵上的淩空棧道通達,這些棧道就已是很刺激、很有尋古之況味的事。麥積山的泥塑出類拔萃至何種程度呢?中國曆史學家範文瀾將其譽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說:“敦煌如果是一個曆代壁畫的大畫館,麥積山則是我國曆代的一大雕塑館。”這裏保存了從北魏以來的數以千計的精美塑像,大的高達十五六米,小的僅二十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係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在中國著名石窟中,以麥積山石窟周圍的風景最為秀麗。樹木繁盛,野花鮮豔,在山頂可見重疊嶂,雲霧飄繞,構成著名風景“麥積煙雨”。
求一篇關於雕塑的論文3000字的
雕塑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以其獨特的魅力滲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雕塑藝術以一種物質形態與意識形態相交融的方式存在著,它以靜態的美傳達藝術家們的思想情感與審美理想;而兩種不同的曆史與文化背景,使同一種藝術形態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征。本文從題材、表現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運用等不同角度,對這兩種藝術風格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歸納和比較,並作以簡要評述。如果說曆史是人類譜寫的一部氣勢宏偉的交響曲,那麼雕塑藝術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獨立的樂章。雕塑是造型藝術種類中最早出現的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建築藝術以外的另一種表現實體空間的藝術。雕塑是有三維空間的由人類創造的存在於實際空間的立體形象。像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羅丹的《思想者》、中國的四大石窟、兵馬俑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遠表現動態,甚至完全靜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種內在的運動,一種不但在空間、也在時間上持續的伸展的狀態。人們可以從這一瞬間的造型中想象靜態向動態的轉變,想象行為的連貫,持續的活動過程,從而體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體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質材料後麵的體溫和感情。雕塑是可視的、可觸摸到的並能反映一定意識形態及較高審美意義的實體。雕塑藝術是世界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於自己民族傳統文化土壤上的一顆常青樹。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大最鮮明的文明。盡管兩者都產生於奴隸製和封建製這同一種社會基礎上,都受製於人類思維發展和文化藝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但由於社會曆史條件、文化傳統、民族審美心理的差異,故而在雕塑藝術上形成兩種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一、題材差異
中國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中國田園牧歌式的鄉村文明,使人與自然及生態係統始終保持著和諧的關係。因而中國早期雕塑題材以動物為主,《四羊方尊》、《蓮鶴方壺》等就是其中的傑作。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宗教佛像也成為中國傳統雕塑的表現對象之一,最有名的當推雲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和敦煌石窟這四大雕塑群,此外還有大量的寺廟造像。同時在中國厚葬習俗的影響下,君主及達官貴族大勢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為中國雕塑藝術上的又一珍寶,最具代表性的就屬秦始皇陵的兵馬俑。
對比之下,西方的社會基本上是一個宗教性的商業社會,城市化的生產培養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險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陸路交通發達,同東方交流廣泛,這一切都有利於科學、文化和藝術的發展。神話傳說是兩方雕塑題材之一,如希臘人認為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是神的力量顯現的結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體現,神同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是他們長生不老、神通廣大而已。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產牛了關於繆斯、阿波羅為主神及其統率下的繆斯的神話。
對人體美的表現也是兩方雕塑家們的又一題材。體育競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臘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競技大多以裸露身體的方式進行,這也許是為了在競技比賽的同時顯露強悍,優美的體型。這種社會風尚的流行無疑給雕塑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和創作的環境,給比賽勝利者雕像也成為雕塑家的一項任務。如米隆的《擲鐵餅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異
在中國人看來,主體與客體相通、感性與理性共融,視“天人合一”為宇宙觀核心,相信天人感應、天人相類。這種思想的必然結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確信人們心中所要抒發的東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應的事物,並以其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漢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馬踏匈奴、躍馬、臥馬、臥牛、伏虎、野豬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馬踏匈奴》。為了表現霍去病的赫赫戰功,作者別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氣勢軒昂、莊重雄強的戰馬,馬的神情果斷沉著,仿佛在時時刻刻警惕著,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敗將掙脫而逃,體現出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為家”的堅定意誌。雖然沒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過《馬踏匈奴》整個作品不難體現他的品格與精神,使人聯想到英勇無敵的青年將軍,似乎聽到擊敗匈奴的勝利呼聲。其它石雕也分別體現出將士們不顧艱險,浴血奮戰的英雄氣概。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戰馬的雕刻形象,藝術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駿的立、行、奔、馳的健美姿態,並顯示六匹駿馬那英勇而溫順、剛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飽滿剽悍,神韻充沛飛揚,層次轉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於變化,具有節奏感。雕刻的是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頌了李世民的偉業豐功。
除了表現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績外,也成為體現當時統治階級權力的載體。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韉,上托寶瓶,頭施籠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儀仗,其寓意為“太平有象”——動物失去了自身的個性特征和活力,成為皇權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國雕塑藝術中舉不勝舉。而西方則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突出了人的意誌。西方雕塑的表現題材基本上是以人體為主,就算是神話人物也是以人為衣缽,體現人體的美。每個時代的雕塑家幾乎都共同關注人體與精神的統一。如古希臘雕像就是通過人物整體,在單純與靜穆中顯示出一種理想的美。黑格爾說過,“希臘民族性格的特點在於他們對直接呈現的而又受到精神滲透的人身的個性具有高度發達的敏感,對於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這就使得他們必然要把直接呈現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滲透的軀體,作為一種獨立的對象來雕塑,並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於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來欣賞。”①(注:參見〔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58頁。)
三、表現手法上的差異
雕塑是三度空間的立體造型藝術。雕塑品的實際體量與繪畫的虛擬體量從視覺感受上是不一樣的,繪畫中的虛擬體量要達到雕塑的實際體量是完全不可能的,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帶給人的視覺衝擊和震撼是其它藝術形式無可替代的。
作為精神的實際存在,西方人體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獨立價值,它不是憑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憑借光線與陰影的變幻以展現形體的空間實在性,因此西方人體雕塑是嚴格意義上的空間藝術,在20世紀以前,希臘雕塑的物理性的立體空間概念,成為西方雕塑家共同參照的範式。
中國美學突出強調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藝術家們共同追求著那種“天地渾溶一氣,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營造著“往不複,天地際也”的獨特空間。北京天壇的圜丘麵對著一片虛空的天穹,以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的廟宇,反映出中國人與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時空互滲的空間意識。因而中國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實體出現的,而是盡可能采用“借景”、“虛實”等種種方式,以求與自然景象合為一體。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過背景熱烈激昂的雕繪故事的陪襯和烘托,而顯得更加寧靜和睿智,從而彌補了獨立的圓雕在表現空間容量方麵的局限性,構成了一個空間形式包含時間節奏和動感的藝術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確立的“以山為陵”的體製,使陵墓、陵前雕刻與自然起伏的山勢巧妙結合,令觀者“身所盤桓,目所綢繆”,西方那種瞬間直觀把握的空間感受在這裏變成長久漫遊的時間曆程。
除了空間表現手法上的差異,中國雕塑以寫意為主的表現手法與西方雕塑的寫實性表現手法也形成反差。由於中國雕塑很晚才與實用美術真正分離,在漫長的歲月中,雕塑大多隻是實用美術的一種裝飾手段。裝飾不求再現,隻追求表現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國雕塑不求形似,隻求神似的特征。不講究描摹寫實,在塑形上注重寫意傳神,氣韻生動,虛實相生,“神似勝於形似”,這種中國式的美學觀念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時表現出一定的寫實性,也隻是比較細微而已,在本質上依然屬於意象性造型。正因為中國藝術以表現、抒情、寫意見長,追求藝術意境,中國古代雕塑也具有濃鬱的東方情調和意境特色。“所以漢代那些女陶俑會有著細柔的腰肢,有著如盛開的喇叭花一樣美麗形狀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態;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會有著不可言說的微笑,並且在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著內心的智慧和遠離塵世的灑脫風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薩會有著如血脈在流淌搏動的肌膚和薄如蟬翼的透體天衣;宋代晉祠的彩塑侍女會有著美人魚一般的身段。”而我們在欣賞的時候,必須使用我們本民族的藝術標準和審美習慣,才能夠真正感覺中國古代雕塑“以形寫神”的藝術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們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寫實性雕塑。這種寫實性雕塑風格的產生是由於“模仿說”的明確提出。古希臘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最好的藝術必須“照事物的應當有的樣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種自然的本能”。強調對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發端於古希臘的西方藝術傳統。“模仿說”如同一麵鏡子,反映視覺的真實。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與《大衛》都是對人體的真實再現。並且,圍繞著人體塑造,古希臘令創造出一係列的標準法則,如1:7和1:8的人體比例。文藝複興時期又創立了透視學和解剖學兩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納太羅、米開朗基羅等還親自動手做人體解剖實驗。這些都是為了能更好、更準確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畫雕塑形象而服務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異
中西雕塑藝術家都重視線條的表現力,重視以線條造型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線僅服務於造型。黑格爾認為速寫或草稿卓越的表現了畫家的天分及其特點,安格爾認為線和形愈簡練愈美和有魅力。可見線條對畫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對雕塑特別是圓雕來說,線的因素更是不見其痕跡,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團塊和體積、重視三維空間的立體效果,素描中的線條隻是充當表現這種效果所界定的輪廓線。米開朗基羅曾說過,一個好的雕刻作品即使從山上滾下去也不應有一處磨損。中國古代雕塑和繪畫都來自於原始實用美術,從彩陶時代起,繪塑便相互補充,緊密結合。中國雕塑不僅吸收了繪畫的線條色彩的特點,而且還習慣在雕塑上繪色描線。中國古代長期繪塑不分家,而且對繪畫更為重視,因而雕塑具有了明顯的繪畫性。這種繪畫性導致中國雕塑區別於西方雕塑追求團塊和體積,因而是線條在雕塑中發揮重要的造型輔助作用。雕塑家“運刀如運筆”,通過富有彈性而又豐富多變的線條,或表現飛奔的情態,如漢代的“四靈”瓦當、龍門蓮花洞中的飛天等;或表現不同質感;或表現不同體型;或表現不同個性……。總之這種“淨化了的線條”既體現了各自的時代風格,又具有各種不同的功能。行雲流水,骨力追風,剛柔相濟,狀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國雕塑中線條的靈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國古代雕塑還喜好在雕塑上繪色。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戰國的隨葬木俑、漢代的畫像磚石,唐宋的“影壁”形式,無不是塑繪與雕繪相結合的產物。晉唐以來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繪畫的風貌,莫高窟盛唐時期的彩繪菩薩,設色濃豔華美,體態雍容華貴,生動的表現出盛唐時期的貴族婦女的風度神韻,這種藝術效果充分顯示了中國雕塑家的創造才能和民族特色。這與西方雕塑很少設色區別也很大。在這方麵,西方雕塑與其它門類藝術之問有著嚴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獨立的表現方法。從古希臘時代直到20世紀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設色者,中間僅18世紀法國“洛可可”風格產生時,出現一叢敷彩的建築裝飾雕像,以適應王室貴族的審美趣味和感觀享受。但那種淨素妍雅。強調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盡力排除從色彩的優越性中擇取繪畫的輔助方法。法國雕塑家法爾孔奈說過:“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確定的範圍之內,它就不會喪失自己任何一項優點;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繪畫的全部手段,它就會受到失敗的威脅。這兩種藝術各有各的表現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異
雕塑是使用真材實料來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的。材料不僅有堅硬的質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樣借物傳情,發揮和延伸設計者的思想。如花崗石的堅硬能使人產生出堅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潔白能使人產生出純潔無暇之感等等。羅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雙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膚下似乎流動著生命的血液,假使沒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銅來鑄造,那麼可想而知我們將無法欣賞到這動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國雕塑較之西方尤為豐富,如土、木、石、玉、銅等等,其中以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從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長沙漢墓中的彩繪木俑;從秦陵兵馬俑到唐代木雕迦葉像,從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薩到明清時代的小品雕刻,皆體現出中國人對土木的依賴性和親切感。西方由於工商文明的發展而較早地擺脫了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也較早地揚棄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創造了以石雕為主流的雕塑藝術史。
總之,中西方曆史與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決定了西方藝術的注重寫實性與而中國藝術崇尚寫意性的兩種不同審美取向;同時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運用上也造就不同層度的差別與異同。中西雕塑藝術雖有風格特征之別,但無優劣高低之分,以上隻是對各自風格與觀點的評述,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雕塑這一藝術領域的奇葩。
中國古建築介紹
黃鶴樓(YellowCraneTower)
衝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彙,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她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鈉的交點,正好映和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曆史沿革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另一說為江南四大名樓,還包括安徽宣州的謝脁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曆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複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關於這則美麗的神話故事,曆年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這位仙人是黃子安,第二種說法認為是費禕,第三種說法沒有仙人的名字,介紹如下:
一、以為是仙人黃子安:
依《南齊書州郡誌》記載:「古代傳說,有仙人子安嚐乘黃鶴過此,故名。」指出黃鶴樓命名的由來,是因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黃鶴經過此地,所以命名為黃鶴樓。
二、以為是仙人費禕:
依《圖經》的記載說:「昔費禕登仙,嚐駕黃鶴還憩於此,遂以名樓。」認為黃鶴樓命名的由來,是指費禕屍解為仙後,曾駕著黃鶴回來,並在這棟樓休息,所名為黃鶴樓。
《太平寰宇記》則說:「蜀費文褘登仙,嚐駕黃鶴憩此。」此指出費禕是蜀人,而與前麵的費禕多了一個「文」字,《三國誌蜀傳》中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人,字文偉,屍解為仙的費禕、費文褘,是不是就是這位蜀人費文偉,因不見其它記載,不得而知,但是因為都是神話傳說,年代久遠,記載會有一些出入。
三、隻說是一位仙人:
這個傳說的記載比較詳細,出自《報應錄》。原文是:「辛氏昔沽酒為業,一先生來,魁偉襤褸,從容謂辛氏曰:許飲酒否?辛氏不敢辭,飲以巨杯。如此半歲,辛氏少無倦色,一日先生謂辛曰,多負酒債,無可酬汝,遂取小籃橘皮,畫鶴於壁,乃為黃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黃鶴蹁躚而舞,合律應節,故眾人費錢觀之。十年許,而辛氏累巨萬,後先生飄然至,辛氏謝曰,願為先生供給如意,先生笑曰:吾豈為此,忽取笛吹數弄,須臾白雲自空下,畫鶴飛來,先生前遂跨鶴乘雲而去,於此辛氏建樓,名曰黃鶴。」
這則神話的大意是說,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賣酒為業。有一天,這裏來了一位身才魁偉,但衣著襤褸,看起來很貧窮的客人,神色從容的問辛先生,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先......餘下全文>>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風景名勝
九寨溝—黃龍!!!
北京:
八達嶺長城
在距北京75公裏的延慶縣境內,是明代萬裏長城的典型,保存比較完整。
故宮
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天安門
原是皇城的正門,有五座城門、上有九楹金碧輝煌的重樓,下臨金水河
和五座漢白玉橋,麵對廣闊的廣場。
頤和園
原為帝王的行宮花園,有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處。
天壇
中國現存最大的祭祀建築群。
圓明園
以前是比頤和園更大的一個庭院,已成廢墟,現正逐漸修複。
明十三陵
位於北京市昌平縣,有明朝13個皇帝及其後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舊城
天津舊城位於海河上獅子林橋的西麵,主要為明清建築。
水上公園
天津水上公園是一所綜合公園,建於1951年。
河北:
山海關
明長城東端的一座關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依燕山,傍渤海,
形勢險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承德避暑山莊
位於承德市的這座離宮,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最
大的帝王宮苑。
北戴河
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區西南1500米處,是一處天然海濱浴場,也是我國
著名的海濱避暑勝地。
外八廟
承德的外八廟,是清代修建的一個規模龐大的寺廟群,是一個凝聚了漢、
蒙、藏等多民族建築風格和藝術的古建築寶庫。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恒山懸空寺
北嶽恒山在山西省境內綿亙數白裏,蒼鬆翠柏間散布著樓台殿宇,懸崖
峭壁上多鐫有古人題詠。恒山上的懸空寺,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稱得
上是奇妙的建築。
雲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個石窟內有51000餘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裏處的懸甕山麓。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是我國第二大瀑布。它位於山西省吉
縣城西南25公裏的黃河壺口處。
內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
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河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
意義。
山東:
泰山
位於山東省泰安縣,是中國五嶽之一。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山東省曲阜市春秋時期為魯國都城,也是孔子的故鄉。由於曆代王朝的
統治者尊崇孔子,其後代把孔廟、孔府和幕園建成了輝煌巨大的古建築
群。
蓬萊閣
坐落在山東半島的蓬萊閣,自古就有“仙境”之稱。
嶗山
這座道教名山位於山東半島青島市郊,山海相連,有壯麗的自然景色。
這裏的礦泉水也聞名中外。
安徽:
黃山
在安徽省南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以其怪石、奇鬆、雲海和溫泉
著稱。
九華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青陽縣。
屯溪
屯溪山城,位於安徽最南端,是黃山市所在地,也是皖南旅遊經濟區中
心城市。
江蘇:
夫子廟及秦淮河風光
早在六朝時代,秦淮河及夫子廟一帶已是繁華的地區,十裏秦淮兩岸是
貴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薈萃的地方。
中山陵
位於南京,是辛亥民主革命的領導人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
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虎丘
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寒山寺
位於蘇州,因為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詩而著名。
太湖
位於江蘇省和浙江省之間,風景秀麗,古跡眾多。
上海:
豫園
座落在上海市老城隍廟內,以點春堂聞名。點春堂是1853年小刀會起義
的指揮所。
東方明珠電視塔
這座高塔的拔而起不僅有效地改善了上海地區的收視及收聽質量,也成
為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引以為豪的一大景觀。
外灘
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著名的商業中心,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地來此觀光購物。
玉佛寺
玉佛寺建於1918年,主要有三個殿室: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方丈室。
外白渡橋
在黃浦江上大橋林立的今天,這座古老的鐵橋包含了濃濃的舊上海風韻。
浙江:
杭州西湖
環湖山巒迭翠,繁花茂樹間分布著亭榭樓閣和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
景如畫。
靈隱寺
靈隱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它處於西湖西部地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
六和塔
這座七層寶塔位於杭州錢塘江邊。
大運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曾是南北漕運要道。
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
這一段風景區的特點是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
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
莫幹山-天目山-雁蕩山
均以獨特的美著稱。
普陀山
浙江省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有“海天佛國”之稱。
蘭亭
王羲之,《蘭亭集序》,“鵝池”,曲水流觴......
江西:
廬山
廬山風景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裏處的鄱陽湖畔。全景以廬山為中
心,除山上景區外,還包括山下的觀音橋、秀峰、白鹿洞書院、石鍾山、
龍宮洞和東林寺等景點。
騰王閣
騰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景德鎮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白如玉、
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
財富。
福建:
廈門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四季
飄香,素有“海上花園”、“海上明珠”之稱。
武夷山
武夷山是一處絕妙的山水名勝。武夷山有所謂“三三”、“六六”之勝。
惠安
迷人的惠安女。
湖北:
黃鶴樓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
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
川曆曆漢陽樹,芳草戚戚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口市境內,是全國重點
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
葛洲壩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已建和正在建的水利工程中最大的一座,
也是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武漢東湖
東湖盛產多種淡水魚,其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
高嵐風景區
高嵐風景區的名字還不大為人們所熟悉,但是,從山水景觀的角度
上,它完全有資格列入全國水平的風景區之內。
湖南:
嶽陽樓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嶽陽樓,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
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
衡山
衡山又稱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山縣。
武陵源
武陵源風景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
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
張家界
在武陵源景區的西南部,共有五大景區:黃石寨、金鞭溪、腰子寨、
沙刀溝、琵琶溪。
廣東:
深圳錦繡中華
錦繡中華微縮景區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曆
史之窗、文化之窗、旅遊之窗。
中國民俗文化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
居建築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
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毗鄰“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是香港中旅集
團在深圳華僑城創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將世界奇觀、曆史遺
跡、古今名勝、自然風光、民居、雕塑、繪畫以及民俗風情、民間歌
舞表演彙集一園,再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肇慶星湖
肇慶星湖風景區包括七星岩、鼎湖山兩大景區。
海南:
天涯海角
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有一處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名字叫做“天涯海
角”......
廣西:
桂林漓江風景區
桂林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千
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
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漓江一水相連。
河南:
黃河遊覽區
位於鄭州市郊的黃河遊覽區是70年代才在黃河之濱的荒山上開始建設
的遊覽區,到80年代中期,它已有了相當的規模,不僅成為鄭州市最
重要的遊覽區,而且在全國也相當知名。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裏。這裏有一條伊
水,河兩岸是香山和龍門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餘年間,古代匠師
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裏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嵩山
嵩山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
少林寺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少林拳。特別是前些年拍了幾部以
少林和尚、少林武功為題材的武打影片後,少林寺就更出名了。專程
來少林寺參觀遊覽的人絡繹不絕。
四川:
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三峽以其險峻的地形、綺麗的風光、磅礴的氣勢和眾多的名勝古
跡稱著於世,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我國的旅遊熱點。
大寧河小三峽
大寧河小三峽即為著名的巫山小三峽。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
三峽”,“神矣絕矣,歎為觀止矣”。
峨眉山
峨眉山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位於峨眉山市西南7公裏,東距樂山市
37公裏,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樂山大佛
俗稱“遊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遊峨眉”,所以樂山大佛是峨眉風
景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黃龍寺-九寨溝風景區
黃龍寺-九寨溝是一處令人神往的世界級自然風景遊覽區,它們位於四
川省鬆潘、南坪縣境內。黃龍寺、九寨溝毗鄰而居,在自然景觀方麵
有很多相似之處。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
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武侯祠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占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
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
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灌縣城西,是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
利建設的燦爛明珠。同時,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又是
一處十分理想的遊覽勝地。
青城山
四川青城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
是最幽深、恬靜的一個。
雲南:
路南石林
石林風景區位於雲南省路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一由形態各異的石灰
岩岩溶地貌組成的風景區,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享有“天下第一
奇觀”之譽。
滇池·大觀樓
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這裏風光秀麗,景色迷
人,被人們譽為雲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在滇池北岸有一座大觀樓公園,園中的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也是
觀賞滇池的好地方。
蒼山洱海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蒼山洱海是古今旅遊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
著名文人楊升庵描繪它“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一望點
蒼,不覺神爽飛越”。
大理三塔
中國的古塔到處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卻為數極
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次而聞名中外。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在雲南省的南部,麵積約2萬平方公裏,聚居著10多個民族,
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作為一個風景旅遊勝地,西雙
版納是很有特色的。
貴州:
中部(貴陽)
貴陽是貴州省省會,又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城,名勝古跡甚多,其中
弘福寺、甲秀樓等已有數百年的曆史。
西線(黃果樹等)
以奇特的山、水、洞自然風光著稱,並兼有民族風情和名勝古跡。主
要景點有黃果樹大瀑布、織金洞等。
東線(苗侗民族風情)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凱裏市是該自治州首府所
在地。全自治州有十六個縣(市),以其濃鬱的民族風情和優美的自然
風光為特色。
北線(遵義等)
該地區以曆史文物兼自然風光為特色。
南線(都勻)
都勻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該自治州主要旅遊景點有
漳江小七孔風景名勝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等。
西藏: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在西藏拉薩西北角瑪布日山(紅山)上,它是一座融宮殿、
寺宇和靈塔於一體、規模浩大的宮堡式建築。
遼寧:
沈陽故宮
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
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千山
千山位於鞍山市東南20公裏,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在東北境內,
與吉林的長白山齊名,有“東北明珠”之稱。據說,此山層巒起伏,
大小山峰近千,故名千山。
大連金石灘-神力雕塑公園
在大連市的金縣涼水灣,有一段蜿蜒曲折的石灰岩海岸。這裏礁石林
立,形狀怪異,海光山色,是一處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神奇世界,
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神力雕塑公園”。
吉林:
長白山
長白山在吉林省東南部,一部分在朝鮮境內。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
長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終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長白山。
鬆花湖
在吉林市郊,有一座40多年前修建的著名的豐滿水電站,電站大壩高
達91米,長達1000米。大壩將鬆花江攔腰截斷,於是在其上遊便形成
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鬆花湖。
黑龍江:
鏡泊湖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風景區和避暑勝地,被
譽為“北方的西湖”。
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市,是我國著名的火山
遊覽勝地。這裏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風光、豐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療效
顯著的礦泉“聖水”,是一個集遊覽觀光、療養休息、科學考察多種
功能的綜合性天然風景名勝區。
陝西:
陝西曆史博物館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是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
建築群。它彙集了陝西文化精華,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
秦始皇兵馬俑
在我國,陶俑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但那時製作的陶俑體形較小,火
候低,製作粗率。而秦兵馬俑不僅形體高大,而且製作精細,造型準
確,工藝水平極高。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
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
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以東,是一個典型的母係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
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存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
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黃帝陵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
橋山頂上。
秦始皇陵
為了使自己死後能安穩長眠,秦始皇剛剛即位就征發了70多萬刑徒為
自己修築陵墓。陵墓修了38年之久。
乾陵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的合葬陵。
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內,是我國佛教名塔之一。唐王朝為了
請當時名聞遐邇的玄奘法師擔任大慈恩寺的主持,特令在寺內修了翻
經院。公元652年,玄奘上表,請求在慈恩寺內建塔以保存從印度帶
回的佛經和佛像,欣然同意。
小雁塔
小雁塔建於公元707年,共15級,約45米高。相傳,當年義淨法師為
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
鍾樓與鼓樓
在西安繁華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彙處,巍然屹立著一座雕梁
畫棟、氣勢雄偉的古典建築物,它古時用來在清晨敲鍾報時,故稱鍾
樓。和鍾樓遙遙相對,在鍾樓西北方半華裏處,可以看到又一座宏偉
的古建築-鼓樓。
城牆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軍事防禦體係,也是我國現存最
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也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曆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10公裏的法門鎮,距西安市120公裏,是
我國古代安置釋迦牟尼佛骨舍利的著名寺院。
青龍寺
青龍寺位於西安城東南的鐵爐廟村北高地上,距城約3公裏。青龍寺
原為隋之“靈感寺”,建於公元582年。公元711年改名“青龍寺”。
青龍寺是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
華清池
進華清池的西門,迎麵可以看到九龍池、蓮花湯和飛霜殿等... ...
華山
西嶽華山坐落在陝西省華陰縣城南,海拔2200米。它北瞰黃河,南
牽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故
稱太華山。
甘肅:
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敦煌縣,至今尚有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
嘉峪關
萬裏長城西端的終點,在今甘肅嘉峪關市的西南。關城雄踞於南北山嶽
之間,扼守河西走廊的西口。
麥積山石窟
位於甘肅省天水縣,現存的194個石窟中塑像酷似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寧夏:
沙坡頭旅遊區
沙坡頭遊覽區的特色之一是滑沙。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麵是浩瀚無垠的騰
格裏沙漠。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
青海:
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
寺的規模宏大,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占地達1000畝,不但是我國喇
嘛教六大寺院之一,在全國及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
新疆:
天池
我國有許多稱為天池的高山湖泊,但是,最著名的天池大概應數在新疆
境內的天池了。
重慶:
大足石刻
大足是石刻之鄉,其中最著名的是寶頂山和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
縉雲山
位於重慶市郊的縉雲山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有“小峨眉”之
稱。
台灣:
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台灣中部,翠綠水色映著環繞四周的玉山山光,呈現出一幅
清靜美景。
阿裏山
阿裏山坐落在台灣中部,海拔2,000米,以遍植的櫻花樹為傲。
香港: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位於香港島黃竹坑南朗山,於一九七七年一月正式開放。公園
占地86公頃,主要包括山下、山頂及大樹灣。
澳門:
澳門八景
鏡海長虹、三巴聖跡、媽閣紫煙、盧園探勝... ...
求描寫中年皇帝雖兩鬢斑白卻不失帝王之威的語句,最好稍微長一點,寫小說用
【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肌膚上隱隱有光澤流動,眼睛裏閃動著一千種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畫,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這種容貌,這種風儀,根本就已經超越了一切人類的美麗。就算是隨便穿件袍子,覺得就算是仙人,也絕對不會比他更美。這種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態,竟是已不能用言詞來形容。】 【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裏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被金冠高高挽起,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細長的桃花眼,充滿了多情,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淪陷進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 【早早散了朝,退下龍袍換上了潔淨而明朗的白色錦服,內鬆外緊十分合身,發絲用上好的無暇玉冠了起來。眼睛很漂亮,深邃幽藍如深夜的大海,冰冷寒冽也應該如深夜的大海。鼻若懸梁,唇若塗丹,膚如凝脂。】 【都道是煙暖杏園,花正發,雪飄香,江草綠,柳絲長。這些日子以來封妃之事鬧得我著實頭痛,批完了折子,便著了小路子陪我去禦花園散散心,初春時節,柳絮飄飛,黑底繡金龍的綢袍上亦沾了幾朵,隨手拂去] (江南的雨季又不約而至了,一如那江南的女子般,溫柔而多情。負手立於船頭,一襲月白色繡金龍的袍子倒也襯得人有了點詩意,小路子於身後為我打傘,耳畔依稀飄來嫋嫋的歌聲,聞言轉頭,微微挑眉)這歌聲……(略略沉思)走,去看看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複原繪製)。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複原繪製,服裝上的紋樣大多采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製。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係上絲帶,在頜下係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隻是係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製始於周代,曆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隋唐五代皇帝冕服一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儉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修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複。到了隋煬帝即位,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複了秦漢章服製度。南北朝時期將冕服十二章紋樣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餘下全文>>
釋寬慈是中國佛教在冊人員嗎
本世紀初,敦煌藏經洞所藏古代文書的發現,震動了整個世界。它使我們對隋唐佛教文化有了的了解。古代敦煌,地處中西交通的要衝,是中外文明的交彙點。隋唐時代,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文化進入繁榮時期。但是,這裏同時又是古代攻防要地,戰爭的烽火經常使它遭受嚴重破壞。北宋初年,黨項族人建立的西夏國興起於西北。敦煌在西夏統治時期,當地僧侶將大量曆代經卷、畫卷等藏在莫高窟的一個洞窟複室裏,外麵用磚封住,再塗上泥,繪上壁畫。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秘密也就被人遺忘了。在此後的數百年內,由於海路交通的開發,加上佛教勢力日益衰落,敦煌逐漸失去它作為中西交通樞紐的地位,以往的繁榮也就一去不複返了。明代以後,處於西北邊陲的敦煌一直十分冷落,無聲無息。直至本世紀初,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因偶然的機會才重見天日,其中的文書寶藏得以再現於世。藏經洞是一個高約一點六米、寬約二點七米,呈長方形的洞室。室內堆滿了寫本文書、織繡、繪畫、法器等物件。其數量之多,至今仍無法弄清。一般估計,僅文書總數就在四萬件以上。這些文書和其他宗教藝術品的出土,為我們研究隋唐等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曆史、宗教、文學、藝術、語言、文字等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從發現之日起,人們便給了它充分的重視,把它連同敦煌石窟建築、雕塑、壁畫等作為一個專門學科來研究,形成世界性的“敦煌學”。敦煌文書以寫本卷子為主,內容可分為佛教和非佛教兩類。佛教方麵的文書包括:一、大藏經中已經收入的經、律、論。由於它們早於流傳世間的刻本藏本,未經轉抄,脫落錯誤較少,因此能反映這些經典的早期形態,有較高的校勘價值。二、未收入大藏經的經、律、論。這些著作從未被人所知,因而可以借助它們解決一些學術問題。以禪宗為例,初期是北宗(神秀係)得勢,後來轉向南宗(慧能係);南宗開始是神會係得勢,後來轉向南嶽、青原二係。在這個過程中,失勢的各係資料因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已喪失殆盡,今人依賴敦煌卷子而得以知其概貌。三、疑偽經典。據有關學者統計,藏經洞共保存疑偽經典有七八十種。它們為研究中國佛教思想的變化、發展提供了大量重要資料。四、三藏章疏。傳統大藏經通常隻注意收入翻譯的經典,對中國佛教學者撰寫的有關經、律、論的章疏並不重視。其實這些章疏是了解中國佛教思想不可或缺的資料。五、反映寺院宗教活動的材料。如變文、講經文是寺院宗教集會上演繹經義常用的材料;授戒的牒文、布薩(檢查僧徒遵守戒律情況)的記錄以及僧眾名單,則是寺院具體宗教活動的材料。六、反映寺院經濟生活的材料。敦煌文書中有大量借契單據,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寺院的階級關係和經濟形態。敦煌藏經洞稀世瑰寶的問世,當時並未引起清政府重視。相反,西方冒險家在得知消息後,紛紛湧入敦煌。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接著是法國人伯希和,其後是日本大穀光瑞探險隊,還有俄國人勃奧如切夫、美國人華爾納,他們借考古為名,相繼瘋狂劫掠敦煌文物。據估計,被他們盜走的寫本卷子近三萬卷。劫後殘餘的八千餘卷,後保存於京師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前身)。敦煌還是西域與中原兩種佛教藝術的交彙點。在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唐代佛教壁畫。隨著佛教的鼎盛,隋唐佛畫也進入空前的繁榮時期。唐初畫家中,於闐人尉遲乙僧在長安繪製了許多寺院壁畫。他長於以色彩暈染的西域藝術手法,著力表現西域風情和人物形象,同時又吸收中原傳統的線型勾勒,使他的人物畫有“身若出壁”之感。他曾多次作過以《西方淨土變》為題材的壁畫,以氣象萬千、歌舞升平的畫麵,反映出初唐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麵貌。生活於盛唐時代的“百代畫聖”吳道子,在集諸家畫師大成的同時,尤其推崇張僧繇。他一生創作了四百多幅壁畫,所畫人物天衣飛舞,滿壁風動,成為開元(714-741)、天寶(742-756)以後佛教和道教壁畫的楷模。這時期寺觀壁畫中的菩薩、天神、力士等造型,以人間體態為模特,更加體現出現實性的美感要求,絢麗多彩,儀態萬千。這表明,中國佛教壁畫已進一步世俗化了。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共二百零七個,可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屬中唐和晚唐的洞窟壁畫,可視為唐代佛教繪畫藝術的代表。這些壁畫,雖出於無名畫家之手,但它的風格與吳道子、閻立本等大家相似。敦煌的唐代壁畫,多以大幅“經變”為主,以經變的形式來謳歌佛國的歡樂和美好。如在淨土變中,描繪出七寶樓台、香花伎樂、蓮池樹鳥等景物,著意將西方極樂世界裝飾得分外莊嚴美麗。這種畫麵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生活和民眾願望。大量的壁畫還點綴有人間社會的生活小景,表現出盛唐的社會風習,其基調樂觀、明朗,富有情趣。中唐以後,許多畫家受禪風所染,襟懷超然,無意於世事,故其繪畫的內容和風格,都有意表現禪的深遠意境。如大詩人、大畫家王維,他的濃淡墨色的山水畫,極富有詩意,後人稱之為“畫中有詩”。他改變傳統的山水畫風格,開創了超然灑脫、高遠淡泊的畫風,對後來的中國畫影響很深。佛像雕塑是佛教藝術的典型體現。它主要保存於曆代開鑿的洞窟和興建的寺院中。唐代是我國雕塑藝術燦爛輝煌的時代。雕塑作品奇藝駢羅,精美絕倫;雕塑技術圓熟洗練,充分體現出雄健奔放的時代氣息。這與南北朝相比,又有了新的進步。龍門石窟的開鑿,繼北朝之後,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達到鼎盛。奉先寺大像盧舍那佛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造像。大像始鑿於唐高宗時期,至武則天時期完成。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武則天自稱她做皇帝符合佛的旨意,所以有意通過佛像的雕造來體現自己的權威。盧舍那佛坐像通高十七米多,位於石窟中央。佛像儀表堂堂,比例勻稱,豐頤秀目,表情慈詳而恬靜;嘴角微翹,露出微微笑容;頭部稍下傾,目光好象在關注著芸芸眾生。佛的溫雅敦厚的人間形象,使人感到親近,而崇高神秘的宗教效果,則令人心生敬畏。唐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這時期的造像圓潤豐腴,體形健美,寬妝高鬢,充滿活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善,充分體現盛唐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我們從龍門石窟、佛光寺彩塑、敦煌彩塑等現存作品中,可以想見當時佛教藝術舞台上雕塑家們各領風騷的景象,令人歎為觀止。甘肅敦煌和天水麥積山,因石質疏鬆,不宜鑿刻,藝術家們便匠心獨運,改為彩塑(在泥塑上塗以顏色)。莫高窟的北魏時期敦煌彩塑,同樣經曆了逐漸接受中原文化、不斷漢化的過程。隋代彩塑技術日臻成熟,手法細膩精巧,佛像已明顯漢化。唐代,彩塑藝術進入全盛時期。它把西來的佛教藝術與漢文化加以圓滿結合,創造出、更有價值的作品。初唐的塑像豐滿而生動,身體曲線流暢,富於節奏的變化。盛唐的塑像更是精美無比。如莫高窟第四十五窟的菩薩塑像,袒露胸臂,體態優美,輕薄的長裙緊貼身體,臉上露出細微的笑容。無論是柔美的表情,還是端莊的姿態,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善良、溫柔的東方女性特點。而同窟的天王卻顯得剛健、勇猛。兩者的鮮明對照,給人以特別深刻的藝術感受。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