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回憶的開頭和結尾 5分
回憶是幸福的,回憶是快樂的,回憶是甜美的,每當我回憶起我腦海中的記憶,我都會有一種幸福的滋味。(開頭)
回憶像煙花一樣美麗,永遠那麼燦爛,回憶像我們的傷疤,永遠跟隨著你我,一直到老,不肯離去。(結尾)
歲月的長河沉澱了時間的泥沙;時光苒在催化了記憶的蓬鬆。
淡紫色的風鈴掛在我的窗前,輕輕的飄出如天籟般清脆的聲響。它充盈了整個房間,讓我的思緒也被帶到一個輕盈而美妙的地方。往事如碧水,靜靜的在那裏流淌;往事如珍珠,瑩瑩的在那裏閃爍;往事如雪花,落在手心,融在心頭……(開頭)又是一陣清風,風鈴叮當作響。我頷首微思,遐想在眼前,甜蜜在遠方...... (結尾)
在我的成長裏,經曆過許許多多的事情,他們就像一頁頁小船,在我的腦海裏回蕩。他們就像沙灘上的貝殼,有的“光彩照人”而有的卻是“黯淡無光”的。一件節日裏的事,那是一顆“亮麗的貝殼
那閃動在我記憶海洋中的浪花有多少啊!其中有一朵節日之花最令我難忘.
我常常打開記憶的閘門,有許多事都從我的腦子裏漏掉了,可有一件發生在節日裏的事我終身都忘不了。
往事猶如沙灘上的貝殼,數也數不盡,但那一顆最大、最亮的貝殼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在我度過的九個色彩繽紛的歲月裏,接觸過許多的人,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有趣的事都忘記了,隻有一件發生在節日裏的事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舊了,但在我記憶的海洋中,卻常常卷起這朵美麗、動人的浪花。 日月如梭,雖然這件事已過去很久了。但它依然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歲月的小河輕輕流淌,洗盡了人生中許許多多美好的時光,卻怎麼也衝刷不盡那次幸福而又甜蜜的回憶,反而變得越發清晰了。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時時處處留著我的足跡,裏麵有幸福的回憶、美好的向往、成長
喜悅、失敗的煩惱,其中多的是快樂、感慨、怨恨和憤怒,然而最不能使我忘記的是三年前的一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天來了,柳樹姐姐的長發在空中輕輕飄動,花兒妹妹
的臉頰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頑皮的小草弟弟迎風向你做著鬼臉。沐浴在春風裏,望著這婀娜多姿的景物,我的思緒也飄到了四年前。
時光和命運相攜著奔跑,穿過歲月的花園,花園裏玫瑰逐漸凋零。每次我想抓住流年的時候,往往隻抓住它的尾巴,很快,它就絕塵而去。歲月的花園裏的勿忘我早已枯萎了,而我將不再回首往事,因為往事不堪回首,隻能拭去眼角的淚水,無言理去。
風來的時候,落葉鋪滿了正條街,在腳下碎裂無聲。隻是翻過了一張紙,一個世界便跟著翻了過去,一段時光也就跨了過去。
星星眨眼,早已點亮思念的燈,風輕柔地吹過,撥動了窗邊的風鈴,如果可以,多希望能化作一顆流星,尋找濤的軌跡。
追憶那些逝去的時光 多少事物曾經在記憶當中丟失 多少思念在記憶當中淪陷 布滿繁星的夜晚 紅日當頭的正午 隨著時間分秒的流逝 前一刻的思考都在我們不經意間變成了那永遠抹不掉的回憶 而回憶呢 又會在將來的某一時刻 悄悄的降臨到你的身邊 或許是似曾相識的對環境 感覺到眼熟的某個人 勾起了那心底裏的一份深深的回憶 回憶不僅僅是思念還有可能變成一道不能愈合的傷口
那些過往的曾經,是麗日下石板路上的樹影,如此斑駁,如此零碎,卻又給人清新淡雅的味道;是那江南船槳下的流水,平靜如鏡,偶有一片落紅輕點,就蕩開一圈圈的漣漪。又或許是那滴在書間暈開的墨,某刻翻開,見著了,想起了,那人,那事……
風吹起,落葉紛飛,你是那一片,我是這一片。歲月無痕,卻在心中刻下斑駁的脈絡,每一道脈絡記載一段過往。信手拈起一枚落葉,透過它的斑斑駁駁,往日的種種就會浮現…......餘下全文>>
回憶錄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比較優美的,我是中學生,要比較有深度的,開門見山的那種。在線等。
開始(?)
最近越來越經常做夢,原來的自己可能會做夢,卻很少有做夢的感覺,隻是最近,夢的碎片卻常常停在腦海裏,你不記得究竟發生過什麼,卻感到有東西在你的印象之中,揮之不去,如一根細細的刺,紮在你腦海中,不痛,卻也趕不走那種紮著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想不起,總會給人留下一種悵然若失的失落,像是丟失了什麼東西,卻無論如何想不起,就這樣糾結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發酵成一大片一大片,無法忽視的,焦躁。
那些細微的片段,或瑣碎,或感動,或無聊,或憤怒,讓自己分不清是現實還是虛幻,那些事隻存在於腦海底層的屬於我的記憶。
結尾(?)
夢裏的我,就那樣仰著頭傻傻的笑著,笑臉上,不帶有任何陰影,不帶有任何痕跡,無論在陽光下,還是星空下,都燦爛的讓現在的自己想要抱著哭泣……最初的我,隻在自己夢裏了。
不知道你要什麼樣的,反正這是我自己寫的,有用的話你就拿走吧~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一篇回憶錄.作者采用了第幾人稱的敘述方式。課文結尾又回到了寫燈光這種表達方法叫什
十六年前的回憶,采用了前後照應,倒敘的表達方法。
中學生作文優美開頭和結尾
開頭:
1 走完長滿了青苔的石板路,跨過一叢歪歪斜斜的籬笆,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板門,有一扇窗鑲嵌在古老的青磚砌成的牆上。窗紙早已蕩然無存,隻剩下橫橫豎豎的窗格,糸滿了長長短短的紅絲繩。紅絲繩在風中無助地搖曳,像是誰在哀怨地訴說,又像是吹不散的淡淡哀愁……
特點:疊字,比喻,排比,給出了將要敘述的故事的發生環境,並埋下懸念,吸引讀者.
適合:有情節的語言比較優美的散文.
2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是在幾年前,那時候正在上高中,年少輕狂,不識人間愁苦為何物。草草翻過幾頁,也許是青春期的判逆吧,那時的我對那些被大肆吹捧的東西不屑一顧。因而,雖然躲過許多糟粕的煩人苦,也與許多精華失之交臂。再加上這樣一部深沉的作品,自然十分含蓄蘊藉,情節的設置上也沒有武俠小說或短篇小說那樣緊張而迂回,抱著這些偏見,失去了深讀的機會。
再一次讀它是在一年冬天。窗外靜靜地飄著雪花。遠方有一縷若隱若無的琴聲,像在講述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我獨坐窗前,與書中的人物默默的交流著心語。為他們的歡樂而歡笑,為他們的痛苦而悲傷。大雁早已了無蹤影,窗前黃葉被白雪掩埋。這時的我已稍稍懂得一點欣賞文字之美。在慢慢咀嚼那些如泣如訴的語言中,在靜靜地感受那些細膩悠長的筆調時,眼產前時時會出現幾個鮮活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但在那時,我依然把它看作是一部動人的情感小說,隻是,寫得是少數民族而已。
而今重讀。掩卷沉思。窗外秋高氣爽,風在遠方呼嘯,但在這裏隻有平靜的呼吸與心跳。才明白在這蕩氣回腸的故事之後,作者想讓我們知道的,絕不僅僅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悲劇,她更想讓我們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譬如得與失,愛與恨,生與死,而所有的這些,都如同一道道堅實的門,隔開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你的世界中體會不到我心的冰冷,在我的世界中無法觸摸你笑的燦爛。然然而我們卻近在咫尺。
咫尺如天涯。
特點:文字優美,有哲理,讓人不知不覺融入其中
適合:讀後感,觀後感,感想,等等.稍加修改後即為一篇優美的文章.
3 往事可以懷念,但不應該再悲傷。SUNNY曾這樣對我說過。她還說,我們都生活在輪回中,所有未完成的故事,可以來世再續;她還說,午夜的星空很美,星空下是另一個世界,是一個比白天更加喧囂的世界;她還說,也許一切都是前生注定的吧,忘記的,和沒有忘記的。
我靜靜地回憶著,仿佛SUNNY在我耳邊低語。一些強烈的光線猛地穿越層層夜幕,直奔另一個未知的空間。我靜靜地回憶著,毫不停息,往事奔騰咆哮,時而卻又沉默無聲。黑暗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可以讓你回到多年以前。我靜靜地回憶著,SUNNY,她的笑,她的淚,她的一切,我們的一切。
特點:用人物的語言開頭,比較自然,不做作.但是其中人物描述要豐滿一點即職.
合適:回憶錄,愛情故事,隨想等.
4 ......
結尾:(與上述三個開頭相對應)
1 歲月無情。我想,時間終會慢慢蝕去一個人的記憶,淡去一個人的思念,撫去一
個人的傷痕。也許紅窗在生命的最後,早已忘卻了丈夫的模樣,甚至也已忘卻了她恪守一
生的初衷。
但是我相信,她平凡而短暫的一生,並不是為著追求繁華或優厚的物質享受,更
不是為著留下什麼讓人讚頌的名聲;她隻是向往和平寧靜的生活,隻是向往平平常常卻最
真摯的愛情罷了。
我更相信,紅窗已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更不僅僅是一扇窗的名字了,它是一
份頑強與執著的象征,是一個平凡的鄉間女子對於愛情的堅貞信仰;紅絲繩也不僅僅是紅
絲繩,那是她用自己質樸的心,將長長的思念抽成的絲,織成的網。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海誓山盟,她甚至沒有說過"天長地久",也沒有看到過天地
合,乃敢與君絕"的悲壯,隻有真實的等待與久久的守候。正是如此,才使得這扇古老的窗
,成了一座豐碑,在愛情變得功利變得物欲的社會中,屹然不倒。
當秋風無情的掠過,如果子孱弱的愛情在冷風中瑟瑟發抖,就來看看紅窗,聽聽
它幽幽的低吟與哀訴,嗅嗅它原始的質樸的氣息,看看紅絲繩如何在風中搖曳—那是紅窗
的靈魂。
2 然而它向我們展示的卻是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它向我們講述的那些關於愛恨,關於生死,關於得失,關於存在與消亡的東西,都是真實的道理。
我們哭了。但不是為了幾個虛構的人物的悲歡離合。眼淚是為生命中的一道門而流的。就是那一道門,隔開了兩個世界。盡管,它們都是真實的。
3 歲月流失。總有一些東西不會改變,譬如四季輪回。我們大概也在輪回之中吧。
佛說:修五百年隻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也許是我們前生,修的還不夠吧,那麼我們隻好在輪回中完成我們的愛情。
然而有些事情注定不能改變也不能忘卻,然而現在,我隻能痛苦地回憶,長長地思念,深深地譴責自己的愚笨,我也隻能在某個寂寞的午夜,用一些無奈而傷感的文字,來祭奠那一段往事。
阿甘佐的回憶錄裏,帕麗斯最後結局是什麼,列特呢?他們是不是姐弟關係??
列特隱居了,是,帕麗斯在和別人打仗呢,阿甘左還活著,盧克西死了,
朝花夕拾讀書報告1000字 朝花夕拾讀書報告怎麼寫
心目中,有兩位文人一生銘記,一位是現代童話大王鄭淵潔,他給了我最初的啟蒙;另一位便是魯迅,那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
人們常說,一本好書,見證了一段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隻有十篇文章的回憶散文集,見證了近代中國三十年的文化變遷,也留給了讀者太多太多的感觸。封建思想,帝國主意的壓迫,中國六億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時的魯迅,隻有十四歲。
十四歲,父親去世,魯迅陰遭受誹謗而遠離紹興,到了南京進入雷電學堂。十八歲,隻身一人又開始了怨毒日本求學之路。不該那些年齡承受的苦楚,魯迅用他瘦弱的肩膀擔著。初到日本,魯迅和孫中山先生一樣,懷著相同的夢想——學醫救國而努力。不同的是,一場講述日俄戰爭的電影,改變了魯迅今後的人生,從此棄醫從文。這是莫大的勇氣啊!一介平民,硬是用短小的筆尖,劃開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埋下的陰霾,讓一縷縷陽光,溫暖了無數愛國青年的內心。
之後,魯迅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舊屋裏,多了一張藤野嚴九郎先生的照片,沒有了完好的講義,卻給魯迅今後的生涯做出了無限的鋪墊……
在幼時的魯迅,也有著平常的童年:“謀殺”自己隱鼠的阿長,卻幫自己買來了夢寐以求的《山海經》;背完了《孟子見梁惠王》的前三卷,也傷逝了去看五猖會的熱情;告別了逸趣橫生的百草園,隨著大多數學子一起,進入了三味書屋,請教了鏡壽吾先生。仿佛人生都不會有偏差,直到自己父親瀕危,家境衰落。魯迅的人生也從此逆轉。
《朝花夕拾》並不如《百草集》那樣有著濃厚的諷刺意味。相反,書中的背景,沒有了誇張的手法,沒有了可以的抨擊,留下的隻是一張張回憶的影子和一段段曆史的記憶。腐朽的封建教育,崇洋媚外的社會風尚,還有大鬧牛鬼蛇神的迷信之事,這些在《朝花夕拾》的任務裏充分的體現出來。魯迅就是魯迅,隻有經曆了許多常人無法經曆的故事,才會有今天所見的《朝花夕拾》。
魯迅再給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曾提到:這十篇,原文載莽原上,後來被集成書了,原名叫“舊事重提”……後來想一想覺得……於是改名為《朝花夕拾》。起初,魯迅準備寫的十一篇,結果隻寫了最後一篇《範愛農》便草草結尾了。據回憶錄中講述:這篇寫法較差,大概是路途奔波,思路有點亂罷!其實知曉魯迅當時狀況的人都知曉,魯迅再用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住在廈門大學圖書館的閣樓上,一邊與“名人誌士”作鬥爭的同時,望著一輪明月,寫著這十篇——《朝花夕拾》。
魯迅的遺體上蓋著**親手寫的“民族魂”三個紅字。這也是當今社會所缺少的。區別於日本的民族排擠,中國人至少應該團結起來,麵對未來許許多多魯迅先生還未曾麵臨過的,民族危難…
朝花夕拾讀書報告1000字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嚐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隻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向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遊過,頒著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隻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朝花夕拾讀書報告1000字
回到家,從書架裏拿出從未看過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對著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小時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住在一起,那時我時常和樓道裏的一些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一起嬉戲,每次都玩的很開心,以至於每次都忘了時間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聲才會依依不舍的結束遊戲回家。每逢佳節,吃完團圓飯,我們又會聚集在那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空地上,點燃我們早就準備好的小煙花,在火光中,盡情的奔跑著,歡笑著,舞蹈著,體驗著前所未有的快樂。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門和其他夥伴們嬉戲了,而是不停的為學業操勞。每封佳節,也不在出去和夥伴們一起放煙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視著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的五彩繽紛的“鮮花”,獨自享受著……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隻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30Q幣找書!找多年前貼吧裏的一部大學英語老師的回憶錄
回憶錄本來就是自己的人生軌跡,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何必拘泥於形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描寫回憶的開頭和結尾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