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莫夫短文兩篇讀後感悟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文章共分為兩個小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課文所選兩篇就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文章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有新的發現;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從這兩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思維有哪些特點?拜托了,幫幫忙啊!!!!!
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就是用聯係的觀點看問題,不同領域之間相佐證,促進科學的發展。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讀書筆記
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此後他投身寫作,並成為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聞名遐邇,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誌.
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他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科學、曆史、語言學理論和科幻小說.他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同時贏得了成年人和兒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他的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隻有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基地》、《機器人》 等係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尚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界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涉及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讀書筆記
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此後他投身寫作,並成為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聞名遐邇,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誌.
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他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科學、曆史、語言學理論和科幻小說.他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同時贏得了成年人和兒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他的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隻有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基地》、《機器人》 等係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尚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界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涉及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是一部全麵介紹人類以科學的方法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奧秘的科普著作.其內容涵蓋了物理科學、生物科學及各個分支的發展狀況和所取得的成就,闡述了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
阿西莫夫的很多作品特別是科普作品,都已有了中譯本,在中國擁有大量讀者,甚至還有許多阿西莫夫迷.
附:
科學時代的偉大“講解員”
1992年4月6日清晨,一顆不平凡的大腦,在大洋彼岸永遠地停止了思考.全世界失去了有史以來著述最豐的作家之一——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我們永遠也無法知曉,究竟有多少第一線的科學家由於讀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書,某一篇文章,或某一個小故事而觸發了靈感;也無法知曉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對科學事業寄予深情.”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兼科普作家卡爾·薩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時這樣寫道,“我並不為他而擔憂,是為我們其餘的人擔心——我們身旁再也沒有阿西莫夫激勵年輕人奮發學習和投身科學了.”
阿西莫夫創造了奇跡,他的一生也是一個傳奇.
告別實驗室,戀上打字機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蘇聯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維奇,雙親是猶太人.3歲時,他隨家庭遷居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生性聰明的阿西莫夫年方5歲就在當過會計師的父親輔導下開始自學.7歲時,他居然已能教5歲的妹妹念書了.9歲那年,他在父親開的雜貨店裏首次接觸到科幻雜誌.這些流行刊物為阿西莫夫開啟了閱讀之門,使他對知識產生了一種渴求,後來還將他引入了寫作生涯.
中學時代的阿西莫夫喜歡獨來獨往,常給人以傲慢的印象.但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而且毫不挑剔,什麼都想學.他15歲便念完高中,邁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化學係的課堂.課餘時間,他一邊大量閱讀科普和科幻作品,一邊積極思考問題,同時內心也湧起了一種創作的衝動.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被放逐的維斯塔》.21歲時,他在著名科幻編輯約翰·W·坎貝爾點撥下,寫出了科幻短篇經典《黃昏》並一舉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其後又相繼取得了該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55年起,他開始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從事酶學、光化學的研究.這期間,除了在部隊服役的短暫歲月,他一直沒有中斷科普和科幻創作,並且已經寫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說大師地位的幾部重要作品:《我,機器人》和《基地》係列.
而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創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早期的科普創作實踐使阿西莫夫認識到,他不僅喜歡而且也非常擅長撰寫科學類題材的作品(而不隻是將它們作為科幻小說的情節與對話的陪襯).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深深地觸動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國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落後於由衛星上天所標誌的當代科技水平.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力而為,使這種差距盡快地縮小,於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應手的科幻創作,而潛心於撰寫普及科學知識的書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後他才“重出江湖”,再度進行科幻小說創作).
然而,創作需要充裕的時間,教學工作顯然大大限製了阿西莫夫的創作活動.另外,極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頭腦和專業功底並不差,但自己的前途並不是在顯微鏡下,而是在打字機上:“我明白,我決不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顧他那時尚未離婚的前妻的反對,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成為一名專業專家.
這是阿西莫夫事業和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那時候,他已經出版了24本書.
豈止“著作等身”
淵博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數量迅速上升,並使他獲得了一係列的榮譽和褒獎.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天至少寫作8小時,有時甚至整個星期都坐在打字機旁.一年之內,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當每年修訂一次的美國《名人錄》征集有關他的條目時,他自述已出版過467部著作.
他本人還作過這樣一個統計:從1950年出版第一本書《天上的小石子》(長篇科幻小說)算起,他花了237個月、近20年的時間,於1969年寫完他的頭100本書;往後至1979年3月,他用113個月、近9年半的時間完成了他的第二個100本書;而當他在1984年12月寫完他的第三個100本書時,隻花了69個月的時間;更令人驚奇的是,在以後8年左右的歲月裏,他以更驚人的速度寫了近200本書.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壘起來會有多高?目前尚沒有人做過計算.不過按照阿西莫夫著作中文本的第一個譯者林自新先生的說法,阿西莫夫豈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極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紀錄.在其自傳《我,阿西莫夫》中附錄的作品分類就有: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和生物化學16種,物理學22種,生物學17種,科學小品40集,曆史19種,文學10種,談聖經的7種,幽默與諷刺9種,自傳3卷,科幻隨筆2集,長篇科幻小說38部,科學探案2部,科幻小小說與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學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編的科幻故事118集.
科學世界的出色“導遊”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係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是的,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遂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曆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
請看《台球》中他對於極其抽象的物理學上的所謂”兩場論”的描述:“請把宇宙想象為一塊又平又薄、柔韌性極強、不會碎裂的橡膠板.如果我們把質量這個概念同地球表麵上的重量概念聯係起來,就可以想到質量會使橡膠板形成凹陷.質量越大,凹陷越深”.
再請看他在《無窮之路》一書中對“黑洞”的精彩描繪:“阿西莫夫的體重是74.8公斤,假如阿西莫夫被壓縮成一個黑洞,那麼他的直徑就隻有2.22×10-25米”.
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嗬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餘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曆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更令人驚歎的是,阿西莫夫似乎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準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
對於中國的科普作家來說,阿西莫夫是大有值得研究與借鑒之處的.我跟國內翻譯阿西莫夫作品數量最多的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探討過這個問題.例如,阿西莫夫乃生物化學家出身,何以能涉足自然科學的幾乎所有領域,又何以能寫出數以百計的優秀科普書籍和數以千計的科普文章?再如,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幾乎不必借助於插圖,單憑文字的力量就能把科學上許多相當抽象、複雜的概念和問題講得清清楚楚.這在科普書林中,堪稱獨樹一幟;而從我國國情、尤其是當前出版、印刷事業的經濟和技術條件來看,科普書籍以文字為本、而不過分倚重大批精美彩照或豪華插圖乃是非常可取的.他山之石可攻玉,我們倘能從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得到某種啟示,則不亦美乎?
富有遠見的幻想家
阿西莫夫擁有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3種頭銜,但以科幻作家最負盛名.他的科幻小說大致可分成“機器人”、“未來史係列”和“科幻偵探小說”3大類,其中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最為出色.早在20世紀40年代,在科學界遠未研製成機器人之時,阿西莫夫就在他的機器人係列小說中,富有遠見地預言了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以及機器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作用,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在人遭受傷害時袖手旁觀;第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第三,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保護行為與上述兩定律相抵觸.這3條定律明確規定了人與機器人的主從關係和相互製約關係,幾十年來已成為公認的研製和使用機器人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它們被編成程序,輸入機器人的“大腦”中.
阿西莫夫自稱是科幻小說中“屬於比較認真的那一派”,他強調作品的科學性,反對粗製濫造和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他的科幻作品不僅牢固地建立在科學的預測基礎之上,而且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真正反映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幫助人們擴大視野,創造性地思索未來,向未知的領域延伸、拓展.
阿西莫夫無疑也是一位卓越的人文學者,他把科學看作是地球上偉大而統一的原則.他利用科幻小說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促使人們去考慮人類與科技、曆史等各方麵的聯係,考慮人類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阿西莫夫還是控製人口增長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位先行者,是“理性、科學和懷疑論的衛士”,也就是反對偽科學、超自然現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鋒鬥士.他以自己的著作在這些方麵做了大量的解惑釋疑的工作.
“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阿西莫夫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的職業是寫作,“業餘愛好”還是寫作,寫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為別的,隻為寫作而活著.”1985年,法國《解放》雜誌出版了一部題為《您為什麼寫作?》的專集,收有各國名作家400人的筆答.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寫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樣;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或“寫作機器”的根源,有種種猜測和說法.除了興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認為,隻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工作經營的雜貨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書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而阿西莫夫的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指出:家庭背景和兒時經曆對阿西莫夫寫作生涯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由於家庭背景不同尋常,打小又受到嚴格的管教,再加上從小就承擔起家中的一些責任,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即便他已經功成名就、無須為錢發愁的時候,年少時就根植於他心中的對貧窮的恐懼一直還困擾著他.“所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將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後來那個自覺、自律、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寫作幾乎能夠給他帶來生理上的痛苦.”
他的驚人的著書量甚至還被寫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這部名為《效仿》的小說有一段對話這樣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我隻聽說過那個指導編撰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百科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家夥,沒有別的事幹.’”
不過,阿西莫夫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長年累月地坐在打字機前對身體自然不利,而且連正常的天倫之樂也難得享受.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也多少與此相關.1969年,他在自己的第100本書《作品第100》的引言中寫道:“給一位寫作成癮的作家當老婆,這種命運比死還悲慘.因為你的丈夫雖然身在家中,卻經常魂不守舍.再沒有比這種結合更悲慘的了.”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這兩篇短文各說明了什麼內容
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第一篇短文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由此可見作者具有多角度、多側麵看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讀後感
恐龍無處不在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於鳥臀目恐龍。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說明恐龍確實遍布於世界各地。 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係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恐龍實際上並不適應寒冷的氣候,現代的兩棲動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更不適應南極氣候。但1986年在南極確實發現了這種古老的兩棲動物的化石。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拚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麵俯衝。“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彙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大約在兩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現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現在的南美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現在的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餘的一小部分。 隨著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拚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拚合得多麼天衣無縫。)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兩個陸塊在那裏聚合並緩慢地褶皺變形。南極和澳大利亞也已相互分離。 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現在的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曆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裏的冰有數英裏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被壓扁的沙子 在過去的9年裏,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1980年曾經有報道說,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的表麵。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有過一次“大滅絕”,發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曆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某一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麵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 為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原蘇聯科學家發現,如果二氧化矽(即非常純的沙子)處於超高壓的狀態,那麼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英石”。 斯英石並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於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後又變為普通沙子。然而,由於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致密,所以這種反彈變化進行得非常緩慢,從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數百萬年。 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並且恢複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百萬年。 如果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態。因此,如果在85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鍾,它將變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複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實驗室製造,但它們在自然界存在嗎?是的。然而它們隻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在這種情況下,它可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溫度極高,岩石會被熔化,所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矽。事實上,在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 那麼,你可能會說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 亞裏桑那大學的J.F.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層。岩層的年齡為6500萬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龍滅絕的年代。 他們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測試固體物質中的原子排列的現代技術,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們確實檢測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 這種情況顯示,在6500萬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擊並形成了數噸重的斯石英。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濺起到平流層中。那麼,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有什麼異同之處
1相同之處:
①文體相同
②內容相關
這兩篇文章用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一些科學知識,像這樣的文章叫科普說明文.二者不僅文體相同,而且內容相關,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
2不同之處:
①說明的主要目的不同:前者主要目的是用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後者主要是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②運用的材料不同:前者運用的材料是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後者運用的材料是被壓扁的沙子
學完《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後有何啟示
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有新的發現;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兩篇文章都表達一個主題
或者:
各門學科都是互相聯係,互相促進的。比如:要想學好語文,不僅要看文學方麵的書籍,還要認真學習政治、曆史、生物、地理、等學科,隻有這樣,才算樹立了大語文課,為將來更好學習、工作打下基礎。否則,不會融會貫通,一身書呆子氣,將會被現代社會淘汰。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句子賞析200字
題目所給條件不足,信息不完整,無法解答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語言品析
我心存感激了好久,總想著有機會一定得感謝阿公才行,此後,每每遇到兩位老人,感覺和以前截然不同,每次都感覺暖暖的,我想我臉上的笑容也一定是燦爛的,後來公司搞活動,有不少多餘的傘具,因為欠著阿公的這份情,我就送給了他們幾把,反正空著也是空著。
以前我曬的衣服經常一不小心就被雨給淋濕了,因為人在外麵,哪能提防得住突如其來的陣雨呢,但現在衣服卻很少遭遇這樣的惡運,因為每每都是阿婆替我收好了。日子久了,我倒覺著,有時候,欠了一些人情,卻能增加一些關愛,讓人感覺置身於人群中的溫暖感。
看過一篇文章說,有些人情,是需要欠的。我突然就覺著,是不是現代的我們太害怕欠下別人的人情呢,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大家相安無事,我們逃避身邊善意的眼光,我們漠視周圍友好的詢問,我們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著彼此,我們套上深深的枷鎖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世界,然後,在夜深人靜的角落,對著冰冷的虛幻的屏幕狂叫著,這個冷寞的世界,這群冷血的人們……
是的,有些人情,是真的需要欠的。如父母的生養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或者兄弟之情、朋友之誼,正是這些欠下的情,成了一道道橋梁、紐帶,拉近了人們的心。現在,我倒希望,人們彼此欠情的範圍廣一些,再廣一些,欠一份人情,多一份關愛,也許,這個社會,就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美麗!
跟很多普通的故事一樣,我是個特困生,是村子裏唯一的大學生,學校其實很一般,不過是本科,而且我的高考成績是全縣第一,爺爺說這就是狀元啊,他堅持要擺酒席,要請客,我們那麼窮的家,終於看到希望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阿斯莫夫短文兩篇讀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