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10分
用典、襯托(正襯,反襯)、聯想、想象、抑揚、比興、象征 、照應 、對比 、白描等
詩歌鑒賞方法?
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麵。答題時三方麵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1: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複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麵均有特色(步驟一)。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遊月陂 宋?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3分)
[參考答案]詩人寫了百尺高台、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1分)營造了寧靜(或靜謐、幽靜等)(1分)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閑適(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什麼表現手法?請簡析其效果?(3分)
[參考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1分)。淙淙的泉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靜。(2分)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 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第三聯運用了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嶽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餘下全文>>
越中覽古詩歌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這些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賞析一李白——《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惟有鷓鴣飛.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亦即詩人遊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其地在古代曆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嚐膽,誓報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詩歌不是曆史小說,絕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隻能選取這一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他選取的不是這場鬥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後的兩個鏡頭.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隻“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誌,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占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春殿”的“春”字,應上“如花”,並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隻寫這一點,就把越王將過去的臥薪嚐膽的往事丟得幹幹淨淨表達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是多麼繁盛、美好、熱鬧、歡樂,然而結句突然一轉,將上麵所寫的一切一筆勾消.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還有什麼呢?人們所能看到的,隻是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歎出之.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詩篇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淒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一般地說,直接描寫某種環境,是比較難於突出的,而通過對比,則獲致的效果往往能夠大大地加強.所以,通過熱鬧的場麵來描寫淒涼,就更覺淒涼之可歎.如此詩前麵所寫過去的繁華與後麵所寫現在的冷落,對照極為強烈,前麵寫得愈著力,後麵轉得也就愈有力.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詩人對這篇詩的藝術結構也作出了不同於一般七絕的安排.一般的七絕,轉折點都安排在第三句裏,而它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麵,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他讓我們懂得了"有誌者,事竟成".
賞析二
李白《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隻今惟有鷓鴣飛.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亦即詩人遊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其地在古代曆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嚐膽,誓報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詩歌不是曆史小說,絕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隻能選取這一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他選取的不是這場鬥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後的兩個鏡頭.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隻“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誌,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餘下全文>>
如何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麵的內容,其知識框架如下:
表達方式
一、抒 情方 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係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①觸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結情(情→景)
③緣情布景
④寓情於景(有景無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與哀樂的四種關係:
①以樂景寫樂情
②以哀景寫哀情
③以樂景襯哀情
④以哀景寫樂情
2、借物抒情
托物言誌和借景抒情的區別:
①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②托物言誌,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直接與間接抒情的相關範疇
1、點染 2、曲直 3、隱顯 4、移情
二、描寫方式(正麵描寫與側麵描寫)
1、虛實結合
“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3)虛實結合的作用——“虛實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輔相成
(4)“虛”與聯想、想象
2、動靜結合
常用方式——以動襯靜
3、點麵結合
4、細節描寫
5、色彩的渲染
6、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7、白描
8、疏密
9、詩中有畫:
二、議論
三、記敘
修辭手法
一、比喻 四、借代 七、設問
二、比擬 五、誇張 八、反問
三、雙關 六、對偶 九、互文
十、列錦
作用(藝術效果)
1、凝煉美。2、簡遠美。3、含蓄美。
十一、迭字
表 現手法
一、象征:
1、把抽象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二、聯想和想象
聯想、想象與誇張
聯想、想象與浪漫主義
特別提醒——勿泛化使用
三、抑揚
1、欲揚先抑
2、欲抑先揚
(三)相關範疇——褒貶
1、似貶實褒 2、似褒實貶
四、襯托
1、性質分類
(1)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
(2)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
2、內容分類:
(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3、特別提醒——烘托實際上是一種側麵描寫。
五、對比
1、對比,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容設置的技巧
2、 襯托與對比的區別
(1)它們的目的不同 (2)修辭作用不同
五、渲染
六、用典
(三)類別
1、 內容類型:
(1)用語 (2)用事
①引用神話故事。
②運用曆史故事。
2、方式類型
(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
(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四)常見常用典故
七、照應
八、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九、借形象說理(寓道理於形象之中)
十、離合
十一、蒙太奇
第四節 結構模式
一、層層渲染、鋪墊
二、伏筆、照應
三、結構對比:
四、卒章顯誌
表達技巧諸概念辨析
一、關於表達方式
二、關於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代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