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曹操古詩朗讀
孤始舉孝廉[1],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2],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3],欲為一郡守[4],好作政教[5],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6];故在濟南[7],始除殘去穢[8],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9]。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10],顧視同歲中[11],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裏,於譙東五十裏築精舍[12],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後征為都尉[15],遷典軍校尉[16],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17],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18],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誌也。而遭值董卓之難[19],興舉義兵[20]。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數千[21],後還到揚州更募[22],亦複不過三千人,此其本誌有限也。
後領兗州[23],破降黃巾三十萬眾[24]。又袁術僭號於九江[25],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製,兩婦預爭為皇後。誌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後孤討禽其四將[27],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28],發病而死。及至袁紹據河北[29],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幸而破紹,梟其二子[30]。又劉表自以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卻[32],以觀世事,據有當州[23],孤複定之,遂平天下。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34]。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誌[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36],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論語》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37]。”夫能以大事小也[38]。昔樂毅走趙[39],趙王欲與之圖燕[40]。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41],況燕後嗣乎[42]!”胡亥之殺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44];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嚐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過於三世矣
與三國的魏、顏色、懷才不遇有關的古詩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擄)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七哀
朝代:魏晉
作者:曹植
原文: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
借問歎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回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吳孫皓初童謠
朝代:魏晉
作者:佚名
原文: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七步詩》【三國·魏】 曹植
《七步詩》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意思:鍋裏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裏哭泣。你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三國時代的名人名言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誡子書》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三國名人名言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3、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平庸,不免於下流矣。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4、誌當存高遠。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5、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三國文學家 曹植
6、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三國名言語錄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7、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8、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前出師表》
9、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三國時期吳國開國皇帝 孫權
10、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三國名人名言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11、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
見三國·蜀·《諸葛亮集·治軍》。陳:同“陣”。這兩句大意是:敵人要固守陣地,就選擇他守
備薄弱的地方發起攻擊;敵人要興師出兵,就用出人意料的戰術突然襲擊他。戰爭中就是要用“有備”去攻“無備”,以“有意”去勝“不意”,以超乎常規的奇兵奇謀克敵製勝,古今中外許多戰例都證明了這一點。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諸葛亮集·治軍》
12、屍位素餐,難以成名。
見三國·魏·曹植《矯誌詩》,屍位:占居職位而不盡責。素餐:白吃飯。成名:取得好名聲。這兩句大意是:白白地占居職位而不克盡職守的吃閑飯的人,難以取得好名聲。不管做什麼工作,要想贏得人們的稱讚,取得好名聲,就要勤奮努力,克己奉公,幹出點成績,作出點貢獻。如果總是祿祿無為,屍位素餐,就難免被人們指責、議論。本名句可供勸誡人們奮發有為時引用。
三國文學家 曹植 《矯誌詩》
13、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誌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誌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誡子書》
14、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三國名言語錄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輕:輕視。然:如此。這兩句大意是:文人相互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知識分子往往互相輕視,或由於自矜自高,或由於忌妒他人,自古以來就有這種陋習。今天,隨著社會的進化,文明的發達,大家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共創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前提下,這種陋習已有所克服,但還不能說已經根除。這兩句多用來說明文人相互輕視由來已久,也用來反對文人相互鄙薄。
三國政治家 曹魏開國皇帝 曹丕 《典論·論文》
15、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三國·魏·曹植《君子行》。納履(1ǚ呂):整理鞋子。整冠:正帽。這兩句大意是:在瓜田裏不提鞋子,在李樹下不整帽子。在瓜田裏彎腰提鞋,就會造成偷瓜的嫌疑;在李樹下舉手正帽,就會造成偷李子的嫌疑。《君子行》雲:“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就是以這兩句比喻明智的人應防患於未然,避免嫌......餘下全文>>
三國裏麵的詩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說的是哪位諸候?
賓客日盈其門,常歎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 《後漢書·孔融傳》
這句話說的是孔融,孔融(153~208年),字文舉,魯國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家學淵源,為“建安七子”之首。
七步詩詩句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幼兒版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國裏子建是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
今天古詩默寫,是曹操的詩。老師讓我們寫他的朝代是三國魏,對麼?
三國時代魏國 你寫的沒錯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
至於你說的問題,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所以,曹操在文史上被歸於三國,魏。
三國裏姬宓有這個人麼?
甄洛,字嫦娥,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三國魏文帝曹丕的皇後,懂詩文,貌豔麗,是三國時代的著名美女, 甄洛三歲死去父親,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九歲時,喜讀書寫字,她哥哥笑她將來要當“女博士”,後來,袁紹聽說她有才貌,遂讓她與次子袁熙結婚,婚後袁熙北上幽州,留她在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奉侍家母。 公元204年(東漢南帝建安九年),曹操舉兵攻下鄴都,曹丕聽說袁紹的媳婦長得很美麗,遂率軍眾到袁府,隻見堂上坐著一位年紀較大的婦人,旁邊有一位年青女子惶恐的伏在婦人的膝上,曹丕說明來意,曹丞相(曹操)有命,保護袁家婦女,請大家不必擔心驚惶,年長的婦女就是袁紹的妻子劉夫人,劉夫人聽了曹丕的話,稍為寬心,扶起甄洛與曹丕相見,曹丕一看果然豔麗絕倫,稱讚不己,曹操知道了,便函把甄洛許給曹丕為妻,婚後甄洛生下了兒子曹睿和女兒東鄉公主,曹操和卞氏,更加喜歡甄氏了。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為魏文帝,準備冊立皇後,這時能夠與甄洛爭奪後位的隻有郭女王,郭女王 是郭永的女兒,長得也很漂亮,而且比甄洛年輕,就是沒有生下兒子,於是,郭女王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誣稱甄氏懷孕二月才與曹丕結婚,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懷疑,曹丕以此事詢問甄氏,甄洛對曹丕寵愛新歡郭氏和李貴人、陰貴人等,本已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氏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大斥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懷疑,有損曹門家風,曹丕憤而於公元221年(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賜甄洛自盡,翌看立郭氏為皇後。 到了公元226年(黃初七年),魏文帝死,曹睿即位為魏明帝,才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諡“文昭皇後”。
七步詩(三國.魏)曹植拚英
zhǔ dòu chí zuò gēng ,
煮豆持作羹,
lù shū yǐ wéi zhī 。
漉菽以為汁。
qí zài fǔ xià rán ,
萁在釜下燃,
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
豆在釜中泣。
běn zì tóng gēn shēng ,
本自同根生,
xiàng jiān hé tài jí ?
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