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字是閣的成語都有哪些
1、空中樓閣
拚音:kōng zhōng lóu gé
成語解釋:建造在半空中的樓閣。個別時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曠達的胸襟。一般比喻虛構的事物。現多用來比喻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及空想。
成語出處:唐 宋之問《遊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成語例子: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清 李漁《閑情偶寄 結構第一》)
2、樓台亭閣
拚音:lóu tái tíng gé
成語解釋:樓:多層建築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築物;亭:有頂無牆供遊息建築物;閣:樓房一種。統指多種供休息、遊賞的建築物。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5回:“除了樓台亭閣之外,單是廳堂,就有三十八處。”
成語例子:除了樓台亭閣之處,單是廳堂,就有三十八處。(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五回。)
3、束之高閣
拚音:shù zhī gāo gé
成語解釋: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成語例子: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隻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實踐論》)
4、置諸高閣
拚音:zhì zhū gāo gé
成語解釋: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幹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成語例子:他早就把此事置諸高閣了
5、置之高閣
拚音:zhì zhī gāo gé
成語解釋: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成語例子:行者在凹裏見師父果然做了將軍,取經一事,置之高閣,心中大亂,無可奈何。明 董說《西遊補》第十五回
6、殿堂樓閣
拚音:diàn táng lóu gé
成語解釋:樓閣:兩層以上的房屋。指各種建築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成語出處:《晉祠》:“在山上的參天古木中,林立著一百多座殿堂摟閣和亭台橋榭。”
近義詞:樓堂館所
7、龍樓鳳閣
拚音:lóng lóu fèng gé
成語解釋:①帝王的宮殿、樓閣。②喻指封建統治者的巢穴。
成語出處:元·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
成語例子: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緒言》:“全國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鬥爭,前仆後繼,誓必搗毀清廷龍樓鳳閣而後已。”
8、香閨繡閣
拚音:xiāng guī xiù gé
成語解釋:舊指女子的內室。
成語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成語例子:警幻便命撤去殘席,送寶玉至一香閨繡閣之中。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9、鶯閨燕閣
拚音:yīng guī yàn gé
成語解釋:指婦女的閨閣。
成語出處:明·楊慎《塞垣鷓鴣詞》:“鶯閨燕閣年三五,馬邑龍堆路十千。”
成語用法:鶯閨燕閣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閨房。
10、雲窗霧閣
拚音:yún chuāng wù gé
成語解釋:為雲霧繚繞的窗戶和居室。借指高聳入雲的樓閣。亦指建於極高處的樓閣。
成語出處:唐·韓愈《華山女》詩:“雲窗霧閣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李清照《臨江仙》詞:“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成語例子:書滿琅函秘不開,雲窗霧閣鎖青苔。元·宋無《遊三茅華陽諸洞》詩之三
最後一個字是地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蓋字開頭的成語
蓋不由己(gài bù yóu jǐ) 蓋:承上文申說理由和原因;由:聽命,順從。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蓋棺定論(gài guān dìng lùn) 〖解釋〗指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到死後才能做出結論。同“蓋棺論定”。
蓋棺論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論。人死後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蓋棺事定(gài guān shì dìng) 〖解釋〗猶蓋棺論定。指人死後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蓋世無雙(gài shì wú shuāng) 蓋:壓倒。世上再沒有第二個。
蓋世英雄(gài shì yīng xióng) 蓋世:壓倒當世。超出當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傑出的英雄人物。
蓋世之才(gài shì zhī cái) 蓋世:壓倒當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當代、無與倫比的才能。
蓋頭換麵(gài tóu huàn miàn) 〖解釋〗猶改頭換麵。比喻隻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
最後一個字是“地”的成語是什麼
冰天雪地 不敗之地 不留餘地 不毛之地 翻天覆地 方寸之地
走伏無地 遮天蓋地 一敗塗地 柱天踏地 置之死地 指天畫地
斯文掃地 掀天揭地 怨天怨地 五體投地 談天說地 以錐刺地
謾天昧地 一箭之地 設身處地 顏麵掃地 開天辟地 謝天謝地
擂天倒地 威信掃地 瞞天昧地 瞞天瞞地 驚天動地 荊天棘地
四戰之地 改天換地 幕天席地 寂天寞地 立足之地 立錐之地
嚎天動地 埋天怨地 罵天咒地 昏天黑地 花天酒地 刁天決地
九天九地 肝腦塗地 不食之地 補天柱地 方寸之地 極天際地
彈丸之地 洞天福地 頂天立地 呼天搶地 膏腴之地 冰天雪地
翻天覆地 汗顏無地 攻城略地 寸土尺地 哀天叫地 春回大地
釣遊之地 哀鴻遍地 不牧之地 不毛之地 不別有天地 不敗之地
不留餘地 必爭之地 哀感天地
四字成語最後一個字是幅的成語有哪些??
不修邊幅 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著、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後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修飾邊幅 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修飾整個人的儀表。也比喻修飾表麵,無關大局。
不脩邊幅 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亦作“不修邊幅”。
不事邊幅 指不修邊幅。
連篇絫幅 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同“連篇累牘”。
連篇累幅 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同“連篇累牘”。
最後一個字是日的成語
〔 暗無天日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陽;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點光明。
〔 飽食終日 〕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指無所作為。
〔 不見天日 〕比喻社會黑暗,見不到一點光明。
〔 不可終日 〕終日:從早到晚;整天。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局勢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 出頭之日 〕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 浮雲蔽日 〕浮雲遮住太陽。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後泛指小人當道,社會一片黑暗。
〔 國無寧日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光天化日 〕充滿陽光的天空;化生萬物的太陽。舊時比喻太平盛世;
〔 黃道吉日 〕迷信認為宜於辦事的好日子。
〔 開雲見日 〕拔開雲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 良辰吉日 〕良:好;辰:時日;吉:吉利。美好的時辰,吉利的日子。
〔 狂犬吠日 〕瘋狗對著太陽亂叫。比喻壞人自不量力地叫囂。
〔 青天白日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顯的事情或高潔的品德。
〔 日甚一日 〕一天比一天厲害。
最後一個字是章字的成語
反麵文章
官樣文章
品德文章
順理成章
下筆成章
約法三章
雜亂無章
淩亂無章
援筆成章
斐然成章
大有文章
大做文章
表麵文章
出口成章
出言成章
大塊文章
道德文章
脫口成章
摘句尋章
反跌文章
長篇大章
走筆成章
官樣詞章
賞罰無章
都鄙有章
染翰成章
七步成章
滿腹文章
出言有章
雲錦天章
出語成章
鳳采鸞章
高頭講章
狼狽周章
紫綬金章
絺句繪章
率爾成章
稀句繪章
相得益章
操翰成章
率由舊章
知微知章
班馬文章
鳳彩鸞章
黼黻文章
摛藻雕章
最後一個字是下的成語有哪些?請教下
最後一個字是下的成語有不少,舉例如下:
居高臨下、潸然淚下、瓜田李下、富有天下、權傾天下、沒上沒下、
帝輦之下、豐上銳下、劫製天下、赦不妄下、京輦之下、世風日下、
朝野上下、承歡膝下、九泉之下、汗如雨下、包打天下、欺上壓下、
諂上抑下、承上啟下、目空天下、十行俱下、花前月下、錯落高下、
風斯在下、不相上下、江河日下、奈上祝下、賞高罰下、屈高就下、
擇解成語:瓜田李下 guā tián lǐ xià
出處:三國·《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解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在瓜田裏不提鞋子,在李樹下不整理帽子,以免被別人懷疑。因此,“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中的“瓜田”和“李下”就是有可能被人懷疑的場合了。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較容易引起嫌疑, 讓人誤會,而又有理難辯的場合。
經過瓜田,不要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麵,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較容易引起嫌疑,讓人誤會,而又有理難辯的場合。容易誤用來形容田園生活。古人強調正人君子要顧及言談舉止,風度禮儀,除此之外,還要主動避嫌,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和事,不做讓人誤會的事情,也很重要。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麵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
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誌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
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嚐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最後一個字是服的成語有那些
哀告賓服 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示依服、服從。後泛指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願意服從。
口服心服 指從內心及口頭都表示信服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遊。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返我初服 返:歸還;初服:未做官時的衣服。比喻辭官歸隱。
弓調馬服 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準備工作。
華冠麗服 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亂頭粗服 頭發蓬亂,衣著隨便。形容不愛修飾。
奇裝異服 比一般人衣著式樣特異的服裝(多含貶義)。
水土不服 對於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心悅誠服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裏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從風而服 從:順從;服:服從。象順風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負固不服 依恃險阻而不臣服。
黃冠草服 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
黃冠野服 見“黃冠草服”。
金聲玉服 見“金聲玉色”。
濃妝豔服 見“濃妝豔裹”。
白龍微服 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哪些成語最後一個字是己
概不由己
拚音: gài bù yóu jǐ
損人不利己
拚音: sǔn rén bù lì jǐ
解釋: 〖解釋〗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出處: 〖出處〗魯迅《書信·致曹聚仁》:“隻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省身克己
拚音: xǐng shēn kè jǐ
解釋: 〖解釋〗檢查自身過失,克製自己非分之想。
出處: 〖出處〗明·錢德洪《王文成公〈大學問〉跋》:“吾黨各以己見立說,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為徑超頓悟之說,無複有省身克己之功。”
誅鋤異己
拚音: zhū chú yì jǐ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解釋: 誅:殺害;鋤:鏟除。指清除反對自己或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出處: 《梁書·止足·陶季直傳》:“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頗忌之,乃出為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嚴於律己
拚音: yán yú lǜ jǐ
近義詞: 嚴以律己 反義詞: 寬以待人
用法: 補充式;作謂語、補語;含褒義
解釋: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出處: 宋·陳亮《謝曾察院君》:“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叨在知己
拚音: tāo zài zhī jǐ
解釋: 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於作為您的知己朋友。
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潭隨錄·崔秀才》:“謂叨在知己,亟當如命。
損人益己
拚音: sǔn rén yì jǐ
解釋: 猶損人利己。
損人害己
拚音: sǔn rén hài jǐ
解釋: 既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
損人肥己
拚音: sǔn rén féi jǐ
解釋: 猶損人利己。
士死知己
拚音: shì sǐ zhī jǐ
解釋: 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
事不關己
拚音: shì bù guān jǐ
近義詞: 漠不關心、無關痛癢 反義詞: 息息相關、相依為命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解釋: 事情同自己沒有關係。
出處: 《曹雪芹別傳》:“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少發議論,事不關己,不必打聽,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一直不甚了了。”
例子: **《反對自由主義》:“~,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
清身潔己
拚音: qīng shēn jié jǐ
解釋: 謂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排除異己
拚音: pái chú yì jǐ
解釋: 排擠、清除和自己意見不同或不屬於自己集團派係的人。
謬托知己
拚音: miù tuō zhī jǐ
解釋: 謂假托為知心朋友。
立身行己
拚音: lì shēn xíng jǐ
解釋: 存身自立,行為有度。
奉公正己
拚音: fèng gōng zhèng jǐ
解釋: 奉行公事嚴格地約束自己。
出處: 《魏書·高道穆傳》:“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
奉公克己
拚音: fèng gōng kè jǐ
解釋: 謂嚴以律己,一心為公。
知彼知己
拚音: zhī bǐ zhī jǐ 簡拚: zbzj
近義詞: 知己知彼 反義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處: 先秦·孫武《孫子·謀攻》:“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例子: 對付敵人,一定要~,才能百戰百勝。
先人後己
拚音: xiān rén hòu jǐ 解釋: 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想到自己。
例子: 這也表現了他~、艱苦樸素的崇高品質。(朱敏《深情懷念周伯伯》)
損人利己
拚音: sǔn rén lì jǐ 簡拚: srlj
近義詞: 自私自利、見利忘義 反義詞: 大公無私、舍己為人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
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做的個上梁不正,隻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例子: 凡有~之心的人,其結果都不妙。(**《新民主主義的憲政》)
視為知己
拚音: shì wéi zhī jǐ
解釋: 看成好朋友。
身不由己
拚音: shēn bù yóu jǐ 簡拚: sbyj
近義詞: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反義詞: 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解釋: 由:聽從。身體不由自己作主。
出處: 《宋元戲文輯佚·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衝衝。”
求人不如求己
拚音: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解釋: 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排斥異己
拚音: pái chì yì jǐ 簡拚: pcyj
近義詞: 排除異己 反義詞:
用法: 動賓式;作主語、補語;含貶義
解釋: 排擠、清除和自己意見不同或不屬於自己集團派係的人。
出處: 《晉書·殷凱傳》:“凱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仲堪當逐異己,樹置所親。”
瞞心昧己
拚音: mán xīn mèi jǐ 簡拚: mxmj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違背自己良心做壞事
解釋: 昧:欺瞞。違背良心幹壞事。
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無端的豪戶,瞞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換過文書。”
露才揚己
拚音: lù cái yáng jǐ 簡拚: lcyj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顯露自己的才能,表現自己
解釋: 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
出處: 漢·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
例子: 既失博學知服之義,且開~之風,此學者之大病也。(清·陳澧《東塾讀書記·鄭學》)
瘠人肥己
拚音: jí rén féi jǐ
解釋: 瘠:瘦,引申為慳吝;肥:胖,引申為貪婪。對待別人很吝嗇,而自己卻很貪婪。
蓋不由己
拚音: gài bù yóu jǐ
解釋: 蓋:承上文申說理由和原因;由:聽命,順從。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反求諸己
拚音: fǎn qiú zhū jǐ 簡拚: fqzj
近義詞: 反躬自問、嚴於律己、閉門思過、反躬自省 反義詞: 苛求於人
用法: 動賓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求:追究,尋求;諸:“之於”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麵找原因。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公孫醜上》:“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例子: 君子之遇艱阻,必~,而益自修。(《二程全書·伊川易品三》)
安分守己
拚音: ān fèn shǒu jǐ 簡拚: afsj
近義詞: 循規蹈矩 反義詞: 違法亂紀、為非作歹、惹是生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指為人規矩老實不越軌
解釋: 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出處: 宋·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例子: 從此養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別胡行亂鬧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二回)
安份守己
拚音: ān fèn shǒu jǐ 簡拚: afsj
近義詞: 安分守己、遵紀守法 反義詞: 違法亂紀、為非作歹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指為人規矩老實不越軌
解釋: 安守本分,規矩老實
出處: 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們對於空子,應該廣勸他們安份守己的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最後一個字是閣的成語都有哪些
離騷>辛亥革命先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