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一:內踝後側切口治療Pilon 骨折
? 短篇報道 ?
內踝後側切口治療 Pil on 骨折
龐家省 楊英年
中圖分類號 R683. 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5-8478(2005) 12-0960-01
自 2002年 12月 ~2003年 12月采用內踝後側切口治療 Pil on 骨折 35例 , 療效滿意 。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本組 35例 , 男 32例 , 女 3例 。 年齡 21~45歲 , 其中新鮮 骨折 31例 , 陳舊性骨折 4例 。 高處墜落傷 28例 , 車禍傷 7例 。 皆合並腓骨下段骨折 。根據 R üedi 和 A llgowr 分型 :Ⅱ 型 14例 , Ⅲ 型 21例 。
1. 2 治療方法
術前常規行踝關節正側位 X 線片及 CT 檢查 。新鮮骨折 腫脹明顯 , 先行跟骨牽引 , 待腫脹消退後再手術治療 。在內 踝後側切口 , 繞過內踝後 , 遠端弧向前側 , 把內踝骨折塊向 內下翻開 , 足外翻 , 即可顯露前 、 內 、後側碎塊 , 把關節麵 解剖複位後 , 予克氏針臨時固定 , 再用三葉鋼板固定 , 後踝 骨折用鬆質骨釘由前向後固定 。然後在外踝切口 , 外踝複位 用 1/3管狀鋼板固定 。 陳舊骨折先行外踝切口 , 骨痂清理後 , 再行內踝後側切口 , 清理骨痂後 , 外踝複位恢複長度 , 再行 脛骨遠端複位內固定 。 無論新舊骨折 , 常規用螺釘固定下脛 腓聯合 , 塌陷處用髂骨植骨 , 禁負重 3個月 。
2 結 果
本組均獲 10~22個月隨訪 , 關節麵解剖複位 。 29例骨 性愈合 , 4例延遲愈合 , 2例外踝切口創緣皮膚部分壞死 , 鋼 板外露 , Ⅱ 期縫合後痊愈 。 2例負重過早 , 骨折移位 。 Bourne 對 Pil on 骨折愈合評價分為優 、 良 、差三級 。本組優 20例 , 良 13例 , 差 2例 。
3 討 論
3. 1 術前注意事項
Pil on 骨折早期軟組織腫脹明顯 , 易產生張力性水泡 , 我 們主張把小腿置於勃朗氏架上行跟骨牽引 , 待 7~14d 腫脹消 退 , 水泡痊愈後再手術治療 。 跟骨牽引可維持肢體長度 , 並 可將塌陷的部分關節麵複位 , 減少手術難度 。軟組織腫脹消 退後 , 可減少術中縫合難度及術後創緣皮膚壞死的發生 。 3. 2 手術方法
內踝後側切口 , 可以很好地顯露脛骨遠端前 、外 、後 側 。 因新鮮骨折牽引後不存在肢體短縮 , 所以不必先複位外 踝撐夠正常長度 。 先把內踝碎塊向內下掀開 , 足外翻後可以 清楚地顯露脛骨遠端關節麵及距骨關節麵 , 直視下將塌陷的 關節麵複位 , 用克氏針臨時固定 , 然後把內踝複位 , 用三葉 鋼板固定 , 後踝骨塊用鬆質骨螺釘由前向後固定 , 在空隙處 植入髂骨塊 。 這樣較先把外踝複位能獲得更好顯露 , 更利於 修複脛骨關節麵 。 然後再行外踝複位 , 用 1/3管狀鋼板固定 , 常規螺釘固定下脛腓聯合 。陳舊骨折因已有骨痂生長 , 有肢 體短縮 , 可行外踝及內踝後側切口 , 清除骨痂及瘢痕 , 先行 外踝複位 , 使肢體長度恢複 , 把內踝碎塊向內下翻開 , 顯露 關節麵使其複位 , 克氏針臨時固定 , 再把內踝複位鋼板內固 定 , 最後固定下脛腓聯合 , 顯露較新鮮骨折稍差 。
3. 3 預防並發症
① 切開皮膚時直接切至骨麵 , 在骨膜下剝離 , 防止術後 創緣皮膚壞死 。但注意保護內踝尖三角韌帶深層 。 ② 早活 動 , 晚負重 。早活動可減少關節僵硬 , 減少骨性關節炎發 生 。 我們要求患者術後 3個月禁負重 , 以防骨折移位 。有 2例術後 1個月即負重 , 導致骨折移位 , 患肢疼痛 , 須行關節 融合 。
內踝後側切口能很好地顯露脛骨遠端 , 利於解剖重建踝 關節 , 是手術治療 Pil on 骨折的好方法 。
(收稿 :2005204227)
作者單位 :廣西玉林市骨科醫院 537000
(上接加頁 3) 鄔華彬同誌積極鑽研新技術 、新療法 , 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 先後被推選擔任中國小兒麻痹後 遺症研究會會長 、 中國殘疾人康複協會副理事長 、 肢 殘康複專業委員會終身顧問 、 解放軍二醫大 、 四醫大 名譽教授 、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名譽總編 、 江蘇省骨科 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 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 , 三等功九 次 ,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為我軍的醫療事業貢獻了畢 生的精力 。
鄔華彬同誌退休後仍不忘關心我國醫療事業的發 展壯大 , 忘我工作 , 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服務於大 眾 。 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 , 積極地投身到社會公益活 動中來 , 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敬重 。 鄔華彬同誌的一生是愛黨 、 愛國 、 愛軍 、 愛民的 一生 , 他雖然和我們永別了 , 但他不屈不撓與無私奉 獻的精神 , 將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 我們要化悲 痛為力量 , 學習和發揚鄔華彬同誌的革命精神 , 在各 自的工作崗位上同心同德 , 團結一致 , 做好各項工 作 , 不斷開拓創新 、 與時俱進 , 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 作出更大的貢獻 !
□ 中 國 人 民 解 放 軍 第 359醫 院
□ 江蘇省鎮江市軍隊退休幹部三所
供稿 二 ○○ 五年六月十一日
?
6
9
?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 2005年 6月第 13卷第 12期 O rthop J Chin, Vol . 13, No . 12June 2005
範文二:內踝骨折
2007年,美國學者 Herscovici 等在 JBJS(Br)提出一種專門針對內踝骨折的分型:
A:內踝尖端撕脫骨折,大多累及前丘及三角韌帶淺層,而深層更偏後部;
B:骨折線位於關節麵水平與內踝尖端之間;
C:骨折線與關節麵在同一水平;
D:骨折線垂直或斜向內上,多見於旋後內收型損傷。較為少見,存在縱向不穩。
內踝內收型損傷,關節麵存在塌陷,這是一種嚴重的損傷,術中需要複位塌陷的關節麵 ,植骨,並使用中和鋼板來進行固定。
兩枚克氏針臨時固定,在關節線上方 1 cm 水平進針,一前一後,盡量靠前靠後,為鋼板置於兩枚克氏針之間預留空間 。
4 孔 1/3 管型鋼板,骨折線遠近端各兩孔,近端采用皮質骨螺釘雙皮質固定,注意第 2 枚螺釘應位於骨折線近端 3 mm 處。遠端采用 4 mm 鬆質骨螺釘固定 。
垂直骨折線的內踝骨折,單純 2 枚螺釘的穩定性較差。如果必須選擇螺釘固定,推薦在骨折線近端置入一枚皮質骨螺釘,帶墊片,雙皮質固定,作為阻擋 。
美國學者 Ricci 等 2012 年在 JOT 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部分螺釘單皮質固定的穩定性不如全螺紋雙皮質固定。
2012 年,Amanatullah 等在 J Trauma 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水平置入兩枚螺釘時,兩螺釘的相互關係平行、相交、發散,生物力學穩定性依次升高。推薦兩枚螺釘以發散的方式固定,加壓麵更廣。
範文三:左內踝骨折手術記錄
Operative Report
Operation dateNov-20-2002.
Pre-op diagnosis: Open Fracture on the right medial and lateral malleolus 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
Operation done: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RSurgeons: 趙鳳東、丁獻軍 葛興龍
Anesthesia done: General anesthesia.
Anesthesiologists: 顧曉靜。
Procedure:
1. 患者麻醉實施成功後取平臥位,右下肢置於手術台上,充止血帶至
0.07kPa,常規消毒、鋪巾。
2. 於右外踝取直切口,長8厘米,逐層切開暴露骨折端,見腓骨下段呈粉碎
骨折,其中一大塊與遠端予以拉力螺釘固定後,複位骨折,選8孔1/4管
型鋼板固定。
3. 沿內踝後側入路切開皮膚約5cm,逐層切開,顯露內踝骨折端,清除斷端
血凝塊和軟組織,解剖複位內踝;然後用貳枚空心拉力螺釘固定。
4. C型臂X光機透視見位置良好。
5. 衝洗、止血,清點器械、紗巾後逐層縫合。
6. 經PACU複蘇,安返病房。
R 記錄:趙鳳東 .
範文四: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
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18~62歲,傷後就診時間1小時~1周。
1.2 材料:固定材料為芬蘭生產的高分子聚合物BIOFIX ,其成分為自身增強型聚丙膠脂,螺釘直徑有3.5、4.5、5.5mm 。
1.3 手術方法:連續硬膜外麻醉下,患側大腿上止血帶,沿內踝後內側緣繞內踝弧形切口,顯露內踝骨折端,清除骨折端積血,將內踝骨折複位,於內踝前緣及後緣分別用巾鉗臨時固定,在內踝尖部適當位置使用3.5 mm鑽頭與脛骨縱軸成45度左右鑽孔至脛骨外側皮質,用絲錐攻絲,根據鑽孔深度選擇合適長度的可吸收螺釘,擰緊固定,切口可以不放置引流直接縫合包紮,石膏固定4~6周。
2 治療效果
40例患者治療結束後,平均隨訪8個月,全部達到滿意療效,踝關節無疼痛,關節活動範圍正常,未出現並發症,X 線示骨折愈合,關節結構正常。
3 討論
芬蘭BIOFIX 自身增強可吸收螺釘的強度相當於皮質骨強度,強度可保持6個月~1年,2~4年內完全吸收,最終降解為CO2和H2O[1]。可吸收螺釘明顯優勢在於免去了二次手術取內固定物,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同時避免了二次手術感染、組織再損傷等弊端,無金屬內固定物留在體內的後顧之憂,可吸收螺釘無菌包裝,使用方便,其彈性模量與骨相似,又能允許微動,有利於骨痂生長和骨折愈合,在關節部位避免二次手術引起粘連、腫脹等並發症[2]。對於內踝嚴重粉碎性骨折,先把其中體積稍大對位明確的骨快做到解剖複位,用巾鉗、克氏針等臨時固定骨塊,同時用可吸收釘固定,對於較小碎骨塊最後處理,在複位後用周圍筋膜縫合覆蓋達到複位目的,術後應用石膏固定為骨折愈合提供
範文五: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論文
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
[關鍵詞] 內踝骨折; 螺釘
[中圖分類號] r683.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1-041-01
內踝骨折屬關節內骨折,手術的目的是要達到骨折解剖複位,保持踝關節的穩定性,最大限度地恢複踝關節功能,減少關節麵不平所帶來的創傷性關節炎和固定不牢固或軟組織嵌頓所造成的骨不連發生的概率[1]。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內踝骨折,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20~47歲,平均31.7歲。其中右側骨折24例,左側26例。其內踝骨折線均位於脛距關節麵以下,骨折塊較小,無嚴重粉碎。均為新鮮創傷所致的內踝骨折,傷後2周內手術。隨機分為可吸收螺釘內固定組(a組)25例,金屬螺釘內固定組(b組)25例。
1.2 治療方法 a組25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內踝前內側弧形切口,避免損傷大隱靜脈。清理骨折處及關節腔內血凝塊及嵌頓軟組織後,即行骨折複位。內踝骨折達到解剖複位後,用複位鉗或巾鉗加壓固定。用與可吸收螺絲釘內徑相同直徑的鑽頭鑽孔,再使用特製的絲攻,測量長度後,擰入合適的螺釘,術中用埋頭器將釘尾埋於骨內,術後患肢行小腿石膏後托外固定於踝關節功能位5~6周,10~12周下床負重。b 組25例應用金屬螺釘固定。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內踝後側切口治療Pilon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