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清平樂》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裏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設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隻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象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後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實的描述。上麵想象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之蹤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回環反複;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回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隻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白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黃庭堅的《清平樂》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裏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裏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隻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歎。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清平樂 黃庭堅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翻譯
春天回到何處?留下一派清靜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什麼人會知,除非你問一問黃鸝。它的叫聲十分婉轉,但無人能夠理解,隻有任憑輕風飄過薔薇
【賞析】
此作以囁嚅獨語的方式,表達一種惜春戀春的真情摯意。自問自答,一往情深。在問答中,波瀾回環地畫出春的腳步和形神。上片欲喚春歸來同住攻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下片寫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麼一個主題。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並人情味地加以表現,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清平樂黃庭堅意境450字
《清平樂·春歸何處》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詞作。這是一首感歎時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詞,作者以淒婉的筆法,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眷戀、癡情和追求。上片寫春天的歸去。作者將春擬人化,起句發問,既點明尋春、惜春旨意,又透出愛春、傷春情緒。接著又以對春天的體貼關懷,寫春去無痕。“若有”兩句用浪漫的筆法表達自己的願望,寫出了對春天的依戀深情。下片寫夏季的到來。作者先以歎問點明春天已無蹤跡,進一步表現惜春的沉痛,接著,想到黃鸝定會知道。然而,人、鳥語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層煩惱和沉痛。結尾以黃鸝“飛過薔薇”寫出尋春最後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薔薇暗示了夏天已經到來。與一般惜春之詞不同,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裏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設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隻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象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後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實的描述。上麵想象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之蹤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回環反複;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回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清平樂(宋)黃庭堅
春天回到何處?留下一派清靜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的我同住。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什麼人會知,除非你問一問黃鸝。它的叫聲十分婉轉,但無人能夠理解,隻有任憑輕風飄過薔薇。
作品內容
年代:宋
作者:黃庭堅
作品:清平樂
內容: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作品注釋
注釋
①問取:問。
②因風:趁著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
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
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穀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穀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
穀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曆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
之妙。
李煜的清平樂與黃庭堅的清平樂比較
名稱: 清平樂(春歸何處)
作者: 黃庭堅
正文: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作品注釋
注釋
①問取:問。
②因風:趁著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
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
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穀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穀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
穀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曆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之妙。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作者】:李煜
上片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還來;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托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淒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
黃庭堅著名詩句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複》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黃庭堅《登快閣》
山行六七裏,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 黃庭堅《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 黃庭堅《清明》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 黃庭堅《水調歌頭·遊覽》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 黃庭堅《寄黃幾複》
**枝頭生曉寒。 —— 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 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裏芰荷香。 ——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隱隱望青塚,特地起閑愁。 —— 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 黃庭堅《寄黃幾複》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 黃庭堅《牧童詩》
春無蹤跡誰知。 —— 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
共倒金荷家萬裏,歡得尊前相屬。 —— 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
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落日塞垣路,風勁戛貂裘。 —— 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 黃庭堅《水調歌頭·遊覽》
清平樂黃庭堅詩人為什麼要尋找春的蹤跡
出自北宋詩人黃庭堅的《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詞中以擬人化的手法,因為詩人把春當著自己密友,難分難舎。並如有人知道春的去處,一定要讓她回來與我共處,仿佛詩人的住處即是春天的家,應當回歸故裏,找春天就是找家人。把春天物化,唐代白居易也有詩句,在大林寺桃花中稱"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宋人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也表現了詩人視春如友的心情
黃庭堅<<清平樂>>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賞析】
此作以囁嚅獨語的方式,表達一種惜春戀春的真情摯意。自問自答,一往情深。在問答中,波瀾回環地畫出春的腳步和形神。上片欲喚春歸來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下片寫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麼一個主題。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並人情味地加以表現,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清平樂 李煜 黃庭堅
李煜與黃庭堅的《清平樂》賞析
清平樂
[南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他有書畫、音樂等多方麵的文藝才能,他的詞作清麗雅致,感情真淳,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高中二年級的課本選了李煜的一首《虞美人》,今天我們欣賞他的另一首作品《清平樂》。這首詞聲情並茂地抒寫了憶念其弟的離別之情,也是極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首詞。
李煜采用了錯落有致的筆法,於情景交融中抒發深切的離情。"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春天本是萬物複蘇的季節,應該是處處陽光明媚,生機盎然,可是皆因一個"別"字,使人觸目皆傷,柔腸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是緊承上一句,具體寫"觸目"之傷。梅花若雪,本來也是極其美妙的景色,可是因為"別",使得人心也亂了--不是花亂,是心亂,那拂不去的,也不是花瓣,而是離愁。"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古有鴻雁傳書的故事,可是眼前卻是雁歸人未歸,更添傷感。進而人未歸,夢亦不成,怎不叫人傷心呢?這二句似虛似實,輕柔縹緲,儲成了強烈的審美情感的張力。最後以一個精典的譬喻做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詞意傾注,流走如珠。
李煜詞最精妙之處在於他善於運用譬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這首《清平樂》通篇都在抒寫"離恨",可是"離恨"是非常抽象的一個東西,要怎樣才能做到把自己心中由離恨引發的愁苦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呢?除了氛圍的營造,情緒的渲染,最精典的莫過於那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春草比喻愁思,直接影響到後來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則言其多,二則言其廣,三則言其不盡,比喻新穎貼切,令人拍案叫絕。而李煜在其他詞作中亦有類似情況的佳句:如他在《烏夜啼》裏說:"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又把心亂如麻,牽腸掛肚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耐人咀嚼。還有那首流傳千古的《虞美人》中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春水比喻愁思,也寫出了愁思深、長、不盡的特點,而更顯惆悵迷蒙。這些都是李煜善於運用譬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好例子。
這首詞多采用白描手法,語言清新淡雅,不飾雕琢,恰如清水芙蓉,天然成姿。這首《清平樂》沒有用任何典故,也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隻是借助落梅、鴻雁、春草等意象來直抒胸臆,卻達到了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字字寫物,句句寫景,可是我們卻能感受到字字句句都是在寫人心。用清新淡雅的語言表達迂回曲折的複雜心情,故能取得清而不淡的動人魅力。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評析]
這是一首構思新穎、格調清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發問起調。作者沒有描寫落花流水春殘景象,也沒有表現悼紅惜綠的傷春情懷,隻由問春而至尋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態,希冀駐日回景之衷腸已躍然紙上。下片以反詰句承接,將上征下癡語奇想輕輕宕開,而將惜春尋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黃鸝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蹤跡。何不住問之?但人情鳥語難通,尋春願望終成......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黃庭堅《清平樂》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