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嵇康有關的成語!!!!!
赴湯蹈火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製;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與嵇康有關的詞語
姓名:嵇康
生卒:(223-263年)
籍貫:譙郡銍縣(今安徽宿州)人。
家庭主要成員:父親:嵇昭;配偶:長樂亭公主(曹操曾孫女);兒子嵇紹
竹林七賢的成語
鶴立雞群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他的兒子稽紹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十分突出。晉惠帝時,稽紹任侍中,時值“八王之亂”,朝廷北征,嵇紹因天子流亡在外,接奉詔書馳往行駕住處。恰逢朝廷軍隊在蕩陰戰敗,惠帝負傷,百官及眾侍衛潰逃,隻有嵇紹正冠扶帶,挺身保衛惠帝。後稽紹被叛軍殺害,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惠帝為他的死哀痛悲歎。等到戰事平息,侍從要浣洗禦衣,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稽紹的忠義得到了後世曆代君主的肯定,杜甫、文天祥等人亦在詩作中讚揚稽紹的忠烈。當年稽紹初到洛陽時,有人對王戎說道:“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裏顯得很突出。
豎子成名
出自《晉書·阮籍傳》,“(阮籍)嚐登廣武,觀楚漢戰處,歎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阮籍清高自負,放蕩不羈,觀古戰場,感慨萬端,發廣武之歎,認為秦末沒有真正的英雄豪傑,於是像劉邦那樣的人,也竟得勢成名。後世對此歎爭論頗多,蘇東坡認為,“傷時無劉、項也。豎子指魏晉間人耳。”時過境遷,一晃千年,阮籍的這句話到底是說楚漢相爭時期“無英雄”還是作者身處的時代“豎子成名”,今人已無從考證了,恐怕隻有阮籍本人知道了。現以“豎子成名”形容庸人得誌,或感歎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題鳳在門
嵇康與呂安是莫逆之交,“每一相思,千裏命駕”。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嵇康之兄嵇喜出來接待,姿態甚恭。呂安不進門,隻是在大門上題“鳳”字後離去。嵇喜不甚理解,心想鳳乃鳥王,意喻吉祥,以為呂安在恭維自己,甚是高興。嵇康回來看到此字說:“‘鳳’字凡鳥也。”呂安本意是說嵇喜與其弟嵇康相比是個“俗”人,諷刺嵇喜不過是隻平庸的凡鳥。題鳳在門有表麵讚揚、暗地裏譏諷之意。順便一提,嵇喜被稱為“有當世才”, 晉時曆任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揚州刺史、太仆、宗正,也堪稱一代人物,但過於注重官場,不為清流所重。
廣陵散絕
嵇康,字叔業,身長七尺八寸,風姿傑出,文學、玄學、音樂無不博通。嵇康遊洛陽時,一夜在華陽亭彈琴,忽有高士來訪,二人談論音律,甚是投機。這位客人向嵇康借琴彈奏一曲,曲音渾厚堅實,聲調絕妙不凡,是為《廣陵散》。嵇康向這位客人求譜,客人說,傳譜不難,但要求嵇康不將曲譜傳與他人,嵇康應允。傳罷,這位高士飄然而去。嵇康為人岩岩如鬆,介然不群,蔑視權貴,為偽士所不容。嵇康與呂巽(字長悌)、呂安(字仲悌)兩兄弟交好,後因呂巽強占弟媳徐氏,呂氏兄弟相交惡。呂巽誣告呂安“撾母”不孝,嵇康憤憤然寫下《與呂長悌絕交書》為友辯護,以司馬昭為首的權貴偽士以此為借口,將嵇康與呂安一同迫害入獄。嵇康被捕,全城嘩然,洛陽三千太學生為嵇康請命,願以嵇康為師,以救嵇康,朝廷不允。嵇康臨刑前,托孤於山濤,神氣不變,索琴彈曲《廣陵散》,曲畢,感慨《廣陵散》即將從此湮滅,場麵悲壯,舉國大慟。“廣陵散絕”常比喻優良傳統斷絕或後繼無人。
璞玉渾金
山濤,字巨源,“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早孤居貧,少有氣量。“竹林七賢”多以做官為恥,但山濤曠達致遠,追循“君子和而不同”。在曹魏時期,山濤目睹政權內部的殘酷鬥爭,拒不出仕;司馬昭掌握政權後,山濤年至不惑,才開始為官。他雖身在官場,但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令人欽佩。山濤由選曹郎調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薦舉嵇康代其原職,嵇康拒絕山濤引薦並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深知嵇康為人,毫不介意。後嵇康受誣入獄,臨刑前托孤於山濤,山濤毅然接受,將嵇康的一對兒女撫養成人,後還推薦嵇康之子嵇紹為官。山濤於亂世為官,能堅持獨立人格、堅守為人底線,實屬不易,王戎盛讚:“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璞玉”是未經人工雕琢的玉,“渾金”是沒有冶煉過的金子,人們往往追求金石華麗的外表,卻看不到璞玉渾金的內在高貴。“璞玉渾金”比喻天然美質,多形容人品質樸質純良。
山公啟事
曹魏時期,山濤任吏部選曹郎,西晉政權建立後,晉武帝司馬炎任他為禮部尚書。十多年來,山濤在此位上選賢舉能。每有官缺,山濤就啟奏若幹名人選,得到晉武帝授意後,再對晉武帝青睞的人才予以安排。因此,在群臣看來,不少新入職的官員並非是眾臣所薦舉的,而大家又不知武帝的真實意圖,遂多以為是山濤自意安排的。所以,有些大臣就在皇帝麵前說山濤的壞話,晉武帝也不明真相,給山濤寫了一封手令:“夫用人惟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而山濤對此不以解釋,仍一如既往。一年以後,緋議即止。山濤對所薦之人都加以點評,將人才的出身、簡曆、分類、考核情況等寫成“啟事”供皇帝參考,時人稱之“山公啟事”,以示山濤會做官、辦事認真。
用哪個詞形容嵇康衣著?
形容的詞語很多啊
嵇康風度非凡,為一世之標,史載: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鬆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世說新語·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晉書·嵇康傳》)
●康嚐采藥遊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鹹謂為神。(《晉書·嵇康傳》)
●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說新語·容止》引《康別傳》)
●康美音氣,好容色。(《文選·五君詠》引《嵇康別傳》)
也就是說,嵇康身材高大(魏尺無明確換算標準,約在漢尺與晉尺之間,折合約為181.74~191.1),儀容俊美,聲音悅耳,文采卓越。雖然不刻意裝扮自己,卻能通過超脫的氣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從竹林七賢衍生的成語。 20個以上就采納。並且注明是誰。
1、半信半疑
原為“半信半不信”。三國魏嵇康《答張遼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中有:“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半不信耶?”人們逐漸將“不信”改為“疑”,使這一成語更加規整。半信半疑指對人對事不能肯定,持懷疑態度。
2、長林豐草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有:“此猶禽鹿,少見訓育……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誌在豐草也。”借指隱居、適宜生活之地,也比喻嵇康隱居不仕、不與司馬氏合作的堅定意誌。
3、才長識寡
原為“才多識寡”。南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中有:“嵇康遊於汲郡山中,遇道士孫登,遂與之遊。康臨去,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指人善於治學,不善治身。嵇康在輝縣一帶遇到孫登,與他同遊相處多日,平時並無多語;臨分別時,孫登曾對嵇康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話,但這話沒起太大作用,大致是嵇康的性情決定的。因為人的性格不容易被改變。
4、蹉跎歲月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第七)》中有:“白日忽蹉跎,驅馬複來歸。”指虛度了大好時光。光陰易逝,世事難料。
5、得意忘形
《晉書·阮籍傳》中有:“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指人高興失去常態。得意忘形是人的一種興奮狀態。
6、堆案盈機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有:“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愈自勉強,則不能久。”指書籍、文件或材料堆積得又多又雜。
7、犢鼻高掛
又引出“聊複爾耳”、“南阮北阮”。三國時期魏國人阮鹹,字仲容,僑居山陽多年,竹林七賢之一。家居於道南,其他阮姓居道北。南阮貧,北阮都很富。農曆七月七,北阮曬衣物,都是綾羅綢緞。阮鹹用竹竿掛大布犢鼻褌(農村人穿的粗布免襠褲頭)於中庭。有人譏笑他寒磣。他說:“未能免俗,聊複爾耳!(即跟勢利、不能免俗的人,有什麼好說的!)”指將不該顯露的東西顯露出來或指甘於清貧,不卑不亢,不與世間惡俗同流合汙的人士。
8、法常評酒
釋法常,河陽人,喜嗜酒,常醉,醉則大睡,醒後即吟“優遊曲世界,爛漫枕神仙。”對人說:“酒天虛無,酒地綿邈,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樂其可得而量也,轉而入於飛蝶都,則又蒙騰浩渺而不思覺也。”釋法常當是焦作地區有史記載的 “酒中仙客”之一。
9、廣陵散絕
南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中有:“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嚐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廣陵散》源於廣陵地區(今安徽壽縣一帶),民間樂曲,長45個樂段,隋以前的樂譜,寫春秋戰國時期“聶政刺韓”故事,聶政受韓國大臣嚴遂之托,刺殺韓國權相韓傀。“廣陵散絕”引指某種學問、技藝失落或某種傳統中斷,後繼乏人;“廣陵散絕”何嚐不是指曹魏政權的中堅力量在與司馬氏的鬥爭中倒掉、徹底垮台?
10、廣武之歎
《晉書·阮籍傳》裴鬆子注引東晉孫盛《魏氏春秋》、《三國誌·魏書·阮籍傳》中有:“(阮籍)嚐登廣武,觀楚、漢戰區,乃歎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乎!’”指觸景生情,感歎當時缺乏能人,使徒有虛名者得逞於世;隱喻庸人得誌。
11、鶴立雞群
三國時期魏國,嵇康(字叔夜)身高七尺,偉岸俊爽,才華橫溢,時人稱之“龍章鳳姿”。當時,有人對王戎說:“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王戎說:“您還沒見過他父親(嵇康)呢。”
山濤曾說:“嵇叔夜的為人,像山岩上的孤鬆獨立;他醉的時候,又像玉山將崩倒。”即“玉山崩頹”。“鶴立雞群”指象鶴站立在雞群中那麼顯眼。借喻人的儀表和才能出眾。
12、黃公酒壚
南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傷逝》中有:王戎“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絏。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指景在人去、傷逝憶舊的言辭、情緒和代名詞。
13、借酒澆愁
原為“酒澆壘塊”。東晉郭澄之《郭子》中有:“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指借喝酒排解心中對時事的憂悶、鬱結。
14、嵇康鍛鐵
三國時期魏國,嵇康手藝靈巧,善鍛鐵。住宅邊流水環繞一棵大柳樹,家人鄰居常在樹下閑戲,嵇康在樹下打鐵。家裏不富裕,但有人要求打鐵具,嵇康欣然應允,卻少收錢。親友舊交帶著酒肉、澄沙糕來到這裏,嵇康就與他們一起暢飲、交談,直到吃喝完畢。“嵇康鍛鐵”指閑適和諧、自食其力的田園生活,短暫的、令人難忘的生活片段。
15、嵇康疏懶
三國時期魏國,嵇康的《與山居源絕交書》中有:“少加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性複疏懶,筋駑肉緩。頭麵一月常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還有“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幾。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當時,山濤由選曹郎升遷它職,想舉薦嵇康替代自己原來的官職,嵇康做《與山居源絕交書》予以拒絕。說自己庸俗不堪,不敢輕視朝廷,怕辱沒了大將軍,其實是說自己不宜、不願、不想、不屑參與時政。嵇康疏於寫書、洗漱、交際,是不願出仕的借口。其實,他不是真心與山濤(字巨源)絕交,而是與不相符合的思想絕交,與不相符合的時政、世故、禮教絕交。
16、鳩醴漏脯
三國魏嵇康《卜疑》中有:“故嗜酒者自抑於鳩醴,貪食者忍饑於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棄之不疑也。”指特別愛喝酒的人不會喝毒酒和貪吃的人不會吃地上掉的、變質不好的食物,指人有認識、有感情、有智慧,不會隻圖眼前的享受而不顧後果。
17、劉伶嗜醉
也稱“劉伶五鬥”、“枕麹(曲)劉生”。三國時期,魏國沛郡人劉伶,字伯倫,僑居山陽多年,竹林七賢之一。戀酒放達,一飲一斛,五鬥解酲。常乘鹿車,跟從荷鍤隨身,遨遊一世。劉伶以天地為一朝,萬年為須臾,日月為門窗,荒野為庭院。行無蹤跡,居無定所,天為幕、地為席,枕麹(曲)藉糟,無思慮,樂陶陶。用一副縱情自然、酣暢無憂的胸懷、態度對待世界。堪稱“酒中仙客”之一。
18、龍驤虎步
三國魏嵇康《卜疑》中有:“······寧如市南子之神勇內固、山淵其誌乎?將如毛公藺生之龍驤虎步、慕為壯士乎?······”指人正氣凜然、威武雄壯。
《“竹林七賢”引出的成語》有十二個成語是和竹林七賢相關的:
璞玉渾金、鶴立雞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玉山自倒、鶴立雞群、卿卿我我、禽獸不如、得意忘形、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遭人白眼,其中鶴立雞群和得意忘形和上麵是重複的。
“竹林七賢”引出的成語
說起“竹林七賢”,在魏晉時期可謂赫赫有名,他們分別是嵇康、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以及阮籍、阮鹹叔侄。因其七人經常在一片竹林(位於今雲台山景區百家岩一帶)裏相聚,一同縱酒狂歌,做詩彈琴,故稱“竹林七賢”。可能你不知道,璞玉渾金、鶴立雞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等很多成語都是從“竹林七賢”口中代代相傳的。故事先由“七賢”中的山濤說起,因為他是我們的老鄉——焦作武陟縣人。山濤,字巨源,年輕時就性格耿直,器量寬宏。當時司馬氏和曹魏爭奪政權,社會動蕩不安,政治黑暗腐敗。他不願卷入官場因而隱居潔身自好,跟嵇康、阮籍、王戎等人意氣相投,一起作“竹林之遊”,共同研究老子、莊子的道家學說。王戎稱讚他說:“山濤這個人就像是璞玉渾金,人人都讚賞它寶貴,卻又不知怎樣形容它的素質。“璞玉渾金”的意思是說,未經雕琢的玉、”未經冶煉的金子,天然美質,沒有加以人工的修飾。山濤直到四十歲時才出來做了郡的主簿、功曹,直至推舉為孝廉。司馬懿的妻子穆氏是他的表姑,因而司馬師掌權時就讓司隸推舉他為秀才,任為郎中,不久又升任趙國相、尚書吏部郎。司馬昭曾寫信給他說:“您任職公正清廉,情操高雅超出世人。我想您必定手頭困窘用度缺乏,現在派人送去錢二十萬,穀二百斛。”司馬昭做了大將軍後,又委任山濤為大將軍從事中郎。這時,山濤就舉薦好友嵇康接替自己尚書吏部郎的職位。再說嵇康,字叔夜,三國末期譙郡(今安徽省宿縣西南)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音樂家。他才華卓越,誌向高遠,剛直豪邁但不合群。嵇康長得身高七尺八寸,不喜歡修飾,風度姿態特別秀美。見到他的人都讚歎說:“風度瀟灑就像鬆樹下的風,清高而舒緩綿長。”山濤稱讚他說:“嵇叔夜魁梧挺拔,就像獨立的孤鬆;‘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將崩(他的醉態,就像雄偉高大的玉山將要倒下來似的。’”)。“玉山自倒”這句成語由此而出,形容人喝醉酒的樣子。嵇康年輕時就勤奮好學,博覽群書,長大後特別喜歡老莊之道,蔑視世俗的禮法,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豁達狂放。王戎說,他和嵇康一起生活在山陽二十年,從來沒有看見過嵇康流露出歡喜或惱怒的神色。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任過中散大夫。他因憤慨於司馬氏篡政奪權,所以絕意仕進,寄情山水,彈琴詠詩。當山濤舉薦他任尚書吏部郎時,他嚴詞拒絕,並為此寫了一封信跟山濤絕交,這就是文學史上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信中列舉了“必不堪者”七條,條條針對司馬氏愚弄百姓的陳腐而虛偽的禮教,文辭迂回犀利,極盡嘲諷之能事;又舉了“甚不可者”兩條,進一步表達了對當時禮法的蔑視,那“非湯、武而薄周、孔”的措辭,尤其激烈大膽,充分表現了嵇康那種放任曠達、嫉惡如仇的性格。如此一來,當然觸怒了司馬氏,再加上鍾會的蓄意陷害,嵇康最終被司馬昭下令殺害。當他在洛陽東市受刑的時候,神色不變,淡定自若,取琴彈奏樂曲《廣陵散》,樂聲激揚震撼,此情此景,令人肝腸寸斷!一曲奏完,嵇康說:“當年袁孝尼曾經向我請求學習這首曲子,我吝惜守秘,不肯傳給他。《廣陵散》於今絕矣。”天籟之音,至此成為“絕響”“絕響”一詞在今天泛稱學問或技藝的失傳。山濤與司馬昭父子、嵇康父子均有不解之緣。早先,司馬師死後,沒有兒子,司馬昭把次子司馬攸過繼過去。司馬昭被封為晉王,要立太子,他問裴秀說:“這事業是我哥哥所創,還沒有成功他就去世了,我隻不過是接過手來罷了。所以我想立攸做太子,把事業交還給哥哥,您看怎麼樣?”裴秀認為不妥。司馬昭又問山濤。山濤回答說:“廢長立幼,違禮不祥。”意思是廢掉長子立小兒子,是違反禮法不吉祥的,國家的危險常常就從這裏孕育發生。司馬昭這才決心立長子司馬炎為太子。司馬炎受禪做了皇帝,就是晉武帝,任命山濤就任大鴻臚,封為新遝伯。後來,山濤出任冀州刺史兼寧遠將軍。晉武帝鹹寧年間,山濤升任尚書仆射,兼侍中,主持吏部,掌管官員的提拔任命。每逢有一個官職出缺,他往往擬出幾個人的名單,由晉武帝挑選任用。對於每個人的品行才幹,他都一一出題考察,當時人稱為“山公啟事”。山濤在任上努力尋訪搜羅賢能,從隱居被埋沒的人士中選拔人才,經他推薦的三十多人,都在當時出人頭地,其中就有嵇康之子嵇紹。嵇紹,字延祖,十歲那年父親被害,他與母親隱居讀書,侍奉母親殷勤周到。山濤深知其才,便這樣向晉武帝推薦道:《書經·康誥》有“這樣的話:‘父子有罪也不相牽連。’嵇紹的賢能比得上古人穀阝缺,應當加以任命,聘為秘書郎。”晉武帝對山濤說:“按你說的,都可以做秘書丞了,哪能隻做個郎官呢?”於是下詔書征召嵇紹,入朝為秘書丞。嵇紹剛入京城,就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頭一次看見嵇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像野鶴站在雞群中。”王戎說:“那是你沒有見過他父親嵇康,人家都稱讚是玉山孤鬆哩。“鶴立雞群”這句成語源出此處,比喻人的儀表才能超群出眾。”嵇紹多次升官,被任為汝陽太守。尚書左仆射裴顧很是器重他,常常說:“如果讓嵇紹做吏部尚書,天下就不會有被遺棄沒有受錄用的人才了。”嵇紹擔任徐州刺史時,石崇做都督,雖然性情驕橫凶暴,可是嵇紹按正道規矩相待,因而石崇也很尊敬他。晉惠帝元康初年,嵇紹入朝擔任給事黃門侍郎。當時侍中賈謐是賈後的外家國戚,極受榮寵,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許多官員都爭著巴結投其門下。賈謐要求和嵇紹結交為朋友,嵇紹拒絕了他,連信也不回。後來賈後垮台,賈謐被殺,嵇紹因為不阿附賈後一黨,被封為弋陽子,升任散騎常侍,再升為侍中。晉惠帝司馬衷是曆史上著名的“白癡皇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七月,“八王之亂”激戰正酣,東海王司馬越挾皇帝和文武百官討伐成都王司馬穎。蕩陰之戰,朝廷軍隊大敗,百官和侍衛全部潰散,自顧逃命去了。隻有嵇紹一人保護著晉惠帝,敵軍衝過來,飛箭如雨,嵇紹奮不顧身遮擋著皇帝,被殺於晉惠帝身旁,血濺惠帝的衣裳。待事情平定後,手下人要洗這件龍袍,晉惠帝悲哀地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它。”嵇紹如此大義凜然,至今仍值得我們後人景仰。前麵數次提到王戎,現在該說一說了。王戎,字浚衝,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縣)人。父親王渾任涼州刺史,封為貞陵亭侯,是阮籍的朋友。王戎從小就很聰明,七歲時,就不盲目地跟其他孩子哄搶路邊李樹上的李子,因為他知道李樹在路旁生長卻能留下許多果子,一定是苦澀的。阮籍每次探訪他父親王渾,一會兒就離開;去看望王戎,總是交談很久才出來。當時,王戎才十五歲,比阮籍小二十歲,二人竟成忘年交。阮籍對王渾說:“浚衝高明的見識,不屬於您這一流的人物,跟您談古論今,不如跟他談。”於是王戎就常常跟阮籍等人相聚,成為“竹林七賢”中最年輕的一位。王渾病死在涼州刺史的任上,部屬官員贈送的賻儀有幾百萬,王戎推辭不肯接受,因此受人敬重,名聲遠播。隨即他承襲了父親的爵位,被聘為相國的屬官(曆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等官職)。鎮西將軍鍾會統兵討伐蜀國,臨行前去拜訪王戎,向他征求意見。他說:“道家有這樣一句話,有作為卻不自恃。這道理是說,並非成就功勳難,保持功勳才真正難啊。”後來鍾會攻下蜀國,竟野心勃發,想擁兵割據叛亂而被殺。朝廷的士大夫議論起這事,都認為王戎有遠見卓識。晉武帝鹹寧年間,王戎升為豫州刺史,擔任建威將軍,奉命討伐吳國,進攻武昌,吳將楊雍等紛紛率領部下投降。王戎指揮大軍挺進長江,吳將孟泰獻出蘄春、邾縣二城投降。吳國平定後,王戎晉爵為安豐縣侯,王戎後來做到尚書左仆射兼管吏部,還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但卻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古代時,“卿”字多用於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王戎的妻子卻經常用“卿”稱呼王戎。起初王戎聽了很不自在,提出意見說:“女人用‘卿’來稱呼丈夫,按禮法來說是不恭敬的。以後可不要這樣了。”他妻子回答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親昵你,疼愛你,因此用卿來稱呼你。我不用卿來稱呼你,誰有資格用卿來稱呼你)?”王戎聽後一笑,就隨她去了。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一句成語“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間的相愛。最後,要著重說一說阮籍,他留下的典故最多,也是“竹林七賢”中最瘋瘋癲癲的一個。阮籍,字嗣宗,三國末期晉朝初年陳留郡尉氏縣(今河南省尉氏縣)人,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傲世俗儒,放蕩不羈。有時在家裏讀書,數日不出門;有時出外遊山玩水,幾天都不回家;有時獨自駕著車子隨意地走,不管路徑,待到車子走到沒路可走時,他就大哭一番往回走。《晉書·阮籍傳》說他“當其得意,忽忘形骸(當他高興到極點時,甚至忘記了自身的存在)”可見他是一個多麼隨心所欲的人。其實阮籍不但有才華,有見識,而且也有過濟世利民的抱負。但是魏晉之際,天下大亂,正直的人很少能保住身家性命,阮籍對此非常不滿,因此不想參與政事,憤世嫉俗,裝癡作呆。曹爽做魏國輔政大臣時,召他做參軍,他借口有病推辭不就職,躲在鄉裏。一年多後,曹爽一夥被誅殺滅族,當時的人都佩服他有遠見。司馬懿和司馬師掌權時,都任命他做從事中郎。曹髦做皇帝時,封他為關內侯,升散騎常侍。他聽說步兵營廚子善於釀酒,並貯存有酒三百斛,就設法求得做了步兵校尉,為的是能天天喝個夠。司馬昭曾經想為兒子司馬炎(即晉武帝)向阮籍求親,阮籍喝得爛醉如泥,一連六十天。司馬昭談不上話,隻好作罷。鍾會曾多次拿時事問阮籍,想從他的回話中挑出毛病來陷害他,而他都因為喝得沉沉大醉而幸免。有一回,在司馬昭的大將軍府中,聽見有關官員報告說,有個做兒子的殺了母親。阮籍感歎說:“嘻!殺父親還可以,竟然殺母親!”滿座的人都怪他失言。司馬昭說:“殺父親,在天下是罪大惡極的事,你怎麼認為可以呢?”阮籍說:“禽獸隻知誰是母親卻不知父親。殺父親,屬於禽獸一類。殺母親,連禽獸也不如了。”眾人歎服。這也是成語“禽獸不如”的由來。阮籍愛作“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兩眼正視,眼睛黑的多就是“青眼”。兩眼斜視,眼睛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對講究禮法的庸俗的人很鄙視,常常用白眼去對待。阮籍母親去世,嵇喜去吊喪,阮籍給予“白眼”,嵇喜很不高興地走了。隨後嵇喜的弟弟嵇康帶著酒挾著琴去探問,阮籍很高興,就“青眼”對待。有一次,他登上廣武城,觀看當年楚(項羽)漢(劉邦)交戰的地方,懷古傷今,無限感慨,歎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沒有英雄,叫這小子成了氣候)”表示了他對劉邦人品的輕蔑。後人根據阮籍的故事,引申出幾句成語。一句是“得意忘形”。把心思放在所得上而忘記了自己所處的地位。後來多用以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誌,就高興得控製不住自己。一句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表示某個人物的出名主要由於時勢造成,而非由於才能出眾。另外,表示感謝人家的賞識,叫“垂青”或“青睞”;被人瞧不起,叫“遭人白眼”。至此,“竹林七賢”留給我們的成語故事說完了,故事雖然已十分久遠,但今天讀來仍令人感慨萬千,情難自禁。他們為中華文化留下的精辟詞語,也將會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給予人們啟迪和教育。
形容絕境的四字成語
道盡塗窮 指無路可走,陷於絕境。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塗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道盡途殫 指無路可走,陷於絕境。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塗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扼吭奪食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於絕境。
出處:《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以速其斃乎?”
釜底遊魚 在鍋裏遊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出處:《後漢書·張綱傳》:“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釜中遊魚 在鍋裏遊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出處:《後漢書·張綱傳》:“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疾不可為 疾:病;為:治。病已不可醫治。比喻已到了絕境。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枯樹逢春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比喻絕境逢生。
出處:《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枯樹生花 枯樹開起花來。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處:《三國誌·魏誌·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赴湯滔火有什麼成語典故
赴湯滔火的意思
【成語】赴湯蹈火
【拚音】fù tāng dǎo huǒ
【釋義】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原指奔上煮沸的水,踏上火海。比喻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行為。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氣,努力向前衝。
赴湯滔火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劉表占據著荊州,手下的官員韓嵩勸他投降曹操。劉表沒有同意,他要韓嵩到許昌探聽一下曹操的虛實,以圖有機可乘。韓嵩表示,就是讓我去跳滾燙的水池,去走熊熊烈火,我也決不推辭。
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遊於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後,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誌氣可托,不可奪也”。
接著又寫到自己傾慕尚子平、台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製,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肴來喂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鍾會,以言論放蕩、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請給出竹林七賢或者與之有關的成語。20條以上給采納。
龍章鳳姿
南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孝標注引《晉書·嵇康別傳》中有:“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指儀表端莊美好、特別出眾。
目送歸鴻
也作“目送手揮”,任性自然、息息相別的樣子。三國時期魏國,嵇康僑居山陽二十年,竹林七賢之一。其詩《贈秀才入軍》中有:“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泰)玄。”體現出作者具有一種時空悠遠,發奮上進,怡然處之,不枉此生的心態、意念。
怒目切齒
三國時期魏國劉伶《酒德頌》中有:“······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蜂起······”指對厭惡的事物憤怒到了極點。
卿卿我我
王戎,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縣)人。晉武帝鹹寧年間,王戎升為豫州刺史,擔任建威將軍,奉命討伐吳國,進攻武昌,吳將楊雍等紛紛率領部下投降。王戎指揮大軍挺進長江,吳將孟泰獻出蘄春、邾縣二城投降。吳國平定後,王戎晉爵為安豐縣侯,後來做到尚書左仆射兼管吏部,還升任司徒,位列三公。古時候,“卿”多用於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王戎的妻子卻經常用“卿”稱呼王戎。起初王戎聽了很不自在,說:“女人用‘卿’來稱呼丈夫,按禮法來說是不恭敬的,以後可不要這樣了。”他妻子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親昵你,疼愛你,因此用卿來稱呼你。我不用卿稱呼你,誰有資格用卿稱呼你)?”王戎聽後一笑,就隨她去了。後人漸漸用“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間的相愛、和諧。
青白眼色
又稱“青白眼”。三國時期魏國,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人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竹林七賢之一。僑居山陽多年,善用青眼、白眼看人,對待禮俗之士用白眼(側目相視),對待喜愛、誌趣相投之士用青眼(正眼以對)。一次,嵇康的兄長嵇喜知道阮籍家有喪事,就來吊唁,哭哀甚悲。阮籍用白眼對他,嵇喜心中不悅,就回去了。嵇康知道阮籍家有喪事後,帶著酒、夾著琴來看望。阮籍用青眼(正眼)、用酒肉飯菜熱情招待。指待人接物愛憎分明。“青眼相看”指對人物喜愛、重視、優待。
竊竊私語
也作“竊語私議”。三國魏嵇康《家誡》中有:“若見竊語私議,便舍起,勿使忌人也。”看到有人聚在一起議論別人的閑話短長,就離開他們,不要引起別人猜忌。竊竊私語指背地裏、偷偷與人交談。
阮鹹之縱
《晉書·阮鹹傳》中有:“素幸姑之婢,姑當歸於夫家,初雲留婢,既而自從去。時方有客,鹹聞之,遽借客驢追婢,既及,與婢累騎而還,論者甚非之。”指阮鹹性情隨意、不拘禮法,對愛情的執著態度。
山陽聞笛
又作“山陽鄰笛”。魏晉時期,河內懷(今武陟西南)人向秀,字子期,竹林七賢之一。好友嵇康、呂安去世後,向秀被感懷思舊情緒纏繞,有撕心裂肺的痛楚。不久,山濤邀他再去洛陽應考做官。向秀考試後,折回山陽去看望嵇康故居,想自己與嵇康、呂安誌趣相投,一同灌園打鐵、遊樂暢飲。如今,人各東西,竹木蕭條,泉水淒然,又正好聽到鄰家傳出的笛音,發音嘹亮,聽起來卻有淒涼、悲愴之感,故寫下《思舊賦》,哀怨之情在心,又不能盡皆發泄出來。繼而有“聞笛賦”、“ 山陽賦”、“山陽會”、“山陽淚”、“山陽笛”、“黃公酒壚”、“莫待山陽路,空聞舊笛悲。(南朝詩人庾信《寄徐陵》詩句)”等有關思念、憑吊賢人的詞語典故出現。指懷念故事、故友以及美好事物的淒美狀況。
山公啟事
山濤,三國魏河內郡懷(今河南焦作武陟)人。司馬昭當權時,山濤任吏部選曹郎,專門為朝廷選拔人才。他居選官職位十年,每遇到官缺,總是提前擬好幾位人選,奏明司馬昭,由司馬昭挑選決定。山濤在每次選賢任能、甄選人才上報朝廷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目標、貼出啟事,把人才的簡曆、去向、分類、考核等情況寫明。時人稱之“山公啟事”,說明山濤會做官、辦事認真。
視丹如綠
三國魏郭遐叔《贈嵇康五首(第一)》中有:“思念君子,溫其如玉。心之憂矣。視丹如綠。”指憂慮過度而視覺模糊、精神恍惚;引指喜愛某人,對他的缺點忽略不計、對他的優點看得更重。
虱處褌中
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中有:“且汝獨不見群虱之處褌之中乎,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大吉宅也。”指庸人生活在狹小局促的環境中,不知危險、不見世麵,苟且偷安。
事與願違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中有“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指事情的結果和預想不一致。
題鳳在門
又稱“適嵇命駕”。嵇康與呂安是好朋友,想念的時候,就會不遠萬裏趕去相見。有一次,呂安來看望嵇康,正好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弟弟嵇喜出來接待,呂安不進門,隻是在大門上題“鳳”字後離去。嵇喜不明白,嵇康回來後說:“鳳字由‘凡’、‘鳥’兩字組成,比喻庸俗不高雅。”題鳳在門有表麵讚揚、暗地裏譏諷之意。也說明賢人的性格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王戎識李
又稱“辨李王戎”、“道邊苦李”。三國時期,王戎(字濬衝)僑居山陽多年,竹林七賢之一。他七歲時曾與夥伴一起遊玩,見到路邊李樹上多李子。夥伴們爭相上前摘取,隻有王戎不動。別人問王戎,他說:“果樹在路邊,還留有這麼多果實,這李子必定是苦的。”大家嚐後,果然是這樣。
有這樣一個故事,王戎、和嶠同時喪母,兩人都在家盡孝服喪。王戎消瘦得隻剩一把骨頭,和嶠哭得十分哀痛。晉武帝對大臣劉仲雄說:“你有沒有常去看望王戎、和嶠?聽說和嶠痛哭過甚,讓人擔憂呀。”劉仲雄說:“和嶠雖然禮節周到,但神氣不傷;王戎雖然禮節不周,但他是身心憔悴,精神受到很大打擊,隻剩一堆骨頭支撐著身體。和嶠行的是生孝,王戎行的是死孝。陛下擔憂的不應是和嶠,而應是王戎。”後有“王戎支骨”、“雞骨支離”、“雞骨支床”典故流傳,指因哀痛過度而神形消瘦、具毀或身體臥床不起。
心閑手敏
三國魏嵇康《琴賦》中有:“於是器冷弦調,心閑手敏······惟意所擬。”指技藝嫻熟、得心應手。
小阮賢於大阮
阮籍與其侄阮鹹同為竹林名士,時稱阮籍為大阮,阮鹹為小阮。指後代勝過前代。
萱草忘憂
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指具有特殊美好情感的人或物能給人以安慰、解除憂煩。從《養生論》等作品說明嵇康對生命抱有熱愛之情。
一行作吏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有:“遊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指一旦做了官。引指嵇康不願與司馬氏政權合作的態度。
誌同道合
三國時期魏國,向秀(字子期)懷郡人,小時候就與同郡的山濤相識,後與譙國嵇康、東平呂安成朋友,行動舉止相投,辦事思想相近。曾與嵇康、呂安在洛邑或山陽鍛鐵、灌園。誌趣迎合,世所少見。
竹林之遊
魏晉時期,嵇康(被譽為鳳竹、風竹)、阮籍(被譽為玉竹、雨竹)、山濤(被譽為佛肚竹)、阮鹹(被譽為露竹)、劉伶(被譽為酒竹)、王戎(被譽為篁竹)、向秀(被譽為晴竹)、呂安(被譽為斑竹)以及孫登、王烈等人曾於山陽大地、竹林之下,品評古今,指點江山,縱情暢飲,不同凡響。正始九年(248年),嵇康25歲、阮籍39歲、向秀22歲、阮鹹19歲、劉伶19歲、山濤44歲、王戎15歲,賢人三三兩兩或一二人聚會、優遊、歡飲、暢談,怡然自得。今輝縣市山陽村留有“竹林寺”、“竹林泉”等七賢遺跡;焦作市百家岩景區留有“劉伶醒酒台”、“王烈泉”等遺跡;焦作市城區東部有不少山陽古城牆遺址。大夫拜鬆,賢人愛竹。後人以竹林之遊指淡泊名利、坦蕩優遊的君子之交。
形容頭發的成語有哪些
[被發跣足]被發:披散頭發;跣足:赤腳。披散頭發,光著腳。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被發洋狂]被發:披散頭發。披散頭發,裝作瘋狂
[被發徒跣]徒跣:赤腳步行。披散頭發,赤腳走路。形容悲痛到極點
[被發入山]被:通“披”;被發:披散頭發。指歸隱山林
[被發佯狂]被發:披散頭發;佯:假裝。披散頭發,裝作瘋狂
[眥裂發指]眼角裂開,頭發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總角之交]總角:古時孩童頭發髻。指童年時期就結交的朋友。
[擢發莫數]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頭發,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櫛風沐雨]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麵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擢發難數]擢:拔。拔下全部頭發,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祝發文身]削短頭發,刻畫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區異族的風俗服製。
[植發衝冠]頭發直豎,頂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踴躍之狀。
[雲鬟霧鬢]頭發象飄浮縈繞的雲霧。形容女子發美。
[暈頭轉向]暈:頭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頭腦發暈,辨不清方向。形容糊裏糊塗或驚惶失措。
[一發千鈞]發:頭發;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象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心長發短]心長:智謀深;發短:指年老。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寫出與下列成語有關的人物
破釜沉舟:項羽
江郎才盡:江淹
赴湯蹈火:嵇康
鶴立雞群:嵇紹
指鹿為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聞雞起舞:祖逖
圖窮匕見:荊柯和秦王嬴政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景皓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和嵇康有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