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描寫放花燈或者中秋節的詩
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中秋節有哪些關於賞花燈的傳說
吃月餅,賞月。吃團圓飯!“豎”中秋 《禮記》是記周代祭禮的書,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之句,即春天拜太陽,秋天祭月亮。因為“秋”字從“禾”及“火”,寓“莊稼成熟”意。有好收成,自然要多謝月亮了。流傳至民間,就有賞花燈、製餅果、宰雞鵝、吃團圓飯、拜月、祭月、賞月等賀中秋的文化習俗。 往昔廣州人也不例外,且自有地方特色——“豎”中秋:八月十五中秋夜,豎旗杆於樓台上,掛點上燈籠,擺開茶果餅餌,一家人聚吃行樂,叫“豎中秋”。掛燈籠有“添丁”之意,小孩結伴提著各式燈籠到處巡玩。 吮田螺:相傳張古老精於編織草鞋,贈送給無鞋穿的窮人。某財主得知,認為是生財之道,要張古老給他的家丁傳授織鞋技藝,張不允,被打至吐血。張臨死前恐藝失傳,乃於八月十五夜叫窮鄰居過來,在月下授編鞋藝,教至剛織好鞋底便身亡了(所以草鞋有底無麵,前後安耳,用繩穿成)。張古老生前喜食田螺,故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人們每年中秋節以螺拜祭張古老,拜後大家一同吮食田螺,說吮螺會使眼睛更明亮。 征對聯:中秋征聯不知始於何時。老廣州多知道,1933年譚傑南、陳伯綺將位於第十甫的關姓大宅改建經營飲食,店號“陶陶居”。後為宣傳其製作中秋月餅之精,舉辦月餅征聯,請名士黃慈博閱評等第。評出第一名為聞穀音,其聯雲:“明月不愁珠饋夜,中天高望練橫秋。”此活動一直傳下來。(注:黃慈博,即黃佛頤,編著《廣州城坊誌》。) (劉文瀾 ) 盼“月破”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多數人都盼中秋月圓的時候,在我國有些地方卻是盼望“月破”。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土族,就有“打月亮”的習俗:中秋之夜,家家院子裏放一盆清水,當圓月的倒影出現在盆中時,人們便不停地用小石子擊打,直把那輪圓月打得“體無完膚”。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過去也有“鉸月亮”的習俗: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有傳說中的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按當地風俗,這圓月必須在當天撕破,這樣可以驅除邪氣,帶來好運。這風俗來源於一個傳說故事:當年薑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封後又對她不放心,擔心她坑害窮人,便令她“見破即回”。因此,人們撕破月亮,是為了讓窮神望而卻步,讓生活富裕美好。 盼月圓也好,盼“月破”也好,都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目標是一致的。這種民俗的差異,正好反映了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猜謎賞月玩花燈
中秋的主要習俗有:
一、賞月(玩月)
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蕩秋千,喝酒
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采月,濱江采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裏,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喝酒在月下吟詩
三、賞桂
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
婦女拜月。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麵如皓月”。《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
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還是隻有婦女拜。《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
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
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麵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
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麵做。《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婦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八、團圓節:夫妻和美。祭祖祭祀。何家團圓飯,賞月
九、月宮符
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製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十、拜新月
唐代流行每當新月初生,婦女們便在深夜拜禱,希望自己青春永存,韶華常駐。“此隻能婦女拜,團扇,又叫月扇
十一、中秋互贈銅鏡
既然中秋節也是銅鏡的節日,銅鏡之上出現中秋題材的月神形象紋飾也就變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為什麼中秋節看花燈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
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台、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請寫出關於中秋、端午、重陽、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的詩句
我國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麵按照日期次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公曆2月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幹幹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複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2月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曆2月17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三(公曆4月5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係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公曆6月6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係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公曆8月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公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公曆10月5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係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餘下全文>>
中秋做花燈最簡單的方法和材料要哪些?
找12根竹棍(筷子也行) 用繩線捆綁成一個 長方體 , 下底麵中間成對角搭一個十字(用來放 蠟燭 ) 先把四麵粘上薄紙(紙上可以畫畫,) 上麵要注意做成蓋子的樣式,(即粘紙的時候隻粘一個邊,用來點燈) 一個最簡單的花燈就成了。
中秋節玩花燈,和元宵節有什麼不同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隻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到農曆正月十五街上到處可見元宵節花燈,掛上花燈它給人們展現出一種喜慶的氛圍,花燈作為我們中國人喜慶的象征。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有沒有描寫放花燈或者中秋節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