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候的古詩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麵而來。
至於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涉筆物候的古詩中往往會看到前人的農事和軍事活動。如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江南晚春鄉村的詩,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襯托農夫農婦農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報恩山寺》:“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獨臥斫桑稀。”上聯描繪了一幅遠山高林、野鳥飛翔的生動畫圖;下聯寫了春夏之交農夫農婦收麥、整菜、采桑、喂蠶,忙碌不堪的情景,親切動人。而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則是寫行軍打仗:敵人夜逃,雁群驚飛,由此引起我軍大將的警惕,遂率領士兵追趕敵騎,充分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如夢令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體裁:【詞】 類別:【】
木葉紛紛歸路,
殘月曉風何處。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風吹去。
秋雨歎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類別:【】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汙後土何時幹。
春雷
年代:【現代】 作者:【郭沫若】 體裁:【七律】 類別:【】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餘辜。
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
願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汙濁繪新圖。
1宋代詩人歐陽修《鳥啼》:窮山候到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花深葉暗耀明日,日暖眾鳥皆嚶鳴。(幻燈片投影)
說明:候到日暖,萬類生物與時爭開,眾鳥皆鳴。花鳥草木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對季節變化非常敏感,它們的生長發育,常接反映自然季節的變化。
2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幻燈片投影)
說明:這首詩開頭兩句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複蘇了。
3《遊廬山大林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中。(幻燈片投影)
說明:古代詩人對自然界觀察之細致,使後代人佩服不已,這首詩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山下芳華菲盡,而此處桃李始華?北宋科學家沈括經過反複思索,得出這是由於山地氣候對植物的影......餘下全文>>
關於物候的古詩詞
白居易《遊廬山大林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賈至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之一
竹外桃花三兩技,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趙師秀《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歐陽修《鳥啼》
窮山候到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
花深葉暗耀明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關於物候的古詩
*
《春江晚景》北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約客》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
《題菊花》唐朝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
《遊廬山大林寺》 唐朝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詠柳》 唐朝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有關物候知識的古詩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形象地告訴人們平原和山上的氣候不一樣,物候也就不同.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這裏麵就有物候學上的兩個規律: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二是這循環是隨著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
劉禹錫《竹枝詞》
江上朱樓新雨晴,
瀼西春水觳文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
人來人去唱歌行.
——足見從漠南到蜀東,人人皆以綠柳為春天的標誌.
陸遊《初冬》
平生詩句領流光,
絕愛初冬萬瓦霜.
楓葉欲殘看愈好,
梅花未動意先香……
——這首詩證明陸遊是留心物候的.
陸遊《鳥啼》
野人無曆日,
鳥啼知四時.
二月聞子規,
春耕不可遲;
三月聞黃鸝,
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穀,
家家蠶上簇;
五月鳴雅舅,
苗稚憂草茂……
——陸遊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告農時,他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一個詩人.
另外,下麵的詩句也反映了物候特點:
寒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唐詩中有哪些 對物候的描寫舉一兩個例子進行分析
描寫春天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描寫夏天的詩句:A、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裏《小池》 C、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描寫秋天的詩句:A、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楓橋夜泊 》 c,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描寫冬天的詩句: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關於物候學的古詩詞有哪些?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賀知章。
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朱熹。
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裏
4、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戲答元珍 歐陽修
<<唐宋詩中的物候>>中的詩句及其題目、作者、反映的物候
定義
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周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發育節律,這種現象稱為 物候現象。
編輯本段概述
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動、抽葉、開花、結實、落葉;動物的蟄眠、複蘇、始鳴、交配、繁育、換毛、遷徙等,均與節候有密切關係。非生物現象,例如始霜、始雪、結凍、解凍等,也稱物候現象 .
物候與物候學也有著重要的關係。
物候學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農作物)、動物和環境條件(氣候、水文、土壤條件)的周期變化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季節現象變化的規律,以服務於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
物候也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雲、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物候是天氣多年的積累,兩者有從屬關係。
編輯本段《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每年春節過後,大地就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種花木次第開花。再過兩月,燕子翩然歸來,大自然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漸次轉入炎熱的夏季,植物忙著孕育果實。等秋天到來的時候,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慢慢變黃,經不住陣陣秋風的吹襲,就簌簌地落了下來。這時北雁南飛,其他各種候鳥也相繼離去,大地又呈現一片萬木落葉、衰草連天的蕭颯景象。從此,活躍在田間草際的各種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大地又沉沉睡去,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歲歲如是,周而複始……
這些自然現象不知陶醉了多少詩人,因而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也都成了他們謳歌大自然的素材,成了他們抒發感情的憑借。不過農民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的感受和詩人們又不同。幾千年來,他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與氣候之間的聯係,並據以安排自己的農事活動。在農民看來,鳥語花香、秋山紅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他們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他們趕快種穀子。春末夏初,布穀鳥開始唱歌,可是我們的農民卻懂得她在唱什麼:她在聲聲地啼叫著“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這一類的自然現象,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動物和植物), “候”就是我國古代人民所稱的氣和候。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變換分為所謂二十四節氣,把在寒暑的影響下所出現的自然現象分為七十二候。物候知識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國為最早。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關於物候方麵的農諺,就是勞動人民實踐經驗的總結。
利用物候知識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研究,在世界各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叫物候學。物候學和氣候學相似,都是觀測一年裏各個地方、各個區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們都是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某地的冷暖晴雨,風雲變化,例如某天刮風,某時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熱等等,據以推求其原因和趨向。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往來、養育,例如楊柳綠、桃花開、燕子始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氣候觀測是記錄當時當地的天氣;而物候觀測的記錄,不僅反映了當天的天氣,也反映了過去一個時期內天氣的積累。所以物候學有時也叫生物氣候學。
物候觀測所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構造比一般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因此,物候觀測的數據是綜合氣候條件(氣溫、濕度等等)的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把它用於農事活動,就比較簡便,易為農民所接受。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下麵是一個例子。
去年(1962年)五一節前後在華北是比較冷的,但五一節當天早上的溫度記錄卻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溫度記錄高攝氏......餘下全文>>
關於物候的古詩經度古詩
物候學
物候學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動物的季節性現象同環境的周期性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它主要通過觀測和記錄一年中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遷徙繁殖和環境的變化等,比較其時空分布的差異,探索動植物發育和活動過程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係,進而了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它是介於生物學和氣象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環境對動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影響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但是,用儀器隻能記錄當時的環境條件的某些個別因素,而物候現象卻是過去和現在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反映。因此,物候現象可以作為環境因素影響的指標,也可以用來評價環境因素對於動植物影響的總體效果。
中國最早的物候記載,見於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詩經·幽風·七月》,其後的《夏小正》、《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和《劄記·月令》等,則已經按月記載全年的物候曆了。而《逸周書·時訓解》更把全年分為七十二候,記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為更加完善的物候曆,北魏時曾附屬於曆書。
在西漢,著名的農學著作《汜勝之書》有以物候為指標來確定耕種時期的記載,如“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複耕。”至南末,浙江金華(婺州)人呂祖謙記載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華的物候,有臘梅、桃、李、梅、杏、紫荊、海棠、蘭、竹、豆蓼、芙蓉、蓮、菊、蜀葵和萱草等24種植物開花結果的日期,春鶯初到和秋蟲初鳴的時間,是世界上最早的實際觀測的物候記錄。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所載的近2000種藥物中,有著極為豐富的植物物候資料,此書的第四十八、四十九兩卷記述了候鳥布穀鳥和杜鵑的地域分布、鳴聲、音節和出現時間等,是鳥類物候的翔實記載。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頒發的《天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導農時的月曆。
在歐洲,古希臘的雅典人就已經編製了農用物候曆。英國馬香子孫五代,則從1736年起到20世紀40年代止,對植物、候鳥和昆蟲等27種動植物進行了長期觀測和記錄。這是歐洲年代最長的物候記錄。18世紀中葉,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所著《植物學哲學》一書,概述了物候學的任務,物候的觀測和分析方法,並組織了有18個點的觀測網。他是歐洲物候學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在德國,植物學家霍夫曼從19世紀90年代起建立了一個物候觀測網。他選擇34種植物作為中歐物候觀測的對象,親自觀測了40年。其後,又由其學生伊內接替。在美國,森林昆蟲學家霍普金斯於1918年提出了北美溫帶地區物候現象陸空間分布的生物氣候定律。
在中國,現代物候學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楨。他在 1934年組織建立的物候觀測網,是中國現代物候觀測的開端。在他的領導下,1962年,又組織建立了全國性的物候觀測網,進行係統的物候學研究。為了統一物候觀測標準,1979年又出版了《中國物候觀測方法》,並逐年彙編出版《中國動植物物候觀測年報》。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各國物候觀測網的擴大,物候資料更加豐富了。更由於遙感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等的應用,使物候學的研究在規律的探索和應用方麵都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物候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平行觀測法,即同時觀測生物物候現象和氣象因子的變化,以研究其互相關係。主要是定點觀測生物物候現象的周年變化;按照統一的觀測方法組織物候觀測網,對物候現象同時進行觀測;在短期內(3~5天)使用汽車等交通工具進行小地區的物候觀測;通過地球資源衛星照片來分析農作物和植被的物候變化;通過試驗來研究物候期受氣候等因子影響時的生理機製。
各種生物物候現象的出現日期,雖然每年隨氣候條件變化而變,但在同一氣候區內,如果不受局地小氣候的影響,其先後順序每年保持不變。在不同的氣候區域內,由於生物品種和氣候條件的組合發生變化,物候現象的順序就會改變。物候現象的順序性是編製自然曆和預報農時的基礎。
由於氣候分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物候現象隨緯度、經度和高度的變化具有推移性的特點。如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氣候定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條件下,北美溫帶地區,每向北移緯度1°向東移經度5°,或上升約122米,植物的階段發育在春天和初夏將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則各提前四天等等。
物候學研究已成為生態係統的分析和管理的一個方麵,在物候區劃、農作物的合理配置、山區垂直分布帶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環境汙染和三廢利用等方麵,正進行著大量的物候學研究工作。除對物候現象作宏觀研究外,已經開始對植物器官內部形態的變化進行觀察研究。在研究氣象條件對生物物候影響方麵,已開始利用人工氣候室進行實驗研究,及建立氣象條件和生物物候變化的數學模式等研究。 回答
古詩中,有許多詩句包含了物候知識,請舉兩例。
1、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唐詩宋詞中的物候將其中詩句列表(題目.作者.所反映的物候現象.詩歌名句)
題目 作者 物候 名句
春眠 孟浩然 風花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春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憫農 李紳 種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雨霖鈴 柳永 蟬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蟬 駱賓王 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思客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