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越利他,則越利己”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例
不以善小而不為
助人為快樂之本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助人為樂是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體現。
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
現代化建設需要助人為樂的精神。
助人是人格升華的標誌
1、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禮記·訪記》
?2、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魯僖公五年》
?3、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馬致遠《陳情高臥》
?4、病人之病,憂人之憂。——白居易《策林》
?5、每有患急,先人後己。——陳壽《三國誌.蜀誌》
?6、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王梵誌《全唐詩補逸》
?7、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8、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高爾基
?9、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0、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關於利己與利他的名言、事例、語段
1、人民教師譚千秋:用生命作支撐,舍身護生的教導主任
四川大地震,5月14日,張關蓉在擦拭丈夫譚千秋的遺體。
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隻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要不是有譚老師在上麵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流著淚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裏譚老師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裏的時候,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夏開秀老師說。
劉紅麗的舅舅仰天長歎:“譚老師,大好人,大英雄噢!”
利已:
範美忠,四川嘩昌人,1992年畢業於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學,1997年北京大學曆史係畢業後到自貢蜀光中學當教師,不久他因為課堂言論辭職,後輾轉深圳、廣州、重慶、北京、杭州、成都從事媒體、教師行業,曾在《中國經濟時報》、《南方體育》等媒體任編輯,發表過《追尋有意義的教育》、《〈過客〉:行走反抗虛無》、《〈風箏〉:靈魂的罪感與懺悔意識》、《用觀念打敗觀念——讀〈哈耶克傳〉》,在天涯BBS,第一線教育論壇等都可以搜索到範美忠的文章。現任職於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
近日範美忠這番地震後的“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的表白在天涯論壇掀起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認為,地震了老師先跑了是出於一種生物生存本能,無可厚非。但範美忠還要“洋洋自得”地自我表白,實在無法為人師表。
5月22日,範美忠在天涯論壇寫下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曆記》一文,文中細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時所做的一切以及過後的心路曆程。
據描述,範美忠當時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上語文課,課桌晃動了一下,但範根據對地震的一些經驗,認為是輕微地震,因此叫學生不要慌。但話還沒完,教學樓猛烈地震動起來。
“我瞬間反應過來——大地震!然後猛然向樓梯衝過去。”後來,範美忠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到達足球場的人,等了
好一會才見學生陸續來到操場
是事例
淺談利己與利他的關係從心理學角度看
把能為別人做點什麼看作自己的責任,並從中獲得快樂與滿足的自然回報,是長遠、穩定的精神與物質利益的獲得者利己與利他顯然是一對矛盾,最終喪失生存的權利;中間一種行為方式是潔身自好。想通二者的關係。
4.利他是實現利己的行為過程:前兩種行為方式,在交往關係中習慣為他人考慮,理解他們在最高層次的統一與同一,就成為根本性的大觀念。
利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它歸根結底源自生存的需要;
④高級是“利人又利己”這種人總是在謀求雙贏互利,屬人中的“精明者”;
⑤最高級是“先利人後利己”這種人的利己似乎不為人所感覺。
3.利他是商品經濟原則的人性基礎。
5利他是利己行為方式的最高級次。
人的利己行為的方式可以歸納為5個等級。這5種人的動機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別僅僅是行為方式的不同,結果則大相徑庭,屬人中的“高尚者”。但人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決定了他們總是事與願違。
2.利他是人與社會最根本關係中的最高行為準則。”
1.利他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的根據是利己的普遍性,單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幫助更有利,幫助別人是幫助自己。於是產生了群體中利他的行為準則。要要懂得這句話:“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級;
③中級是“不損人而利己”這種人屬人中的“老實人”。
①最低級是“損人不利己”
②低級是“損人利己”這種人屬百姓所言的“壞人”,並有一定的犧牲精神
辯論題:利他比利己好 求辯論材料(實例,典故)!在線等!!
1、利已存在原始自發性,是與生俱來的,利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利他也更有利於人類的進步。
例:戰士犧牲自已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寧等。
2、利他於利已有所重合、有所矛盾
例:工程師建樓,演員表演,都存在即利已又利他,在大多數情況不矛盾。
但考大學就是矛盾的,但從全局利出發,當某個“利已行為”比“利他行為”更有利於大局發展時應該利已,比如考大學,因為我的分高,才能更高,比“他”更應該享有上大學的機會。對方有很多材料都可以用這個觀點加以論述。
3、在不矛盾時,因為“他”比“已”多,所以利他比利已好,
在矛盾時,應該提倡舍已為他。這樣可以得到他人的利我,如果他人都是利我,而我能利他,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關於 利己與利他 的議論文 怎麼寫昂!!!!!!!!!!!要有 古今中外 事例的!!!沒有 也沒關係!
長期以來,利已與利他被視為經濟學中的兩個不同範疇,實質上利他是利己的一種表現形式,利他的本質仍為利己。生產力發展的低級階段側重於研究物質福利即物質上的利己,生產力發展的高級階段側重於研究人們的精神幸福即精神上的利己。
經濟學中的利己與利他關係最早是在斯密的著作中體現的。斯密在他的倫理學名著《道德情操論》中,從人的“同情心”出發,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認為“同情心使得利他行為存在,是社會得以維係的基礎。斯密在他的經濟學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經濟人的“利己”是積累財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究竟是利己推動了社會進步還是利他推動了社會進步,後人迷惑不解,引發了“斯密問題”。其實究其根本,問題的實質在於利己與利他是否矛盾,如果矛盾當然就會存在所謂的“斯密問題”,如果不矛盾那麼又該如何解釋利己與利他的關係。在斯密時代,雖然已出現了利己和利他這對術語,並引發了一些爭論,但對利他的冷淡卻並不弱化經濟人對經濟行為的解釋。繼斯密之後,西蒙和貝克爾對利他主義又進行了一些模型化的闡述,再加上近年來實驗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利己與利他關係已成為經濟學不可回避的問題。
利已和利他的關係通常被人們以經驗常識去判斷,並在倫理學和哲學層麵上去認識,容易陷入形而上學的思辨之中。在現代經濟學中,說“經濟人是自私的”,僅僅是就使“偏好函數最大化”而言的。這裏的“自利”超越了生物本性意義上的自私和利他,而獲得一種新的含義:人之所以“自利”,皆因為人被置身於一個各種資源都稀缺的社會中謀求生存。而對利他而言要區分兩個層麵的“對他人福利的關心”。一方麵是基於血親機製的行為,直接構成行為者的效用源泉。出於這種偏好機製的行為意味著,為了改善親朋好友的處境,自願放棄自己的部分財富和資源,且他人處境的改善本身就會給你帶來某種收益。另一層麵是基於互惠機製的弱利他主義行為,可以把它定義為:個人雖然暫時犧牲了某些資源,但通過強化自己的未來適應性,卻收到間接的長期回報,且這一回報大於其直接付出的代價。這樣,自利這一概念仍然可以很好地表達包含利他偏好的“私人偏好”,刻畫出它們共同的本質。在他的效用函數中,當把利他行為納入經濟人模式時,排除了那些不能給行為者本人帶來明顯的個人利益的利他主義情形,也就是排除了純粹利他、純粹利己的形式,給利他行為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而利他的程度要視個人的偏好而定。總之,利他與利己共處於效用函數這個屋簷下,而至於是利己多一些還是利他多一些要視個人的偏好而定。浙江大學的張旭昆教授認為,利他動機對於分析純粹的經濟現象可能沒有多大用處,尤其是在分析市場經濟的運行機製的時候,利他動機可以被抽象掉。蒲勇健則用人與人之間的互補性來解釋利他行為。他認為,當人口密度較低時,由於資源的稀缺性不明顯,人與人之間的互補性占據了主要地位,容易產生利他行為;而當人口密度較高時,由於資源的稀缺性明顯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性占據了主要地位,容易產生利己行為,也就是資源的稀缺性程度與利他行為的頻度之間是負相關的。浙江大學的葉航認為自私或自利並不是經濟學內在邏輯不可缺少的前提,既然經濟學假設人的行為總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無需界定偏好的性質是否具有利己性或利他性,隻要這些偏好能滿足完備性、自返性、傳遞性和連續性假定,就可以完成對經濟學的分析。
利己
1、按照利己實現的途徑可以劃分為直接利己和間接利己。直接利己是指經濟活動主體在交易中麵對麵不通過第三者交易實現的,經濟交易主體各自獲得所需的物質利益,實現了物質上的利己,如斯密筆下的經濟人。間接利己是指並不是一步就能實現利己目的,當利己目的不能通過直接途徑實現,必須通過采取非利己的表現形式如利他來完成,但最終的目的仍是要實現利己。一種情況為,經濟主體在交易活動中,甲方不能在當時獲得物質的全部利益,把局部利益讓渡出去,做出了局部利他行為,如在簽訂合同時,對合同條款利益的讓渡,使乙方暫時在利益上占據優勢,但甲預期會在將來與乙有更多的合作,利益的讓渡是排擠競爭對手的一種策略,那麼這種利己被稱為未來利己。另一種情況為,經濟主體在非交易活動中,甲方做出了利益上的完全讓渡,做出了全部利他行為,如慈善捐獻,物質利益的讓渡無論在現在還是在將來都沒有收獲任何物質上的回報,收取的是精神上的雙重利己:一方麵是自我愉悅的獲得;另一方麵是社會輿論的讚揚等外部效應,為未來物質上利己的獲取奠定了一條玫瑰色之路。雖然楊春學力主經濟學的最終目標應為促進人類的物質福利,而不是直接滿足人內在的精神需要,並說因為“經濟人假說並不是低估這種精神需要的重要性才將其目光主要集中在物質福利方麵,而是經濟學的目標就在此!……經濟學,除了為人內心生活的發展創造一個外部的物質條件之外,應該別無所求。即使是從理論上來說,那也應該是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目標!”但是當精神的利己已經具有物質上的利已的色彩,我們就不能把精神上的利己排除在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之外。西斯蒙第就曾經說過高級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精神幸福,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物質福利。
2、按照利己的受益主體可以劃分為個人利己和集體利己。具體又可以按照“利他”主體進行劃分。第一,當利他受益人主體是個人時,表現為:(甲)利己——(甲)利他(乙利己)——(甲)利己。這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經濟活動的模式,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甲收獲的是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利己,結果是社會進步。第二,當利他的受益人主體是國家、集體時,在社會主義國家進一步表現為(單個人)利己——(整體)公利——(所有人)利己,單個人的利益寓於社會整體利益之中,個人利益的實現要以整體利益實現為前提,所以,在實現利已的同時,為整體的公利做出了貢獻,實現了這種意義的“利他”,整體再把公利通過國家職能造福所有人,實現所有人的利益,如此循環,推動社會進步。這一理論被筆者稱為“甲乙理論”。當我們談到個人利已的時候,就難免會談到損人利己這種個人利己。在經濟活動中,損人利已的情況應該是個案、偶然,因為市場經濟活動是一個連續過程,個別的損人利己情況不是市場的穩態行為,市場也不會給一個人永遠的投機機會,損人利己情況一定會中止在沒有配合者的情況下,正如一個人一般不會犯兩次同樣的錯誤一樣。利己要想真正的存在,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符合市場規則,同時形成利他暈輪效應,才能推動社會進步,被社會所接受。損人利己在市場經濟中是短壽的,但我們必須承認它是存在的,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市場的正常運行。
3、按利己的實現結果可以劃分為物質上的利己和精神上的利己。當利己行動已經完成之後,經濟主體將會盤點自己的行為果實。在通常情況下,尤其是當市場還主要是一個物質利益交換的市場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將會收獲物質上的利已,這是社會得以維續的必要條件。但部分人會做出物質利益的讓渡,收獲短暫的精神利己,如剛才所談到的為取得未來利益而作出的暫時利益讓渡。但通常情況下,經濟主體主觀上都會趨向於追求物質利己和精神利己兼收並蓄,這是經濟交易活動中的最高境界。因為如果一個經濟主體,僅僅實現了物質利己,會使自己的效用實現了最大化,對別人(除直接與其交易者外)沒有任何效用的影響,沒有效用的增加,也沒有效用的損失,不會有關於自身形象的擴散效應;同理,僅僅實現了精神上的利己,對自已的物質利益是一個損失(雖然是暫時的),也沒有達到最優,所以二者都不是一個理性經濟主體的最優選擇。隻有在預期物質利己實現之後,同時對自身形象有了一個正的效應,收獲了精神上的利己,才更利於未來物質利益的獲取。這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許多企業千方百計要與知名企業合作,一方麵可以保證有雄厚的物質利益,另一方麵也可以提高這個企業的地位與形象。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查德·道金斯曾經說過:“一旦當我們以審視的目光看待生物這些明顯的利他行為時,我們就會發現在這些行為背後隱藏著出於自私的偽裝。”這隻是交易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當然在生活中、非市場行為中同樣也存在精神上的利己,但這種利己無論在境界上還是在起點上都要遠遠高於物質上的利己。雖然這種精神上的利己被更多地限定在道德領域,但無論是來自於道德領域精神上的利己還是經濟領域中的精神上的利己都會相應地推動一種進步,這也許是經濟人理論即使是遭受了眾多詰難也無法被抹殺的重要原因。總之,人的衣食住行用每一環節都決定了人不得不具有自然屬性,追求物質上的利己是必然、是主流;而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有追求精神上的利己這種需求,雖然對單個經濟主體而言,追求精神上的利己隻是諸多行為中的一個偶然,但彙合整個社會群體的偶然行為,會使社會總是善大於惡,進步多於倒退。
4、按利己的目的性可以劃分為主觀利己和客觀利己。主觀與客觀的劃分往往與主動和被動相關。主觀利己是指經濟人在經濟活動中主動尋求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經濟人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經濟活動發生前或正在發生中尋找可能實現效用最大化的行為,而且這種主動搜尋的動機體現了強烈的執著性,這一點也正是經濟人的魅力所在。正是經濟人這種對利益的執著追求創造了經濟生活中許多奇跡,使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各個國家私營經濟產生的巨大生命力與生產力都要歸功於此。哈耶克就曾經說過: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經濟理論每一重要的進展都是對主觀主義進一步應用的結果。如果說主觀利己是交易雙方得以合作的前提的話,客觀利己則是在當期經濟活動結束後,來自於交易方或社會給予的不在意料之內的利己,如經過一次合作之後,發現對方可以繼續長期合作。所以客觀利己是指在經濟主體意料之外的利己,不是經濟主體主觀搜尋的利己結果,但這種利己的取得要依賴於經濟主體前期行為的績效。但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主觀利己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麵,它激發了經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經濟主體能夠在即使是最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結出果實,在創造生產力方麵體現出了巨大的優越性。另一方麵,它又具有極大的破壞性,許多經濟主體在利益方麵失去了理性,追求的是自身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背後卻是社會成本最大化、收益最小化。所以,我們對經濟人的利己行為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5、按利己的表現形式可以劃分為作為手段的利己和作為動機的利已。作為手段的利己是指在經濟活動中做出了經濟利益的讓渡,沒有或隻是局部實現了利己行為,但是通過這一行為,在將來獲得了較大的利己,在前期所讓渡的利己體現了作為手段的目的。作為動機的利己是指沒有任何中間策略,直接從經濟活動中獲取收益的行為。前者體現了經濟人的理性與高瞻遠矚性,後者盡管具有一定的理性,卻是小作坊式的思維模式,不能成為經濟生活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
利他
1、利他的劃分。關於利他的劃分,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浙江大學張旭昆教授認為,利他行為包括四個維度:純度、程度、廣度和頻度。從純度考慮,利他行為分為軟利他和硬利他。前者主要是指在利他行為背後隱藏了希望日後回報的動機,其根本出發點仍是利已主義,包括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以及一些經濟中的互惠關係。後者是指行為者並不指望從受惠者的回報中取得滿足,隻是單純從利他行為本身獲得滿足,是純粹的利他主義。從程度考慮,“硬”利他行為又可以分為有限的硬利他行為和無限的硬利他行為。前者是指利他行為是有限的和適度的,也就是經濟主體在實施利他行為時,所付出的利益損失必須在一定限度之內,不可能做到自身利益的完全讓渡,即這種行為服從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後者主要存在於非經濟領域,指一些人為了他人可以犧牲個人的一切,並且他的行為服從邊際效用遞增規律。利他行為的廣度取決於人的認同感的範圍和對象,主要是指每個人認同的範圍和對象往往有一個認同感最強的核心,然後隨著範圍的逐步擴大,認同感逐步遞減。利他行為的頻度主要是指利他行為是偶爾為之還是經常為之。浙江大學的葉航提到利他行為共有三種表現形式:親緣利他、互惠利他和純粹利他。親緣利他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是指有血緣的生物個體為自己的親屬做出的某種犧牲,不含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又被稱為“硬核的利他”。但是生物學的研究表明,所有生命體的行為看上去好像總在設法使某一目標函數最大化,與經濟學所包含的內在邏輯相當一致。互惠利他是指沒有血緣關係的生物個體為了回報而相互提供幫助,類似於某種期權式的投資,又被稱為“軟核的利他”。由於施惠與回報存在著時間差,使得這種期權式的投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要存在於一種較為長期的重複博弈中,而且還要求形成某種識別機製,以便抑製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和機會主義傾向。純粹利他是指沒有血緣關係的生物個體,在主觀上不追求任何物質回報的情況下采取的利他行為。對於這種利他的存在,葉航運用博弈論給予了模型化的解釋。在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選擇壓力特別巨大的環境中,個體間的合作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選擇,不合作即意味著死亡使得純粹利他的存在成為可能。
2、利他的本質。對照前麵關於利己的闡述,我們就會發現,軟利他行為和硬利他行為仍擺脫不了利己的本質。軟利他行為之所以被飾以“軟”字,關鍵在於它要求一定的回報,體現了利己特征,並且更多地體現在物質上的利己。硬利他行為似乎披有純粹利他的外衣,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它實際上收獲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利己。所以,無論賦予了軟、硬作為修飾,這種從純度上劃分的利他行為仍不過是利己類型中的一種。從程度劃分的有限與無限的硬利他,它們的道德含義要遠遠大於它們的經濟含義。有限的硬利他是把部分經濟利益直接轉移給對方,似乎自身一無所獲,其實獲得的是間接利己和作為手段的利己,這種形式很具有隱蔽性,也是目前最受歡迎、最為普遍的一種行為。無限的硬利他行為具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如果從物質利益上來講,行為人的物質利益是無限地讓出,但是在整個行為中他並不是一無所獲,在他的價值天平上,他認為精神上的獲得要大於物質上的付出,所以他從自身行為中獲得了精神上的利己。總之,無論利他是從何種角度來劃分,利他隻不過是利己的一種變形,從本質上講仍歸屬於利己。當然在這裏,我們把利他歸屬於利己,並不是否認利他存在的必要,利他之所以長期獨立於利己而存在,關鍵在於它在維係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方麵功不可沒,為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而不是動蕩的環境,推動了經濟主體擺脫動物追求“物質本能”的進程,進化到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同時,由於經濟主體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所有行為必須寓於整個社會體係當中,既然存在群體,勢必要提倡公平,而利他在促進公平方麵推動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利已和利他的關係
1、存在的條件。利己與利他是一對曆史範疇。在原始的氏族公社階段,自然條件惡劣,使得生存成為人們的根本需求,氏族的利益就是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利益就是氏族的利益,不存在具體的利已與利他。當氏族逐漸增多,出現氏族間的競爭時,氏族自身的利己趨勢較為明顯。當然也不排除當麵對共同的自然問題的時候,出現合作,有利他趨勢。總之,當利己出現之後,利他就一直在醞釀中等待時機出現。當商品經濟和私有製出現後,利己像一個終於找到土壤的種子一樣肆虐瘋長、遍地開花。可見,從經濟發展史上來看,利己與利他的分裂首先要源於資源稀缺,資源相對於人口來說稀缺,而在生產力發展的低級階段,對物質的追求又是人的第一表現,導致競爭出現,利己與利他開始涇渭分明。物質上的利己占據主導,個別的物質上的利他則來源於富人的偶爾仁慈恩賜,獲得些許好名聲。客觀上講,當采取利己策略時,意味著自身的缺乏,因為缺少,所以想占有,故才有“利己”傾向。既然利已是由稀缺產生的,要想消除利己必然要從短缺走向富盈,也就是要從稀缺時的效用最大化轉向富盈時的效用遞減趨於零。這一點是同生產力的解釋相吻合的。當生產力處於低級階段時,物質的稀缺性促使人們產生效用“饑渴”,利己傾向嚴重凸現。利他則是利己走出貧窮的一個概率很高的選項。當人們處於生產力的高級階段,對物質的渴望已經開始下降。這一方麵可以解釋富人們的慈善行為,當然這也解釋了當存在貧富差距時,即存在物質多寡的對比時,物質豐富者從利己中做出局部利他的一種行為。那麼當物質財富的占有者消除對立狀態時,則利己將會削弱。正如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那裏人的物質方麵的屬性利己在生產力發展到較高階段時逐漸萎縮,人的精神方麵的追求利他將占據統治地位。人在麵臨利己和利他選擇時,必須要衡量物質和道德的雙重砝碼。如果利他所放棄的利己成本要遠遠大於利己的效應,則會選擇利己。當利他所放棄的利己成本遠遠小於利己或不足以與利已相抗衡時,則會選擇利他,而局部地犧牲利己的部分物質利益。從利己走向利他,對個人而言是物質利益的損失,對整體而言,確是公眾利益的增進,這一步的跨越是一個時空與道德的雙重跨越。
2.目的與手段。無論是從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看,還是從斯密的描述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利己是第一要務。隻要人有生存的需要,就必須要為自己的衣食住行打算,這就叫生存,生存的每一個細節都將滲透著利己的傾向。當然我們不排除在個別時候、個別問題上存在利他行為,但畢竟是偶然為之,不可能是一個人不吃不喝的終生行為,經濟人的利己是自然屬性,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絕的。利己是目的、是根本;利他是利己的一個手段、工具。原因在於對於一個人來說,選擇利己還是利他都是他自己的抉擇,選擇利已與利他都是他的需要,後者徒具使他人受益的表現形式,利他實現之後,這個人本身收獲的是一種滿足感或對未來回報的一種預期,終極目標是要實現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利己(這在後麵將要詳細闡述)。所以,在市場經濟中,當生產力有了一定程度發展但資源仍處於稀缺時,利已與利他的衝突開始緩解,而且利己的表象開始隱蔽,利他開始出現強勁的勢頭。可以預見,當生產力發展到高級階段時,人的物質需要得到極大滿足之後,自然屬性的功能開始遞減,社會屬性的功能開始上升,利己將逐漸衰弱,但永遠不會消失,正如恩格斯那句名言“人來源於動物的事實已經決定了人永久不可能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隻能在於擺脫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於獸性與人性的差異程度。”
3、利他是利己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斯密等人的眼中,利己與利他是相互對立的,利己的經濟人采取了利他行為,對於自身必定是利益的一種缺損。其實這也正是斯密及其後繼者的謬誤所在,他們把利己與利他放在不同的層麵卻試圖要解決同一問題,這勢必會引發“斯密悖論”。他們把利己行為限定在了經濟領域,把利他行為限定在道德範圍,這二者的範圍決定了二者在利益上是對立的關係。其實,在經濟學的研究範疇內,利己與利他並不存在利益上的對立與此消彼長。在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的所有經濟行為,道德色彩隻不過是聰明的經濟人為自己經濟行為鍍上了一層保護色,這層保護色下麵仍然深藏著利己的動機,甚至是更大的利己動機。所以說,利他寓於利己是在經濟現象麵前我們不能否認的客觀現實。利他的本質仍然是利己,利他是利己的一種表現形式。那麼盡管利己與利他在經濟生活中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仍然要把它們作為獨立不同的經濟術語來分析,原因在於二者的關係在不同時期側重點不同,這恰好揭示了生產力的發展。
利他與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 a 自己獲得的和自己給與的多少不重要 b 自己獲
利他與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 a 自己獲得的和自己給與的多少不重要 很多時候是需要自己多得點的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利己與利他的關係
從新生兒來到世界的第一瞬間開始,他的所有感受都是自己的,別人的感受與他無關;隻要自己有需求就哭(嬰兒遺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不知道也不可能管別人的需求。大腦這樣的“知識結構基礎”是為個體生存服務的,雖然沒有善惡之分,卻是一個極其容易接受私利,極難建立真正為他人、為社會著想的知識接受機製。因為一切能夠滿足個體需求和願望的刺激信息都是極其容易引起個體的注意,引起個體愉快的情緒。而注意時和產生愉快情緒時,都能夠聚集大量興奮能量,產生深刻的痕跡和牢固的聯係。相反,別人的感受和需求,嬰兒是無法感受到的。幼兒及成年人,即使知道別人的感受和需求,也絕對沒有自己親身感受那麼強烈——俗語說:針不刺到肉不知痛(準確說是知道會痛,卻沒有感受到痛),指的就是這種區別。沒有強烈刺激,也就不容易產生深刻的痕跡和牢固的聯係。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人腦的“知識結構”確實是一個極容易接受“利私”,不容易接受“利他”的結構。所以,世界上多數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自私有程度之分,極端自私和極端無私都是極其罕見的。看看:隻有溺愛、沒有愛心教育的留學生竟然可以砍傷母親,原因竟然是她寄錢遲了;昏迷倒地的老人,蘇醒後竟然誣告救命恩人撞倒他!同樣,雷鋒式的人物也不多,翻開曆史,除了傳說中的堯、舜、禹外,就隻有屈原、魏征、包拯、嶽飛、陳之茂、文天祥、海瑞這幾個舍己為公的榜樣了!當然,再找找也許還有幾個,但對比幾千年時間的人口,再多百倍也無法改變“極其罕見”這個結論。
後天教育是決定個體內在自私程度的重要因素,社會環境和法治機製是促進或製約個體自私欲望的重要因素。這裏不做論述。
利他,從字麵看,與利己不同,但是,細心分析,竟然發現實質上利己的占多數!請看下麵的粗略分析:
1、真正的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為兒女利益,母親可以奉獻一切,包括生命。
2、也稱母愛,但實質上是利己,望子成龍是為了母憑子貴;望女成鳳是為了女兒嫁得好,自己也風光。現實生活中,這種思想占多數,真正無私者不多。
3、愛情是曆史永恒的話題,男性可以“不愛江山愛美人”,可以為愛的人去犧牲。女性可以“非君不嫁”,可以一同赴湯蹈火。這種真愛不多,否則不會成為少男少女夢想中的樣板,不會成為激動人心的劇目。
4、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是五千年生活經驗的總結。
5、民族主義者,愛國主義者,宗教信仰,哲學信仰都可以培育出內心真正忘我的忠誠戰士,從忠誠度來看,他們是為了理想,是利他。但是實質上,這種文明衝突本身就是零和博弈,其得就是另外人群的失。因此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利他。隻有佛教避免了這種衝突,可惜它隻有軟力量。
6、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至國家興亡,小至兄弟分家,都無法避開這種本能。因利而合、因利而分直到因利而鬥,同樣,因利而利他,因利而付出,因利而貢獻,都是不難理解的。
綜上所述,利他往往是利己的不同表現形式,人類社會就是私欲利益博弈的場所,設計一個理想社會模式,讓全人類不再爭鬥,實現人類大和諧,共同進步,人人幸福是心理學的責任。
根據人的本質屬性談談如何處理好利他與利己得關係
現實社會的人際關係即:有勢則從,無勢則去。利豐則聚,利盡則散。
有時間多讀《天下無謀之謀秘卷八書》。將社會,人性揭露的太深刻了。
《天下無謀之秘卷八書(套裝共8冊)》在古代涉及權術謀略的古籍中,挑選出八本最具有指導性和謀略價值的,進行了全麵的整理,係統的注釋,引經據典,讀來令人豁然開朗。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這些書中,讀者不僅能很好地重溫曆史,更能以史為鑒,指導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場上、人際交往上更好地解決難題。
《羅織經(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來俊臣、萬國俊所撰的《羅織經》,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它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類有始以來,第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寫,赤裸裸的施惡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
《小人經"壞人哲學"》:《小人經》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評述小人“智慧”的專著。作者馮道可作者馮道可稱得上是官場上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奇跡。由於作者特殊的經曆和小人視角,此書便來得有些分量,用曾國蕃的話說:“一部《小人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小人經》提供給人們的隻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權謀術(處世絕學)》:權謀術是應用於人際關係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運用得好,權謀術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為一門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擊節讚賞。無論在政治、外交、軍事,乃至最為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權謀術其實無處不在。權謀術在我國隻是一種應用技術,而很少有人從理論上係統地加以研究和總結。作為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權謀術著作,這部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懷疑的。現代作者史半山對這部書加以注釋,並附以相應曆史典故、人物簡介,並加以闡發,既充實了內容,又增強了可讀性。
《守弱學(人生勝經)》:世上存在著強弱之分,有強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難道弱者便永遠處於弱勢,強者便可恒強嗎?人的一生為何有時處於強勢有時又處於弱勢?強弱之勢又是如何轉化的?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馬樹全先生,便根據西晉名臣杜預有關強弱之“勢”的散見論述,整理編著了這一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守弱學》。內容豐富,意義深刻,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情節性、生動性、可讀性等特點。
《韜晦書(最具功效的學問)》:韜晦術是中國曆代智謀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盡管人們對它心悅誠服,細加揣摩,並在政治爭鬥、官場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卻沒有人把它付諸筆端,寫成一部專著,大有“君子遠庖廚”的意味。這是因為封建曆史中講究的是“代聖人立言”,韜晦術因此有了“陰謀”的嫌疑。鑒此,楊慎生前把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難理解了。
《止學(勝敗榮辱書)》: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於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於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於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
《解厄鑒(趨利避害書)》:遭逢厄運,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態,抱怨和逃避是毫無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解厄脫困,化不利為有利,化災厄為吉祥。北宋宰相晏殊的這本書不僅立足於“解厄”,它更關注人們致厄的根源。晏殊在書中深刻而具體地剖析了人性的種種弱點,提出了解厄當治本的主張。這是晏殊的高明之處,亦是此書的特殊之處,可以說,這是一部古代曆史上唯一的係統論述和解析“人性的弱點”的專著,可謂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仕經(做官學)》:在中國古代社會,除了戰亂和改朝換代這樣大的社會動蕩外,表麵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波譎雲詭、變動迭出的就要數官場了。做官的人一方麵要努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即所謂建功立業,拜將入相,另一方麵更要盡量保全自身,以固榮寵,其中自有諸多的學問和策略。
如何看待利己和利他的統一(下)
因此,在需求層次的基礎上對利他主義的界定還需添加其他內容,關鍵就是關愛;有了關愛,即使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也可以產生利他主義行為。其實,無論從動機、效用還是從生存本能角度之所以都無法把“自私的快樂”和“無私的快樂”真正區分開來,關鍵就在於人的任何行為都有“本我”的因素;相反,那種僅僅出於生理需求的滿足而不含任何感情的行為隻是一種生理反應,這種反應不應該與具有人類道德色彩的用詞“利己”和“利他”混同起來。這也意味著,區分利己和利他行為的流行標準隱含了內在悖論:如果帶有人的情感因素,那麼人的任何行為都包含“本我”的考慮,因而都可以歸結到利己主義的,這是新古典經濟學將任何個體都視為經濟人的內在基礎;相反,如果拋開人的因素,那麼根本就沒有“利他”和“利他”之說,就如我們不會區分動植物的行為是利己還是利他一樣。正因為“利己”和“利他”的界定必然包含了人類的感情以及價值判斷,因而利他行為往往為社會所鼓勵。當然,人類社會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法規,那麼,我們如何確立受到鼓勵的道德法規呢?為此,一些學者開始強調以關愛和公正作為道德的普遍原則的重要性,如阿伯.皮爾所說,“重要的不是信仰者和不信仰者的差別,而是關懷者與不關懷者的差別”;[1]究其原因,有了關懷,人們在采取行動時就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就更容易采取合作的態度。同樣,鮑爾斯也強調,“判斷一項行為是否是自利行為的關鍵是其動機。決定性因素是這項行為是否由對他人的關心所驅動,而不是它是否給自己帶來了幸福。例如,許多慷慨大方的人喜歡助人為樂。但這些快樂並沒有讓他們成為自私的人:因為他們的行為是出於非自私的動機,所以他們不是自利的”。[2]事實上,根據早期的功利主義原則或者規則功利主義的精神,社會的善是為了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因此,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待人處世時要權衡他人的利益,要關注他人的存在並提供幫助,這包括衣食住行、病痛、自尊等。正如庫利指出的,“同情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一個人隻有理解別人,才能進入周圍的生活,才能有意義地生活;他越少同情就越像一頭動物,並且越少真正地接觸人類生活”;因此,“自私的人(可被看成)是一個沉浸在自我中的人,或是一個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自我的人,是一個達不到規範要求的人”。[3]其實,人是社會性動物,他往往根據某些觀點產生的衝動而行為,從而行為是存在某種親和力的各種愛好的表現;不過,有的觀點和行為對本人是快樂的,但對其他人則是不快樂的,而另一些觀點和行為對他人也構成了快樂。也就是說,人們的社會性衝動本質上體現為:對於他人的行為方式或狀態知覺或想象會直接引起快樂或痛苦的情感,而人類行為的性質就在於這種衝動的特性。包爾生指出,當行為者傾向於推進自己和他周圍的人的幸福或完善的時候,並且伴有義務意識的時候,這個人的行為就是善的;而當行為者既無心願也無能力推進他人的幸福的時候,甚至反而是擾亂和損害周圍人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是惡的。[4]顯然,一個缺少利他主義愛好的人,對他人的幸福和災難是沒有直接興趣的,隻要他不被間接地(即通過他的其他衝動的激勵)要求考慮一下別人,別人的歡樂和悲哀,甚至別人的存在,他都一律漠不關心。因此,石裏克指出,利己主義的根本特點就是:不為他人著想,對他人的利益漠不關心,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追求個人的目的;相反,“對同伴們的行為方式或狀態的知覺或想像會直接引起快樂或痛苦的情感”的衝動就是“適合性衝動”,“人們也完全可以把這種衝動說成是利他主義的衝動”。[5]霍夫曼也認為,道德的主要焦點在於考慮他人,這也就是所謂的“關懷”德性。一般地,一個缺少利他主義愛好的人,對他人的幸福和災難是沒有......餘下全文>>
最大的利己就是利他作文500字
快樂是什麼?它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隻是這樣一種角度而已。在沙漠中艱行而久渴的人,隻要看到一絲綠意,就會感到快樂;在逆境中掙紮而傷痕累累的人,隻要聽到半句鼓勵的言辭,快樂感便油然而生。帝王有帝王的快樂,百姓有百姓的快樂。好比許多人喝一壇酒,有的人用金杯盞盛著喝;有的人用漂亮的瓷杯盛著喝;有的人幹脆捧著大海碗豪飲;“好醇好香呀。”快樂的本質在於你喝到了醇香的的“酒”,而不是舉起什麼樣的杯子。荊棘劃傷了手指,可幸的是沒有傷著眼睛;登山時不小心,金項鏈落下了懸崖,可幸的是沒有危及性命。這些不幸之中的大幸,隻要仔細去品味,就會感覺到它們像撥動著你快樂的心弦。快樂,不僅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欣賞它,更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善待它。有這樣一個寓言:一天,上帝帶教士去一個房間,見許多人圍著一隻正在煮食的大鍋坐著,他們又餓又失望。每個人都有一隻湯匙,但是湯匙柄太長,所以沒法把食物送到自已嘴裏。然後,上帝又帶教士去另一房間,也有一大群人圍著一隻正在煮食的鍋坐著,不同的是,這裏的人看起來既飽足又快樂,而他們的湯匙跟上一房間裏那群人的一樣長。教士奇怪地問上帝:“為什麼同樣的境況,這個房間的人快樂不已,而那個房間的人愁眉苦臉呢?”上帝微笑道:“難道你沒有看到,這個房間裏的人都學會了喂對方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人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都有賴於與他人互惠互存。人性中本來就包孕著利他性,而利他性又反饋於“我”,這樣才構成一個良性的“人際鏈”。第二個房間的人及其情景,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你付出了愛,別人會感激你,你也會感激別人接受你的愛,這樣,你永遠都會生活在快樂之中。而且,你付出的愛越多,得到的快樂也越多。朋友,倘若你要問我,既然快樂是一種角度,那麼快樂在哪裏,我坦然地告訴你,快樂,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樂是什麼?”我不止一次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快樂就是開心、高興,比如你獲了什麼,就會快樂。” 我覺得我們小學生並不快樂。每天我們上學,課上做的練習題,課下的家庭作業,像一根又大又重的鐵板壓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會快樂嗎? 再加上課餘時間參加的各種輔導班:美術班、書法班、音樂班、體育班等等。我們會快樂嗎? 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除去參加的各種輔導班,有些家庭,父母還會給我們請家庭教師:教語文的、教數學的、教英語的,我們會快樂嗎? 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我們也知道,但是家長沒有想過,這些負擔常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現在,因為學習、看書引起近視的同學已經很多了。比如我,才上五年級,就帶上了一副200多度的眼鏡。 這樣,我們會快樂嗎? 老師,少布置些作業吧!爸爸媽媽、多給我們一些玩的時間吧! 我們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並不完美,如果去親身體驗,我們既能遊玩一番,又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如果光坐在書桌前背書、做題,不僅知識記得不牢固,而且對身體也有影響。還談得上什麼快樂? 有興趣愛好也是好的,如果被迫去學,那產生的影響就是負麵的了! 最後,我希望爸爸媽媽還有老師都能放開我們一些,讓我們去親近大自然,天天都快樂!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有關“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越利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