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折桂,登龍門,披宮錦在古代是什麼的美稱?
指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明清兩代隻用於殿試前三名, 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予披宮錦還家”“予”的意思。是《祭妹文》中的,袁枚寫的那個。
予的意思是我
回憶幼年時的生活情況,寫了兄妹共同捉蟋蟀和埋蟋蟀、兄妹一同在書齋讀書、兄長弱冠遠遊時小妹的悲慟和中進士還家後全家的歡樂等幾件事;記敘袁機歸居母家後的情況,寫了她扶持堂上阿母、治辦家中文墨和在兄病時終宵刺探、為說稗官野史等幾件事
餘捉蟋蟀文言文的全文意思
祭妹文(譯文) 袁枚
乾隆丁亥年的冬天,(將)三妹素文埋葬在上元縣的羊山,並且用文章祭奠(她)說:
唉!你出生在浙江(杭州)卻埋葬在這裏,距離我們家鄉有七百裏(之遠)了,當初即使(會做各種)怪異的夢、(能產生各種)幻想,難道(會)知道這裏是掩埋(你)屍骨的地方嗎?
你由於(信奉‘從一而終”這)一種貞節觀念,嫁了不好的人而(被迫)離開(他),致使你孤獨憂傷、落拓失意。(這)雖說是命中注定,上天的實際安排;但是連累你到了這樣(淒慘)的地步,未嚐不是我的過錯啊。我小的時候聽從先生講授經書,你和我肩並肩地坐在一起,(特別)愛聽古人講求節義的事情;一旦之間長大成人,竟然馬上親身實踐它。唉!假使你不懂得詩書(上的事情),或許不一定在艱難的時候(還)如此苦守貞節啊。
(小時候)我捕捉蟋蟀,你(也)張開胳膊來(到)捉蟋蟀的地方;天冷蟲於凍僵了,(我們)一同來到埋蟲子的洞穴邊。現在(當)我裝殮你埋葬你(的時候),當日的情形卻又清楚地呈現在眼前。我九歲時,(有一次在)書房裏休息,你梳著兩個小髽(zhua)髻,穿著細絹的單衫來了,(一同)溫習(《詩經》中的)《緇衣》一章。恰好先生開門進來,聽見兩個孩子(讀書的)童音清脆響亮,(臉上)不覺(露出了)微笑(並)嘖嘖稱讚不已。這是(當年)七月十五日的事啊,你(現在雖)在地下,(還)應該清楚地記得吧。我二十歲左右前往廣西,你拉住(我的)衣裳傷心大哭。過了三年 我考中進士(光榮地)回了家,你從東廂房端著盛食物的木盤出來,一家人瞪著眼睛看著(你)笑著,不記得話頭從哪裏談起,大概是說(我)在京城中了進士,送信的人報信早晚等等。所有這些瑣碎(的事情),雖然成為舊事,可是我一天沒有死,就一天不能忘記啊。往事充塞胸膛,想起來就悲傷得心裏堵塞,(它們)像影子一樣一個一個消清楚楚,想接近(它們而把它們)抓住,(它們)便消失了。(我)後悔當時沒有把幼年時期(的言行)情形(都)詳細地記錄保存下來。可是你已經不在人世間了,那麼,即使時光倒過來流駛,兒童時期能夠再(經曆一次),卻也沒有和(我一起)證實(當年情形)的人了。
你據義和高家斷絕關係回娘家(以後),正房中的母親仗著你侍候,家裏有關文字方麵的事務(都)指望你辦理。(我)曾說過女人當中最缺少通曉經書要義和熟悉雅訓典故的,你嫂子不是不柔順和靜,可是在這方麵總有些欠缺。所以自從你回來以後,雖然為你傷心,(可又)確實為我高興。我又比你大四歲,或許按人間(常規)年長的先死,可以把死後的事托付給你,可沒有想到你(竟會)比我先離開(人世)啊!前年我病了,你整夜探問,病好點就高興,病重些就憂愁。後來雖然病情稍有好轉(可)仍然還半臥半坐(的,不能下床活動),沒有什麼可以消遣解悶的。你來到床前,給(我)講小說野史中值得高興值得驚訝的事情,姑且借以求得一時高興。唉!從今往後我要是再病了,教(我)從哪裏去喊你呢!
你的病情,我相信醫生說的沒有什麼危險的話,(所以才)遠離(家門)去揚州探訪古跡。你又擔心我為你的病憂愁,阻止家人跑來報信。等到病情嚴重到極點,母親問你是不是希望哥哥回來,(你)硬撐著答應了一聲“是”。我已經(在)頭一天(就)夢見你來(跟我〕訣別了,心裏知道不吉利,急忙乘快船過了江。果然我在未時到家,可是你在辰時斷了氣。(你的)四肢還有餘溫,一(隻)眼睛(還)沒閉上,原來還在忍著死等我啊。唉,痛心啊!早知道(要和)你永別,那我怎麼前去遠方遊曆呢,即使去遊曆,也還有許多心裏話要讓你知道,(並)和你一起商量啊。可是現在(一切都)完了!除了我死之外,當然不會有見麵的日子了。現我又不知道哪天死,可以見到你,況且死後有知覺還是沒有知覺,並且能見麵不能見麵,又終究難以(弄個)明白。既然如此,那麼(我)懷著無窮的遺憾,(是)天意呢,(還是)人事呢,然而終究無法彌補了嗎!
你的詩,我已經付印;你的女兒,我已經代作嫁出;你的生平,我已經作了傳記;隻是你的墓穴,(我)還沒有籌劃好。祖先的墳塋地在杭州,(到杭州要經過)長江和運河,(路遠不好走),看樣子難於送回去安葬,所以請示母親,(征得她的同意)讓你在這裏安息,便於到墓前祭掃憑吊。在它旁邊埋葬你的女兒阿印。那下邊的兩個墳,一個是父親的侍妾朱氏,一個是哥哥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曠遼闊,往南遠看是(一片)平原和低濕的地方,往西眺望是棲霞山,(在)刮風下雨,早晨黃昏(中)寄居他鄉的魂魄有了伴侶,應當不會感到孤單寂寞。讓人傷心的是,我自從戊寅年讀了你的哭侄詩以後,到現在還沒有兒子。兩個女兒剛剛牙牙學語,生在你死以後,才一周歲啊。我雖然因為有母親健在不敢說(自己)年老,可是牙齒動搖、頭發脫落,背地裏自己知道,知道(自己活)在人世還能再有幾天呢!(弟弟)阿品遠在河南作官,也沒有子女,九族沒有可繼承的人了。你死了我來埋葬,我(如果)死了誰來埋呢?你如果有靈,可能告訴我嗎?
唉!活著時候的事情既不能細想,死了以後的事惰又無法知道;哭你既聽不見你說話,祭奠你又看不到你來吃。紙錢的灰燼在飛揚,北風(刮得)很凶猛,哥哥我回去了,(可)還不斷地回頭看你啊。真哀痛啊!真哀痛啊!
原文注釋:
祭妹文①
清 袁枚
乾隆丁亥冬②,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③,而奠以文曰:
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裏矣。當時雖觭夢幻想④,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⑤,遇人仳離⑥,致孤危托落⑦,雖命之所存⑧,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嚐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⑨,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⑩。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11)。
餘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12);歲寒蟲僵,同臨其穴(13)。今予殮汝葬汝(14),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15)。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來(16),溫《緇衣》一章(17)。適先生奓戶入(18),聞兩童子音琅琅然(19),不覺莞爾(20),連呼則則(21)。此七月望日事也(22)。汝在九原(23),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24),汝掎裳悲慟(25)。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26),汝從東廂扶案出(27),一家瞠視而笑(28),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29)。凡此瑣瑣(30),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31),思之淒梗(32),如影曆曆,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33),羅縷紀存(34)。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35),堂上阿奶(36),仗汝扶持;家中文墨(37),眣汝辦治(38)。嚐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39),汝嫂非不婉嫕(40),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予又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後托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41),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後雖小差(42),猶尚殗殜(43),無所娛遣,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歡(44)。嗚呼!今而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45),遠吊揚州(46)。汝又慮戚吾心(47),阻人走報,及至綿惙已極(48),阿奶問:“望兄歸否?”強應曰:“諾(49)!”已予先日一夢汝來訣,心知不祥,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50),汝以辰時氣絕(51),四支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遊?即遊,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52)。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後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53)?
汝之詩,吾已付梓(54);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55),尚未謀耳(56)。先塋在杭(57),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58),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塚,一為阿爺侍者朱氏(59),一為阿兄侍者陶氏(60)。羊山曠渺(61),南望原隰(62),西望棲霞(63),風雨晨昏,羈魂有伴(64),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65),至今無男;兩女牙牙(66),生汝死後,才周晬耳(67)。予雖親在未敢言老(68),而齒危發禿(69),暗裏自知,知在人間尚複幾日!阿品遠官河南(70),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71)。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
嗚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1)袁枚三妹袁機,字素文,幼好讀書,與高姓子指腹為婚,後高氏子行為放蕩,曾建議解除婚約,但她深受封建禮教影響,堅持“從一而終”。婚後,高氏子行為愈不檢,虐待其妻,又要賣妻抵賭債,不得已,逃回娘家,告官終絕關係。此文祭悼亡妹,意真詞切,語語精絕,可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瀧岡阡表》鼎足而三。作者另有《女弟素文傳》敘其平生。
(2)乾隆丁亥: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
(3)上元:縣名,在今南京市區。羊山:在南京市東。
(4)觭(jī基)夢:做夢。《周禮·春官·大卜》:“二月觭夢。”鄭玄注:“言夢之所得。”
(5)一念之貞:指袁機堅持與高家成婚事。
(6)遇人仳(pī匹)離:嫁了不良的丈夫而被遺棄。《詩經·王風·中穀》:“有女仳離,慨其歎矣。”
(7)孤危托落:孤獨憂傷。托落,落拓,失意。
(8)命之所存:命中注定。
(9)差(cī疵)肩:並肩。
(10)遽:遂,就。躬蹈:親身實踐。
(11)艱貞:遭遇艱難時堅貞不移。
(12)奮臂:揮動雙臂。
(13)同臨其穴:同到埋蟋蟀的洞邊。
(14)殮(liàn煉):給死人穿衣服裝入棺中。
(15)憬然:清晰的樣子。
(16)單縑(jiān堅):細絹做的單上衣。
(17)《緇衣》:《詩經·鄭風》中的一篇。
(18)奓(zhà炸)戶:開門。
(19)琅琅然:讀書的聲音。
(20)莞(wǎn宛)爾:微笑。
(21)則則:同“嘖嘖”,讚歎聲。
(22)望日:農曆每月十五。
(23)九原:猶九泉,地下。
(24)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歲成年,行加冠禮。粵行:乾隆元年(1736),作者二十一歲,經廣東到廣西。當時,其叔公袁鴻為廣西巡撫金鉷的幕賓,金鉷很賞識作者的文才,薦舉他到北京參加博學鴻辭科考試。
(25)掎(jǐ擠)裳:拉著衣服。
(26)披宮錦還家:乾隆三年(1638)作者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還家省親。披宮錦,指身穿用宮中特製的錦緞所做的袍服。
(27)東廂:東邊的房子。邊房稱廂房。
(28)瞠(chēng撐)視:瞪著眼睛看。
(29)雲爾:如此之類。
(30)瑣瑣:種種瑣碎的事。
(31)膺:胸。
(32)淒梗:悲痛得心胸堵塞。
(33)嫛婗(yīní醫尼):嬰兒。《釋名·釋長幼》:“人始生曰嬰兒,……或曰嫛婗。”這裏指兒時。
(34)羅縷紀存:詳盡細致、有條有理地記錄下來。
(35)義絕:斷絕關係。
(36)阿奶:指作者的母親章氏。
(37)文墨:指文字往來的事務。
(38)眣(shùn舜):目示。這裏謂指望。
(39)明經義:了解經書的道理。諳(ān安)雅故:熟悉古代典故。諳,熟悉。
(40)婉嫕(yì意):柔和溫順。
(41)刺探:詢問情況。
(42)小差(chāi釵):病情稍愈。差,同“瘥”。《方言》:“差,愈也。”
(43)殗殜(yèdié夜蝶):病情不十分重。《方言》:“秦晉之間,凡病而不甚曰殗殜。”
(44)聊資:姑且拿來。
(45)無害:沒有生命危險。
(46)吊:探訪古跡。
(47)慮戚吾心:怕讓我擔心。
(48)綿惙(chuò齪):病情危急,氣息微弱。
(49)諾:應答詞。
(50)未時:下午一時到三時。
(51)辰時:上午七時至九時。
(52)籌畫:商量。
(53)而竟已乎:就這樣完了嗎?
(54)付梓:付印。梓,古代刻字印刷的木版。袁機詩附在作者《小倉山房詩文集》卷後。
(55)窀穸(zhūnxī諄夕):墓穴。
(56)謀:籌劃。
(57)先塋:祖先的墳墓。
(58)寧:安葬。
(59)阿爺:父親。作者父袁濱,早去世。侍者:侍妾。
(60)陶氏:作者侍妾。
(61)曠渺:空曠遼闊。
(62)原隰(xí席):原野低窪之地。
(63)棲霞:山名,在南京東北。
(64)羈魂:寄居他鄉的鬼魂。
(65)戊寅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此年作者喪子,袁機有《哭侄詩》。
(66)兩女:作者妾鍾氏所生之孿生女。牙牙:嬰兒學話聲。
(67)周晬(zuì最):周歲。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
(68)親在未敢言老:父母尚在,自己不敢稱老。時年作者五十一歲,老母尚在。
(69)齒危:牙齒搖動。
(70)阿品:作者堂弟,名樹,字東薌,時任河南正陽縣令。
(71)九族:古代指本身及以上父、祖、曾祖、高祖,以下子、孫、曾孫、玄孫為九族。也有人說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這裏泛指內外親屬。
照樣子,寫詞語。 披戰袍,用披加兩個字組。 .
披衣服,披大氅,披外套,
科舉中的及第指的是什麼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通俗的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古代詩歌大全
想了幾首
龜雖壽
【三國】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送人
【唐】李鹹用
一軸煙花滿口香,諸侯相見肯相忘。
未聞珪璧為人棄,莫倦江山去路長。
盈耳暮蟬催別騎,數杯浮蟻咽離腸。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人誰不願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烏江
【宋】李清照
生當為人傑,
死亦作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詠石灰
【明】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詠竹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狀元 榜眼 探花後麵是什麼?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科舉分三甲,一甲共有三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一百人左右,也就是第三名之後,由皇帝“賜進士出身”稱謂,三甲二百人左右,二甲排名之後的人,由皇帝“賜同進士出身”稱謂。
*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裏“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生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
狀元:科舉製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
會元: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
解元: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至五名為經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
貢士: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
舉人: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範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
生員:即秀才,。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蟾宮折桂,登龍門,披宮錦在古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