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道家的成語
千裏之行 始於足下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寵辱若驚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大器晚成 大巧若拙
道家的“道”的主要內涵有哪些
很多學派,不是完全一樣
道家主張: 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
道家以道為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因為對道和無為的理解不同,所以內部又劃分為不同派別,不同的學派之間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於治國,或偏於治身等。
老子,論“道”是當時思辨哲學的最高成果。他不僅對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對“道”的運動規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說:“反者道之動”。(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規律。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變動不居的;變動不居的原因是天地萬物都存在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麵以及對立麵的互相轉化。他揭示出一係列的矛盾,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美醜,禍福,剛柔,強弱,損益,興衰,大小,輕重,智愚,巧拙,生死,勝敗,進退,攻守等。他認為,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麵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為前提。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出自道家的成語及其含義典故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裏,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道教中有特殊意義的古字有哪些
海裏1000米以下的生物有哪些?你能給我列舉一種,我就告訴你一個字。
3在道教中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三”,在道教是大吉之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在道教中,世間萬物,由“三”化生。道教中有一些重要人物和術語也與“三”有關。如三清、三洞、三一論、三元、三寶、三花等。
.三清:
三清是道教對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稱。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三洞:
道教有“三洞、四輔、十二部”說法。所謂三洞四輔是《道藏》中的分類方法。三洞為: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三洞下又各細分為十二小類:本文類、神符類、玉訣類、靈圖類、譜錄類、戒律類、威儀類、方法類、眾術類、記傳類、讚頌類、章表類,共36部尊經。四輔是指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因此,道教經典又被稱作“三洞真經”或“七部經書”。
三一論
三一最早見諸道經者為《太平經》。敦煌本《太平經》殘卷(S·4266)雲,“精學之士,務存神道,習用其書,守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為主”。《太平經》之三一,具體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與精氣神三者混一以求長生。既有政治理想,又有追求長生不死的神仙信仰。《太平經》的作者認為,天地人均由元氣演化而成,人的生命存在,為精氣神統一的整體,因此,使三者和諧一致即可成為神仙,天地人的合理有序則是實現天下太平的關鍵。這是道教理論家提出的在本原論意義上的天人合一主張。
三元
三元,在道教教義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經典產生的源流,隋唐以後又衍化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節日的名稱,延續至今。道家著作原無“三元”之說,但是古曆法家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年、月、日之始,稱三元日,因為此日為“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此“元”當係開始之意。古術數家以六十年為一甲子,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一百八十年為“天地一變”之周始,合稱“三元”,此“元”又是單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統”神學思想,稱:“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其時尚無三元之說。《三國誌·魏書·張魯傳》引《典略》稱五鬥米道“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也未將三官和三元聯係在一起。
大約在北周末年成書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中,“三元”一詞才見著錄。該書卷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檢布經》稱,受佩“三元玄壇玉檢紫文”之人,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該經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全稱《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該經所稱“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玉檢檢天大錄、中元玉檢檢仙真書、下元玉檢檢地玉文。附有《三元內存招真降靈上法》,其內存之神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個女兒,紫素元君、黃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神又合稱為“三素元君”。故上清派的“三元”並非指天地水三官。《無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齋品》,徐墨齋認為從道之人“生長流俗,五神諍競,塵深罪穢,永不自覺,與罪同長,山海彌積,前生至今,不知緣來,凡以幾劫,逮及今日,罪結天地,在何簿目,為三官執舉,拘逮地役,雖自修厲而無感徹,真靈不降,眾魔所伐,致思念不專,五神飛越,常恐一旦歸命幽壑,彌淪萬劫,終天無拔”,因此必須以三元大慶吉日,“清齋燒香,首謝前身及得今日積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億罪兆過”。據此,南北朝時期已開始將“三官”和“三元”聯係在一起。
三寶
三寶最早見於老子《道德經》,“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體現了老子對生命的關注和愛護以及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思想。展現了道家守雌獨有的思想內涵,持靜、守柔、內收、凝斂、含藏。亂世中持老子三寶者獨立如龍,氣沉、身穩、斂勢、待發,盡顯道家精要。
三花
人花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論述道家和儒家的哲學思想內涵???要有自己思想的
儒、道兩家思想,一個剛健有為,一個柔順因循;一個入世進取,一個潛隱退守,這是他們達到相通和互補的真正前提。所以,許多中國古代文人才能入世為儒,出世為道,或者熔儒道於一爐,張弛相濟,進退自如。 從曆史淵源來看,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奴隸製度逐漸解體,我國進入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一部分奴隸主貴族逐漸失去了他們原有的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地位,成為貧民或者奴隸。其中一部分人結草為廬,結伴而耕,避世隱居。《論語》中把他們叫做"逸民"或"隱者"。這些人對弱肉強食、離亂痛苦的現實社會,表示強烈的不滿,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一樣,他們痛斥"天下無道"!在這同一個時代,儒家和道家走著兩條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麵現實社會,力求探索一條改造客觀世界的道路,即便是個人的修身養性,最終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孔子認為,他與那些逸民、隱者的區別就在於"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用孟子的話來解釋,就是:"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一向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但實際上不管天下"有道"還是"無道",他似乎沒有一點退隱的意思。為了改變這個"無道"的世界,盡管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骨子裏還是那股勁:"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此方麵,孟子比孔子毫不遜色。在他看來,無論得誌還是不得誌,無論困厄時還是顯達時,都不應該絕人逃世;主張用自己的方法來"平治天下",實現其"王道"理想;並且揚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醜下》)他更無退隱之意。 道家麵對殘酷的現實,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從自然中尋找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本人就是一個"隱君子",相傳他在周朝做過藏書管理員,孔子曾向他問"禮",後來他退隱了,寫下《老子》一書。莊子曾做過宋國漆園的管理員,辭職後表示"終身不仕,以快吾誌焉",寧肯隱居陋巷,借米充饑,自編草鞋,過著清苦的生活,也不願應楚威王高薪聘請而赴楚相之位。從老子的自然無為、少私寡欲、貴柔守雌的思想,到莊子的無己無功無名、逍遙放達的精神境界,無不說明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之處。道家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固執地守護著人的精神的尊嚴,辛勤地開墾著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從一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中拯救出來,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獲得一種寧靜的自由和聖潔的心境。老子和莊子都是隱士,但他們又不同於一般的隱者。他們的退隱不單單是為了規避無法改變的罪惡現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求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在韓非子的顯學排行榜上名落孫山。可以說,春秋戰國時代所湧現出來的大批隱者的現實生活,以及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隱者生活的親身體驗,正是道家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而孔子和孟子則遠離隱者的生活體驗,因而,他們的思想曆程必定不同於老子和莊子。 戰國末期的思想家荀子總結了先秦各學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談到莊子時指出:"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說,莊子隻重視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視了"人",即用自然掩蓋了人。荀子進一步指出,像莊子這樣來理解"道",那隻能是人對自然的一種因循依順。其實荀子隻看到了問題的一麵,問題的另一麵恰恰是,莊子沿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對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對自身的認識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這怎麼能說是"蔽於天而不知人"呢?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以"消極"、"厭世"等詞彙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裏有一些誤解。隻要我們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之中去看一看,就不會草率地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彙了。
道家思想現在社會中具有什麼意義
看這篇論文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除了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和人類上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人類生存的危機,物質文明帶來的嚴重異化,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道家的基本思想對現在社會多個領域以及方麵帶來啟示,並指導人類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從而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如何保護生態平衡和自然的和諧,這成為了當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課題。這就要求我們來調適好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現代化工業社會,新技術急劇更新、信息量的猛增,快節奏、高速度、環境的汙染、競爭的加劇、破產與失業……使得人們整日處於精神高度緊張與疲勞之中,這就會破壞一個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障礙,從而在社會上普遍地造成現代化的工業病,如各種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精神障礙、心髒病、高血壓等等。老子哲學中所提出的主靜說和莊子所提出的超脫說,所有這些思想都可以用來與人的心理修養相聯係。
道家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為世界的最後本原,所以稱之為道家。道家創立於春秋後期,創始人為老子(生卒年月不詳)。由於對“道”的理解不同,到戰國中期,道家內部開始發生分化,形成老莊學和黃老學兩大不同派別。前者的思想以《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後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術上》《心術下》《白心》《內業》四篇,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經法》《原》《稱》《十六經》4篇,以及《淮南子》為代表。
道家哲學影響到整個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在中國曆史上,道家哲學有時被一些非官方儒學的重要人物改造與繼承,如漢代的楊雄、桓譚、王充等;有時為官方儒學所汲收,如宋明理學;曾經一度成為官方哲學或一時代的統治思潮,如漢初的黃老學和魏晉玄學。道家思想的精髓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虛守靜、無為而治。
道家思想精髓
1、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指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精神。“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規律。在道家看來人和萬物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莊子?齊物論》上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無為。而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反對過多的人為幹涉。老子認為,人與萬物都根源於“道”,“道”是人與世界的一種本原關係。比如太極圖,是以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俗稱陰陽魚,意為派生萬物的本源。魚在中國文化中是多子多財的象征,魚每次排卵排出大量的卵以孕育生命,中國古人也希望多子多福,因此把魚看做吉祥之物,深受民間喜愛。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人與自然和諧關係,道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自然生態和諧統一,也在於人與宇宙的和諧統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的親和與協調,追求天人合一境界。比如俗語中說的“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吃順應時節、氣候的食物對身體有益,反之不利,也是生活中人順應自然規律的例子。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與和諧,順應自然法則之發展。
3、致虛守靜
道家追求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張“返璞歸真”,認為人要節製和超越物質欲望,不讓塵世的喜怒哀樂擾亂自己恬淡自由純潔的心境,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因此,老子提出了“致虛極,守靜篤”的修道方式。《道德經》除了講人與宇宙的和諧統一,還討論了人自身的和諧問題,也就是人自身的內在和諧。
4、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講的是社會生態觀,老子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三章說:“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家提出的無為是因任自然,不恣意妄為。老子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希望建立無矛盾,無衝突,自由平等,其樂融融的社會。
社會現實
隨著霧霾、水汙染、動物瀕臨滅絕等等,生態危機已經成為現代性危機中影響最深遠也是最致命的危機了。道家思想啟發我們要認識並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不要因人類利益而對大自然肆意妄為。人類隻有尊重自然,以平等的身份對待自然,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類自身自由。《道德經》中強調“無為”,也是想表達讓食物在最自然的狀態才是合理的。道家堅決反對人的破壞行徑,一再強調人類要處理好物質欲望和外在自然的關係。但反觀我們當今社會,為了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的迅速擴張,砍伐樹木,建立重汙染傳統企業,以煤炭等高汙染資源作為主要工業動力,破壞生態結構,大肆排汙排氣,給人類的健康生活環境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也是這種形式下,道家思想的普及顯得尤為必要。
建設和諧社會,把世風淳樸、精神恬適、安泰和美的社會看做是人類追求的美景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保證,這是道家對理想生態社會的審美建構。“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表現為“衝氣”、“和氣”,即是一種和諧平衡的狀態。道家這種和諧思想能夠對我國當前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直接的理論借鑒,結合我國目前的國情來說,在穩定和諧中建設小康社會,不僅僅是一個理想,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當然,和諧社會也包括人與社會的和諧,這裏講的就是人際關係的和諧。《老子》中說道:“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這樣的社會能不和諧嗎?但在當代,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遠,變得自私自利,隻關注個人利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緊張起來,不斷的破壞和索取換來的將是地球的毀滅。道家思想在緩和這種現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今社會道家思想的認同度也越來越高,人、社會、自然的發展都離不開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對當今社會的現實意義
1、反對社會文明異化,守護人本然價值
老子強調道是因為在道家哲學中,道即是世界的本原和萬物存在的根據,也是天地萬物之本性,道存在的狀態與本性的客觀描述,意指萬事萬物非人為的、不受外力幹涉的存在方式,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要遵循萬事萬物本身的客觀規律和主體自身本然的發展趨勢。道家思想深刻反映了反對社會文明異化,守護人本然價值的思想主旨。
2、反對急功近利,要修身養性,順從內心
每當我們去旅遊景點的道觀參觀時,不難發現道士往往悠哉悠哉,亦或喝茶暢談,亦或揮墨彈琴,泰然處之,靜心養性,這就是道家人的生活狀態。無為而自然,恬靜而悠哉。比如中原腹地鄭州的中嶽廟以及泰山山頂的碧霞祠,都是著名的道觀景點。如此仙風道骨,如此詩情畫意,順從內心,一心修仙,陶冶情操,遠離塵世。而現代人,腳步匆匆,心事重重,仿佛一分鍾也不能耽擱,每個人神情緊張,去爭分奪秒的改造這個世界,殊不知,這個世界也因人類的肆意妄為的破壞帶來了負麵反映。現代人類也應該多學習道家思想中的心境,釋放內心的自由,獲得內心的愉悅。
3、反對違反自然規律,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道家講的順其自然運用到我們當今社會就是在發展經濟,改造世界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不要盲目改造,講究科學規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隻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諧共處,共享美好地球!
道教中一些常說的話,有博大意義的話/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償姓為芻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求:道家個人倫理的價值意蘊?謝謝啦
道家對於造物主,也沒有確切的認識;對於宇宙萬物和人類的本源,隻是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一章)「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四十二章)
道家對於人類的本性,以及善惡的認識,乃是超過了一般世俗的見解。他們認為善惡的標準,非由人為;而認為天下之至善,端在歸真返仆。故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道德經》第二章)又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同上第十八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又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第十六章)人生目的,厥在複於天命,始能合乎常道。一切人為的禮法刑政,都是虛偽險惡,故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從而主張「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第十九章)又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種「無為」「複命」的道理,自較庸俗的人文主義者的境界為高超;可惜空談「無為」,卻未必能「無不為」;人類隻有信奉「無所不能」的上帝,才能「無不為」(參閱太一九26)。複次,人類既受製於罪,已失去「複命」的自由,絕難逾越神人中間「隔斷的牆」,隻有憑主耶穌基督的寶血,及其 救贖的大功,始能「拆毀」此牆,「將兩下合而為一」,使神人複和,「真正複命」(參看弗二12一19)。
道家既以人生真正的幸福,乃在清淨無為,歸真返樸,契合自然,回複自然的本性,所以他們認為人類隻有歸順天真,才能臻於至善;而人之為善,隻是作為。道家「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的主張,就其反對人類自負自義一點而言,固比儒家的哲學遠為高超;而與基督教的道理若有暗合之處。但是基督一麵警告世人「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一麵卻指示一條明確的道路:「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要世人效法天父,要和「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而道家卻隻教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他們對於自然的認識,乃是一種塊然混然,不可明狀的境界。質言之,他們的意境,雖是高超;但他們的認識,卻是模糊,這樣便使人失去了崇高的目的和價值;而流為一種委天任命的放浪形骸的浪漫主義和虛無主義。
道家對於生死的看法,也和儒家不同。莊子喪妻,鼓盆而歌;其門徒死,孔子遣門徒子貢前往慰問,見其吹笛而歌,歸告其師,孔子歎曰:道家乃求世外之樂,非求今世之樂,乃為造物主的門徒,以生為大患,而死為解脫。道家以天地自然為父母,死乃應父母之呼召而回家;生則勞,死則息;生為奴役,死則自主。世人囿於小我,不見其大;故於生死壽天,戚戚顧慮;以生為樂,以死為悲;因壽而慶,因天而傷;而在道家則以為都是無關宏詣;「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妖」;人生的盼望歸宿,乃在與萬物合一,與天地並生。道家生死達觀,意境超邁,自是不同凡響。(參看《莊子》:「逍遙遊」)可惜他們對「道」的認識,隻是一種不可言說的觀念,水底撈月的空想;充其量,乃是一種虛幻的泛神主義,而沒有認識有位格的三一真神,故不能予世人以永恒不朽的生命。降及後世,遂流為一種修性煉丹的邪術和方士的迷信,對於國民生活,民族精神,有嚴重不利的影響。
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係網的圖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透外物麵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隻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一和諧寧靜的社會,相孺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或院於山林,或陷於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誌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z.baidu.com]
道家四神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在道教護衛神中,有一種專門用於鎮守道觀山門的天神,他們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稱為“四象”,亦稱“四靈”。如道教勝地青城山天師洞(古常道觀),在巍峨的山門前麵,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龍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監兵神君。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中國古代將天空分成東、北、西、南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龜蛇)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一個方位的七宿聯係起來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蒼龍,角宿象龍角,氐、房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南方朱雀則以井宿到軫宿象鳥,柳宿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嗪,翼為羽翮。後來古人又將其與陰陽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說。後又將其運用於軍窖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如《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陳皓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自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iu,旗子上的飄帶)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即說其表現形式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後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無不勝的目的。《十三經注疏·禮記·曲禮上》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道教興起後,沿用古人之說,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神係,作為護衛之神,以壯威儀。《抱樸子·雜應》引《仙經》描繪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氣派,著實威風。後來,四象逐漸被人格化,並有了其封號,據《北極七元紫延秘訣》記載,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號為“監兵神君”,朱雀號為“陵光神君”,玄武號為“執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仰逐漸擴大,從四象中脫穎而出,躍居“大帝”顯位,青龍、白虎則被列入門神之列,專門鎮守道觀的山門。宋朝範致能《嶽陽風土記》雲:“老子祠有二神像,謂青龍、白虎也。”明姚宗儀《常熟私誌·舒寺觀篇》雲:“致道觀山門二大神,左為青龍孟章神君,右為白虎監兵神君。青 龍
青龍原為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龍,位於東方,屬木,色青,總稱青龍,又名蒼龍。《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青龍東鬥星君”為:“角宿天門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駟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雞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東方龍角亢之精,吐雲鬱氣,喊雷發聲,飛翔八極,周遊四冥,來立吾左。此外,道教還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水銀也,澄之不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
白 虎
白虎原為古老神話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象虎,位於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西鬥星君為:“奎宿天將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目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西方自虎上應觜宿,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禽獸,嘯動山林,來立吾右。”同時,道教亦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經》雲:子若得一萬事畢,淑女之異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
朱 雀
朱雀原為古老神話中的南方之神,道教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南方七宿(井、貴、柳、星、張、翼、軫),其形象鳥,位於南方,屬火,色赤,總稱朱雀,亦名“朱鳥”。《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南方朱崔星君為:“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匱星君,柳宿天廚星君,星宿天庫星君,張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軫宿天街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南方朱崔,從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雷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同時,道教也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朱崔者,南方丙丁火朱砂也,刨液成龍,結氣成鳥,其氣騰而為天,其質陣而為地,所以為大丹之本也,見火即飛,故得朱崔之稱也。
玄 武
玄武原為古老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鬥、女、虛、危、室、壁),其形象龜,亦稱龜蛇台體,位於北方,屬水,色玄,總稱“玄武”。《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北方玄武星君為:“鬥宿天廟星君,牛宿天機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錢星君,室宿天廩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台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同時,道教也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簽》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剛。”《經》雲:上菩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東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