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郭小川詩歌的藝術特色
①充溢著強烈,真摯的革命激情。郭小川對黨和革命事業有著無限深情,他的詩歌熱情歌頌黨,祖國和革命事業。
②富於哲理性。他善於把自己對人生,社會,現實生活的觀察提煉成具有真知灼見的哲理,以此作為詩篇的主題。他還善於提煉富有哲理性定警句。
③他的詩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郭小川被認為是“時代的歌手和號手”。他擅長表現時代生活主流的題材。
④在藝術上,郭小川進行了多方麵的嚐試。他繼承中國古典詩歌“感物言誌”的傳統,同時也借鑒"樓梯式"的長句和民歌的清新。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75407711.html
郭小川詩歌藝術革新的表現
1、郭小川詩歌語言運用具有獨創性。他在吸收古典詩詞、民歌和群眾口頭語言營養基礎上,把哲理與形象,抒情與敘事、描繪結合起來,把明朗與含蓄、粗獷與細膩
統一起來,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的語言風格。特別是在運用那些活脫、富麗、有表現力、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上,詩人的成績在當代詩人中是首屈一指的。
2、郭小川詩歌詩體具有創新性。他寫過“樓梯式”(如《投入火熱的鬥爭》等)、民歌體(如《三戶貧農的決心》《林區三唱》等)、新辭賦體(如《廈門風姿》《甘蔗林——青紗帳》等)、半自
由體(如《白雪的讚歌》等)、自由體(《將軍三部曲》等),自由開放,不拘一格。對“樓梯式”,他吸收古代歌謠的表現方式,使新民歌體的結構既嚴謹又自由,既活潑
又勻稱,令人耳目一新。對新辭賦體,他把中國辭賦中的鋪陳、排比、重疊、對偶等表現手法繼承過來,跟新的思想內容及現代漢語詞彙熔為一爐,使自己的詩作呈現出結構繁
富、氣勢雄渾、波瀾詭譎、詩情蔥鬱的特點。
郭小川詩歌的主要特點
主要特點
①充溢著強烈,真摯的革命激情。郭小川對黨和革命事業有著無限深情,他的詩歌熱情歌頌黨,祖國和革命事業。
②富於哲理性。他善於把自己對人生,社會,現實生活的觀察提煉成具有真知灼見的哲理,以此作為詩篇的主題。他還善於提煉富有哲理性的警句。
③他的詩具有鮮明礎時代精神。郭小川被認為是“時代的歌手和號手”。他擅長表現時代生活主流的題材。
④在藝術上,郭小川進行了多方麵的嚐試。他繼承中國古典詩歌“感物言誌”的傳統,同時也借鑒"樓梯式"的長句和民歌的清新。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中國文學
郭小川詩歌的最大成就是什麼?他對當代詩歌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他的詩激情澎湃,具有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在詩歌形式上借鑒了古代詩歌和民歌的優點,語言節奏鮮明、流暢。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筆名馬鐵釘,他始終稱自己是鄉村詩人,是勞動人民,所以被稱為勞動戰士詩人。
簡述郭小川詩歌創作在藝術方麵的獨特追求現當代自考簡答題
郭小川詩歌創作在藝術方麵的獨特追求:
①充溢著強烈,真摯的革命激情。郭小川對黨和革命事業有著無限深情,他的詩歌熱情歌頌黨,祖國和革命事業。
②富於哲理性。他善於把自己對人生,社會,現實生活的觀察提煉成具有真知灼見的哲理,以此作為詩篇的主題。他還善於提煉富有哲理性的警句。
③他的詩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郭小川被認為是“時代的歌手和號手”。他擅長表現時代生活主流的題材。
④在藝術上,郭小川進行了多方麵的嚐試。他繼承中國古典詩歌“感物言誌”的傳統,同時也借鑒"樓梯式"的長句和民歌的清新。
郭小川在詩歌內容上進行過哪些探索
郭小川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955年到1956年,是郭小川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階段。他寫了包括《投入火熱的鬥爭》、《向困難進軍》等詩作在內的《致青年公民》組詩。這些詩感情熱烈豪邁,以“階梯式”的形式表現鬥爭、建設、進軍的主題,傾吐著澎湃的激情,以政論家的頭腦和戰土的姿態鼓舞人民投入火熱的鬥爭。但在藝術方麵卻不夠成熟,政治性的議論往往代替了藝術形象的創作。
1957年到1960年。是郭小川進行探索的一個時期。在一陣詩情爆發之後,他意識到:“文學畢竟是文學,這裏需要很多很多新穎而獨特的東西,它的源泉是人民群眾的生活海洋,而它應當是從海洋中提煉出來的不同凡響的、光燦燦的晶體”。他甚至認為他的一些創作“說不上有什麼可取之處”,對那些“政治性的句子”感到不滿,而且感到“非常不安”,伯傷了讀者的胃口。因此,他進行了多方麵的探索,在努力克服議論多於形象這一缺陷的同時,開始向複雜的生活內容和新的題材挺進,不再滿足於詩的表層鼓動作用,而追求深沉的情感內蘊。他選擇了革命曆史題材寫了敘事詩《白雪朗讚歌》、《深深的山穀》、《一個和八個》、《嚴厲的愛》和《將軍三部曲》。這些作品顯示著詩人對生活認識與思考的加深,並逐步由以政治語言鼓動讀者,向以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感染讀者的方向轉變。《望星空》標誌著詩人在抒情方麵的探索,抒情由浮泛激蕩轉向凝重深沉。遺憾的是,他的這種探索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沒有能夠繼續下去。
郭小川代表詩作
郭小川創作作品極多,主要著作有:《平原老人》、《投入火熱的鬥爭》、《致青年公民》、《鵬程萬裏》、《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昆侖行》等,還有一些政論、雜文作品。
急求郭小川詩作分析一份
分析在下麵:
團泊窪的秋天
秋風象一把柔韌的梳子,梳理著靜靜的團泊窪;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飄飄揚揚地在平灘上揮灑。
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向日葵搖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
密集的蘆葦,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
蟬聲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頂上吱喳;
蛙聲停息了,野性的獨流減河也不再喧嘩。
大雁即將南去,水上默默浮動著白淨的野鴨;
秋涼剛剛在這裏落腳,暑熱還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團泊窪啊,好象在香矩的夢中睡傻;
團泊窪的秋天啊,猶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
戰士自有戰士的性格:不怕汙蔑,不怕恫嚇;
一切無情的打擊,隻會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煥發。
戰士自有戰士的抱負:永遠改造,從零出發;
一切可恥的衰退,隻能使人視若仇敵,踏成泥沙。
戰士自有戰士的膽識:不信流言,不受期詐;
一切無稽的罪名,隻會使人神誌清醒,頭腦發達。
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
一切額外的貪欲,隻能使人感到厭煩,感到肉麻。
……
不管怎樣,且把這矛盾重重的詩篇埋在壩下,
它也許不合你秋天的季節,但到明春準會生根發芽。
這是我早年閱讀過的已故詩人郭小川的詩歌作品。
一年四季,秋天,秋風瑟瑟,萬物開始由盛至衰,最是給人以傷感的情懷。郭小川創作這首詩時正值下放在“五七”幹校接受審察,照常情應更是傷感無度的時期。由於詩人內心的充實,對前景的樂觀,詩人並沒有傷秋之感,反而從內心更感觸到秋天有別一樣的美麗,因此在他的筆下並沒有古往今來很多詩人的傷秋之詞。
郭小川寫這首詩的定術構思,一掃前人的“悲秋”老調,從描繪秋天景物入手,借景抒情,寓動於靜,意在渲染一個極其寧靜的氣氛,以反襯人們內心世界的並不平靜,大有“於無聲處聽驚雷”之勢。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首詩也有獨到之處。詩人通過一連串的“長句體”排比句式直抒胸臆,高歌戰士特有的性格、抱負、膽識、愛情,充分抒發無產階級戰士的革命情懷,表達億萬人民對“四人幫”的無比憤慨,從而起到了深化全詩主題的作用。
我總以為,所謂詩歌詩歌,讀起來必須象歌一樣有一定的韻律,而不是把一個長句白話文分列開來就成了詩歌。也可能是當今的詩歌我讀得極少,不是這次網上對現代詩進行的大爭辯,可以說我幾乎沒要讀過當今的現代詩。我常在自己的博客文中說自己不懂詩歌(這裏而當然有一點自謙),可有一個20歲擁讚“下半身詩人”的小夥子在留言中卻對我說“你不懂,我比你還是懂一點”。真不知這個小夥子比我懂的多多少。
我雖不懂詩,但我相信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無論怎樣發展,也決不會象今天之“廢話派”和“下半身詩人”那樣去寫詩。
另一點是詩歌的創作必須要有符合大眾美感之立意,那種“下半身詩人”的立意,顯然大眾是無法接受的。人們常說詩言誌,我倒認為今天“下半身詩人”的詩,言的是非洲草原上天體生靈的“誌”。...餘下全文>>
郭小川的詩【啊,朋友】 20分
郭小川沒有《啊,朋友》的詩,
郭小川詩詵
郭小川(1919——1976),河北豐寧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後長期在新聞、宣傳、文藝部門工作,並堅持詩歌創作。先後出版《投入火熱的鬥爭》、《致青年公民》、《雪與山穀》、《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郭小川詩選》等十餘本詩集。郭小川作為一位著名的“戰士詩人”,他的詩歌始終與時代共同著脈搏,從中可以“看到時代前進的腳步,聽到時代前進的聲音”。詩人還善於把強烈的時代精神與自身日益成熟的詩歌藝術結合起來,借助濃鬱的抒情、鮮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構思,以觸動讀者的心靈並引起長久的思索。他曾采用階梯式、民歌體、自由詩、新辭賦體等多種詩體形式進行創作,尤其是在學習我國民歌和古代詩歌、詞賦的表現手法,倡導與實踐新格律體詩歌創作方麵,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55年至1956年間,郭小川陸續寫成總題為《致青年公民》的組詩。《向困難進軍》即為組詩中的一首。它既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又是一首宣傳鼓動詩。詩人采用充滿革命激情而又富於鼓動性的語言,向人們揭示時代生活的真諦,召喚和鼓勵青年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敢於“向困難進軍”,勇於“投入火熱的鬥爭”。
詩作開頭就巧妙地采用比興手法,詢問青年公民在社會主義高潮中有否做好征服困難的思想準備,接著,詩人現身說法,介紹“我”青年時代的一段生活插曲:“我”因遇到困難,在雨夜行軍的路上去見將軍,要求回到後方再學幾年。得到的回答是:“問題很簡單——/不勇敢的/在鬥爭中學會勇敢,/怕困難的/去頑強地熟悉困難。”這些閃光的話使“我”立即回到隊伍繼續前進。這類敘事成分,構成了抒情詩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詩人在用辨證而富有詩意的語言,說明和平時期困難的性質和它具有的雙重性之後,在接尾直抒胸臆:“讓我們/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向困難進軍!/不僅用言詞/而且用行動/說明我們是真正的公民!”詩句響徹著時代的聲音,體現著時代的精神。詩人以議論入詩,於感情洶湧中閃射出真理的光芒,使這類詩作成為響亮的戰鼓,時代的號角,因而受到青年讀者廣泛熱烈的響應。
詩人采用了馬雅可夫斯基階梯詩的形式。詩句簡短有力,節奏鮮明,有如階梯一樣的詩行排列,造成熱情奔放的氣勢。因其便於在群眾集會上朗誦,此後成為政治抒情詩創作較為理想的詩體形式。
當時的詩人正處於創作的爆發期,詩作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存在議論多於描繪,思想多於形象的缺陷。至於如何將火一樣的政治熱情化為鮮明的藝術形象,如何在借鑒過程中進一步改造階梯詩的形式,詩人還需要有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對郭小川詩歌的評論 5分
書名:郭小川詩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簡述郭小川詩歌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