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奮為題的議論文分論點可以寫什麼,三條
勤奮鑄造成功
劃分天才和勤奮之別的界限迄今未能確定——以後也沒法確定。 ——題記天才離不開勤奮,正如愛迪生所說:“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使得天才最終成功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勤奮。大家一定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曲長達八分鍾的鋼琴曲《星光》。演奏它的人名叫郎朗。多年以來,郎朗一直被譽為“中國琴童”,他那精湛而富有激情的表演,讓全世界都為之傾倒。但又有誰知道,沒有勤奮,就沒有郎朗的成就。
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後,每天早晨6點準時練琴一小時,中午再練一小時,放學後還要練一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了很多年,最終使郎朗化繭成蝶,創造了自己的神話。郎朗的天賦並不出眾,那麼他是憑借什麼獲得了成功?當然是勤奮。因為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它是和你勤奮的程度成正比的。
王安石筆下有個神童方仲永,他五歲就會作詩,且文采不比村中的文人差,受到周圍居民的追捧。如果當時方仲永繼續勤奮學習,他應該會有美滿幸福的一生,但是由於他的父親貪財,每天不讓他學習,帶著方仲永走東家,串西家,收取錢財,所以他沒能勤奮學習新知識,最後,方仲永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小,淪為了一個普通人。
我想,方仲永雖然擁有天分,卻沒有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他缺少了勤奮。他的命運,再一次印證了勤奮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漢朝著名的儒家大師孫敬,頭懸梁;戰國有名的政治家蘇秦,錐刺骨;西漢時知識淵博的經學家匡衡,鑿壁偷光;晉代時勤奮好學的車胤,囊螢映雪……這些古人的例子不也說明勤奮是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嗎?在成功之路上,若沒有勤奮,就像一輛失去方向盤的汽車;沒有勤奮,就像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鳥;沒有勤奮,人生就失去了成功的資格。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是成功的階梯,成功是勤奮的果實。隻要我們勤奮學習,勤奮探索,勤奮實踐,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成功
從“琴童”變成“鋼琴家”,要付出多少努力
這個要付出一生的能力
★勤難補拙辯論詞
“忠誠”是美德,但忠誠變得愚蠢,就顯得可笑:“勤奮”是優點,若勤奮伴隨盲目,則令人可悲。
“勤奮”不是隻要存在就有價值,偏離了正確方向,它就是一列脫軌的疾速列車。把勤奮美化成點金石,以為無論何種腐朽經過它的點化都會變成神奇,殊不知這就像把一塊石頭變成一匹錦緞,把一束絲線攻成一方美玉,也許力道、方法都恰當,卻選錯了對象。
有先賢雲:“勤能補拙。”實則,“勤能助巧”。天資高者,略加施力,自然功效高於常人,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曹植七步成章,甘羅十二拜相,而你天賦非在此,強要慕高斯之早慧而困於奧數;習傅聰之技藝而誓為琴童。
不講天分,隻能使拙者愈拙,巧者失巧。
“巧”與“拙”是人出發時的方向,“勤”與“惰”是人出發後的過程,“成就”就是路那頭讓你渴望的終點。方向對了,沒有一路艱辛的曆程,終點尚且僅是“可望而不可即”;方向錯了,你汗水也罷,淚水也罷,血水也罷,這一回,那個終點卻是“不可望”且“不可能即”的了。
勤難補拙,因為“拙”不是靠勤奮就能補得了的,“拙”需要的是發現“巧”的眼睛,而不是蒙住眼睛的雙手。
“勤奮”是鋼,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才不會浪費。
所以我方認為,勤難補拙!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以勤奮為題的議論文分論點可以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