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表達了什麼意境?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
??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 ——李煜《漁父》
??
??
?? 很難想象,這兩首《漁父》出自李煜之手。以花間詞為代表的晚唐五代詞,題材大多不出歌筵酒席、脂粉相思之類,這兩首《漁父》卻有種格格不入,遺世獨立的味道。在深宮高牆內長大的李煜,慣見的是風花雪月,拿手的是傷春花發悲秋葉落。《漁父》這樣的詞牌,這樣的字眼,在他人生的字典裏出現,實在有點出人意料。
?? 然而,說怪也不怪。
?? 方五代之際,天下紛紛攘攘,閑人高士避處深山,寄身漁樵的的確也不少。李煜本是文人性情,疏懶於皇權政事,隱居大澤的理想卻也並非做偽。海闊天空憑魚躍,萬類霜天競自由,有什麼比煙波江上釣魚人的逍遙形象更讓困於籠中的金絲雀更羨慕的呢。若真能學那瀟灑漁父,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一壺酒,一竿綸,萬裏江天任逍遙,又何須羨他一個末世坐立不安的君王。
?? 並且,據說這兩首《漁父》是李煜在遭受長兄弘冀忌恨時所寫。他在詞中著意描繪的寄身漁樵,舉酒垂釣、逍遙自在的生活理想,其實原是要對兄長剖白心跡。
??
?? 漁父的形象源於《楚辭》。
?? 屈原流放途中,一日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一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道:“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再答:“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 漁父莞爾,鼓枻而歌,飄然自去:“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因為清醒執著而痛苦,與隨波逐流與世沉浮任逍遙,誰的境界更高?也許真的,清者自清,世事渾濁其奈我何。
?? 所以我尤喜《漁歌子》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自號煙波釣徒的張誌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性情疏宕豪邁,長年耽於杯中物,率性而有趣,是真得“漁父”真意的妙人。
?? 唐肅宗曾賞賜給他奴婢各一,他就讓他們結成夫婦,並分別取名“漁童”、“樵青”。說是“漁童使捧鈞收綸,蘆中鼓泄,樵青使蘇蘭薪桂,竹裏煎茶”,使山水禪意入了尋常夫婦,也自有神仙意趣。陸羽、裴休問他有何人往來,他則答:“太虛作室而共居,夜月為燈以同照。與四海諸公未嚐離別,何有往來?!”此中妙意,真比“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菩提之語更通透。天地一家親,四海任遨遊,人生的離合聚散,原不過如清晨各自釣於江上,晚來歸家秉燭夜語,何須有須臾牽念記掛。
?? 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時,他撐著個破破爛爛的小船前往拜訪,顏欲為他造新船,他謝道:“攪惠漁舟,願以為浮家泛宅,訴訟江湖之上,往來茗冒之間,即野夫之幸矣!”
?? 白樸《沉醉東風》亦有《漁父》:
??
??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
?? 萬頃波中得自由,可惜這樣浩然的境界,豈是困於功名富貴的營營俗子所能到達的。
??
?? 陸遊《南唐書》說:方五代之際,天下分裂大亂,賢人君子,皆自引於深山大澤之間,以不仕為得。
?? 《南唐隱士傳》載有史虛白、沈彬、陳況等十多位當世高士,有遠見卓識,但大多因早年才華不見用,從此隱居不肯出仕。甚至裝瘋迷竅,放誕不經。
?? 中原喪亂,史虛白與韓熙載一道去投奔南唐李昪,當時李昪輔吳,重用宋齊丘。史虛白自薦,說自己完全可以取代宋齊丘。這話何等狂妄,同樣狂妄的宋齊丘自然不服,於是召史虛白宴飲。酒席上欲出史虛白洋相,令他當場填製書檄詩賦碑頌,這可是既要懂得仕途經濟,亦要有風花雪月的本事。史虛白半醉,當場口占數篇,執筆人筆不停輟,幾大篇洋洋灑灑的美文已就,且詞采磊落。四座皆歎服,連宋齊丘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 史虛白屢獻計於李昪,中原橫流,天下唯江淮富足,應當抓住時機長驅以定中原,莫待時機流逝,他日悔之莫及。而李昪雖愛他之才,卻不肯采納他的大計。史虛白本是狂生性子,如是者幾,一氣之下借病拂袖而去,南遊至九江落星灣,就此歸隱深山,每日駕著轅車,掛一酒壺在車上,帶著一總角童子,為他背著一張琴一個酒瓢,往來廬山,不問世事。保大初年,李璟網羅天下名士,韓熙載向中主李璟推薦史虛白。李璟賜宴,訪以國事,他一概裝聾作啞,隻說:草野之人,漁釣而已,安知國家大計。並且居然喝醉了就在殿前石階上撒尿,李璟好脾氣,如何不知他借酒裝瘋,卻還讚歎到:真隱士也。知道難以為用,好放其回山。
?? 十多年後李璟遷都豫章,路過蠡澤,遇史虛白,李璟問他可做新句,他說,隻得《雞居詩》兩句:風雨揭卻屋,渾家醉不知。這分明是諷刺南唐君主不理國事,沉溺享樂。元宗臉上變色,但是還是厚賜其衣帛酒食。徐鉉高越勸他說:“先生你不肯屈就,可不可以讓你的兩個兒子出仕呢。”史虛白卻謝絕道:“野人有子,賢則立功業,以道事明主,愚則負薪捕麋,以養其母,仆未嚐介意也,不敢以累公。”亦不肯受恩於朝廷。史虛白臨終,囑咐其二子說:“地窖中尚留有宮中賜給我的美酒一榼。我死後,你們將此酒與藜杖一起埋進我的棺材,以後四時不要祭祀我。”從這番遺言,可以隱約看出,其實史虛白對皇室恩寵還是很看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什麼意思
一壺美酒在手上,一個吊杆在旁邊,世上像我一樣快活的人還有幾個呢?
漁父 ?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釋義: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歡迎我,卷起了千萬重的飛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隊,讓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杆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漁父》這首詞,最早寫的是唐代的張誌和。而李煜的《漁父》,也是繼承了張誌和的“漁父家風“,詞中描寫了漁父快樂閑適的生活態度以及輕鬆自由的生活環境,這與李煜的宮廷生活背道而馳。
李煜寫《漁父》的時間背景,是在李煜的兄長南唐太子對於李煜的麵相因有帝王之相而懷有猜忌。李煜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受到波及便一心紮在書海裏,幻想著隱士一般的生活,而有了《漁父》這首詞的產生。
詞中的漁父,就像李煜本人一樣,漁父置身於大江大河之間,而李煜同樣置身於書海之中,這是一個很寬廣的精神世界。李煜在這樣的精神世界中,獲得了他從未有過的安全感,舒適感。李煜他給自己起了很多別名,什麼隱士一類的,可見他多麼向往隱士的生活。
李煜的《漁父詞》兩首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名家點評: 這首《漁父》詞寫來與前一首不同。前一首著重寫漁父的快活,這一首寫漁父的自由。詞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為的是強調漁父一人的獨立自由。我們可以想象漁父駕著一葉扁舟,劃著一支長槳,迎著春風,出沒在萬頃波濤 之中,何等瀟灑自在。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著沙洲上的春花,心滿意足地品著美酒。宋代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家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置酒一壺,加上他一個老翁,所以自號六一。李煜詞中這們漁父,也可以稱六一漁父:一葉舟,一支槳,一綸絲,一隻鉤,一壺酒,一個漁翁。李煜這兩首詞,寫來情調悠揚輕鬆,應該是亡國前所作。據宋劉首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李煜這兩首詞是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這兩首詞,也有畫境。可惜原畫已失傳。要是原畫也流傳下來,我們就可以體會詞畫相得益彰的妙處了。
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名家點評: 詞史上最早寫《漁父》詞的,是唐代的張誌和。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誌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篇選取兩 個場景來表現漁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裏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鬆。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裏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裏,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結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實是作者對漁父的羨慕,就像王維《渭川田家》詩裏所說的“即此羨閑逸。”
跟漁有關的詩句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三九嚴寒水結冰,罷釣歸來蓑笠翁。雖無鯉魚換新酒,卻喜窗前樽不空
偶向蘆花深處行, 溪光山色晚來晴. 漁家開戶相迎接, 稚子爭窺犬吠聲.漁父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裏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好事近 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衝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裏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和答弟誌和漁父歌 張鬆齡 樂是風波釣是閑, 草堂鬆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漁父 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鵲橋仙 陸遊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係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漁 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請問“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幾人”出自何處
出自李煜《漁父》
漁父
其一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其二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據說這首《漁父》是李煜在遭受長兄弘冀忌恨時所寫,但至今無法得到考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那就是清當時李煜還是身為君主。
李煜在位時,詞風嫵媚溢芳,綺麗柔靡,撫心凝神,細微有致,主要反映的是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但這首《漁父》詞與眾不同,值得玩味,因為這首詞反映了李煜強烈的出世思想。
漁父的形象源於《楚辭》,其中反映漁父隨波逐流與世沉浮任逍遙的生活態度。但最早用漁父作為詞句的是是唐代的張誌和,張誌和眼中的漁父是個與世無爭、無憂無慮、自由快樂的人物形象。
詞人李煜在這首繼續引用了這個形象。詞中描繪出一個世外桃源,千裏浪花翻滾如雪,萬頃碧波一望無際,境界闊大;一排排的桃花李花,滿渚競相怒放,春風和煦,春光燦爛。以此襯托出的是漁父的快樂輕鬆、逍遙自由。但我們從詞中“如儂”的第一人稱口吻,完全可以看出,詞中的境界其實就是作者自己的最高理想,隻不過借助漁父來表達而已。若真能學那瀟灑漁父,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一壺酒,一竿綸,萬裏江天任逍遙,又何須羨他一個末世坐立不安的君王。浪花翻滾本無意,而詞人說“有意”,配之“無言”,其二詞中連用四個“一”,加上直白的“得自由”,這都是詞人有意為之,前者是暗示世事的無奈,後者則強調一個人的強烈出世願望。所以就全詞來說詞人主來還是來表達對漁父的羨慕。”
一棹春風一葉舟的翻譯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名家點評:
這首《漁父》詞寫來與前一首不同。前一首著重寫漁父的快活,這一首寫漁父的自由。詞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為的是強調漁父一人的獨立自由。我們可以想象漁父駕著一葉扁舟,劃著一支長槳,迎著春風,出沒在萬頃波濤 之中,何等瀟灑自在。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著沙洲上的春花,心滿意足地品著美酒。宋代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家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置酒一壺,加上他一個老翁,所以自號六一。李煜詞中這們漁父,也可以稱六一漁父:一葉舟,一支槳,一綸絲,一隻鉤,一壺酒,一個漁翁。
這段詩詞出自哪 什麼意思?一搓清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緒,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詞史上最早寫《漁父》詞的,是唐代的張誌和。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誌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篇選取兩 個場景來表現漁父的生活環境,一是江上,千戶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鬆。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裏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裏,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結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實是作者對漁父的羨慕,就像王維《渭川田家》詩裏所說的“即此羨閑逸。”
長江水渺浪滔天,漁父持杆興皓然,任你絲綸常在手,終差魚水不相同。求子簽
意為你近期百家不順。就家釣魚一樣,“任你絲綸常在手,終去了魚水不相同”。魚喝不幹水,水淹不死魚。你魚要水,而水卻不要魚。凡事需暫停,不求有功,須防有過。
漁歌子的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拓展資料:
*
唐代宗大曆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誌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誌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這首詞於憲宗時一度散失,長慶三年(823),李德裕訪得之,著錄於其《玄真子漁歌記》文中,始流傳至今。
*
《漁歌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詩用寫的山水畫。
*
張誌和: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誌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譯文] 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杆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出典] 五代 李煜 《漁父》 注: 1、《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2、注釋: ①此詞調名亦作《漁父》,《曆代詩餘》中作《漁歌子》。據宋阮閱《詩話總龜》載:“予嚐於富商高氏家,觀賢畫《盤車水磨圖》,及故大丞相文懿張公弟,有《春江釣叟圖》,上有南唐李煜金索書《漁父詞》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裏雪,……’其二曰:‘一棹春風一葉舟,……’”。 ②浪花:《詞譜》、《花草粹編》中均作“閬(láng)苑”。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有本作“有情”。千重雪:《詞譜》、《花草粹編》、《曆代詩餘》中均作“千裏雪”。千重,千層,層層疊疊。③桃李:《曆代詩餘》、《全唐詩》、《詩話總龜》中均作“桃花”。一隊春:指桃李盛開,由近及遠,好像隊列有序一樣排列著,言春色正濃,春意盎然。④身:《南唐二主詞彙箋》中作“輪”;《詩話總龜》中作“鱗”。一竿身:一根釣竿。⑤儂(nóng):指我,江南口語。快活:《詩話總龜》中作“世上”。⑥綸:《五代名畫補遺》中作“輪”。綸,釣魚用的粗絲線。 3、譯文: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歡迎我,卷起了千萬重的飛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隊,讓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杆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4、李煜生平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和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5、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誌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篇選取兩個場景來表現漁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裏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鬆。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裏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裏,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 開篇入畫,將畫中意境以言辭寫出,以畫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重雪”,“桃李”作“一隊春”,寫春江浪湧,春光明媚,中間嵌以“有意”和“無言”,作者以情見景,借景寓意,心態淡然而出。有酒、有竿、悠然獨釣,這種情境雖靜寂卻清新,所以作者以問做結,“快活如儂有幾人?”其歎如讚,表現出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滿足。這首詞語淡情疏,清麗簡約,詩情與畫境渾然一體,趣致盎然。 不求威儀天下,萬古不朽;但求獨善其身,性情而為!正如李煜所說,他崇尚的不是武力與征戰,而是一種春風暖雨,落絮飛雁的詩意生活。 6、“” 帶著一壺好酒,拿著一枝釣杆,一個人獨自在河邊,一邊喝酒,一邊釣魚,世上像我這樣自在逍遙的人,能有多少呢?遠離了塵世的幹擾,獨自擁有一片寧靜的天地,那種逍遙與閑適的情懷,又哪裏是俗人所能體會的呢? 7、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萬頃波中得自由”,原本是如此簡單的理想。隻是有時候,理想似乎離我們那麼近,就在頭頂,像觸手可及的螢火蟲。可掂了腳尖去夠,再跳起來去抓,卻始終與我們的手隔著一個指尖的距離。這深沉飄忽的惆悵,讓人好像聽到西海岸一位詩人的歎息:生活,在別處。 (姚敏獨自莫憑欄) 8、酒逢知己千杯少!自古至今,飲酒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且從曆代文人墨客遺作便可知一二:“綠醴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醉也。“登斯樓也,則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番曠達即興之飲,舒懷之酒。一代梟雄曹操也有如此之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則為傷時感懷,感慨之飲也。“”、“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則謂之人生的理想境界了。而酒仙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氣貫長虹,豪放之飲。“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這又是何等的冷靜灑脫! 9、望江南,兩眼空空,一番思量清眸帶紅。我癡我怨我笑我顛。於歌舞升平的台上,觥籌交錯的樓中,恍恍惚惚的花前,迷惘失憶的月下,發酵醞釀我如宿命一般的風流。烽火間,劍雨中,菊花滿地傷,生生死死或如一場幸福的假象,欺騙斯人於亂世,墮紅塵,忘國不思憂。浮現一世的浮浮沉沉,如秦淮河上的黃黃紅紅,搖曳著一切紙醉金迷的浮華之夢。是否幸福輕得太沉重,未提筆,淚兩行,闌幹拍遍,幾何痛?誰又讀懂一個南唐後主那浮生若夢的傷感和痛。你笑你唱你想你忘。如是間,眾生若蜉蝣,談笑一瞬,於燈紅酒綠間尋那隻屬於我的一頁注腳。 10、千年李煜,多少離愁多少淚 李煜,一走走了千餘年,將四十年來家國夢寫入詩歌,將自己交給曆史。李煜,一走走入千餘年,將滿腔遺恨交給長江,將三千裏地山河常裝心間。 從“紅錦地衣”的南唐後主,到“故國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詞人李煜嗬,誰能體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淪落?誰能明了你內心“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巨大沉痛?世人說,亡國的代價鑄就了你可追唐詩的非凡成就,你認可麼?你願意後人稱呼你南唐李後主還是詞人李煜?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許你不屑回答。或許你在乎的,隻是無法與自己的家國再進行交談,不管是用腳步還是視線。 一江春水向東流。江河卷走了一切,卻卷不走你的離愁別恨;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慘痛變故和心事婉約而多情地歌唱著,歌唱著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千年李煜,是因為那些平民化的質樸的詩歌。人們記住的是一位詞人,而不是一位帝王! ——題記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理想中的事業會幸運地成其為現實中的職業?人終其一生,苦苦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最佳定位,但又有誰可以抗衡命運?少年的理想曾如春夢,在日益嚴峻的現實世界中漸漸失去光澤,很多的時候,我們許許多多的人,被生活的潮流身不由己地挾裹著,走上一條越來越情非得己身與願違的人生之路…… 順意的人生,也許是花好月圓的喜劇,快樂也許會膚淺,但亦是生命的終極目標。錯位的人生,也許是一出悲劇,於是悲情中喚醒生命的激情,個體生命有了體驗生命堅韌、提升生命層次的不竭動力,也許陰錯陽差中反而成就一片屬於自己的生命天空,譬如南唐後主李煜——錯位人生, 寫就悲情,也鑄造輝煌 燦爛的曆史人文景觀,與秀麗的自然山川交融和諧,構築了古都南京的迷人風韻。其中最綺麗、最燦爛的人文風景,應是南唐後主李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一詠三歎、不忍釋卷的詞,正是由於李煜的出現,由俚俗小曲變成了姿態萬千的陽春白雪。 時代決定命運,翻閱曆史,一個“錯”字寫就了李煜悲情的一生。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嗣位,在位十五年,史稱南唐後主。南唐在中主李璟後期,已稱臣於宋,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嫡長子襲位的封建傳統,他絕對沒有做皇帝的可能,本不該成為執政治國的一國之君。在極其複雜的宮廷權勢鬥爭中,李煜懦弱多病,天性喜文厭武,他的人生誌向,就是要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經綸滿腹的高人隱士。“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李煜少年的理想追求,在早期作品《漁父》中不難看出。隨著太子弘翼莫名其妙的病逝,李煜的其他幾個哥哥也都早卒,在中主病亡後,年僅25歲的李煜硬生生地被曆史的激流卷進政治漩渦中,縱然身與願違,也別無選擇。 李煜生於金陵的帝王之家,那裏文人的儒雅和悲哀歌哭,那裏的微風暖雨落絮飛燕,那裏江南秀美的旖旎風光,把他悄悄地塑造成一個多愁、善感、柔弱、傷懷的文人。個性決定命運。家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一種亡國的緊迫感沉重地壓在李煜心頭。風雨欲來,大廈將傾,李煜也想振作,也想圖強,但他天性懦弱,他沒有拯救危局的政治魄力和才能,強國談何容易?以其父李璟的英武明斷,尚不能保社稷於不衰,一介懦弱文士又怎能力挽狂瀾於亂世?所以,當麵對日漸沒落的江山,他不知所措——沒有整頓朝綱,指揮征伐,複興南唐的勇氣,沒有偉丈夫鐵骨錚錚的剛烈血性,沒有臥薪嚐膽十年磨一劍的宏圖大誌,有的隻是一味修好的納貢,苟延殘喘。“外示恭儉,內懷觀望”,李煜隻希望以自己的一片赤誠忠心,換取宋太祖的寬容之恩,求得南唐小朝廷的一時苟安。但他也深知,南唐,注定必亡,那是不可阻擋的曆史趨勢。強不能,弱不甘,外有患,內而亂,既然無能為力改變命運和現實,唯有放縱性情,耽於聲色任情而動,隨意而行,無奈地等待命運的擺布,一如當年被命運無奈地推入政治激流中。 在位十五年,是李煜生命中屈辱難堪的十五年,在無奈的命運中,李煜唯一可以選擇的,隻有自己的性情和才情。所以在李煜的內心世界裏,仿佛隔絕了腥風血雨的殺伐,隔絕了勾心鬥角的爭名奪利,有的隻是純淨的心靈,美麗的飄逸的愛情。整天與大周後、小周後沉湎於溫柔鄉中,歌唱“霓裳羽衣曲”,或者把玩玉石,品評書畫,作賦填詞,於是,曆史上便出現了一位集昏庸無為失敗於一身的皇帝,集風流倜儻天才卓絕於一身的詞家。 李煜具有多方麵的藝術才能,工書法、善繪畫、精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而詞的成就尤高,在南唐時期的藝術造詣,堪稱絕頂!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前後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降宋時作為界線。前期的詞已表現出李煜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但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空前絕後。國亡後在“日夕隻以眼淚洗麵”的軟禁生涯中,一改詞之風格,轉琦香綺麗為哀怨傷婉,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麵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他後期的詞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歸故國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故人、故事”的無限留戀,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淒涼悲壯,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贏得生前身後名。 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李煜42歲的生日,國恨家仇,千愁萬緒無從釋懷,李煜讓歌妓吟唱新作《虞美人》,太宗大怒,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李煜毒死,死後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從25歲即位開始,身與願違的李煜早已是醉生夢死,苟活人世,17年後,他終於可以從沉重而無奈的生命中解脫出來,終於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追求“一槕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漁夫》)的理想生活境界。人生錯位的李煜做了無為無能的昏君,國亡家破,妻離子散,千古蒙羞,那是他對自己錯位人生的別無選擇,這錯位人生造就的深刻痛苦反而成就了詞曲藝術上的輝煌成就!但如果不錯位,李煜的人生,又會如何? 今夜,一輪皎潔的明月下,又見李煜的綺麗詞句,引發了我對這位才華橫溢的亡國之君的深切懷念。人生,這真是一個難解的謎題,也許正如李煜的生命初衷:不求威儀天下,萬古不朽,但求獨善其身,性情而為。是啊,政治上碌碌無為的李煜,最終以詞曲藝術的輝煌不朽於世,此生,縱然錯位悲情,亦不空虛。不朽李煜,詞人李煜,不朽!從一位囚徒的詩詞裏傾瀉而出,一江春水向東流,晝夜不停,流了千餘年。幽怨淒楚的詞句,為一位曆史上的帝王白描了滄桑漫漶的軌跡,讓千古為之一歎。 北靠黃河,現在的開封那時叫汴梁,大宋的根基駐紮在這裏。奔騰洶湧,咆哮跌宕的黃河使它習慣了氣吐萬裏,學會了搏擊風浪。然後,像黃河撲下高原,滔滔東去,一種叫理想的東西高擎斧鉞,從這座都城出發,去收拾那片中國曆史上最為混亂的局麵。五代十國,隻用鐵蹄和血痕填充著唐與宋的間隔。那是草莽群雄們肆意點燃狼煙而豪強輩出的亂世,南唐雖如桃源,卻不能孤懸世外,尊事中原、偏安一隅,到底隻是一個幻想,即使天塹長江也不能阻隔那用欲望燃起的熊熊戰火,“南唐”兩個字,最終在大宋一統天下的鐵蹄下被踏為齏粉。這個國家的曆史在金陵城下濤聲漸漲的長江裏畫完了句號。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即可,謝謝!):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清平樂》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李煜《蝶戀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李煜《烏夜啼》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破陣子》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李煜《漁父》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