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建設
社會建設是指社會主體根據社會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進行的改善民生和推進社會進步的社會行為與過程。
社會建設的內涵很廣,主要有兩大方麵:一是實體建設,諸如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社會事業建設、社會環境建設等;二是製度建設,諸如社會結構的調整與構建、社會流動機製建設、社會利益關係協調機製建設、社會保障體製建設、社會安全體製建設、社會管理體製建設等。社會實體建設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社會製度建設則使社會更加有序與和諧。
什麼是社會建設
一是發展社會事業。社會事業主要包括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社區建設、旅遊事業、人口與計劃生育等方麵。公眾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是社會事業最主要的特征。
二是優化社會結構。建立同我國經濟結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需要通過深化改革,調整政策,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通過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結構;通過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形成合理的社會階層結構。
三是完善社會服務功能。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在我國正在凸顯,這主要是由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職能缺位、錯位引起的。社會要和諧發展,需要政府職能 “歸位”,而不能“缺位”“越位”和“錯位”。
四是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健康的社會發展,必須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分工、協作以及不同社會組織之間的相互配合,是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加強社會協調、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的建設是什麼意思
——【社會主義建設】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麵的建設。係指社會主義國家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麵的建設。
—— 一、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意義及其內涵
—— 1、意義:物質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邁向繁榮的根本途徑,社會主義國家主體以自身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現實為前提,通過目標明確的物質文明建設有效地促進國民經濟和與社會生活的現代化,這個過程就是經濟建設。發展經濟不僅表現在國民經濟的規模擴大,更表現為經濟素質與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齊相管仲曾經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物質文明建的意義不僅在於改善社會的物質供給狀況,根為重要的是為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經濟發展本身。
——2、內涵:包括三個層麵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增加了社會主義國家產品和勞務的總量,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增進和優化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促進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 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意義及其內涵
——意義:
——政治文明意味著一種得以產生並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政治形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有資本主義的政治文明,也有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當然也有人類共同的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意味著社會政治領域的進步,因為所謂文明通常可以與進步同義。在這裏,所謂政治進步的問題,主要是指人類用和平協商的辦法,解決政治難題以及擺脫政治困境的有效性的程度,包括製度的發明以及技術的設計等等。
——內涵:
——政治文明更意味著政治的發展。文明本身也是一個代表著發展的概念。與經濟的發展情況一樣,政治也有一個發展與不發展的問題,也有一個評價政治發展與不發展的指標問題。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一般認為,所謂政治發展,大致上可以有以下一些評價指標:——(1)、有關民主、自由、法治等現代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已經在社會形成廣泛的共識,並成為指導人們從事政治活動、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準則;
——(2)、政府結構及其功能的專門化以及政府治理社會能力的提高;
——(3)、社會政治參與渠道的擴大以及民眾政治參與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 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及其內涵
——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
——1、精神文明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麵:
——一是社科文化方麵,包括社會的文化、智慧的狀況,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麵,包括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麵貌、社會風尚和人們的世界觀、理想、情操、覺悟、信念以及組織性、紀律性的狀況。
——2、內涵:包括兩個層麵含義:
——(1)、作用是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階段。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形成的人類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特征。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滲透在整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麵。
—— 四、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及其內涵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1意義: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麵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製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麵的係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2、內涵: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麵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構成一個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格局。
十八大把什麼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
十八大把(民生工程和社會治理工作) 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
十八大指出: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高度重視、大力推進,改革發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十七大提出的社會建設指的是什麼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為一體。是我們黨領導中國社會發展進步思路的偉大創新和曆史性的突破。黨的十七大報告在社會建設上的至少有六個新的亮點:一是提出一個新重點即全麵改善人民生活是社會建設中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提出帶有兩個溫暖民心字眼的新理念;三是在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提出了三大新的舉措;四是提出了完善社會保障體係的四個新途徑;五是五是對全麵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五個方麵的具體的新要求;六是在指導思想上提出了六個“基本”。六個新的亮點處處體現出民生優先,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發展成果的為民思路,具體地回答和解決發展為什麼和如何發展這個科學發展觀的最重要的問題。
中國90後對社會建設有什麼作用?
上學
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什麼為重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對此,可從以下3個方麵進行深入理解。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從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看,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尊重社會規律與尊重人民曆史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一些影響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民生領域。由此所導致的城鄉結構、就業結構、人口結構、分配結構等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引發了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民生問題,能否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社會建設的重點,推進改善民生的製度性安排,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麵的基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關鍵。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特別是民生領域工作密切相關。一方麵,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另一方麵,發展社會事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是擴大國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沒有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沒有相應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製度相配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麵提高人民生活也難以實現。因此,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繼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係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人民生活水平全麵提高”。
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什麼為重點
"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製改革。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製,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製,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製。
一是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是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三是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
四是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係建設。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是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什麼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取得了重大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改革處於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穩定進入風險期,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艱巨,社會管理麵臨新情況新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實現從傳統社會管理向現代社會治理轉變。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麵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社會工程學是什麼
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一種通過對受害者心理弱點、本能反應、好奇心、信任、貪婪等心理陷阱進行諸如欺騙、傷害等危害手段,取得自身利益的手法,近年來已成迅速上升甚至濫用的趨勢.那麼,什麼算是社會工程學呢?它並不能等同於一般的欺騙手法,社會工程學尤其複雜,即使自認為最警惕最小心的人,一樣會被高明的社會工程學手段損害利益.
總體上來說,社會工程學就是使人們順從你的意願、滿足你的欲望的一門藝術與學問。它並不單純是一種控製意誌的途徑,但它不能幫助你掌握人們在非正常意識以外的行為,且學習與運用這門學問一點也不容易。它同樣也蘊涵了各式各樣的靈活的構思與變化著的因素。無論任何時候,在需要套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之前,社會工程學的實施者都必須:掌握大量的相關知識基礎、花時間去從事資料的收集與進行必要的如交談性質的溝通行為。與以往的的入侵行為相類似,社會工程學在實施以前都是要完成很多相關的準備工作的,這些工作甚至要比其本身還要更為繁重.
社會工程學陷阱就是通常以交談、欺騙、假冒或口語等方式,從合法用戶中套取用戶係統的秘密,例如:用戶名單、用戶密碼及網絡結構。隻要有一個人抗拒不了本身的好奇心看了郵件,病毒就可以大行肆虐。MYDOOM與Bagle都是利用社會工程學陷阱得逞的病毒。從社會工程學慢慢伸延出以其為首要核心技術的攻擊手法,網絡釣魚攻擊、密碼心理學以及一些利用社會工程學滲入目標企業或者內部得到所需要信息的大膽手法.社會工程學是一種與普通的欺騙/詐騙不同層次的手法,因為社會工程學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針對對方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戰術的一種手法.係統以及程序所帶來的安全往往是可以避免得,而在人性以及心理的方麵來說,社會工程學往往是一種利用人性脆弱點,貪婪等等的心理表現進行攻擊,是防不勝防的.借此我們從現有的社會工程學攻擊的手法來進行分析,借用分析來提高我們對於社會工程學的一些防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