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是的成語有哪些
百無一是 幹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比比皆是 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
不寧唯是 寧:請助詞,無義;唯:隻是;是:這樣。不隻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觸目皆是 觸目: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
從惡是崩 學壞象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含有是字的成語!
【比比皆是】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
【比肩皆是】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播弄是非】挑撥是非。是非:糾紛,口舌。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不寧唯是】寧:語助詞,無義;唯:隻是;是:這樣。不隻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百無是處】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百無一是】幹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從惡是崩】學壞象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觸目皆是】觸目: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
【寸陰是競】寸陰:指短暫的時間;是:文言助詞,用在動詞與賓語之間,起把賓語提前的作用;競:爭取。一寸光陰也應當爭取,不能浪費。形容時間極其寶貴
【寸陰是惜】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也應當愛惜。表示時間極其寶貴。
【顛倒是非】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獨是獨非】指不采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大是大非】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點頭稱是】表示讚成或肯定。
【點頭道是】表示讚成或肯定。
【獨行其是】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隻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耳目非是】指聲色不同於平常。
【俯拾即是】俯:低頭,彎腰;即:就。隻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皆是】隻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含是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自以為是
頭頭是道
口是心非
是非曲直
共商國是
渾身是膽
比比皆是
各行其是
實事求是
是非分明
物是人非
一身都是膽
似是而非
誰是誰非
馬首是瞻
老而不死是為賊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是是非非
大是大非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明辨是非
唯利是圖
聽見風就是雨
是非自有公論
顛倒是非
一無是處
唯命是從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一是一,二是二
搬弄是非
亦複如是
莫衷一是
聽風就是雨
是非不分
觸目皆是
研核是非
寸陰是競
是非得失
是古之罪
惟德是輔
通身是膽
折衷是非
釘是釘,鉚是鉚
轉瞬即是
滿身是膽
挑得籃裏便是菜
是非混淆
獨是獨非
言是人非
是非口舌
途途是道
少不更是
自是不彰
點頭稱是
口是心苗
國是日非
討是尋非
懸斷是非
挑撥是非
惟上是從
含地字的成語有哪些
哀感天地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為建業的根基。
拔地搖山 翻動大地,搖撼山嶽。形容聲勢極大。
拔地倚天 拔:突出,聳出。倚:倚傍,貼近。從地麵突兀而起,貼近天際。比喻高大突出,氣勢雄偉。
拔了蘿卜地皮寬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必爭之地 敵對雙方非爭奪不可的戰略要地。
遍地開花 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湧現或普遍發展。
別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補天柱地 修補天,支撐地。比喻偉大的功勳。
不留餘地 不留一點空餘的地方。多形容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可回旋的餘地。
不毛之地 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不牧之地 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含有寓意的成語
1、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麵。
2、 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誌報仇複國,請範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嚐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3、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穀,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3、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4、三令五申: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隻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5、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裏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晉定公實際上成了傀儡。公元前458年(已進戰國時期),晉定公派使者去請求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定公。定公無力抵抗,隻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定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卿智伯獨攬了朝政大權,成為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非常惱怒,立即派人傳令給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他們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趙襄子估計智伯會攻打他,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到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晉陽,趙襄子發現能夠打仗的武器很少。張孟談勸道:“這裏的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由於魏、韓不願為智伯賣命,智伯無法取勝。晉陽被被智伯水淹,圍困了整整三年,由於地麵積水,老百姓都在樹上搭起棚子來居住,城裏糧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凍餓成病,軍心也開始動搖了。一天,張孟談麵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準備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趙,共同消滅智伯。”趙襄子聽了非常高興,連連拱手表示感謝。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智伯,事成之後平分智氏之領地。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趙、魏、韓三家聯合進攻,殺得智軍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麵。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說:“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定離開。 在曆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隻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裏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以作後來的借鑒。 毛遂自薦:在戰國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很喜歡供養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見的時候,就讓他們策劃謀略,替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人被稱做食客,也叫門下客。 趙國的宰相平原君勢力龐大,家中養了幾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沒有什麼別的貢獻,平原君雖然覺得很奇怪,卻也沒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 後來,趙國的國都邯鄲被秦軍包圍,情勢非常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勸說楚王和趙國合作,共同出兵對抗秦國。平原君回家後,準備從食客中選出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選來選去隻有十九人合格,還差一個人。平原君正傷腦筋,毛遂突然走上前對平原君說:“我是最適合的人選,願意跟從公子前往。”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在人群中,就好象一把鋒利的錐子放在袋子裏,立刻就會穿破袋子,顯露鋒芒。而你在我這三年,卻沒有傑出的表現,我看你還是留下吧!”毛遂回答:“我是現在才要進入袋子裏,不然我這把錐子早就穿破袋子,顯露出它的鋒利,而且連錐柄都要穿出袋子了。”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於是平原君就帶著毛遂等二十人趕往楚國。 見到楚王,平原君說明了局勢和利害得失,費盡口舌,卻都無法說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沒有辦法、想不出好點子。正當大家不知到該怎麼辦才好,毛遂這時候手按寶劍,走到楚王前麵說:“大王的性命現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國有幾百萬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戰役中卻被秦國幾萬人的軍隊打敗,奪去了許多城池與土地,連我們趙國都替你們感到羞憤。趙國提議兩國聯合抗秦,是在替你們楚國報仇。”楚王聽了覺得毛遂說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著寶劍威脅,就同意結盟,訂下和約。並立刻發兵支持趙國,解了邯鄲之圍。 從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當作上賓招持
9、疑鄰盜斧: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穀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10、揠苗助長: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裏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裏卻很高興。回到家裏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裏去看,發現田裏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11、不可救藥: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裏。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2、乘風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誌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裏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13、一衣帶水: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隻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14、 高山流水: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隻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麵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隻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15、 一字之師: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嶽《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裏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穀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複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16、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裏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裏,也不幹活,隻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裏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17、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裏)。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8、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穀,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19、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20、杞人憂天
出處:《列子·天瑞》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隻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踏,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
杞國有一個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自己沒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有個人看他這樣憂愁,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積聚在一起罷了,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麼會擔心天塌下來呢?“
那人憂天的人聽了,又說;“如果天是很厚的氣,那麼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
前來開導他的人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會發光的氣積聚而成的,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把人打傷。“
那個憂天的人又問:“如果地陷塌了怎麼辦呢?“
開導他的人回答說:“大地是土塊積聚而成,它充塞四野,無處不有,你在它上麵隨便行走、跳躍,整天在它的上麵生活,怎麼擔心它會陷塌呢?“
那人聽了朋友的話,如釋重負,非常高興;那個前來勸他的人放下心來,也很高興。
21、南轅北轍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原文: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諫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麵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麵?‘曰:‘吾馬良。‘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禦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
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趕著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為什麼要向北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我的路費很充足。‘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現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諸侯,辦什麼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豈不知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22、畫蛇添足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譯文:
楚國有一個人舉行祭祀典禮。行完了禮,把一壺酒賞給他家裏的幾位客人。客人們商量道“這酒幾個人喝嫌少,一個人喝,有餘。咱們在地上畫蛇,誰先畫成了誰就喝酒。“有一個人先把蛇畫成了,拿過酒來將要喝,卻又左手舉著酒壺,右手又畫著蛇說:“我還能給蛇添上腳。“腳還沒畫成,另一個人又把蛇畫成了。這人把酒壺奪過來,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於是他就把酒喝了。
23、鄭人買履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一雙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腳,然後畫了一個底樣的尺碼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雙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碼來了。“於是,趕緊跑回去拿底樣。等到他趕回來時,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沒有買成。
有人問他:“你用自己的腳去試鞋子不就行了嗎?為何還要跑回去看鞋樣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24、揠苗助長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
原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譯文:
宋國有個農夫嫌稻苗長得太慢,於是將稻苗撥高,滿意地回了家,對家裏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稻苗長高一大截!“他兒子趕快跑到地裏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5、邯鄲學步
出處:《莊子·秋水》
原文:
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譯文:
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邯鄲人走路很好看,就趕去邯鄲跟人家學習步法。可是,他不僅沒有掌握邯鄲人走路的獨特技能,而且忘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結果隻好爬著回家了。
26、刻舟求劍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裏。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用刻舟求劍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胡塗嗎?
27、掩耳盜鈴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
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隻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含了了的成語是什麼
不了了之
【拚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解釋】: 了:了結,結束。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指把事情放在一邊不管,就算完事
【出處】: 宋·葉少蘊《避暑錄話》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語,故有‘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是魯公’之言。人以為戲談。”
【舉例造句】: 剛才的爭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含是的成語,是,意思為:這。
是可忍,孰不可忍
[拚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釋義] 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出處]《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含有‘是’的成語有哪些
含有‘是’的成語有:
自以為是、頭頭是道、口是心非、是非曲直、渾身是膽、比比皆是、實事求是、各行其是、似是而非、誰是誰非、是非分明、明辨是非、馬首是瞻、搬弄是非、是是非非、一無是處、大是大非、顛倒是非......
開頭是含的成語有哪些
含垢棄瑕、
含汙納垢、
含垢忍汙、
含笑九原、
含血潠人、
含血噴人、
含恨九泉、
含明隱跡、
含汙忍垢、
含糊其辭、
含垢包羞、
含瑕積垢、
含糊不明、
含笑九泉、
含苞欲放、
含仁懷義、
含含糊糊、
含宮咀徵、
含苞待放、
含糊其詞、
含苞吐萼、
含沙射影、
含垢匿瑕、
含商咀徵、
含笑九幽、
含冰茹檗、
含冤莫白、
含冤受屈、
含垢藏疾、
含哺鼓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