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以孔子名言為題的作文
第一篇:欲速則不達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位一心想早日成名的少年拜一位劍術高人為師.他迫不及待地問師傅多久才能學成.師傅答曰:“十年.”少年又問如果他全力以赴,夜以繼日要多久.師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少年還不死心,問如果拚死修煉要多久,師傅回答:“七十年.”
少年可謂是不惜一切想盡快成功,可是為什麼在師傅的眼中,他越是努力就離自己的目標越遠呢?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它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占領,沒有平和的心態.努力本身並沒有錯,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的心態反而會使人欲速則不達.
說起欲速則不達,不能不令人想到下麵這則小故事.
天色漸晚,一個賣橘子的想趕在城門關上之前走到前麵的一座城.小販問一位路人,他要什麼時候才能抵達城門.路人回答說:“如果你慢慢走,關門之前能到達.如果你走的很快,就到不了了.”小販感到很奇怪,沒有領會路人的話,開始快速趕路,卻又走得太急,打翻了橘子,不得不停下來撿拾滿地的橘子,也最終沒能在關城門前到達.究其原因,是因為小販一心隻想著趕路與到達,沒有平和的心態,以至於最終自亂陣腳,打翻了貨物.
可見,急於求成,心態浮躁,會把最簡單、最熟悉的小事都辦糟,何況富有挑戰性的大事呢?
貝多芬寫《合唱交響曲》用了39年的時間,最終將無數次的靈感串聯成了曠世佳作.如果他也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一個小時作完曲子,我們還能聽見他發自內心的《歡樂頌》嗎?
越王勾踐為了滅吳受了多少年的淩辱,嚐了多少年的膽.他從來沒有草率地為報一箭之仇而出兵吳國,而是用平和、堅定的心對內不斷提升自己,對外等待最佳時機.可見,堅定而又平和的心態才是成功的前奏.
一針一線都是細心縫製的帆,才能迅速而安全地將我們送到成功的彼岸.
用焦急與功利心打造出的船,隻能將我們埋葬在失敗的大海中.
第二篇: 欲速則不達
1941年日本政府決定突襲美軍駐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發動的珍珠港戰役獲得巨大成功.美軍戰艦被擊沉4艘,重創1艘,炸傷3艘,炸沉其他船隻10餘艘,擊毀飛機260餘架,死傷人員4500多人.而日本僅損失飛機29架,潛艇6艘,死傷200人.日本在突襲珍珠港的同時,出兵五路,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進攻.英國2艘戰航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在新加坡附近被擊沉,失去了在遠東的主要力量.美國在菲律賓失守後隻得將遠東陸軍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亞.到1942年6月,日軍占領了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廣大地區.
但這一勝利,導致了日本甚至整個德、意、日軸心國更快走向滅亡.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後決心參加反法西斯戰爭.1941年12月,兩國首腦舉會“阿卡迪亞會議”提出組建反法西斯國家聯盟,後經中、蘇等國協商,1942年1月1日有26個國家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項是“每一政府保證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以對抗三國同盟成員及其仆從國”,隨後又有21個國家加入.法西斯的末日終於到來了.日本以珍珠港戰役的勝利換來了戰略的失敗.
更近的是拉登的基地組織.他們近十年來對美國發動了多次襲擊都沒有取得“輝煌勝利”:1993年2 月26 日,紐約世貿中心地下爆炸炸死5人;1995年4 月19 日俄克拉荷馬市中心的美國聯盟政府辦公樓被炸,死亡168人;1998年8月7 日,美國駐肯尼亞、坦桑尼亞兩使館被炸,有人員傷亡;2000年10月1日,美國導彈驅逐艦庫勒號被炸,17人死亡……但2001年9 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爆炸,戰績“特別輝煌”:建築物損失50億--100億美元,保險公司賠額約30億美元,死亡2000多人,人壽保險賠額預計6......餘下全文>>
作文《感受最深的孔子名言》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語出《論語·顏淵》.意思是,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是儒家的信條之一,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句孔子的名言.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為你有錢後隻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著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隻有擁抱著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采納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曆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從孔子的名言中給我什麼啟發作文800字
1.“己所不欲,匆施於人。”[孔子待人名言]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說,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名言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非洲某個國家內。那個國家白人政府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不允許黑皮膚人進入白人專用的公共場所。白人也不喜歡與黑人來往,認為他們是低賤的種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個長發的洋妞在沙灘上日光浴,由於過度疲勞,她睡著了。當她醒來時,太陽已經下山了。
此時.她覺得肚子餓,便走進沙灘附近的一家餐館。
她推門而入,選了張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約15分鍾。沒有侍者前來招待她。她看著那些招待員都忙著侍候比她來的還遲的顧客,對她則不屑一顧。她頓時怒氣滿腔。想走向前去責問那些招待員。
當她站起身來,正想向前時,眼前有一麵大鏡子。她看著鏡中的自己,眼淚不由奪眶而出。
原來,她已被太陽曬黑了。
此時,她才真正體會到黑人被白人歧視的滋味!
無論做任何事,我們都要設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正如孔子所言: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學習名言]
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多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
名言故事:這裏介紹一則中國乒乓球隊關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
當中國隊蟬聯世乒賽男女團體冠軍後,“中國獨霸影響乒乓球發展”的老調再次響起,對此中國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笑著駁斥說:“這個說法不成立。三人行,必有我師。”
蔡振華指出,國際乒聯進行的大球、11分製以及無遮擋發球等改革並不是為了照顧中國而“專門”設計的。他說:“新規則對大家都很公平,剛出台時對我們的衝擊也非常大。但關鍵的是如何適應那些規則、虛心地去學習、研究應對策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自上台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被不少國內球迷批評說“偏心”、故意遏製中國。他日前也表示“中國獨霸不足畏”,他本人並沒有對中國選手連續奪冠感到憂慮,相信觀眾也不會。
蔡振華說,中國乒乓球曆來戰績不俗,是因為始終虛心向其它國家學習,在技術上保持領先。
“早些年,我們鼓勵退役的運動員到國外打球,就是想通過他們作為窗口,了解國外的獨特訓練模式。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學習,例如我們要學習韓國選手敏捷的步法等。”
“其實,我們領先於世界的原因在於我們有高素質的教練組,多年來能夠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研究、發展,給運動員進行非常細致的技術指導,”蔡振華說,“我們在技術創新上不怕冒險,可以說始終走在世界最前列。比如說王皓的直拍橫打,我們就敢於讓他去嚐試。”
“至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人才儲備,我們從去年起就已經準備好了,屆時的奧運人選都已在國家隊裏,在我們的視線之內了。當然,我們也歡迎多冒出一些新人來充實隊伍。”蔡振華說
請以《孔子與我為鄰》寫一篇60字的作文,裏麵至少含有三句孔子的名言.
國學大師潘宏偉說:?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嘉祥為聯合國大廳雕刻石雕孔子像。並由我們雕刻的浮雕和《論語》上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天這具有普世文化原則的話,指導著世界上的政治家們處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和不同文化間的衝突,仍具有現實意義!
世界教師節——孔子感動了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將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為“世界教師節”;1971年,美國參眾兩院立法確定孔子的誕辰9月28日為美國的教師節;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均把孔子的生日定為教師節或慶祝日。可見,孔子不僅是中國教師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師的榮耀。;日本東京的文廟(孔廟)規模超過中國的南京,孔子的儒家文化是普世的文化。 感謝尊崇儒家文化的仁人誌士!
曆史是最好的過濾器,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精華。1988年,一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聚會巴黎,曾發出這樣的聲音: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儒家那裏去尋求智慧。聯合國總部也可刻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說,不是身上應該洗去的汙垢,而是流淌在血管裏的血液。
有關孔子名言的作文
二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著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風中這位魯國的國公依舊一絲不苟,這種莊嚴在風動的夕陽中與相鄰的泰山輝映在一起,多少個鬥轉星移後迎送著一個個朝陽。他就是萬世師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偉人的誕生,都伴隨著天將降大任前的磨礪與洗禮。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麵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貧困病未泯滅他遠大的誌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他那不去的鬥誌,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擋他思想的升華!他三十而立辦教育,開私塾,使貧困人民得以走進知識的殿堂,他“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知識傳播突破了出生,階級的鴻溝,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知識走進民間,麵向大眾。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這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壯舉,是我們的民族的知識水平遠遠超越了當時任何以出生決定知識走向的民族,為中華民族若幹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麵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麵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著耀眼的光芒,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當今的世界“文明的衝突”隨處可見,局部的戰火彌漫著硝煙,紛亂的動蕩使生靈塗炭。我國國內因社會轉型而帶來的問題亦急需解決。當今的時代最需要什麼?需要“和諧”!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貧富平均.重視民生的個守本分的和諧社會嗎?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與我國現階段追求的縮小貧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時光彈指一揮,孔子的思想卻永立東方,並已走向世界!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名言為題,寫一篇議論文600字 9年級作文
己所欲,勿施於人
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這句話說得短小而經典,因此被許多人引為座右銘掛在身上。
沒錯,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我想了想,難道隻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於人嗎?那麼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於人?
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習慣,就是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介紹給另一個人。我有一個同學,他很喜歡周傑倫,於是他把周傑倫的海報貼滿了整個宿舍,又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他的經曆,終於找來了同學對他的反感。可他最後還很委屈的說:這麼厲害的人,難道你們不敬佩他嗎?誠然,JAY的名氣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歡他一個,畢竟還有喜歡劉德華,喜歡李宇春的。那位同學很喜歡周傑倫,是沒錯。但如果把這種喜歡橫加與別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對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隻要大家克製一點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於人,這點要做好就相對困難了。因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歡的東西,依照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把它拿來分給大家難道有什麼錯嗎?其實錯就錯在這,因為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有人是金錢為至高無上,又認識金錢為糞土垃圾,道理便是這樣。有時我也會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我迷戀創網,便把同學們都推薦到創網上去,結果他們都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網站,絲毫不感興趣。剛開始我也費解,這麼好的網站為什麼他們全都置若罔聞?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一個文學愛好者當然喜歡像創網這樣能發表文章的網站,反之如果對一個討厭寫作的人來說又怎會喜歡上這裏?可見一個人的愛好不同,個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觀也就不同。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東西,也沒有絕對差的東西,關鍵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愛江山,有人愛美女,有人愛財富,有人愛自由。如果把比爾?蓋茨的金錢送給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拉爾修,我相信他一定會嗤之以鼻。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孔子的名言作文200字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那就是“吃一塹,長一智。”
那是一次數學考試,當老師發下試卷時,我發現很多題目都是比較簡單,而且很多題目我還做過,於是心中暗自高興。答題了,我做得很快,隻花了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已經完成整張試卷。這時我發現除了我之外,還沒有一個同學能和我相提並論。我偷偷的瞟了一眼坐在我附近的同學,有的甚至連一麵也還沒做好。就連平時成績很好的任亞涵和劉冠良也還在皺眉緊思。我心中這一股得意勁越來越強烈。我一邊在心裏嘲笑那寫做的慢的同學,一邊玩起了小動作。檢查,已經忘的一幹二淨。等到下課鈴聲響了,我第一個把試卷交了上去。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寫一篇600字作文
(一)、學與思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學習中,倘若隻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隻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己為”。隻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學與思想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地的時候,以**、**等為領導的共產主義者,在汲取馬列精髓的同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與思、思而再實踐,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條主義,那麼中國革命怎能成功?文藝複興的大科學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能在當時產生?人類能夠及早掙脫亞裏士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學而思,思而學,正是這些偉人成功的經驗,同樣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麵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學體製,力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適應明天的科學;歐洲、日本紛紛不其後塵,我們中國的教育體製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明天的創造型人才,正是要從今天學生中培養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 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而培養學生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國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片麵性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千百年來被人們視為警世格言。其實,這句話是具有極大的片麵性的。 不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例子舉不勝舉。譬如:越王勾踐若不是在吳國受盡屈辱,他回國怎能臥薪嚐膽呢?不臥薪嚐膽,又怎會強盛起來而一舉滅吳呢?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強手對壘中受盡窩囊氣,又怎會一躍而起創造出“五連冠”的奇跡呢?這些事實說明,人確實能在憂患中生存發展。 然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有條件的。這條件是什麼呢?那就是看你有無理想,有無毅力,有無奮鬥的精神。隻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拚命奮鬥的精神。那麼處在憂患之中,自會求得生存和發展;同樣,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斷進取的精神,即使處在安逸的環境中,也決不會走向死亡的墳墓。 一個人,為憂患所困擾,不能掙脫憂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極沉淪,不與劣境抗爭,那麼就不能在“憂患”之中求生。是“生”還是“亡”,關鍵在於人“為”還是“不為”。“為”,無論是處在憂患之中,還是處在安樂之中,都可以“求生”。“不為”,無論是處在逆境中還是順境中,都難免一“死”。 時代前進了,人民正在向小康邁進,處在憂患之中的人越來越少了,多數的人處在順境之中。在強調“憂患之中”求生的同時,也應當講講“在安樂之中求發展”。隻要我們正確對待“安樂”,把順境當作起飛的寬廣跑道,那麼,我們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鑰匙。 有甲、乙、丙三個工廠,甲、乙兩個廠都瀕於倒閉,主管部門向甲、乙廠出示了黃牌。甲廠接到黃牌,幹群一心,進行企業改革,大膽任用人才,加強縱向和橫向的聯係,加強企業管理,結果,第一年扭虧為盈,第二年就獲純利10萬元。而乙廠接到黃牌後,領導辭職,職工各自尋門路去了,終於閉門關廠了。乙廠並沒有在憂患中求生。丙廠是個鄉鎮企業,原先固定資產隻有3000元,工人8個。幹了兩年,其產品衝向了全省,年產值達21萬,工人50人。第四年,全廠職工已有100多人了,年產值達百萬元。現在,丙廠的產品已暢銷亞洲了。丙廠越辦越紅火,並沒有在順境中卻步。可見,“為”字是多麼重要啊!曆史表明,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單位,或者是一個人,隻要“為”,隻要奮鬥不息,就可以“弱變強”“強更強”;如果“不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麼,“強”必轉“弱”, “弱”則趨於“亡”。 所以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隻說對了一半,還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隻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曆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識,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用孔子或孟子名言寫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語出於《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聖經》一般,是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區域文化的概括和統領。《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篇》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麵。《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麵,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前麵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裏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人際關係原則適用於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係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並非無稽之談,也並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麼一句話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麼?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隻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係,還是政治關係方麵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係原則的重要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一篇以孔子名言為題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