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與義什麼關係?
古人雲:義與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結構就好像義與利相互支撐一樣。正義,在個人層麵其端正行為,符合道義。在社會層麵,其建立公正公平道義的製度。謀利,即謀取利益。做為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前者是人性光輝所在,後者是生命延續所據。我方認為,正其利當謀其義,就是以義率利,義利兼得。這一立場,可以從義利關係的理性認識和義利取舍的社會實踐兩方麵得到證明。首先,從義利關係的理性認識來看,第一,義利關係是辯證的,利是義的存在基礎,義是利的價值導向。正義而謀利就是強調,即沒空洞的義,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第二,義利關係是動態發展的。謀利,促使人們既謀生存之利,更謀發展之利,既謀個人之利,更謀天下公利。正義,推動人們謀利有道,取舍有至,利已利人,共謀發展。無義之利,就會危害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無利之義,必然是空洞的懸談,從正其義不謀其利到正其義當謀利的認識飛躍,證明了這一點。其次,從義利取舍的社會實踐來看。第一,正義而謀利是社會曆史發展的主旋律。一方麵,人類一直以謀利為生存奠基,以治惡成為曆史動力。另一方麵,人類一直以正義戰勝邪惡,使得謀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義的道德規則所規定,所推動。從傳統到現代,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封閉社會到開放世界,謀利的個人財富積累與社會總財富增加總是處於正義追求的總目標之下的。現代化史就是正義而謀利史。第二,正義而謀利,是中國社會變遷的大方向,中國問題的實質,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不適應物質文化的需求,中國發展的關鍵,是為全國民眾提供一個公正公平道義基礎上,共謀發展的局麵。前者,要求謀利,後者,推動正義,前者,是實際目標,後者,是遠大目的,不正義的謀利,短視短淺,不容於法律與道義,正義而謀利,長遠長期,是中國希望之所在,對此,我方認為,正其義當謀其利。在討論兩個層麵的時候,對於個人層麵來說,應該是端正行為,符合道義,就是這裏的正其義。
利與義的文章
利與義之間平衡的藝術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總是圍繞著義利二字打轉。把君子和小人就這樣簡單而粗暴的區別了開來,但是在,生活中大多數人既不是小人也算不上君子,但我們至少要做到看見“利”的存在的同時也要堅守自己的道義。俗話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主要是在利與義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所謂不為利驅、不為物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義”教人奉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一次義務的履行,後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生命的意義不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 綜上所述,所謂義,應該是一種有正當付出,有正當回報的行為及行為精神。,而所謂利,則不僅僅隻是一種索取,關鍵在於不妄取,不妄做,照我看來,利與義之間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我們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完全可以兼顧到做人的道義: 商人追求的是平等交換的利,利己不損人的利,滿足了自己也方便了別人。 君子追求的是世道和善的利。誌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國之棟梁應有之胸懷。求在利人,不在利己。他人與國家獲利,就等同於自己獲利。損己利人之心,雖人皆有之,但也惟君子常有。此類人當得社會稱譽與信任。 聖人之求利,在於萬民,在於長久;其利可施諸社會,可流諸百世。如孔子愛人之思想,老莊無為相諧之道。既稈於春秋戰國,亦延至於今,使大眾受用,可稱之。 故為國求利者,聖賢;為己求利者,亦君子而非小人。 隻要是憑著自己雙手打拚賺來的,利己不損人的就應當說是有義之人。 總之,利與義並不矛盾,二者沒有善惡之分,分別善惡的是我們的心,是取利還是取義,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利要取的合理合法,才能問心無愧,義要光明磊落,才能心安理得。
義和利有什麼樣的關係
義和利本就不牽扯,你可以得利又得義,也可以舍利取義,或者舍義取利,隻不過得到的反響是不同的,得利又得義是一種二 者兼得的方法,即獲得了別人的誇讚、自己的榮譽,還獲得了一定的報酬,這是一種人人都向往的,也是智者所為。但如若舍利取義的話,你本身的某些東西會得到一些損失,不過,你也許會被一些人記住、被誇讚,甚至流芳百世,子孫也得個好名頭。不過,要是你舍義取利,這樣即使你得到了好處,精神上也不會好過。總體來說,這要看你的衡量。
義與利的關係再孟子的《魚,我所欲》中也被提到過,他所倡導的是;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也就是舍利而取義。
舍利取義是自古中華的傳統美德,不過現在也提倡取義又取利,這是一種公平的方式。
“利者,義之和也。”是什麼意思?
“利者,義之和也。”的意思是:要得到利益,就要講求與道義的統一。
此句出自《易傳·乾文言》第一段。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譯文:
《文言》說:元,是眾善的首領。亨,是眾美的集合。利,是義理的統一。貞,是事業的主幹。君子履行仁義就足夠可以號令大眾,眾美的結合就足夠可以符合禮義,利人利物就足夠可以和同義理,堅持正道就足夠可以成就事業。君子身體力行這四種美德,所以說:“《乾》卦具有這四種品德:元、亨、利、貞。”
什麼是利義觀
義”與“利”是相對應的一對關係:言義必及利,言利必及義;義需要利的承認和支持,利也需要義的認可與製約.“利”乃“義”之本,取之有道即為義人,反之則不同.所以說各人有各人的利義觀。
孟子對利義關係一般原理的探討,實際上就是對利益與道德關係的一般原理的探討,即對倫理學基本問題的探討。
首先,孟子積極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認為這種物利需求從根本上說是必然的,合理的。“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盡心下》)“民非水火不生活”(《盡心上》),美色和富貴呢,則皆是“人之所欲”(《萬章上》)。他認為,對於生存著和需要生存著的人來說,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人所共同的:“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公孫醜》)“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人之於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告子上》)因而當政者要順著民眾的需求,使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依據,他認識到人活著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開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須不斷地得到滿足。但是,孟子又認識到人的物質生活並不等於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會生活除了根本意義上的經濟性外,還有道德性;失缺道德性,也就失缺了人與一般動物的差異性。因而,“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禽獸。”(《滕文公上》)
其次,既然人的社會生活具有經濟性和道德性,那麼現實生活中物利和道德又是怎麼一種關係呢?孟子認為,物利和道德是相關相聯的、相生相長的。“民事不可緩也……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梁惠王上》)人們如果沒有一定的財用作為生存的保障,就很難形成一種穩定的道德觀念;沒有一種穩定的道德觀念,就很容易“放辟邪侈”,違法亂紀,胡作非為。這,對於一般的平民來說,尤其如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離婁上》)因而孟子主張當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離婁上》)。如果當政者“製民之產”(《梁惠王上》,使得民眾“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梁惠上》),直至做到與民同樂同憂,然而卻不能王天下的,這從來都沒有。“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肯定了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賴於物質利益的增長和充裕,但他並沒有認為物質利益增長和充裕了,則人們的道德水平就一定能自然地提高。所以,孟子指出,在盡量使物質享受達到一定水平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的同時,務必加強教育,加強人倫道德觀念的培養,使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所以孟子又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他甚至認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製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可見,孟子早已認識到物利和道德相互作用的特殊關係,注意到:⑴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是社會道德水平提高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要條件;⑵ 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必須提高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同時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或者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的同時必須提高人民的經濟生活水平;⑶ 當政者要使社會穩定、繁榮、發展,就必須物質經濟層麵和文化道德層麵雙重著手,不得偏廢一方。孟子所闡發的這些觀點,從學理上來說是相當精辟和周全的。在物利與道德最一般關係的考察上,孟子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這些原理,無疑是令人歎服的。而孟子所闡發的物利與道德關係的一般原理,對於我們今天的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仍不失指導意義。
利和義的關係
中國人的利義觀
《論語·裏仁》裏有句話,叫“舍義取利”,現在人們總是想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說實在的,人們仍然是過多的最求利益。什麼是義氣?所謂義氣就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什麼是利益?所謂利益,即利益、功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氣與利益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每個時代都不同,義氣與利益的關係在每個時代的看法也都不同。
在中國古代,對於利義的追逐牽涉到人的分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能不為利所動,能夠見利而先思義,便是君子;見利而忘義,拋棄人生原則,便是小人。由此,可以看出,對於價值取向不同的人,其得到比如社會對他的評價等等的也不同。
曾經有過一個人皆君子言必稱義的時代,當時或許有過大義滅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見的是以義逐利的偽君子和假義真信的迂君子。那個時代過去了。曾幾何時,世風劇變,義的信譽一落千丈,真君子銷聲匿跡,偽君子真相畢露,迂君子豁然開竅,都一窩峰朝利而去。據說觀念更新,義利之辨有了新解,原來利並非小人的專利倒是做伯樂天經地義。
“時間就是金錢!”棗這是當今一句時髦口號。企業家以之鞭策生產,本無可非議。但世人把它奉為指導人生的座右銘,用商業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結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種企業,使人際關係成了一個市場。
我曾經嘲笑廉價的人情味。如今,連人情味也變得昂貴而罕見了。試問,不花錢你可以買到期個微笑,一句問候,一丁點兒惻隱之心?
不過,無須懷舊。想靠形形色色的義和說教來匡正時弊,拯救世風人心,事實上無濟於事。在義利之外,還有別樣的人生態度。在君子小人之外,還有別樣的價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說:“至人喻於情。”
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義”教人奉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一次義務的履行,後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義和利都脫不開計較,所以,無論義師討伐叛臣,不容支配眾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緊張。
如果說“義”代表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表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那麼,我所說的“情”便代表了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它主張率性而生,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義,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你權在於你的真實“自我”。生命的意義不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創造不同奉獻,奉獻隻是完成外在的責任,創造卻是實現真實的“自我”。至於創造和占有,其判別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寫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帶來的名利地位,創造注重的隻是創作本身的快樂。有真性情的人,在與人相處唯求情感的溝通,與物相觸獨鍾情趣的品味。更為可貴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為利的時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種閑適之情。我不是指中國士大夫式的閑情逸致,也不是指小農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種不為利驅、不為物役的淡泊生活情懷。仍以寫作為例,我想不通,一個人何必要菱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詩足矣。倘無此奢求,則隻要活得自在即可,寫作也不過是這活得自在的一種方式罷了。
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我曾經深以為然,並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輕鬆俏皮。但仔細玩味,發現這話的立足點仍是占有,所以才會占有欲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滿足的無聊這雙重悲劇。如果把立足點移到創造上,以審美的眼光看人生,我們豈不可以反其意而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檢驗?當然,人生總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輕利的人所體味到的辛酸悲哀,更為逐利之輩所夢想不到。但是,擺脫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許多瑣屑的煩惱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器度些。我無意以審美之情為救世良策,而隻是表達了一個信念:在義與利之外,還有種更值得一過的人生。這個信念將支撐我度過未來吉凶難卜的歲月。
見利忘義中的義和利是什麼意思?全部
見利忘義
釋義: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利:好處、利益
義:道義
怎樣看待“義”與“利”
義沒有長久的,大多數都以仇人而結束。
利,和不認識的人在一起講利,對雙方都有好處,有利就繼續合作,沒有利就散,各走各的人,好合好散,不會結下仇恨。
但是,和朋友在一起講利,結局隻有一個,仇人,所以這時朋友還不如一個陌生人。所以,義絕不能和利攪合在一起。
利與義 作文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總是圍繞著義利二字打轉。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曾經有過一個人皆君子言必稱義的時代,當時或許有過大義滅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見的是借義逐利的偽君子和假義真信的迂君子。那個時代過去了。曾幾何時,世風劇變,義的信譽一落千丈,真君子銷聲匿跡,偽君子真相畢露,迂君子豁然開竅,都一窩峰奔利而去。據說觀念更新,義利之辨有了新解,原來利並非小人的專利倒是做伯樂天經地義。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時間就是金錢!”棗這是當今一句時髦口號。企業家以之鞭策生產,本無可非議。但世人把它奉為指導人生的座右銘,用商業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結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種企業,使人際關係成了一個市場。 我曾經嘲笑廉價的人情味。如今,連人情味也變得昂貴而罕見了。試問,不花錢你可以買到期個微笑,一句問候,一丁點兒惻隱之心? 不過,無須懷舊。想靠形形色色的義和說教來匡正時弊,拯救世風人心,事實上無濟於事。在義利之外,還有別樣的人生態度。在君子小人之外,還有別樣的價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說:“至人喻於情。” 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義”教人奉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一次義務的履行,後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義和利都脫不開計較,所以,無論義師討伐叛臣,不容支配眾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緊張。 如果說“義”代表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表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那麼,我所說的“情”便代表了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它主張率性而生,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義,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你權在於你的真實“自我”。生命的意義不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創造不同奉獻,奉獻隻是完成外在的責任,創造卻是實現真實的“自我”。至於創造和占有,其判別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寫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帶來的名利地位,創造注重的隻是創作本身的快樂。有真性情的人,在與人相處唯求情感的溝通,與物相觸獨鍾情趣的品味。更為可貴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為利的時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種閑適之情。我不是指中國士大夫式的閑情逸致,也不是指小農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種不為利驅、不為物役的淡泊生活情懷。仍以寫作為例,我想不通,一個人何必要菱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詩足矣。倘無此奢求,則隻要活得自在即可,寫作也不過是這活得自在的一種方式罷了。 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我曾經深以為然,並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輕鬆俏皮。但仔細玩味,發現這話的立足點仍是占有,所以才會占有欲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滿足的無聊這雙重悲劇。如果把立足點移到創造上,以審美的眼光看人生,我們豈不可以反其意而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檢驗?當然,人生總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輕利的人所體味到的辛酸悲哀,更為逐利之輩所夢想不到。但是,擺脫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許多瑣屑的煩惱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器度些。我無意以審美之情為救世良策,而隻是表達了一個信念:在義與利之外,還有種更值得一過的人生。這個信念將支撐我度過未來吉凶難卜的歲月。
孔子是如何正確對待利與義的
孔子說過“舉國上下交爭利,則國之殆矣”這句就說明孔子對利的態度了。孔子讚賞“義”在先,“利”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