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師生關係融洽的詩句
1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3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描寫師生關係的名句有哪些?
韓愈的《師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師說》)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
聖人無常師。 (《師說》)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師說》)
1.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3.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 ——瑪麗.居裏
4.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亞裏士多德
5.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培養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6.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7.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
8.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當代諺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出去不祥)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琺,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麵八方。
2、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布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
3、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
4、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6、親愛的老師,您那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摧發了多少征帆。
7、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8、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9、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要加分!!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29647072.html
論語關於師生關係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30分
論語》中這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可以從多方麵加以考察。
(1)誨人不倦:課堂上的師生關係
孔子上課,經常表揚那些好學的學生。顏淵就是其中最聞名的一個。《論語·子罕》記孔子的話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等於說,課上到最後,孜孜不倦的僅僅剩下顏淵一個。看五四時代那麼多學者開課,都有學生逃課,再回過頭來聽孔子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就很親切。聽話聽音。既然“語之而不惰者”是顏淵,那麼,“語之而惰者”是誰呢?不知道。孔先生似乎沒去學生處查過名單。
進而言之,“語之而惰者”到哪兒去了呢?也不知道。恐怕有逃課的,也有上課打瞌睡的。
《論語·公冶長》有宰予晝寢的記錄,屬於不逃課也不聽課的。孔子也為此發過脾氣,說“朽木不可雕也”。
遇到緊要關頭,孔子的學生中逃課的人更多。《論語·先進》:“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從陳蔡者,《史記·孔子世家》謂有顏淵、子貢、子路;《弟子列傳》謂有子張;《呂氏春秋·慎人篇》謂有宰予,合計五人。他皆無考。
其他的同學哪兒去了呢?不知道。孔先生後來似乎也沒給他們處分。如果有份處理決定,不至於無考。
就是跟著走的五個人,也不是人人步步緊跟。《論語·先進》:“子畏於匡,顏淵後”。這就是說,就連顏淵,遇匡人之難之際,也有逃課記錄。《呂氏春秋·勸學篇》則謂顏淵“隨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難”,“自必潛身遠害,或從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後也”,為顏淵逃課做了一點解釋。
(2)各言爾誌:考試中的師生關係
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對學生進行考試,似乎都是進行“開卷考試”,而且是討論式的“開卷考試”。他的試卷從來沒有偏題怪題,常見的考題是“各言爾誌”、“各言其願”,有點類似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時出過的一些題目。香港高校內地招生,香港嶺南大學有一題是“談談你的理想和興趣”,並且要求“就一個點來談,不要麵麵俱到”;香港中文大學傳播係有一題是“有何職業規劃”。
不同的是,孔子在考學生的同時,自己也作回答,等於同時參加考試,並且與學生共同討論。
《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路把試卷交給老師,老師不但不生氣,反而非常坦率地答出自己的答案,作為對學生的一種教育。
孔子對學生進行考試,有他自己一貫的指導思想。
《論語·子罕》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裏說的“四毋”,我認為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教育觀,也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考試觀。
羅家倫《學問與智慧》:“毋意可以釋作不可凡事以意為之。沒有根據先有論斷是要不得的。這就是成見(Prejudice),成見與科學探討的精神不相容。毋必是不可武斷(Dogmatic)。武斷是虛心的反麵,往往以不完備的知識,不合理的見解,據為定論。毋固是不可固執(Obstinate),拘泥膠著,拒絕新的事物、新的假定。墮入樊籠而不自解,鑽入牛角心裏而不自拔。毋我是不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我為出發點(Ego-centric predicament)。妄自尊大,正是所謂我執。這種胸有所蔽的看法,在邏輯上不能允許,在認識論上也不能容。”
(3)訥言敏行:生活中的師生關係
《禮記·儒行》記載說:“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楊天宇《禮記譯注》把這一段翻譯成白話文,說:“魯哀公問孔子說:‘先生的服裝,是儒者的服裝吧?’孔子回答說:‘我少年時期住在魯國,......餘下全文>>
《師說》中表達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句子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論語中表現師生關係的句子有哪些 10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 (盡善盡美)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賢思齊)
1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舉一反三)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任重道遠)
20.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2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22.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雞人反是。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9.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殺身成仁)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32.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3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三年的師生關係,想對老師說感謝的話。
老師我想對你說
老師,,你知道嗎?我有很多話想對你說。今天,我鼓起勇氣,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我的心裏話:“老師,你辛苦了!”
人們常說:“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們心裏那盞指引他們走向光明之路。是您,教會我們許多知識,你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窄的地方,駛向廣闊無邊的海洋。
您不僅是一位良師益友,還是我的“父母”呢!
記得那一次,爸爸媽媽都去出差了,您知道後,放學便來找我,說:“走,去我家吃飯!”“不用了,老師,我有錢!”也許是父母從小的嬌慣吧,我現在變得很倔,而且我不喜歡到別人家吃飯。老師聽了,隻是大聲說了句:“在這等我!”轉頭便走了,而我便在那兒一直等老師來。
我一邊啃著無味的方便麵,一邊耽著腦袋向遠處望去。終於隱隱約約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哦,原來是和藹可親的老師。老師從包裏拿出一個飯盒,說:“快吃吧,剛剛做的飯菜,還是熱乎乎的喔,光吃零食,沒益的。”我的眼簾漸漸模糊了,緩緩地接過老師的飯盒,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老師坐在一旁,麵帶微笑,慈祥可親地看著我把盒飯吃完。你的關心就像一陣暖流,緩緩的流進我的心田······
老師,您知道嗎?那時我是多麼的感動啊!我的心早已在心裏對你說了成千上萬次:“謝謝你,老師,您辛苦了!”可膽小的我至今還沒敢說出口。
母親懷胎十月孕育我,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你,則用畢生的心血來澆灌我,換來我的一生!
老師,我衷心地向您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應該用什麼語言去表達我對老師的愛(純屬師生關係) 10分
感謝老師的悉心教導
讓我懂得了更多
希望老師開心幸福
,。。?
孔子有一句讚揚學生的話,甚至稱其為自己的老師,是哪句?
因工作需要,擷取一批古今中外師生關係的論述,以備參考。
摘要:孔子在教育事業上取得了偉大成就,得益於他與弟子之間建立了一種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係。他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討問題,有分歧就展開爭論。他坦誠無私地一視同仁地教導學生,也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提出批評。他讚揚學生的優點,也決不姑息學生的缺點。他愛生如子,關懷備至,深得學生的敬仰和愛戴。
關鍵詞:和諧,融洽,平等,師生關係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被尊為“萬世師表”。孔子能在教育事業上取得偉大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與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係。
孔子不擺師道尊嚴的架子,總是與學生親切交談,共同討論問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以下文段所引文字皆出自《論語》,隻注篇名)“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為政》)他們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教學相長。在這種討論中,學生無拘無束,毫無壓抑,暢所欲言,極有利於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縱觀《論語》,我們會看到,許多有關學、政、禮、仁等方麵的重要思想,都是在這種談話教學中得出來的。有時,孔子提出一個題目,讓大家各抒己見,自己也參與進去,並不斷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如《先進》篇最後一章,寫孔子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學生各言其誌時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我比你們年紀大幾歲,不要因此把我看得很了不起。)不在學生麵前擺學術權威的架子,這才有利於群龍競發,各展風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子路、冉有、公西華講完之後,曾皙表示自己的想法和他們三人有所不同。孔子鼓勵說:“何傷也?亦各言其誌也。”(那有什麼妨礙呢?不過各自談談自己的誌向而已。)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這體現了孔子思想的兼容並包、體係龐大的特點,也表現了孔子博大的胸襟。容人容己,方才博得學生的敬仰和愛戴。和樂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而不厭,終身追隨。
孔子心胸博大坦誠,對學生無私無隱。“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陳亢懷疑孔子會對自己的兒子開小灶,“陳亢問於伯雨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嚐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季氏》)對生無隱,不私其子,即使現在,也不易做到。
“有教無類。”(《衛靈公》)不論什麼人,隻要送上一點象征性的見麵禮,孔子都會接納為學生,悉心教導。“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嚐無誨焉。”(《述而》)這些學生有的來自達官貴族,有的來自貧家寒門。孔子對富貴子弟不高看不優待,對寒門學生不挖苦不歧視,平等對待,一視同仁。“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隻要他要求上進,孔子都熱心教導,隻看到他的進步,不計較他的過去。有各種天資缺陷各種毛病的學生,孔子同樣悉心教導。“師也過,商也不及。”(《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左口右彥)。”(《先進》)“求也退……......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師生關係融洽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