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何為壟斷?
壟斷,本意是站在高地上操縱貿易,後來引申為控製市場不許競爭對手進入的行為。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曾經存在過一種壟斷市場,官方稱為“榷”。在這市場裏,茶、鐵、鹽等產品被官府壟斷,因為通過這些東西的貿易可以攫取暴利。這是官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同時也是官府打壓商人商業的原因之一——因為商人和官府形成了競爭關係,而作為壟斷方的政府自然要剔除競爭對手。俗話說的好,一山不容二虎。
而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形成了自由貿易原則,但是很快被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出現的壟斷主義取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工業品產量和需求增速基本相適應,這時候,就形成了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反正總會有市場,我就一個勁地生產好了。
但是,二工期間,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可資本家們還是保持著一開始的生產觀念,這時工業品的產量遠遠高於其需求,於是出現商品大量囤積、企業間惡性壓價競爭,大家都想自己的東西有銷路,結果是大家的東西都賣不好。就在市場一團亂的時候,各行業大佬們站出來了,他們端著便便大腹,肥厚的肉掌一揮,一個個雨後春筍般的壟斷組織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小企業都被其吞並,或是依附在其羽翼之下,戰戰兢兢地聽著大佬指揮——哦,本季度隻許生產幾何幾何……咱家東西隻準賣幾何幾何……有些不聽話的,也馬上被大佬們一根小手指頭摁死了。
從某個角度看,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自由競爭下混亂的市場秩序被整治一新,資本集中化,生產集中化、專業化,資本主義經濟又蒸蒸日上了啊,大資本家們的荷包又鼓了個個兒……因此,自由主義轉為壟斷主義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整。
說到這,有人可能要問了,在中國封建社會牛逼哄哄一根小手指頭摁死商戶的政府呢?嗯……咱前麵說過了,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此時的政府已經是帝國主義國家的政府啦,而國家議會裏的代表十個裏麵有十二個是姓資的——一句話,大資本家們已經成為了議會的主人——國家政治的操盤手。政府?那是啥玩意兒?能吃嗎?(具體可參見美國)——唉,這官商勾結!不然怎麼說“壟斷主義是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呢!
PS,自由主義導致生產集中化,而生產集中化又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導致壟斷主義。當壟斷可以牛逼哄哄地踩在自由競爭的頭上,宣布自己是老大的時候,資本主義進化成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啦!(*ˉ︶ˉ*)
有些是上課學的,有些是度娘給的,希望可以幫到你吧!(*ˉ︶ˉ*)
壟斷的發展曆史
壟斷組織是壟斷資本家為賺取高額利潤,通過兼並或聯合的方式組成的經濟同盟,它控製著某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商品生產、價格和市場。
卡特爾是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通過簽訂關於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生產規模等協定建立的壟斷組織。
辛迪加是同一生產部門的少數大企業通過簽訂統一銷售商品和采購原料的協定建立的壟斷組織。
托拉斯是由若幹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或產品有密切聯係的大企業合並組成的壟斷組織,它是最高級的壟斷組織形式。但無論壟斷組織采取何種方式,它們都是建立在生產集中、個別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興的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都要求實行大規模的集中生產,因而在這些部門中最先出現壟斷組織。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等。而德國的電氣工業基本上為電業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所壟斷。
世界曆史上壟斷和壟斷組織最初什麼時候出現?
最早的壟斷組織The Standard Oil Company公司”,又譯“美孚石油公司”
壟斷(monopoly)
壟斷一詞源於孟子"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後來泛指把持和獨占。
在資本主義經濟裏,壟斷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對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進行操縱和控製。
壟斷 (英語:Monopoly) (或者稱賣者壟斷;台灣通常譯獨占),一般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麵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
壟斷行業就是行業或市場中隻有一個廠商的情況。
[編輯本段]
造成壟斷的原因
(1)規模經濟。如果對於一個市場的全部需求,隻能容納一個廠商獲得,多一個廠商都會便利所有廠商虧損。
(2)對生產要素的壟斷。一旦生產者控製了整個行業的產品原材料,而其他生產者無法獲得這種原材料時,那麼,該生產者就成為該行業的壟斷者。
(3)法律保護。例如,專利保護。
(4)特許經營。政府在牧歌行業內授權木家廠商壟斷經營某種產品被成為特許權。特許經營的例子很多,達到公用事業、郵政、廣播媒體,甚至是奧運商品,小到區域性的壟斷商品,比如校園內等。
(5)網絡經濟。網絡經濟的方興未艾使得網絡經濟成為壟斷的另一個原因,這與規模經濟比較相似,所不同的是網絡經濟是通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而作用於市場需求方麵的,因為人的需求行為是相互影響的。
其他。例如,壟斷廠商具有原料供貨、生產技術與管理等方麵的優勢。壟斷廠商還可以通過合並、接管以及各種僉及不僉的手段維護其壟斷地位。
[編輯本段]
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問題
由於壟斷者是其所生產產品的唯一賣者,因此,直接麵對整個市場,換句話說,他將麵對向下傾斜的市場需求。而買者人數眾多,因此是競爭性的,也就是說,買者是價格接受者。因此,賣者可以通過控製產品價格,或者產量來最大化自己的利潤。
假設以TR(Q),TC(Q)來表示壟斷者的總收益和總成本函數,π(Q)表示當生產Q個單位該產品時壟斷者的利潤水平。由此,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問題為
maxQπ(Q) = TR(Q) - TC(Q)。
則當Q > 0為壟斷者利潤最大化產出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是,
}-。
這裏,MR(Q)和MC(Q)分別稱為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
上述必要條件也可以解釋為,壟斷者總是在使得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的情況下決定產量。
但是必須注意,如果壟斷者的固定成本相當高,很可能導致其的利潤最大化生產量為Q = 0。因此必須把通過必要條件求出的Q代入利潤函數π(Q)確認利潤大於等於零,若利潤為負,則產量必然為Q = 0。
產生
壟斷是從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在以自由競爭為基本特征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資本主義企業為了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必然會采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和協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激烈的競爭中,大企業往往憑借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不斷排擠和吞並中小企業,使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的生產日益集中於自己手中。同時,資本主義信用製度和股份公司的發展,突破了單個資本的局限,加速了資本集中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生產集中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意味著企業數目減少,1個部門的大部分生產都集中在幾個或幾十個大企業手中,它們之間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共同操縱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可能;由於少數大企業的存在,使中小企業處於受支配地位,少數大企業之間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保證彼此都有利可圖,也會謀求暫時的妥協,達成一定的協議,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壟斷,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規律。公元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已成為資本主義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
一般認為,壟斷的基本原因是進入障礙,也就是說,壟斷者能在其市場上保持唯一賣者的地位,是因為其它企業不能進入市場並與之競爭。進入障礙的產生壟斷的原因有三個:
資源壟斷:關鍵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
政府創造壟斷:政府給與一家企業排他性地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
自然壟斷:生產成本是一個生產者比大量生產者更有效率。
[編輯本段]
壟斷組織形式
卡特爾;
托拉斯;
辛迪加;
康采恩。
曆史中世襲、壟斷這兩個個詞是什麼意思
世襲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就是皇帝的兒子才能當皇帝,一代一代延續下去。壟斷是指整個市場隻準一家賣,比如我們用的電隻準電業局經營,這就叫壟斷。
曆史上有名的壟斷企業有哪些
在明朝沈萬三之前很少有壟斷企業,隻有沈萬三在一定程度上壟斷過,之後便是清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在幾個行業幾乎壟斷過,其他一些商人在某些地域可能壟斷過,但在全國範圍內做不到。
從古代到近代鹽的壟斷經營曆史
鹽鐵專賣亦稱“鹽鐵官營”。中國封建社會政府為打擊富商大賈,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的對鹽和鐵的壟斷經營政策。起始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秦商鞅變法,控製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當時的山海之產主要是鹽、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漢初開放民營,使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漢武帝迫於財政壓力和對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籠鹽鐵”,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在產鹽和產鐵的地方,分設鹽官和鐵官進行管理。鹽專賣采取在官府的監督下由鹽民生產,官府定價收購,並由官府運輸和銷售。鐵專賣采取官府統管鐵礦采掘、鋼鐵冶煉、鐵器鑄造和銷售等一切環節。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實行征稅製。三國、兩晉注重專買,南北朝時征稅製複起。隋至唐前期,取消鹽的專稅,和其他商品一樣收市稅。唐安史之亂後,財政困難,鹽專賣又開始實行。此後曆朝曆代,都加強了鹽專賣,對鐵則實行征稅製,不再與鹽同例看待。鹽鐵專賣使封建國家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特別是鹽,一直是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其收入是曆代政府的重要財源。熱心問友2009-08-23因為在古代 鹽是十分重要的.清朝以前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是鐵,而鹽和鐵是處於同等地位的.鹽與鐵始終是古代中國政府實施專賣的。 中國封建社會政府為打擊富商大賈,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的對鹽和鐵的壟斷經營政策。起始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秦商鞅變法,控製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當時的山海之產主要是鹽、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漢初開放民營,使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漢武帝迫於財政壓力和對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籠鹽鐵”,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在產鹽和產鐵的地方,分設鹽官和鐵官進行管理。鹽專賣采取在官府的監督下由鹽民生產,官府定價收購,並由官府運輸和銷售。鐵專賣采取官府統管鐵礦采掘、鋼鐵冶煉、鐵器鑄造和銷售等一切環節。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實行征稅製。三國、兩晉注重專買,南北朝時征稅製複起。隋至唐前期,取消鹽的專稅,和其他商品一樣收市稅。唐安史之亂後,財政困難,鹽專賣又開始實行。此後曆朝曆代,都加強了鹽專賣,對鐵則實行征稅製,不再與鹽同例看待。鹽鐵專賣使封建國家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特別是鹽,一直是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其收入是曆代政府的重要財源。
什麼是壟斷 簡述自由經濟發展到壟斷經濟的曆史過程
西方自然壟斷理論從產生到發展大概經曆了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成本次可加性三個階段,它們各自解釋了自然壟斷出現和存在的原因。從總體上推進了社會對自然壟斷的認識。
1、規模經濟
任何企業進行社會生產時,它總會麵臨生產成本問題。如果企業的單位生產成本相對過高,則其必然會處於競爭的劣勢地位;如果企業的單位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則它就處於競爭的優勢地位。但是,企業的生產成本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除了技術等因素的作用即使在相同的條件下,企業的單位生產成本也可以隨著生產總產量的增加而趨於下降,原因在於當企業的總產品不斷擴大時,原先的固定成本被逐漸攤薄。這在固定成本投資較大的企業表現的尤為明顯。當長期平均總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降低時,規模經濟就出現了。當社會對某些行業的長期平均成本的降低速度與幅度提出要求時,這個行業往往就是自然壟斷。規模經濟很好地解釋了產品單一領域行業的自然壟斷。
2、範圍經濟
在現實生活中,企業並不僅僅生產或提供單一的商品和服務,往往是多元化經營。如果由一個企業生產多種產品的成本低於幾個企業分別生產它們的成本,就表明存在著範圍經濟。這是因為這個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係列行業可以共用相關資源(例如市場情報,庫存廠房,交通設備都會達到高頻率,或更高效率的使用),使得平均成本平攤下來比單一企業的要低,因此獲得競爭優勢。由於單獨生產某一產品的企業的單位產品定價高於聯合生產的企業的相應單位產品定價,因此單獨生產的企業就會虧損,這些企業或者退出該生產領域或被兼並,這也會形成壟斷的局麵。因此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指出,有著範圍經濟的產業也可產生自然壟斷。對此,我國的大部分學者是持相同的觀點。從理論上來講,範圍經濟很好地解釋了產品具有綜合性領域存在的自然壟斷。
但注意:範圍經濟並不一定等於自然壟斷,它可以適用於任何行業的壟斷。
3、成本次可加性
這是產生自然壟斷新的基礎。1982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夏基、鮑莫爾、潘澤與威利格等人認為,即使規模經濟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隻要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的成本小於多個企業分別生產的成本之和,由單個企業壟斷市場的社會成本最小,該行業就仍然是自然壟斷行業。自然壟斷的定義或者最顯著的特征應該是其成本的劣加性。換句話講,就是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壟斷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平均成本下降一定造成自然壟斷,但自然壟斷不一定就是平均成本下降。隻要存在成本弱增性,就必然存在自然壟斷。成本的次可加性理論的提出,掀起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自然壟斷理論的變革,從理論上進一步解釋了自然壟斷存在的根源。我國的學者對之基本持讚同和認可的態度。
曆史概念的區分
1自由資本主義:是指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階段,為壟斷資本主義的前身。(主張放任自由,禁止政府幹涉)
2自由放任經濟政策 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讓商人自由進行貿易。
3自由競爭:是指可以自由地進行資本投入、轉移和商品買賣的競爭。實質是自由地追逐剩餘價值的競爭。是16世紀至19世紀70年代,壟斷前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
4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是以經濟自由為基本特征,其經濟體製包括自由競爭、自由放任和自由貿易三大基本內涵,其經濟活動的外在表現是既擺脫封建關係的束縛,又不受政府的幹預。(因為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體製天然地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小資本經營和市場運行的自發性,因而不可能適應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正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體製固有的矛盾,促使它向相反的方向即壟斷體製轉化,從而找到解決矛盾的途徑,所以說壟斷既是自由競爭的對立物,又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產物)
52.壟斷資本主義的曆史作用是( )
壟斷資本主義的曆史作用是A和E。
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發展作用是雙重的:
*
在相應的時期內和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乃至迅速地發展;
2.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消極作用。
高中曆史 壟斷組織 ,壟斷公司,股份製有什麼聯係
壟斷組織,一般是指資本主義大企業(壟斷公司)間為了獨占生產和市場,以攫取高額利潤而聯合組成的壟斷經濟同盟。
壟斷組織是在股份公司的基礎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