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寫了經輪是什麼成語
滿腹經綸
【拚音】: mǎn fù jīng lún
【解釋】: 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出處】: 《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舉例造句】: 仲老,真佩服,滿腹經綸!這果然是奧妙! ★茅盾《子夜》二?
【拚音代碼】: mfjl
【近義詞】: 才高八鬥
【反義詞】: 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歇後語】: 春蠶到死絲方盡
【燈謎】: 書櫃;紡織專家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有學問
【英文】: an encyclopedic mind
經輪是什麼成語
無與倫比wú yǔ lún bǐ
[釋義] 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語出] 唐·盧氏《逸史》:“置於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正音] 與;不能讀作“yù”或“yú”。
[辨形] 倫;不能寫作“論”。
[近義] 無可比擬 前所未有
[反義] 不相上下 同日而語
[用法] 用作褒義。用來形容正麵事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複雜式。
[辨析] ~和“無可比擬”都含有沒有能與之相比的意思。但~偏重在“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無可比擬”偏重在“比擬”;即舉世無雙。
關於經輪的成語
滿腹經綸
mǎn fù jīng lún
【解釋】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近義詞】才高八鬥
【反義詞】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經輪還有一個胖男人是什麼成語
滿腹經綸
mǎn fù jīng lún
【解釋】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用來稱讚文人很有學問和才能的用語。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腹;不能讀作“fǔ”。
【辨形】綸;不能寫作“論”。
【近義詞】才高八鬥
【反義詞】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辨析】~和“學富五車”有別;都形容很有學問。但~還強調很有才能;“學富五車”僅用於強調讀書多。
【例句】經過幾十年的知識積累;李老師現在~;博學多才。
經輪打一成語瘋狂看圖
滿腹經綸
[拚音]mǎn fù jīng lún
[釋義]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一個人端著一杯水桌子兩邊擺的全是書打四字成語是什麼
伴食中書
發 音 bàn shí zhōng shū
釋 義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出 處 《宋史·胡銓傳》:“孫近傅會檜議,遂得參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饑渴,而近伴食中書,漫不敢可否事。”
示 例 人有投匿名詩雲:“文章聲價鬥山齊,~日又西;回首湘江春水綠,鷓鴣啼罷子規啼。”★明·郎瑛《七修類稿·事物·李西涯》
用 法 作主語、賓語;比喻碌碌無為的官員
樹下1裸男躺地上,1裸女手吊一樹上即將對準落下,打成語
無孔不入
wú kǒng bù rù
【解釋】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鑽。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況且上海辦捐的人,鑽頭覓縫,無孔不入。”
【結構】緊縮式。
【用法】用作貶義。可以用於人、事、物、思想、感情等各方麵。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入;不能寫作“人”。
【近義詞】見縫就鑽
【反義詞】無懈可擊
【例句】
(1)走私活動幾乎是~的;海關人員必須提高警惕。
(2)舊時商界;投機活動幾乎是~的。
你經常說的這些成語,原來都源於佛教
【味同嚼臘】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
【空中樓閣】
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麵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麵二重,隻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曆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
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詰經· 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 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雲。”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掛羊頭賣狗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曾說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頭於門而賣馬肉於內(市)也。”但形成現代流行的這則(掛羊頭,賣狗肉)諺語,則是佛教禪宗。《五燈會元· 衛州元豐院清滿禪師》說:“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範。你等諸人,聞恁麼事,豈不寒心?”後來用“掛羊頭,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招牌來兜售低劣的貨色。
【順水推舟】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裏喚著順水放船。”又如金·萬鬆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隻解順水推船。”“順水推舟”在禪宗那裏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
【看風使帆】
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雲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禪宗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前因後果】
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同時,佛教又說因果必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如《因果經》說: “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涅槃經·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有原因必有結果。後來以“前因後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賊難防】
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內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後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範。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
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刹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聚沙成塔】
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語出佛典。《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於小孩子做遊戲,也能聚沙為佛塔。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注定將成就佛果。後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
【醒醐灌頂】
“醒醐”是從牛乳中反複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Pan”、“佛性”等。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規範師)時,“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後來,詩文中多以“醒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如唐.白居易《嗟落發》詩:“有如醒醐灌,坐受清涼樂。”又如《西遊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醒醐灌頂,甘露滋心。”
【鏡花水月】
亦作“水月鏡花”。《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後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鸚鵡學舌】
《景德傳燈錄.藥山惟儼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 ’”禪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餘唾。“鸚鵡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於事。後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雲亦雲,沒有自已的見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農亦禪、農禪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僧侶們在禮佛、坐禪之餘,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勞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幹過雜活。正式創立農禪製度的是唐代百丈懷海 (720-814) 禪師。
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他製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製度,稱為“普請”法。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事見《五燈會元》卷三。
懷海之後,農禪之風盛行禪林,禪宗認為,穿衣吃飯、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實行農禪,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於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
【一報還一報】
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這種觀點本於“天人感應”的理論。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後。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 “報應”說不同。
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隻因柳翠宣教不行陰騭,折了女兒,此乃一報還一報。”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
【一刹那】
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刹那”“刹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刹那”短到什麼程度呢?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刹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佛家用“刹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 “刹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末嚐有一刹那頃斷續之相。”
【十惡不赦】
“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
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
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於《隋書·刑法誌》,晚於佛教。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誌》:“十惡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
【三頭六臂】
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醜好鬥,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法苑珠林》卷九)。後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習氣】
猶言習慣,係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複長篇書小草。”陸遊《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習氣”一詞出於梵語Vasana, 謂現行的煩惱曆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
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隻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不即不離】
“不即不離”指物體若分若合或人際關係即不親熱也不疏遠。出於《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去不來”等。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謂見到似乎是怪異的現象,不大驚小怪,安然不動,自然無事。本見於禪宗典籍。如《五燈會元. 泐潭英禪師法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後俗語中多用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牛鬼蛇神】
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頭阿傍。《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刹。”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說“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
後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杜牡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吸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序》)比喻詩文、作品的虛幻怪誕。又如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牛鬼蛇神,紛然滿紙,不複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門邪道、陰暗醜惡的東西。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於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
【火中生蓮】
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源出佛教《維摩詰經. 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俗而行禪,稀有亦如是。”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俗的世間行禪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唐. 羅虯《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宋. 蘇軾《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淨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刹。”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請禦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後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
【正宗】
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係學派為正宗。宗,指禪宗。禪宗自稱“宗門”、“宗下”,稱其他佛教流派為“教”。《雲峰悅禪師語錄序》:“不受然燈記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陳師道《清岩化禪師疏》:“紹雲門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後泛指學業技術的嫡傳正派。
【功德無量】
佛家泛稱念佛、誦經、布施、持戒、了生死、度眾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惰慧遠《大乘義章十功德義三門分別》解釋:“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眾生,名之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雲功德。”如請僧人做佛事,稱為“做功德”;護法神吉祥天女,稱為“功德天”;禮敬佛、法、僧“三寶”,稱為“種功德田”等。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
【本來麵目】
指不加飾偽的真相。“本來麵目”原是禪家語,源於《壇經行由品》,謂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後,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聲明“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先讓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然後,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惠明當下大悟。“本來麵目”在禪門中指真心、本性;見到“本來麵目”也就是“明心見性”。從《壇經》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惡,一念不生,即所謂“本來麵目”。
【因果】
佛教用以說明一切事物聯係、影響和生滅變化的基本理論之一。釋迦牟尼曾駁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說法。宋知禮《妙宗鈔》謂:“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Kal《摩訶止觀》卷五之下謂:“招果為因,克獲為果。”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
佛教的因果說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謂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是因果說的主要特點。隨著佛教的弘傳,因果報應之說深入民間。今廣泛運用因果一詞,泛指原因和結果及其內在聯係。如**《反對本本主義》:“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
【導師】
最早見於佛經,其本義是引路人。如《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佛為讓眾生迷途知歸,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稱“大導師”。正如《佛報恩經對治品》所說:“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磐經,使得無為,常得安樂。”菩薩亦可稱“大導師”。如《華嚴經》謂:“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今通常指在學校中負責指導學生學習和教育的老師。
【劫後餘生】
佛教認為世界經曆一次“成住壞空”的循環,為一大劫。在“壞劫”之末,世界將發生大火災。此時,地獄、人間等下界眾生均修習“無覺無觀”而躲避到色界三禪天──光音天。於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曠,七日並出,劫火從地獄一直燒到色界二禪天。待世界進入新的一輪循環又重新生成時,光音天的部分眾生陸續進入下界,地獄、人間等重又充滿了各類眾生。這就是佛經所描繪的“劫後餘生”的。圖景。
【別具隻眼】
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與眾不同,俗謂之“別具隻眼”。如宋·楊萬裏《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別具隻眼”顧名思義,就是比常人多了一隻眼。在佛書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頭上的那隻“頂門眼”。《在智度論》卷二描繪道:“摩醯首羅天,秦(漢)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神話小說中“灌口二朗神”的三隻眼的形象,當源於此。那隻“頂門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論》卷五)。意即超塵脫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
梵語Ksanti,音譯“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薩所修“六度”之一。所謂“六度”(又名六波羅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這在佛經中是屢見不鮮的。如《維摩詰經·佛國品》說:“忍辱是菩薩淨土。”《法華經·序品》說:“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這就是說,修忍辱的人,能夠忍受外來的一切侮辱和惱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經》中所說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話說:“逆來順受”(語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十二),也就是這個意思。對出家修行者來說,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修“忍辱”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斷煩惱。如果修行者對於外來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產生煩惱。這就沒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關係到他一生修持的成敗。今引申為有事業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擊和困難而不能忍受,則將一事無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見《論語·衛靈公》)。忍辱一詞在《三國誌·吳誌·陸遜傳》中引申為“忍辱負重”,形容一個人忍受屈辱並承擔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語,謂停止作惡,立成正果。後成為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夫佛法廣大,容人懺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聞之乎”原來,在宋代的禪宗“燈錄”中,已經廣泛引用這句俗諺了。最初,《景德傳燈錄》卷二五謂“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
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改成了“颺下屠刀,立地成佛。”意義升格了。其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波羅倷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為“不殺生”。佛教認為殺生屬於應受地獄報應的最大惡業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殺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惡業。不造一切惡業,就能得到種種福報,進而擺脫輪回,直至成佛。禪宗好談立地成佛,同慧能所傳頓悟之法有關。“立地”是唐宋時的口語,猶言立刻,當下。
【單刀直入】
禪宗高僧啟發學者須直截痛快,斬盡“葛藤”(分別雜念),故以單刀直入為喻。《景德傳燈錄》:“靈佑曰:‘單刀直入,則凡聖盡露真諦。’旻德曰:‘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後常用來比喻說話、辦事直接了當,不兜圈子。
【淨土】
“土”即國土、世界。佛教認為,“土”是由“心”而現的,心穢則現“穢土”,心淨則現“淨土”。一類業報相類似的眾生共同感現一個國土,稱為“依報”。眾生的心識和業報千差萬別,因此,國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無窮無盡。淨土相對於穢土而言,其間沒有生死煩惱、汙濁痛苦。也稱為佛土、清淨世界。
經上說到的淨土很多,如西方淨土、彌勒淨土、靈山淨土、密嚴淨土、琉璃淨土等。影響最大的是西方淨土,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一般所說的淨土,即特指阿彌陀佛依其 “四十八願”所建立的西方淨土.《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經中還描繪了西方淨土的勝妙景像。
唐白居易《畫西方幀記》也說:“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淨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淨土思想從漢末即傳入中國。東晉慧遠在廬山創建蓮社,弘揚淨土法門。後形成淨土宗,專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淨土,是流行最廣的宗派。俗語中或把未受到生態破壞、環境汙染的美好之地稱為淨土。
【現在】
《俱舍論》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時,名為現在。”意謂事物正在發生作用的刹那間,謂之“現在”。《維摩詰經· 弟子品》謂:“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又《金剛經》謂:“現在心不可得。”無住、不可得,均指出“現在”的特點是刹那變遷,不可滯留。佛教還有“三世”之說,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如《百喻經· 煮黑石蜜漿喻》:“受苦現在,殃流來劫。”今常用“現在”一詞,泛指目前、此刻。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曆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說法之初,便講“苦諦”。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遭受著種種“苦報”;生死之苦茫茫無邊,稱為苦海。《法華經· 壽量品》謂:“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佛教為了救渡眾生出於苦海,指出了一個超越生死的“彼岸”作為修行的歸宿。苦海是由無數惡業造成的。那麼,要出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回頭修一切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民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正是勸人去惡向善的話。
體現一個人能力的故事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98%的汗水加2%的靈感。 --愛迪生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隻有意誌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 —— 比豐
★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 —— 英國
★科學是為了那些勤奮好學的人,詩歌是為了那些知識淵博的人 —— 約瑟夫·魯
★沒有人會因學問而成為智者。學問或許能由勤奮得來,而機智與智慧卻有懶於天賦 —— 約翰·塞爾登
★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 —— 富蘭克林
★天才出於勤奮——高爾基
事例
1,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裏洗筆.這樣日複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2,達·芬奇畫蛋 (具體事件略)……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3,司馬遷從42歲時開始寫《史記》,到60歲完成,曆時18年.如果把他20歲後收集史料,實地采訪等工作加在一起,這部《史記》花費了他整整40年時間.
4,天才來自於勤奮.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電燈.
成就與汗水
①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②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曆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了解一些草藥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藥,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
③馬克思寫《資本論》,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
④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出了《物種起源》一書.
⑤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裏夫人,曆經12年的實驗,不怕挫折失敗,從幾十噸的礦物中提取了幾克鐳.古往今來,勤奮是人們獲取成功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品格。唯有勤奮,才能創造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輝煌。
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古今中外,許許多多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因為勤奮,才從眾多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所佩服的人。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沉浸在數學中,常常廢寢忘食。法國作家福樓拜,他的窗口麵對塞納河,由於他經常勤奮鑽研,通宵達旦,夜間航船的人們常把它當作航標燈。他的學生莫泊桑,從20歲開始寫作,到30歲才寫出第一篇短篇小說《羊脂球》,在他的房間裏可以看到草稿紙已有書桌那麼高了。還有很多偉人的事例不勝枚舉。但他們的人生經曆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天才出於勤奮,成功來自勤奮!
我們的祖國之所以繁榮起來,和人民群眾的勤奮是分不開的。曾幾何時,人們一貫的唯我獨尊,使中國有了上百年的恥辱。如今,人們覺悟了,勤奮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地創造自己,改變自己,才使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
歸根結底,中國人民惟有勤奮,才能抹去被列強稱為“東亞病夫”的牌匾,成為響徹世界的東方巨龍!人們惟有勤奮,才能成為人上人。
觀點:勤出智慧
古希臘德摩斯梯尼,小時口吃,登台演講時,聲音含混,發音不準,於是每天含著石子,麵對大海朗誦,無論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終於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蒲鬆齡草亭問路。清代文學家蒲鬆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誌異》。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而韓愈所說的勤奮刻苦在他身上都表現出來了。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是一位老奶奶勸誡李白用功讀書時說的一句勸言
引一段小故事: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據說,清末時梨園中有“三怪”,他們都是因勤學苦練成了才。
瞎子雙闊亭,自小學戲,後來因疾失明,從此他更加勤奮學習,苦練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時需要人攙扶,可是上台表演卻寸步不亂,演技超群,終於成為功深藝湛的名須生。
另一位是跛子孟鴻壽,幼年身患軟骨病,身長腿短,頭大腳小,走起路來很不穩便。於是,他暗下決心,勤學苦練,揚長避短,後來一舉成為醜角大師。
還有一位是啞巴王益芬,先天不會說話,平日看父母演戲,一一記在心,雖無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貪黑練功,常年不懈。藝成後,一鳴驚人,成為戲院裏有名的武花臉,被戲班子奉為導師。
發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既這樣~起來,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焚膏繼晷 fén gāo jì guǐ 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相傳文人目多眚,歸咎讀書,~,以致損明。(清·張潮《虞初新誌·三儂贅人廣自序》)
雞鳴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孜孜焉,亦不為利。(唐·韓愈《上宰相書》)
將勤補拙 jiāng qín bǔ zhuō 以勤奮彌補笨拙。 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牛角掛書 niú jiǎo guà shū 比喻讀書勤奮。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勤能補拙 qín néng bǔ zhuō 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燃糠自照 rán kāng zì zhào 比喻勤奮好學。 《南史·顧歡傳》:“鄉中有學舍,歡貧無以受業,於舍壁後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燃鬆節讀書,或燃糠自照。”
手不釋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餘,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清·王晫《今世說·德行》)
夙興夜寐 sù xīng yè mèi 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詩經·魏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可憐數載宮闈,克勤克儉,~,何敢輕為妄作,有黍姆訓。(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
夙夜匪懈 sù yè fěi xiè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 《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韋編三絕 wéi biān sān jué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我們提倡~的讀書精神,更提倡學以致用,期待創新人才的大量湧現。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xuá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 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秋間又過太湖,遊石公、飄渺諸峰……明年將為天台、雁蕩之行。~。(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百0六首。)
一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他們跑出英文教室,說的聽的依然是中國話。這隻是‘~’的辦法罷了,對於理解的功夫完全拋荒。(葉聖陶《英文教授》)
業精於勤 yè jīng yú qín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勇猛精進 yǒng měng jīng jìn 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誌願無倦。” 是僧聞言,即對佛發願,~,自是宴然無夢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
引錐刺股 yǐn zhuī cì gǔ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朝斯夕斯 zhāo sī xī sī 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恒心。 《三字經》:“朝於斯,夕於斯。”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他長年累月~地工作。
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雖肝腦塗地,豈能報效萬一?惟~,忠於厥職。(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
晝耕夜誦 zhòu gēng yè sòng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魏書·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孳孳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有羅清楨君,還是~。(《便迅書信集·致李華》)
人生雖短暫,學識尚膚淺,但摸打滾爬幾十載,人世間的真、善、美,偽、惡、醜,人們還是能看得明、識得透的;所處位置不一樣,看法當然會不近相同;不可用一種方法、一種態度、一種思維、一個解法,去分析、解決、論證一個問題;雖方法不近相同但結果是理想的、滿意的、能接受的,何嚐不是一件好事、快事、樂事。
付出不求回報;用心做事,誠懇做人;得到舍去都是緣;寧靜致遠,澹泊明誌;積極的思想,樂觀的態度,鍥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我們生活的動力源泉。
細算聚沙成塔大義凜然這幾個成語中哪些是說明人物
大義凜然 ?是說明人物的。
大義凜然?[ dà yì lǐn rá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dà yì lǐn rán ]
*
堅持正義,不 顧敵人威逼利誘,始終保持嚴峻不可侵犯的態度。凜(lǐn)。
出 處
宋·曹鋪《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裾首倡。”
例 句
在敵人的鍘刀麵前,劉胡蘭同誌~,視死如歸,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身上寫了經輪是什麼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