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視事是什麼
視事shì shì
就職治事。多指官員到任開始處理政事,也可理解為辦公。
例句:《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饗諸北郭,崔子稱疾,不視事。」
唐元稹《贈太保嚴公行狀》:「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視事,當絕俸。」
文言文中“視事”是什麼?
視事:shì shì在文言文中指官吏到職辦公,多指政事言。
*
就職治事。多指政事言。《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饗諸北郭,崔子稱疾,不視事。” 唐 元稹 《贈太保嚴公行狀》:“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視事,當絕俸。” 清蒲鬆齡《 聊齋誌異·錦瑟》:“生喜得所。黎明,早起視事,錄鬼籍。”何其芳《街》:“新校長和著其他的人一塊兒到學校裏視事。”
*
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崔子稱疾不視事。——《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後漢書·張衡傳》
文言文中的《明史王文傳》“起視事”怎麼解釋呢
文言文中的《明史王文傳》“起視事”,意思是起用他到職辦公。上下文是:英宗即位,遷陝西按察使。遭父憂,命奔喪,起視事。現代漢語的意思是:英宗即位,王文升任陝西按察使。遭逢他父親的喪事,朝廷命令他回家奔喪後,回來再起用他上任。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文言文翻譯: 1.視事期月,有詔征還,郡民道俗六百人詣闕請留,不許翻譯
這是《梁書》裏關於王僧孺的記述,這裏不得不講講這一時代背景:南朝梁立國之後,王僧孺被征召為臨川王後軍記室參軍,後又任南海郡太守,他期望在任上有所作為。南海作為梁國的對外門戶,過去的郡守隻不過是坐地官商,從轉手貿易中謀取私利,中飽私囊。王僧孺有睹於此,不勝感概地說:昔日別人為蜀地長史,全身上下都沒有蜀地的出產物,我要留給子孫的,也將不是南海這個地方的出產。他著手扭轉吏製,頒布了《南海郡求士教》,以尋求賢材的佐助。
翻譯如下:他在職辦公才一整個月,有詔書征召他回去,南海郡裏老百姓道俗人眾六百多人跑到朝堂去請留下他,但朝廷沒有答應。
太祖視事東閣 文言文的問題
太祖視事東閣 (選擇)D.隨從交替拿著衣服進獻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經過洗滌的。
主公躬行節儉
躬行,指身體力行;親身實行。語出《論語·述而》:“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躬:躬的本意指身體,多指自身。另外,躬還有親自、彎下身子的意思。)
摘自《百度百科》有關詞條。
這段文言文什麼意思?
頃有一老人未嚐參禪,而雅合禪理,死生之際,極為了然。(有一個老人沒有參禪,行為卻頗合禪理,對於生死的事情,看得很透徹)
一日置酒大會親友,酒闌,語眾日“老人今且去”。(一天辦酒宴大會親友,將結束時,對眾人說:我今天就要去世了。)
因攝衣正坐,將奄奄焉。(然後整理衣服坐好,奄奄一息。)
諸子乃惶遺呼號日“大人今日乃與世訣乎,願留一言為教”。(眾人哀號呼喚:大人今天就要與世長辭,希望留下一些話作為教導)
老人日“本欲無言,今為汝懇,隻且第一五更起。”(本來不想說,今天既然你們這麼懇求,隻有一句話:五更起來)
諸子未諭日“何也?”(眾人不明白說:什麼意思?)
老人日“惟五更可以勾當自家事,日出之後,欲勾當則不可矣。”(老人說:隻有五更起來才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日出之後就幹不了了。)
諸子曰“家中幸豐,何用早起。舉家諸事,皆是自家事,豈有分別?”(眾人說:家中有幸頗為豐裕,哪裏用早起。家中的事情,都是自家事,哪裏有分別?)
老人日“不然,所謂自家事者,是死時將得去者。吾平日治生,今日就化,可將何者去?”
諸子頗悟。(老人說:不是。所謂自家事,是死的時候得到的東西。我平時生活,今天就死了,可以將什麼帶走?眾人頗有領悟)
蘇東坡的意思是勸那人的嶽丈不要沉迷酒色,應該修身養性。物質的享受終有盡頭,而精神的升華無窮無盡。 可能也有對年輕人的教導。
適南市火,善俊亟往視事,馳竹,發粟振民這個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適南市火, 善俊亟往視事,弛竹木稅,發粟振民,開古溝,創火巷,以絕後患。此文出自《宋史·趙善俊傳》,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趙善俊剛剛到達鄂州任上,正趕上南市著了大火,趙善俊趕緊到那裏去查看,減少了竹木的稅收,打開官倉把糧食發給災民,還開挖了古溝,創建了防火的巷子,以杜絕後患。同僚和下屬們都說用度不足,趙善俊說:“我將要損己為人的措施。”於是就節省自己應該旅遊、乘車、鼓吹的費用,不但郡府的費用增加了,而且減少了老百姓的役錢。
文言文翻譯: 1.視事期月,有詔征還,郡民道俗六百人詣闕請留,不許 2.嚐攜僧孺至市,道遇中丞
這是《梁書》裏關於王僧孺的記述,這裏不得不講講這一時代背景:南朝梁立國之後,王僧孺被征召為臨川王後軍記室參軍,後又任南海郡太守,他期望在任上有所作為。南海作為梁國的對外門戶,過去的郡守隻不過是坐地官商,從轉手貿易中謀取私利,中飽私囊。王僧孺有睹於此,不勝感概地說:昔日別人為蜀地長史,全身上下都沒有蜀地的出產物,我要留給子孫的,也將不是南海這個地方的出產。他著手扭轉吏製,頒布了《南海郡求士教》,以尋求賢材的佐助。
1.他在職辦公才一整個月,有詔書征召他回去,南海郡裏老百姓道俗人眾六百多人跑到朝堂去請留下他,但朝廷沒有答應。
2.王僧孺小時候家裏貧窮,他母親織布賣紗作為職業,曾經帶著王僧孺到市集,路上遇見禦史中丞的隨行扈從,被儀仗隊驅趕逼迫到了溝裏。
適南市火,善俊亟往視事,馳竹,發粟振民這個文言文翻譯
適南市火, 善俊 亟往視事,弛竹木稅,發粟振民,開古溝,創火巷,以絕後患。
翻譯:
適逢(武昌古城南門外商業區)南市發生火災,鄂州知府趙善俊立即趕往現場視察,並當機立斷緩征竹木稅,調集國庫糧食賑濟災民,疏通已有的水道,開創能隔離火勢蔓延的“火巷”,以絕後患。
視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議郎文言文翻譯
趙谘字文楚,東郡燕人。父親趙暢,曾做過博士。趙谘少年時期就死了父親,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舉為孝廉,他都不到任,延熹元年。大司農陳奇舉薦趙谘極孝順有修養,因襲(其父)升為博士。靈帝初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殺害,趙谘就稱病推辭離開。太尉楊賜特別征召,讓他用幅巾為頭飾進出(官署),請他參與講論經典。被舉薦做高官,幾次遷升做了敦煌太守。因為多病免職回家,親自率領子孫種田養家糊口。盜賊曾經夜晚到趙谘家搶劫,趙谘害怕驚嚇了母親,於是先到門口迎接強盜,接著要求給他們準備飯食並道歉說:“老母親已年屆八十,生病需要體養,家中貧困,無隔夜之糧,請求稍微留下點衣服糧食。”妻子兒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沒有提出要求。強盜都慚愧歎息,跪下告辭說:“我們太無理了,真不該侵擾賢良。”說完都跑出門去,趙谘追出去送給他們東西,但沒有趕上。從此趙谘更加出名。朝延征召他做議郎,以病推辭不到任,皇上下詔急切責備,州郡官員以禮相送,前後多次,不得已才去應召。趙谘又被封為東海相。上任時,途經滎陽,縣令敦煌人曹暠,是趙谘過去舉薦的孝廉,在路旁迎接,趙谘卻不停留。曹暠送他到長亭,望著車輛過後的塵土沒有趕上,對主簿說:“趙君名聲很大,現在經過我的縣界我不拜見他,一定會被天下人恥笑!”於是丟掉印綬,追到東海,拜見趙谘後,辭職回家。他被當時的人推崇到了這地步。趙谘作官時清廉儉樸,計算時間領取俸祿,豪門大戶都畏懼他儉樸清廉的品德。作官司三年,因病請求免職,征召為議郎。帶病到了京師,臨終時,告訴他的舊吏朱祗、蕭建等,讓他們采用薄殮素棺,有黃土墊底,想使屍體迅速腐朽,早歸後土,不要聽任子孫改變計劃。朱祗、蕭建送喪到家,(趙谘的)獨生子趙胤不忍心父親的屍體與黃土並合,想更改殯葬之法,朱祗、蕭建領會趙谘的臨終遺命,於是照辦,當時人稱趙谘為明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