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節儉的完整詩句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關於勤儉節約的詩詞或名言警句
自古以來,許多有識之士感發出崇尚廉潔清正的格言警句。這些言論,言簡意賅,見解獨到,是人生實踐的深刻體驗和思想積累的結晶。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金]元好問《元遺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注解: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嶽飛
注解: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拚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戰國]《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欲望的追求是可以節製的。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注解:遍觀曆代聖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敗亡皆因奢侈。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注解: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宋]蘇軾《範增論》
注解:東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人一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後讒言才能聽進去。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裏?[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一個須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
養心莫善於寡欲。[戰國]孟子
注解: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欲望。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雖然不得誌,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戰國]《孟子?騰文公上》
注解:上麵的人有什麼喜好,下麵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厲害。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漢]劉向《說苑?至公》
注解: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晉]傅玄
注解:主持政務關鍵在於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選擇,然後再交往;小人卻不同,一見如故,顯得異常親熱,然後才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人。
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麼人了。
賢人誌士之於子孫也……貽之以言,弗貽以財。[漢]王符《潛夫論?遏利》
注解:賢明者與有誌之士對於子孫……留給他們有教益的話,而不是留給他們財產。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漢]《禮記?大學》
注解:隻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而後才能整治家庭;隻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後才能治理好國家;隻有治理好國家,而後才能平定天下。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唐]王勃《騰王閣序》
注解:人老了,應當更有雄心壯誌,豈能因為滿頭白發改變過去的想法打算?境況艱難困苦,應當更加堅強,不能因此而喪失淩雲壯誌。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唐]吳兢《貞觀政要》唐太宗語
注解: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獨在於得到人才。用人不當,必定難以達到治理。現在任用人,必須以道德品行、學問見識為根本。
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唐]吳兢《貞觀政要》唐太宗語
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則心正行善的好人都會互相勉勵繼續行善;一旦誤用心邪行惡的壞人,那麼壞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地鑽進朝堂或地方官府。獎賞那些該獎賞的人並且所獎所賞與其功勞大小相稱,那麼沒有功勞的人自然就會主動退後;懲罰那些該懲罰的人並且所懲所罰與其罪過輕重相當,那麼做壞事的人就會引以為戒,感到畏懼。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不如一士之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趙良語
注解:一千張羊皮,不如一領狐腋;一千個隨聲附和的庸人,不如一個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為左右有許多實話實說的直臣而興國安邦,殷紂王因為群臣不敢吭聲而亡國殺身。
舉事以為人者,眾助之;舉事以自為者,眾去之。[漢]《淮南子?兵略訓》
注解:做事為群眾謀利益,大家就會跟著他幫助他;做事為個人撈好處,大家就會離開他拋棄他。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舉天下之賢。[元]張養浩《風憲忠告》
注解:官僚士大夫有天下為公之心,然後才能推舉天下之賢。
公生明,廉生威。[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
注解:官員一心為公、辦事公正則會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則會樹立威信。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春秋]《論語?裏仁》孔子語
注解:財富和高官顯爵,是人們都想得到的。但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如果它們來路不正,就不要它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春秋]《論語?子路》孔子語
注解:當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發命令,老百姓也會好好幹;如果自身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春秋]《論語?顏淵》
注解:魯國宰相季康子對社會上刮起的盜竊風感到憂慮,向孔子請教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們這些當官的自己清廉而不貪財,那麼就是花錢獎勵盜竊,也不會有人去盜竊。”
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唐太宗語
注解:作為一國之主,如果貪奢不明,必會喪國;為人臣者,如果貪欲橫生,必致殺身之禍。
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苟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唐太宗語
注解:如果循私枉法、貪汙納賄,不僅敗壞國法、損害百姓,而且即使醜事未敗露,貪賄者內心豈能不常常恐懼?恐懼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大丈夫怎能因貪財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孫後代總要為此而倍感恥辱呢!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儻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
注解:
一根絲,一粒米,都關係到我的名譽節操;一厘錢,一毫爭,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為人就不值一文。誰說多吃多占是官吏交際難免的平常小事?要知道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損害"清廉知恥"之德。如果你說這些錢物並非不義之財,那麼請你說說它們是怎麼得來的!
誠信格言如下:
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無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p="">
1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1、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12、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13、失足,你可能馬上複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14、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15、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16、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19、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20、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 p="">
21、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22、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23、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臾
24、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2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貴於千金——葛洪
27、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28、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後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29、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p="">
30、意誌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3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32、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33、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隻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34、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隻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曆史的考驗——**
3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36、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37、禍莫大於無信——傅玄< p="">
38、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39、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持久和平》
40、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41、馬先馴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準南子》
42、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傑弗遜
43、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4、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45、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6、欺人隻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p="">
47、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48、我寧願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讚揚——裴多菲
49、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隻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50、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51、如果習慣於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格言
5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53、少說空話,多做工作,紮紮實實,埋頭苦幹。——**
54、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惠能< p="">
55、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
56、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論語?為政》
59、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60、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程顥、程頤《二程集?論學篇》
61、我們應該順其自然,立在真實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強、虛偽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歸幻滅。——李大釗< p="">
6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63、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64、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陳毅
65、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
66、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達芬奇
67、生命的短促,隻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的後世。——莎士比亞
68、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邵雍《迷悟吟》
69、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康德,德國哲學家)< p="">
70、自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宋?楊時《河南程氏粹言?論學篇》)
71、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漢?韓嬰《韓詩外傳》)
72、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73、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7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5、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76、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77、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p="">
78、養心莫善於誠(荀子)
79、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80、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大學》)< p="">
勤儉節約的名言和格言
●成由勤儉破由奢
●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有錢時擺闊,沒錢挨餓
●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緊緊手,年年有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思前顧後,吃穿常有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一粥一飯汗珠換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成物不可損壞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1、君子以儉德辟難。
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2、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隻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大意:節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一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7、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大意:縱觀曆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亡於奢靡。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10、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製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11、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隻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隻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大意: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關於節儉的古詩詞
憫農二首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詠史
--李商隱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侈。 --陸遊
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35分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誌。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曆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誌,庶劉僥幸,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勤儉節約的詩句有哪些?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要整首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2.詠史 李商隱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還有就是杜甫的詩,他比較憂國憂民,寫民眾艱苦生活和權貴奢華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有哪些關於勤儉節約的詩句或名言警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關於愛國、明禮、節儉吉祥的詩句
節儉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清]朱用純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時期〕諸葛亮 經典詩句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關於勤儉節約的詩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明禮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愛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 徐錫麟《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杜牧《泊秦淮》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描寫勤儉節約的詩句不要整首詩,隻要詩句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後日月空蕩蕩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鬥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有沒有那些古詩是寫節約的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英國)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後日月空蕩蕩
●一勺勺積累的東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薩克族)
●辛苦得來的果實,不要一口氣把它吃完(維吾爾族)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殺牛吃肉,不如留著擠奶(藏族)
●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
●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緊緊手,年年有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思前顧後,吃穿常有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當屋賣鍋
●小富由儉,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煙,三年省下無數錢
●節儉是致富的秘訣(英國)
●節儉本身就是一宗財產(英國)
●積小利,成巨富(英國)
●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
●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裏安諾)
●節約一分錢,等於生產一分錢(英國)
●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麥)
●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鬥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國)
●奢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安格爾)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又使人衰弱(卡爾)
●奢侈和淫靡隻是一種社會腐化的現像,決不是原因(魯迅)
●不擇手段地追求高級物質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級的(潛夫)
●奢侈乃德義之滅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飯汗珠換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成物不可損壞
君子以儉德辟難。 【出處】《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出處】《尚書·大禹謨》。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隻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出處】《墨子·辭過》。
【大意】節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出處】李商隱《詠史》。
【大意】縱觀曆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