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成語
成語 [chéng yǔ]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
詳細解釋
1、習用的古語。
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四六宜用前人成語,複不宜生澀求異。
元 劉祁《歸潛誌》卷十二: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隻當引用成語。
2、指長期習用,結構定型,意義完整的固定詞組,大多由四字組成。
清·任泰學 《質疑·經義》:“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或是當時成語。”
趙樹理《金字》:“我想了一陣,想出個模棱兩可的成語來,寫了‘有口皆碑’四個大字。”
例句
1、媽媽昨天告訴了我“陽春白雪”這個成語的出處。
2、中文課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引申一下。
3、鐵杵磨成繡花針,有誌竟成語非假。
4、我們有個成語"借刀殺人",就是指這個說的。
5、有的成語即使你不懂,聽得多了,耳熟能詳,也就會用了。
形容很努力的成語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趕不上前麵的,卻超過了後麵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斃而後已】: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
【並心同力】:想法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跛行千裏】:比喻隻要努力不懈,即時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不辭辛苦】: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不辭辛勞】: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不敢告勞】: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不知寢食】:猶言廢寢忘食。形容異常專心、努力。
【策駑礪鈍】:驅策劣馬,磨礪鈍刀。指勉為其難,努力從事。駑,低能的馬;鈍,不鋒利的刀。
【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奮努力,孜孜不倦。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要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新。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大匠:指在某方麵造詣高的人;巧:靈巧。高明的匠人隻能教人規矩,不能使人心靈手巧。指必須要主觀努力,不能單依靠客觀條件。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於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滴水穿石】: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隻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發奮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發憤圖強】: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廢寢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奮身獨步】:獨步:獨一無二,無可比擬。指努力去出人頭地。
【奮勇向前】:奮發而努力鼓起勇氣朝前方挺進。
【服田力穡】:服:從事;穡:收獲穀物。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
【甘貧苦節】:甘:自願;貧:窮苦;苦:盡力地,有耐心地。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甘貧守節】:甘:自願;貧:窮苦;守:保持。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竿頭日進】: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躬體力行】:躬體:親身體驗;力行:努力實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孤軍奮戰】:奮戰:盡全力地戰鬥。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鬥爭。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鼓:鼓動,振作;上遊: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勁頭鼓足,努力爭取進入先進行列。
【急起直追】:立即行動起來,努力追趕上去。
【節儉力行】:指生活儉樸,又肯努力躬行。
【盡心而已】:原指直到竭盡心力才罷休。後指明知無濟於事,但仍然努力去做,以盡心意。
【盡心竭力】:盡:全部用出;竭:用盡。用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驚人之舉】:值得讚歎的、令人驚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達到的事情。
【九轉丹成】: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九轉功成】: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九轉丸成】:轉:循環變化;丸:指金丹。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久坐地厚】:比喻在某一職位上長期磨煉努力,地位自然安定穩固。
【開足馬力】:比喻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盡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苦學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學習,努力寫作。
【來處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
【樂事勸功】:指樂於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樂天任命】:猶言聽天由命。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力爭上遊】:上遊:河的上流,比喻先進的地位。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路在人走,事在人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來的。指在一定條件下,事情的好或壞在於人的主觀努力。
【黽勉從事】:黽勉:努力。努力工作。
【勉求多福】:勉:努力。努力追求更多的福祿。多用於對別人的規勸或祝語。
【僶俛從事】:努力工作。
【牧豕聽經】:一麵放豬,一麵聽講。比喻求學努力。
【逆水行舟】: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進,則會隨水流後退。比喻學習或做事須克服困難,奮勉向前。
【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隻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朋心合力】:朋: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並力】:眾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齊心同力”、“朋心合力”、“齊心協力”、“齊心合力”。
【齊心並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合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同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一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前功盡廢】: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前功盡滅】:功:功勞;盡:完全;滅:廢棄。以前的功勞全部廢棄。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前功盡棄】:功:功勞;盡: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強食自愛】:勸慰人的話。指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人一己百】:別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善敗由己】:事情的成功或失敗,是由當事人的主觀努力所決定的。
【身體力行】:身:親身;體:體驗。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十年讀書】:指長期努力於學業。
【事無三不成】: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事在人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麵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隻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死中求生】:在極危險的境地中努力掙紮以求生路。
【素位而行】:素位:安於平常所處的地位。指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並努力做好應當做的事情。
【鐵杵磨成針】: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隻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鐵杵磨針】:鐵杵:鐵棍。鐵棍子磨成繡花針。比喻隻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聽命由天】:聽:任憑;由:順隨。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聽天任命】:天:天意;命:命運。聽憑命運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
【聽天委命】:聽憑命運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同“聽天任命”。
【聽天由命】:由:聽從,隨順。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同力協契】:猶言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並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同德】: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同心協力】: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葉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萬事不求人】:指做事隻靠自己的努力,不依賴別人。
【忘餐失寢】:忘記了吃飯,顧不得睡覺。形容專心努力。
【務本力穡】:本:指農業;穡:收割穀物,這裏泛指農業勞動。指努力從事農業勞動。
【務農息民】:甸:勉力從事。努力發展家業生產,讓百姓休養生息。
【隙穴之窺】:比喻執著地努力,最後達到目的。
【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協力齊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協力同心】: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協心戮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
【協心同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同“協心戮力”。
【心慕力追】:慕:羨慕;追:追求。心頭羨慕,努力追趕。形容竭力模仿。
【形勢逼人】:指形勢發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修身慎行】:修:學問、品德方麵的學習和鍛煉。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謹慎小心地處理問題。
【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咬緊牙根】:形容盡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難,忍耐堅持,決不改變既定的意向。
【咬緊牙關】: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咬起牙關】:形容盡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難,忍耐堅持,決不改變既定的意向。
【夜以繼晝】:用夜裏的時間接上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一場空】: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一簣之功】:簣: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後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後一份努力。
【一心一德】: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一心一力】: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憂國奉公】: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再接再厲】: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再接再礪】:接:交戰;礪:磨快,引申為奮勉。指繼續努力奮鬥,堅持不懈,一次比一次更英勇頑強。
【芝草無根】:比喻人的成就,沒有任何幫助,出於自己的努力。
【孜孜不輟】:勤勉從事,努力專一,不肯停息。
【孜孜不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孜孜不息】:孜孜:勤勉的樣子。指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不懈】: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孜孜不已】:勤勉從事,努力專一,不肯停歇。
【孜孜無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孜孜無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孳孳不息】: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樣子。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不懈。
【自強不息】: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鑽堅仰高】:原形容顏淵對於孔子之道的讚歎,後指努力攻讀,深入研究,力求達到極高水平。
成語故事《鐵杵磨針》
【成語】: 鐵杵磨成針
【拚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解釋】: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隻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學習。他的父親為了讓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學堂去讀書,可是,那些經史、諸子百家的書很不好學,李白學起來很困難,就更加不願意學了,有的時候還偷偷跑出學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沒有上學,跑到一條小河邊去玩。忽然他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蹲在小河邊的一塊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著一根鐵棍。
李白好奇地來到老婆婆身邊,問道:“老婆婆,您在幹什麼?”“我在磨針。”老婆婆沒有抬頭,她一邊磨一邊回答。
“磨針!用這麼粗的鐵棍磨成細細的繡花針。這什麼時候能磨成啊!”李白脫口而出。而老婆婆這時抬起頭,停下手,親切地對李白說:“孩子,鐵棒雖粗,可擋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難道鐵棒就不能磨成針嗎?”
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很受感動。心想:“是呀,做事隻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天天堅持做,什麼事都能做好。讀書不也是一樣嗎?”李白轉身跑回學堂。
從此以後,他刻苦讀書,曆代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他見到就讀,終於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
這句成語比喻隻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形容下功夫的成語
寶刀不老】: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抱枝拾葉】: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不見輿薪】:看不見一車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超塵脫俗】:塵、俗:佛教稱塵世、人間。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形容遠遠超過平常人。
【出力不討好】: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喘息之間】:喘一口氣的功夫。比喻時間短。
【打成相識】:指雙方經過一番較量,顯出自己的功夫,最後從漠不相識變為朋友。
【大處落墨】:落墨:落筆。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大處著墨】: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得於心應於手】:得:獲得,領悟;應:適應。領悟到要領,做起來順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應。
【費力不討好】: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工力悉敵】: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當。常形容兩個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功不唐捐】: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棄。佛家語,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
【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行數墨尋】:行數:一行行地讀;墨尋:一字字地讀。指隻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鴻篇巨製】:鴻: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畫鬼容易畫人難】:比喻憑空瞎說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實學卻需下一番功夫才能獲得。
【毀於一旦】:於: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毀掉。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
【火到豬頭爛】:火候到了豬頭自然煮爛。指隻要功夫到了,事情自然就能成功。
【繭絲牛毛】:形容功夫細密。
【降本流末】: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虧於一簣】: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隻差最後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隻差最後一點而未能成功。
【離本徼末】: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爐火純青】: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裏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麵壁九年】:麵壁:佛家語,指麵對牆壁默坐靜修。原指中國佛教禪宗始祖達摩在少林寺麵壁靜修了九年。後比喻在學習上下得功夫極深。
【磨杵作針】:形容隻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隻學到一點皮毛。
【末學陋識】:末學:學無根底;陋識:學識膚淺。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隻學到一點皮毛。
【木雞養到】:木雞:善鬥的雞,看上去象木頭一樣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拚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鐵棒槌。隻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隻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棄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棄本逐末】: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隻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數沙子。比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舍本從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舍本事末】:舍:舍棄;事:從事。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舍本問末】:舍:舍棄;事:從事。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舍本逐末】: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神工妙力】:指功夫極其高超,幾非人力所能為。
【數墨尋行】:數墨:一字字地讀;尋行:一行行地讀。指隻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損本逐末】:猶舍本逐末。謂拋棄根本,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天道酬勤】:天道:天理;酬:報;勤:勤奮。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會有成就。
【無暇顧及】:暇:閑暇;顧及:照顧到。沒有功夫顧及到。
【尋行數墨】:尋行:一行行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隻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尋流逐末】:猶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循行數墨】:循行:一行行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隻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眼錯不見】:錯:交錯。一眨眼的功夫沒看見。
【一飯三遺矢】:矢:通“屎”,糞便。一頓飯的功夫上了三次廁所。形容年老體弱或年老無用。
【隻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隻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智名勇功】:有謀略、有膽量和功夫。形容人文武兼備。
鐵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
1、磨杆成針的主人公是李白。原句是: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故事簡介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3、成語解釋
杵:舂米或搗衣的棒。
諺語。比喻隻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兩百個四字詞語越多越好
四字詞語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精神煥發 龍馬精神 興高采烈 氣宇軒昂 生龍活虎 喜笑顏開 心曠神怡 心花怒放 歡天喜地 樂不可支 滿麵春風 落落大方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如坐針氈 有氣無力 嬉皮笑臉 油腔滑調 悠然自得 局促不安 麵紅耳赤 呆若木雞
【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馬 心慌意亂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心如刀割
【描寫人物品質的詞】:
奮不顧身 舍己為人 堅強不屈 赤膽忠心 不屈不撓 忠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生忘死 肝膽相照 克己奉公 一塵不染 兩袖清風 永垂不朽 頂天立地 豁達大度兢兢業業 寬宏大量 光明磊落 持之以恒 冰清玉潔 拾金不昧 表裏如一
賣國求榮 恬不知恥 貪生怕死 厚顏無恥 見利忘義 窮凶極惡 如狼似虎 傷天害理
口蜜腹劍 挑肥揀瘦 拈輕怕重 私心雜念 得寸進尺 斤斤計較 坐享其成 遊手好閑
【描寫學習的詞】:
學無止境 學而不厭 真才實學 好學不倦 勤學好問 發奮圖強 廢寢忘食 爭分奪秒 孜孜不倦 笨鳥先飛 聞雞起舞 自強不息 隻爭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爭上遊專心一誌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目不轉睛 堅持不懈 積少成多 如饑似渴 業精於勤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不學無術 不恥下問 取長補短 日積月累 勤學苦練
不求甚解 一知半解 囫圇吞棗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描寫謙虛的詞】:
不驕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驕戒躁 洗耳恭聽 虛懷若穀 自知之明 謹言慎行
【描寫驕傲的詞】:
班門弄斧 孤芳自賞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無人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獨尊 自高自大 自鳴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自以為事
【描寫人的語言】:
口若懸河 對答如流 滔滔不絕 談笑風生 高談闊論 豪言壯語 誇誇其談花言巧語
【描寫人容貌體態的詞】:
閉花羞月 沉魚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鶴發童顏 眉清目秀 和藹可親 心慈麵善 張牙舞爪 愁眉苦臉 冰清玉潔 雍容華貴 文質彬彬威風凜凜 老態龍鍾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煥發 落落大方 弱不禁風 大腹便便 麵黃肌瘦 卓約多姿 其貌不揚 蓬頭垢麵 瘦骨嶙峋
【描寫說的詞】:
直言不諱 無所顧忌 拐彎抹角 故弄玄虛 侃侃而談 滔滔不絕 虛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側擊 喋喋不休 慢條斯理 含糊其辭 嘮嘮叨叨 振振有詞 肆無忌憚 大言不慚娓娓動聽 繪聲繪色 對答如流 自圓其說 閑言碎語
【描寫高興的詞】:
眉開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飛色舞 手舞足蹈 如獲至寶 喜笑顏開 相視而笑 談笑風生 笑容可掬 興高采烈 喜上眉梢 喜從天降
【描寫友情的詞】:
親密無間 推心置腹 肝膽相照 情同手足 誌同道合 風雨同舟 榮辱與共 同甘共苦 關懷備至 盛情款待 促膝談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描寫花的詞】: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花紅柳綠 百花爭豔 遍地開花 錦上添花 火樹銀花 明日黃花 春花秋月 過時黃花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奇花異草
【含有雲的詞】:
雲霧迷蒙 九霄雲外 騰雲駕霧 壯誌淩雲 風雲變幻 風起雲湧 行雲流水 風卷殘雲 彤雲密布 浮雲蔽日 孤雲野鶴 烘雲托月 過眼煙雲 煙消雲散 朝雲暮雨
【含有雨的詞】:
大雨傾盆 血雨腥風 風雨交加 風調雨順 槍林彈雨 風雨同舟 風雨無阻 和風細雨 狂風暴雨 滿城風雨 滂沱大雨 春風化雨 風雨飄搖 斜風細雨 未雨綢繆
【描寫山的詞】:
崇山峻嶺 山明水秀 懸崖峭壁 峰巒雄偉 漫山遍野 江山如畫 還我河山 湖光山色 山窮水盡 大好河山 刀山火海 地動山搖 錦繡河山 逼上梁山
【描寫水的詞】:
水流湍急 一瀉千裏 波瀾壯闊 波濤洶湧 水平如鏡 翻騰怒吼 高山流水 千山萬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血流成河 滴水不漏 杯水車薪 洪水猛獸 流水無情
【描寫顏色的詞】: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一碧千裏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翠色欲流 古色古香 姹紫嫣紅 麵如土色 五光十色 燈紅酒綠 青紅皂白 綠水青山 光彩奪目
【描寫稀少的詞】:
不可多得 鳳毛麟角 九牛一毛 絕無僅有 空前絕後 寥寥無幾 寥若星辰 寧缺勿亂 前所未聞 屈指可數 三三兩兩 鐵樹開花 微乎其微 一鱗半爪 一絲一毫 百裏挑一滄海一粟 千古絕唱 微不足道 獨具匠心 獨樹一幟 獨占鼇頭
【描寫熱鬧繁華安靜的詞】:
接踵摩肩 車水馬龍 川流不息 紛至遝來 花花世界 接踵而至絡繹不絕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聲鼎沸 人歡馬叫 人山人海 震耳欲聾 座無虛席 萬籟俱寂 鴉雀無聲 門可羅雀
【描寫豐富繁多的詞】:
包羅萬象 琳琅滿目 美不勝收 目不暇接 無奇不有 無窮無盡 無所不包 五花八門 形形色色 眼花繚亂 洋洋大觀 一應俱全 應有盡有 應接不暇 比比皆是 不乏其人不計其數 層出不窮 綽綽有餘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是 舉不勝舉 漫山遍野 星羅棋布 多才多藝 足智多謀 豐富多彩
【描寫描寫季節的詞】:
春天:春風化雨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開 春山如笑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大地回春 柳暗花明 桃紅柳綠
夏天:汗流浹背 寒流滿麵 汗如雨下 焦金爍石
秋天:秋風掃落葉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冬天:滴水成冰 風雪交加 數九寒天 天寒地凍
【以一到十開頭的詞】
一落千丈(一發千鈞 一日千裏 一事無成) 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三言兩語三足鼎立) 四麵楚歌(四大皆空 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六神無主(六親不認) 七上八下(七竅生煙 七零八落)八麵威風(八仙過海) 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九歸一)十拿九穩(十全十美 十萬火急 十指連心)
【景物描寫的詞】:
百花齊放 草長鶯飛 風光旖旎 山光水色 錦繡山河 火樹銀花 花團錦簇曲徑通幽
旭日東升 紅裝素裹 姹紫嫣紅 鬱鬱蔥蔥 良辰美景 流連忘返 引人入勝別有天地
【寓言故事類】:
拔苗助長 狐假虎威 亡羊補牢 坐井觀天 刻舟求劍 葉公好龍 守株待兔 畫蛇添足 愚公移山 精衛填海 掩耳盜鈴 畫餅充饑 畫地為牢 殺雞儆猴 對牛彈琴 盲人摸象
【曆史故事類】:
完璧歸趙 程門立雪 三顧茅廬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 聞雞起舞 十麵埋伏 四麵楚歌 杞人憂天 畫龍點睛 南柯一夢 臥薪嚐膽 洛陽紙貴
五六十字的成語小故事
一)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隻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隻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複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裏麵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隻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麵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麵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麵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麵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麵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麵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隻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麼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麵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麵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麵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幾夥,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麵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麵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盤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隻憑片麵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麵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裏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裏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裏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裏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裏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裏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隻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七)買櫝還珠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麵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隻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隻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舍;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八)濫竽充數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裏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裏,並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裏,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隻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釋讀】
西方諺語說,你可以在某時欺騙某一些人,卻不能一直欺騙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硬裝做會吹竽,終有露出馬腳之時。
這個故事也說明南郭先生不善於運用良好的學習條件。在齊宣王300人的吹竽隊裏,與其他299名樂師相處,學習資源還算豐富。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滿足於濫竽充數,自欺欺人,隻能落個逃之夭夭的下場。
(九)按圖索驥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裏馬的特征,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裏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裏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隻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現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十)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隻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隻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十一)井底之蛙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遊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裏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嚐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十二)葉公好龍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幹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隻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隻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十三)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十四)自相矛盾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隻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麵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十五)水滴石穿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隻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
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隻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十六)東施效顰
西施是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隻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讚,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並不好看,他看到村裏的人都誇讚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於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麵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讚她。她本來就長得醜,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後,趕緊關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
東施隻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果隻給後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十七)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麵。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嚐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誌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嚐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十八)夜郎自大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囉!”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後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隻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十九)愚公移山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裏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讚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裏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後,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裏。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麼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裏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釋讀】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二十)熟能生巧
【釋讀】
這個成語,說明不管做什麼事情,隻要勤學苦練掌握規律,就能找出許多竅門,幹起來得心應手。
小學生成語故事 要多!
(一)
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隻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隻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複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裏麵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隻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麵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麵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麵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麵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麵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麵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隻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麼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麵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麵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麵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幾夥,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麵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麵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隻憑片麵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麵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典故】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裏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裏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裏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裏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裏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裏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隻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七)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麵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隻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隻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舍;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八)濫竽充數
【典故】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裏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裏,並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裏,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隻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釋讀】
西方諺語說,你可以在某時欺騙某一些人,卻不能一直欺騙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硬裝做會吹竽,終有露出馬腳之時。
這個故事也說明南郭先生不善於運用良好的學習條件。在齊宣王300人的吹竽隊裏,與其他299名樂師相處,學習資源還算豐富。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滿足於濫竽充數,自欺欺人,隻能落個逃之夭夭的下場。
(九)按圖索驥
【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裏馬的特征,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裏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裏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隻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現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十)邯鄲學步
【典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隻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隻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十一)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遊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裏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嚐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十二)葉公好龍
【典故】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幹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隻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隻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十三)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十四)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隻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麵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有教育意義的諺語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讀一書,增一智。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諺語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骸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寶劍不磨要生鏽;人不學習要落後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幹。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世界上沒有讀得完的書。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
一個不想蹚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
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不怕學問淺,就怕誌氣短。
才華是血汗的結晶。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台階盡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
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
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萬裏;時時學,不怕千萬卷
多練多乖,不練就呆。
隻有努力攀登頂峰的人,才能把頂峰踩在腳下。
困難是人的教科書。
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夥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學習如鑽探石油,鑽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先學爬,然後學走。
心堅石也穿。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勤勉是成功之母。
好高騖遠的一無所得,埋頭苦幹的獲得知識。
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同時趕兩隻兔,一隻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過來當師傅。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習如趕路,不能慢一步。
學問之根苦,學問之果甜。
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注意力是智慧的門戶。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常說口裏順,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性。
搓繩不能鬆勁,前進不能停頓。
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發明。
誰遊樂無度,誰沒空學習。
誰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知識好像砂石下麵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知識需要反複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
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於零。...餘下全文>>
一個三百多字的成語故事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隻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隻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曆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複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裏麵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隻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麵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麵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麵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麵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麵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麵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隻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麼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麵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麵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麵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幾夥,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麵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麵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隻憑片麵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麵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典故】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裏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裏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裏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裏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裏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裏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隻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七)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麵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隻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隻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舍;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八)濫竽充數
【典故】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裏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裏,並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裏,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隻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釋讀】
西方諺語說,你可以在某時欺騙某一些人,卻不能一直欺騙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硬裝做會吹竽,終有露出馬腳之時。
這個故事也說明南郭先生不善於運用良好的學習條件。在齊宣王300人的吹竽隊裏,與其他299名樂師相處,學習資源還算豐富。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滿足於濫竽充數,自欺欺人,隻能落個逃之夭夭的下場。
(九)按圖索驥
【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裏馬的特征,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裏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裏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隻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現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十)邯鄲學步
【典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隻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隻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十一)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遊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裏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嚐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十二)葉公好龍
【典故】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幹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隻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隻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十三)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十四)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隻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麵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十五)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隻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
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隻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十六)東施效顰
【典故】
西施是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隻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讚,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並不好看,他看到村裏的人都誇讚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於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麵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讚她。她本來就長得醜,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後,趕緊關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
東施隻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果隻給後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十七)臥薪嚐膽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麵。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嚐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誌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嚐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十八)夜郎自大
【典故】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囉!”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後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隻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