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長大的詩句
1.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3.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4.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霞
5.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形容又長大了,或者又老了一歲的詩句
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
往日繁華,而今物是人非。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更能消幾番風雨?從從春又歸去。
形容“又長大了或者又老了一歲”的詩句有哪些?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
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翻譯:
在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著美味的屠蘇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麵: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裏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誌的心情。 還能體現出他的執政態度。
*
原文: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翻譯: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長安南莊的這戶人家門口,姑娘你那美麗的麵龐和盛開的桃花交相輝映,顯得分外緋紅。時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遊,姑娘你那美麗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裏,隻有滿樹桃花依然笑迎著和煦的春風。
賞析: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麵”、“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往複、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麵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
原文: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翻譯:
三萬裏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直插雲霄。金兵占領地區的百姓在敵人的統治下受盡折磨,眼淚都哭幹了,他們盼望南宋軍隊收複北方失地,解救他們,盼了一年又一年。
賞析:
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了中原地區。陸遊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當時六十八歲的陸遊,罷歸山陰故裏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並不能使他的心平靜下來。雖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煩熱,心頭悵觸,寫下兩首詩。陸遊在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盡快收複中原,實現統一。
*
原文:
《再遊玄都觀》
(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翻譯:
百畝庭院中幾乎長滿了青苔,桃花一點都沒有,野菜花在盛開。當年種植桃樹的道士到了哪裏呢?從前來看過花的劉郎,今日又重來。
賞析:
這首詩是《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詩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雲:“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 出牧 連州(今?廣東省連縣),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誌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複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蕩然無複一樹,惟 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 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說得很清楚,詩人因寫了看花詩諷刺權貴,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 長安任職。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 政治鬥爭仍在繼續。作者寫這首詩,是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複就屈服妥協。
*
原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譯:
一輪緩緩移動的秋月灑下萬裏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廓。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麼辦呢?白發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
我要乘風飛上萬裏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複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發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發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誌,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形容長大的詩句有哪些?
*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
而今長大懶婆娑,隻要千金酬一笑。——柳永《其四》
*
張公養得三個兒,長大不知誰立誌。——釋法泰《頌古四十四首》
*
從小莫顛謏,長大始成人。——宋太宗《緣識》
*
浮沉將底用,長大若為顏。——蘇泂《無題》
*
少年不學待何年,長大無成莫怨天。——孫應求《恭和家大人將赴季弟官書示及門之作》
*
小兒漸長大,終歲荷鋤?——?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
長大今幾年,植立無風雨。——趙藩《雜詩四首》
*
兒孫長大衣裝少,婢仆頑慵廩餼微。——方回《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唐寅《歎世之一》
形容孩子長大了,自己卻老了的詩句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兒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形容,兒子長大,父親,變老的詩句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形容一轉眼孩子長大的古詩詞
《回鄉偶書》
唐代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形容女子長大了很漂亮的古文,或古詩
《詩經·衛風·碩人亥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形容孩子長大了我老了的詩句
長江後浪推前浪
長江後浪推前浪 (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 比喻新出現的有一定積澱積累的人事物等推動舊的人事物等的在某方麵的發展等情況。也可指有一定資曆的新人新事勝過舊人舊事 。
中文名
長江後浪推前浪
外文名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意義
比喻更有積累的新事物推動舊事物
出處
宋·劉斧《青瑣高議》
意義
也可指更有資曆的新人勝過舊人
出 處
宋·劉斧《青瑣高議》:“我聞古人之詩曰:‘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
形容一個人經曆痛苦長大了用什麼詩句描寫
1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