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有那些現代和古代名人?
丁寶楨 [清] (1820~1886)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織金縣)人。道光二十五年遷往平遠州進修,鹹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他考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後任翰林院編修。丁寶楨是洋務運動重要成員,官至四川總督,曾誅殺驕縱不法的大太監安德海。去世後贈太子太保,諡文誠,並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丁寶楨,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淮軍名將,曾任江海關監督、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等職務。丁寶楨是晚清洋務運動中的重要人物,在台灣推動了電報、煤礦等民用企業開發。1886年死於四川總督任上,葬於濟南。他為官……[詳細]
曹維城 [清] (1683~?)
曹維城(1683~?),字價人,貴州貴陽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武進士第一人。清康熙四十二年冬十月,康熙帝策試天下中式武舉於太和殿前,駕禦瀛台紫光閣,閱試中式武舉騎射技勇,後回到乾清宮,讀卷官等以殿試武舉諸卷呈覽,康熙帝親定名次。傳諭曰:“武進士中,優者頗多。”康熙帝親禦金殿賜武舉曹維城等102人武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曹維城獲取武狀元後,授頭等侍衛,正三品官銜。據記載,曹維城,出身貴族世家,累官為雲南副將、廣西援剿左協副將。他的兒子曹石也是武進士,選為侍衛,也累官副將。他們父子二人雖然是武備-,卻都能吟詠作詩。
李世傑 [清] (1716~1794)
李世傑(1716——1794),字漢三,號雲岩。生於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今城關鎮黎明村)。李世傑自幼聰穎好學,喜歡騎馬射箭,廣交朋友,為人豪俠仗義,愛打抱不平。由於其個性放蕩不羈,對四書五經沒興趣,以至多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二十多歲時,他作詩諷刺州官而惹禍上身,為了避禍,父親李植為他捐了一個小官,讓他到江蘇富安做事,由於他辦事認真,於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蘇常熟黃浦泗巡檢。他果斷又能見機行事,辦了幾樁要案後,深受長官賞識,兩年後就升任為江蘇金匱縣主簿。江蘇巡撫莊有恭,兩江總督尹繼善都是知人善任思賢若渴的好官,李世傑在任巡檢、主簿期間辦事幹練
趙以炯 [清]
趙以炯,又字鶴林,貴陽花溪青岩人。清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人,十二年(1886年)成進士,參加廷試(殿試)獲第一甲第一名,成為貴州省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鄉試副考官。十七年(1891年)年任廣西提督學政。二十一年(1895年)充會試同考官。二十六年(1900年)丁母憂回籍,主講貴陽學古書院。服闋入京,旋歸青岩講學。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病卒,葬青岩弓腰寨附近山上。家庭趙以炯之父趙國澍與其母陳氏(趙三太)共生育六個兒女,四男二女,分別取名以蘭、以煥、以炯、以煃、以炳、以冷。
王士俊 [清] 清朝名臣 (1683~1750)
王士俊(1683-1750)生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貴州平越(今福泉)牛場渚滸人。字灼三,號犀川,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10歲即能詩善文,19歲入平越府學,廣交良友,不恥下問。見事不平,據理爭辯。”康熙四十五年(1706)冬,王士俊鄉試不成,時年23歲,便往河南豐潤縣探望做官的父親,一麵幫父親做一些文書事項,一麵也研習朝廷律令、熟識政務吏治。後返鄉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考中舉人,六十年(1721)赴京會試,中進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任檢討。雍正皇帝即位,號召天下百官士子向朝廷進言,王士俊也提交了幾條意見,被接納後於雍正元年(1723)選送河
傅玉書 [清] 傅氏三儒 (1746~1812)
傅玉書(1746~1812),字素餘,號竹莊,清朝貴州甕安草塘下司人。貴州著名詩人。生於學者之家,祖父傅如勵,曾師從明朝監軍禦史錢邦芑。傅玉書的父親傅龍光,係乾隆中期秀才,平生喜愛程朱理學,一生著有學術著作數種。由於家風熏陶,傅玉書走上了鑽研學問的道路。 傅玉書繼承了祖父與父親的氣質和天分,從小聰明過人,6歲開始吟詩作對。陽春三月,他隨父親傅龍光以及私塾先生在其家門前的小河橋上遊玩,塾師以“河邊漁翁停停釣”為上聯考之,傅玉書以“橋頭學子抱抱袍”為下聯相對。塾師對傅玉書小小年紀就有這種文學功底很驚訝,認為他將來一定有出息。
馬士英 [明] 明朝兵部尚書 (1591~1646)
馬士英(約1591~1646),字瑤草(一說字衝然),貴州貴陽人,明末大臣,官至內閣首輔,相傳本姓李,過繼馬氏,祖籍廣西梧州(一說江蘇儀征)。明萬曆己未(1619年)成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後曆官嚴州、河南、大同知府、廬鳳總督等職。甲申變後,馬士英與兵部尚書史可法、戶部尚書高弘圖等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權。因“擁兵迎福王於江上”有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成為南明弘光王朝首輔,人稱“馬閣老”。後國事不濟,在抵抗清軍侵略中壯烈殉國。有清一代,其為人頗遭指責,時唯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幸存錄》對其持-允。有《永城紀略》
夏同龢 (1868~1925)
夏同龢(1874-1925),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號獅山山人。貴州省麻江縣人。中國近代法政的開拓者、教育家、書法家和社會活動家。夏同龢一生經曆豐富,他是貴州曆史上僅有的兩名文狀元之一;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以狀元身份出國留學的留學生;編著出版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近代行政法學書籍 ——《行政法》;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法政學堂之一——廣東官立法政學堂(今中山大學前身)並出任監督(校長);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並被推選為憲法 起草委員會六理事之一,參與起草《天壇憲法草案》;發起成立獨立黨派組織——超然議員社;
李鋒剛 (1916~1950)
(1916—1950)一李峰剛同誌,原是人民解放軍二野四兵團十五軍四十三師黨委委員,一二九團政治委員,1950年12月奉命率部由昭通進駐威寧,1951年春,配合兄弟部隊進行“威北、威南戰鬥”,戰事告捷,將回昭通之前,不幸於4月29日在縣城崇實中學(現威寧民族中學)團部駐地被敵人暗殺,終年35歲。李峰剛同誌,1916年出生於陝西省浦城縣東陳莊堯堡村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1925年開始在家鄉讀私塾,1931年在考入陝西省立第三中學後,就積極參加了我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
王明基
王明基(原名王明、字丕承)是滇東北方言苗族(舊稱大花苗),貴州省威寧縣原八區新華鄉(今黑土河鄉)愛華村人。其父王道元是滇黔川邊苗族基督教會創始人之一。愛華山,原名“海垮山”(又稱“海角山”)。“愛華山”是王明基先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他愛國之情取的名字。 得漢名一八九八年,王明基出生在一個貧困農民家庭,祖輩佃種威寧縣八大土目之一的牛棚子家土地。王明基先生從小跟隨父母過著貧苦的生活。王明基先生此前無漢名,一九○五年正月十六日,英籍傳教士柏格理從昭通來到王明基家,給他取名“王明”,當時王明基才七歲。
王伯群 李鴻祥 (1885~1944)
王伯群(1885—1944),貴州興義人,中國同盟會先驅、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驅、政治家和教育家。 1906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畢業後,留學日本,先後在宏文學院政治經濟科、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深造,適逢孫中山在日本倡導革命,加入中國同盟會。1915年,參與護國運動,任廣州軍政府交通部長等職,1920年,跟隨孫中山回廣東恢複軍政府,在廣州任大-參議兼軍政府交通部長。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創辦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 ,1927—1933年,任國民政府委員、交通部長,192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政治會議委員、交通部長、交通大學
鄧恩銘 中共一大代表 (1901~1931)
鄧恩銘(1901.1.5~1931.4.5)原名鄧恩明,字仲堯,化名黃伯雲、丁友民、佑民、又銘、堯欽、建勳等。貴州荔波人。水族。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靠親友資助求學。1917年秋,-離家到山東濟南投奔過繼給黃家的二叔黃澤沛(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當縣官),繼續上學。1918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讀書。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與王盡美組織學生-,反對-條約,積極參加宣傳、演講、-、-活動,成為學生界有影響的人物之一。1920年11月21日,同王盡美等組織進步團體“勵新學會”,被選為學會的領導成員。學會出版了以介紹新文化、新思想為宗旨的《勵新》半
韓念龍 (1910~2000)
韓念龍(1910—2000),原名蔡仁元。傑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外交部原常務副部長。貴州仁懷中樞街道辦事處人,1927年在遵義三中讀書期間,深受校長黃齊生的影響,立誌追求民主革命真理,報效祖國。1929年畢業後,因不滿貴州軍閥周西成不準黔籍學生外出求學的高壓政策,懷揣200塊大洋,曉行夜宿走路到重慶,然後坐船到南京,再坐火車去上海,進入了廣西名流馬君武在上海創辦的中國公學,主攻美國經濟。這與他後來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礎。該校當時名師如林,王造時、周穀城、羅隆基,以及客座教授胡適都授過他們的課。
劉顯潛 (1865~1938)
劉顯潛(1865-1938)貴州興義人,陸軍中將,貴州遊擊軍總司令。劉顯潛曆任黔西觀察使、貴西道尹、貴州巡按使、護國軍援川總司令、滇黔邊防督辦、貴州軍事會辦。身授要職的劉顯潛,率部經數月時間,大刀闊斧興吏治,雷厲風行剿匪患,其轄區地域糾紛和民族糾紛大為減少,廣受稱讚。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績突出,特授“上大夫”號,獎授四等文虎勳章。護法戰爭後,貴州軍隊有貴州陸軍、貴州遊擊軍兩大序列。劉顯潛任全省遊擊軍總司令,轄第一、二、三路遊擊軍,及遊擊大隊、鹽務巡防隊。劉顯潛與地方吏治1913年1月,北洋政府頒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規定一省地方行政組織
王若飛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1896~1946)
王若飛(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說:“為了保存一個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萬人的解放事業,遭到千萬人的唾棄,那活著還有意思?”1896年10月11日生於貴州省安順縣城北街。早年隨舅父黃齊生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討袁運動。1917年冬,王若飛考取官費留日生,後入東京明治大學讀書。為抗議日本軍國主義政府侵略中國的強盜行徑,他憤而歸國。1919年10月,王若飛赴法國勤工儉學。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努力學習,他成為一名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留法期間,王若飛積極參加了勤工儉學學生所開展的各種鬥爭。
何騰蛟 [明] (1592~1649)
何騰蛟(1592-1649) 明總督。明貴州黎平衛人。字雲從。萬曆二十年(1592)生。天啟元年(1621)舉於鄉。曆知南陽、大興,擢鞏昌兵備副使。以善撫兵將,為洪承疇所推薦。崇禎十六年,何騰蛟拜右僉都禦史、巡撫湖廣。翌年,福王立,加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學士。旋總督湖廣、四川、雲南、貴州、廣西軍務。明年四月,左良玉舉兵反,騰蛟不從,被挾持以去,後投水得脫,從寧州轉瀏陽,抵長沙。騰蛟召堵胤錫、傅上瑞、章曠等,痛哭盟誓,調副將黃朝宜、張光壁、劉承胤等集兵長沙。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軍下南京,唐王立於福州。
陳鐵 (1898~1982)
陳鐵,陸軍中將。貴州遵義人。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參加了北伐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曆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等。1982年病逝。陳鐵,名永貞,字誌堅,1899年出生在貴州,1923年輾轉去到廣東,次年考進第一期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後成為貴州有名的抗日將領。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擬就陳鐵早年追求進步和抗戰中英勇表現作些介紹。入黃埔學理論當革命軍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1924年5月,陳鐵考進這所軍校。一進學校,印入他的眼簾的是“升官發財的請往他去,貪生怕死的勿入斯門”
鄭珍 [清] (1806~1864)
鄭珍(1806~1864)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鹹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並稱“西南巨儒”。所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說文新附考》、《巢經巢經說》、《鄭學錄》等。家族啟蒙鄭珍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農曆三月初十生於遵義縣西鄉天旺裏河梁莊玉磬山腳下(今鴨溪鎮金鍾村荷莊村民組)。先世為江西人。鄭珍出生儒醫之家,母親是東鄉樂安裏三甲沙灘黎安理的三女。
牟應受 [明] (?~1639)
牟應受(?~1639),字子鹹,又名元善,貴州省安順府貴築縣人,拔貢出身。明崇禎八年(1635)四月由廣東永安縣縣令調升為連平州知州。崇禎十二年卒於任所,葬於連平州城城北馬口頭嶺。牟應受為連平州首任知州。他在連平州任職期間,政績卓著。據《連平州誌》記載,連平州城是他經手創建。他“肩巨任重,創始經營,觀其陰陽向背之勢,相其水泉滋息之宜,誅茅伐樹,易蓬簷以瓦甓,署宇宮牆,街巷市肆,網不克安厥宅”。與此同時,他“清丈巢田,興學設兵,測壤定賦,百務畢興”。幾年之間,當地居民原先那種“閏內外數十茅舍,求一牲醴祀地不可得”的極端貧困的生活狀況得以逐漸改善。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貴州有那些現代和古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