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大全歇後語
臉譜大全一麵麵俱到。
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旦”麵部化妝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麵”。而“淨行”與“醜行”麵部繪畫比較複雜,
特別是淨,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複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淨的麵部繪畫。而“醜”,因起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
花臉。有歌曲臉譜和電視劇臉譜。
臉譜大全歇後語及答案
這句歇後語是:
臉譜大全——麵麵俱到
釋義:俱,都。各方麵都照顧到。也指雖然各方麵都照顧到,但重點不突出,很一般化。
近義詞:包羅萬象、麵麵皆到。
反義詞:顧此失彼。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結構:主謂式成語。
臉譜大全歇後語後半句是什麼
麵麵俱到
潮劇俗語,歇後語典故,歌曲,服飾,道具,行當,名家名段,臉譜,潮劇跟潮汕文化的連係
潮劇與潮汕俗語
引人入勝的潮劇從何而來?老藝人們用一句俗語來說明;“正字母生白字仔”。這話從何說起?須從南戲談起,南戲是南宋時流行於東南沿海的戲曲形式。
南戲最遲在明初已傳入潮州,在潮州鳳塘古墓中出土有宣德七年(1432)手抄劇本《正字劉希必金釵記》,這個劇本的行當角色、曲牌腔板都屬於南戲體製,同時也吸收了北雜劇的某些成分,所以題目有“南北插科”字樣。同時在題目中標明“正字”。“正字”就是正音,用官腔來演唱。
明代有潮腔、潮調的稱謂,指的是“鄉音搬演戲文”。這種地方化戲曲在當時是嚴加禁止的。
在明代的潮腔、潮調發展成了今天的潮劇。因此,人們就說這是“正字母生白字仔”。因為如此,潮劇曆來尊正字戲為師,稱正字戲為大戲。
潮劇的角色很多。明代為生、旦、貼、外、醜、末、淨七行。而且每一種還有不同類型。俗語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一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準。四生:小生、老生、花(醜)生。武生;八旦:烏衫旦、閨門旦、彩羅衣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醜旦(女醜)。“老阿兄”是指在劇中嘩演各種雜角。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醜角。潮汕俗語關於醜角的俗語最多。而且把醜角突出到重要的地位。“無醜吾成戲”,就是說沒有醜角演不成好戲。潮州本上戲曲形成後,雖然整台都用潮語唱念,但生、旦角色唱、白較多使用潮語的讀書音和詞彙,而醜角不但可以說白話,而且可以隨意插科打渾,逗引觀眾。所以,又叫做“老五旦白話”。有時,戲班還靠老醜來進行鬥戲。有一年,某地兩個戲班進行鬥戲,兩班各有特色,勢均力敵。可是後來乙班漸入佳境,觀眾逐漸被吸引過去。這時,甲班宣布某老醜將出場,觀眾一聽,都湧到甲班戲台前。隻見一個胖得惹人發笑的醜角上場,他穿一條唐裝的齊膝間短褲,赤著胖乎乎的上
身,捐一條又粗又長的大麻繩,不聲不響地先在台角扮個鬼臉,然後做了“想要自縊又害怕”和“想要投水卻膽怯”的動作後,說了幾句“唉!想欲吊頸哩驚畏索大條!想欲跳溪哩驚無人撈!便成便成勿去死,留放街市食白米!”十分詼諧,引得台下哄堂大笑,把觀眾都吸引過來了。要當好醜角並不是輕易的事,技藝上必須有所專長。正所謂“無技不成醜”。
以前南戲係統劇種擁有18個傳統的基本劇目,稱為“十八棚頭”。我們今天形容一個人對事業的追求不是一心一意,而是每天都想嚐試一種新的工作,往往用“十八棚頭做到全”來形容。
在舊社會,演員的生活十分悲慘,他們“所歇老爺宮,所交大神明”。在戲班中,生活最艱苦的莫過於童伶。童伶是那些家庭貧苦而賣身戲班的兒童。所以俗語說:“父母無修世,賣身去做戲。”童伶失去人身自由,一切行動包括大小便都要由親丁看管,師父對徒弟稍感不如意都可打罵。童伶不能偷看師父們演戲,有些好的動作也隻能偷學,如被發覺,也要挨罵挨打。童伶就是在打罵中學會各門表演藝術。因此俗語說:“戲人賤骨頭,無打不成戲。”又說:“老爺姓雷,戲仔著捶”。
童伶經常要受各種刑罰,對童伶的刑罰,較通常的是打腳腿、打手掌、夾手指、撐眼皮、鎖籠腳、罰跪等,而對於那些不堪虐待而逃跑的童伶,一旦被抓回,所受的刑罰更殘酷。有的連續幾天被吊打,有的捆綁後鎖在箱籠中,不給吃飯,更有甚者是割破肉撒上鹽,俗話說“鼓樂聲聲響,目汁垂垂滴”可以說是
童伶的寫照了。
此外,有不少俗語是來自潮劇演出過程中鬧出笑話。如“老老戲做到吾知掛須”,“老老戲做到跋落棚”、“老穀笪就知”、“做三出看不見人麵”等。也有反映演出基本功的:“做花旦要會射目箭,做小生要會擎白扇,做烏衫要會目汁滴,做烏麵要會扯架勢”;“花旦平勝臍,小生平胸前,老生平下須,烏麵平目眉,老醜四散來”。有一些......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