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3小時冥想禪修三輪七脈音樂
提起冥想,可能在你的腦海中會浮現一位僧侶在打坐的情景,你多會覺得這是深不可測、又是消極、逃避現實的行為;甚至會產生恐懼,提出會不會走火入魔的疑問。其實這是因為很多人對涉及潛意識的事物一知半解而妄下判斷罷了。
清除負思想
冥想可改變我們一貫的理性意識,進入另一層的意識形態中。
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行為及對事物的觀點和反應,大部分是潛意識作祟:家庭、學校教育、父母、社會、兒時經驗甚至是傳媒等蘊藏在深層記憶體的組合物。不幸地,裏麵包括了很多負麵的信息。若我們要認識自我、活出真我,保持身心健康平衡,便要拔開雲霧,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最好的冥想環境及時間
最好是剛睡醒或黃昏時分,騰出約20分鍾,並要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才有效。
找一個清靜而溫度適中的位置,可選取擇坐著或躺著,坐著時雙手放在大腿、膝蓋上,手掌向下,或雙掌朝天,食指和拇指接觸(像做OK手勢)。有些人喜歡以音樂、水晶、燃眉之急點精華油或夢香作為輔助,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必需的。另外,太累或太飽時靜坐容易中途入睡,不過這不是問題,隻是失卻靜坐的意義罷了。
步驟
1,漸進式肌肉鬆馳法:閉上眼睛、先收緊、後放鬆,由頭頂至腳的第一組肌肉,如頭皮、臉夾、下巴、頸、肩、腳等,這個程序的目的是令我們重新對不自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肌肉獲得知覺。
2專注地呼吸,或將意念集中於兩眉之間,或丹田(上腹)的位置,此時腦中若有出現雜念,不必刻意不去想,隻要專心致誌,雜念便會自然溜走,或者可嚐試想象雜念是一團雲,然後漸漸散去……
3就在這潛意識開放地間刻,想像在麵前的是一個健康,充滿自信和愉快的你。更可預先為構思一些具激勵性名句子,然後將信息輸入自己腦海,秘訣是這些信息必須簡單、正麵及用現在式的句,例如不說“我將會很自信”這種願望式的,而說“我是一個自信的人”讓潛意識接收這個積極的信息。
有助提升自信的信息(舉例)
我愈輕鬆便愈了解自己的優點。
每天我都可以控製自己的生命。
我的自信是源自我的天才、幹勁和自信。
有助安眠的信息(舉例)
當要睡眠的時候,我的身體和思想都完全放鬆,昨天及明天的事已不重要,我感到昏昏欲睡。
經過一夜安眠,我早上醒來覺舒暢無比,充滿活力的迎接新一天。
我看到熟睡中的我,像嬰孩一樣,甜蜜而安祥。
有助健康的信息(舉例)
思想和身體是一致的,我的肌肉得到鬆弛後,我的免疫力增強,神經放鬆,每一個細胞都活躍起來。
我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積極的態度帶來健康。
在冥想過程中,意識是清醒的,但由於意念高度集中於一點,故此完成整個過程後,應在心理從10倒數至1,告訴自己到達1的時候便會酣醒,精神暢快及充滿活力——這過程可讓自己慢慢適應,然後再次投入平日生活狀態。
禪修靜坐時為什麼會產生八觸
八觸,接觸的觸,簡單歸類為動、癢、輕、重、冷、暖、澀、滑。當一個人進入靜定的狀態裏頭去,那你的身體身心一定起變化,這個變化在佛學名詞叫八觸,觸這個字就是交合抵觸的意思。
一、動:一個修行人在經過置心一處的訓練後,心念漸能專一,氣也會加強。加強的氣會帶動身體、調整身體,使之進入健康的狀態。進入禪定後,色身便不會再動了。
二、癢:身體好像有幾百隻螞蟻在爬。
三、輕;身體感覺輕飄飄的,甚至有浮上來的感覺,很舒服。
四、重:有時候像被釘在十字架上,非常沉重,甚至把心情都拉了下來。
五、冷:有時候會覺得冷,越來越冷……。
六、熱:有時會熱,一直不停的冒汗。
七、澀:有時會感覺皮膚澀澀的。
八、滑:有時候會感覺很滑,像曼魚一樣滑溜溜的。
如何靜坐冥想 瑜伽靜坐冥想引導詞 靜坐冥想禪修
現在請大家選擇舒適的座姿坐於墊子上 腰背挺直眼睛看向正前方 翻轉雙手 掌心向上 將你的拇指和十指相觸成瑜伽的智慧手印 傾聽柔和的音樂 拋開所有的思緒 讓你的內心慢慢平靜下來 閉上雙眼 用心靈去探索自我的世界 嘴角微微向上翹起 讓我們在心底裏給自己一個淡淡的微笑 從此刻起 拋開你所有的煩惱與雜念 和我一起呼吸冥想 放鬆你的雙肩 雙臂 雙膝 雙腳 將你的意識放在腹式呼吸上 用你的鼻孔深深的吸氣 將新鮮的氣息填滿腹腔內 小腹微微鼓起 緩緩的呼氣 小腹向內收起 根據自己的氣息找尋自己的感覺
禪修靜坐選哪種坐墊比較好呢,請有經驗的師兄推薦下呀?
阿彌陀佛!師兄可以選擇棕質的拜墊或坐墊,純天然無汙染,並且防潮隔寒,於身體有益。可以在屁股後麵再墊一個小墊子,這樣利子端正身姿,利於入靜!
上坐之後,端心正念,調整身姿,令平穩舒適,自自然然。一旦做定,就不要動來動去,坐定不動反倒容易入靜,也不容易腿疼。若是動來動去,很難坐下來,腿會更疼,心也更不容易平定下來。
師兄,既是禪修靜坐,也要明白,禪修在觀照內心,令心專注,不散亂,為定。觀照一切萬法本自如如,不隨其轉,不被境界牽著跑,是為離相之禪。
心經禪修,經常靜坐冥想有什麼好處
會走火入魔!坐禪絕不可冥想,而是無念,是無我,是融於虛空!
靜坐,冥想,禪修,念佛應該用什麼精油來擴香
佛教八戒裏麵,明確規定了不要用凃香芳香。從這一點來看,修行無疑是應該遠離這些香氣的。
不然的話,如果香氣有利於禪修,佛陀應該是鼓勵使用的,怎麼還會定戒律阻止呢?
靜坐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
1、雙足跏趺: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男士用)。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金剛坐。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雙跏趺坐重心穩定,有利於身的放鬆和長時間靜坐,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減緩生理活動,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便於入靜。初學者一時還做不到則隻將一足置另一足上(單跏趺)即可。至於左足在上還是右足在上,請依照自己上師的傳承為準。再不行者雙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自然正直。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坐時腰錐易呈後突,應注意糾正。
3、肩張:兩肩應舒張但不挺胸。2、3項的具體做法:坐好後以頭頂上領,整條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張開,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鬆,上半身便處於自然鬆直的狀態。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2、3項做好了,則可以達到“鬆胸實腹”的效果,便於達到心靜氣沉。
4、手結定印於臍下: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上(女),兩拇指輕輕接觸,自然放鬆置於腿上。(按有的傳承,不論男女都采用第一種。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
容易散亂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種手印:大拇指輕觸無名指根,並輕握成拳,分置於膝蓋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兩肩平衡。
5、頭中正:頭不俯仰,不歪斜,下頦微內收(不是低頭)。這即利於頸錐正直,又可輕微壓迫頸動脈,減緩生理活動,減低新陳代謝,便於入靜。
6、雙眼微閉:雙眼半開,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目光可注視於體前約一肘遠處之一靜物上。(此靜物應①較小②單色③形狀簡單。如念珠。)如易散亂可閉上隻留一絲光線即可。如易昏沉則可睜大眼睛,平視前方。
7、舌舔上齶:舌頭的前半部輕舔上齶(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齶)。具體竅門是:把舌後部的空氣排盡,咽喉部放鬆,舌稍後縮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輕閉,嘴部肌肉自然放鬆,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縫隙。
按七支坐法做禪修,就能夠調整、保持內氣,讓生命充滿活力,並能產生內在的覺悟。第1、2、4、5項——能引入遍行氣;第2項能引入上行氣;第2、3項能引入等住氣;第七項能引入上行氣;上述四種氣流入持命氣,五氣合一時行者就能體驗到覺悟。
注意事項:
(1)飽脹或饑餓時,不宜打坐。
(2)在室內靜坐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可當風而坐。
(3)在室外打坐時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濕地上。
(4)氣候涼時應注意兩膝、脖項和後腦的保暖。
(5)肢體形態要求很嚴,但應注意放鬆,細心內調,找到一種身體既合要求又輕鬆舒適的狀態。
(6)意識的放鬆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難得之身修難得之法多可貴”,“我在為度濟眾生而修無上法門”,帶著慈悲喜舍之心態,微笑從心中泛起並形諸於色。特別把眉心和下頦肌肉放鬆。
(7)不管雙跏趺、單跏趺或散坐,臀部應墊二、三寸的墊子,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一開始做不到雙跏趺便做單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杭州有沒有可以禪修靜坐的地方,道院或者寺廟,謝謝
有啊,是寺院的對僧人開放的,靈隱寺、淨慈寺、都是有的。
南無阿彌陀佛!
靜坐修道正確嗎
靜坐是有次第的,靜坐也是所有宗教裏共法,都會修的。
在佛教裏也是非常重視,比如小止觀裏有講,也就是天台宗的《童蒙止觀》。
還有南傳的禪修裏,也有四念處禪修,數息法等等,這些修法都需要師父去指導,如果您喜歡靜坐,可以去參加一些禪修活動。
我記得雲居山常年有禪修,還有高旻寺也有,南傳的禪修也可以參加,但是不要去受他們“大乘非佛說”的思想影響就行。
願吉祥如意,準提心脈善嘉幢唐聖傑合十。
學習靜坐參禪之初,雜念叢生,如何做到深入修行
首先減少外緣,之所以雜念叢生,是因為工作生活中麵對的目標對象太雜亂,心念不停的切換。隻有減少這些目標對象,使心念單純才能減少雜念,讓心念專一。
守護根門,按照過去的說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減少自己起各種起心動念,保護心念。
止語:說話時不可避免的要分心去思考對方和對方的話語,容易讓你專一修禪的心念散亂。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靜坐3小時冥想禪修三輪七脈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