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花自喻潔身自好的詩句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哪位詩人用梅花自喻(寫出意思,)寫出詩名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以梅花的本性不移比喻自己的高風亮節:《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塵碾作泥,隻有香如故.”
寫的是傲雪的梅花,孤零的在驛站外綻放.落紅被車碾為塵土的悲涼景色.
表達了作者卓而不眾的孤傲與懷才不遇的心境,特別是那句地“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千古流傳的佳句.
作為詩人的王冕,以梅花自喻,惟願“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人、畫家王冕以梅花自喻,《墨梅圖題詩》中 “不要人誇好顏色 隻留清氣滿乾坤”這兩句最能表現詩人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古詩《詠梅》
▲卜算子?詠梅?陸 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賞析: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詠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陸遊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麵,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嗬。“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淒涼呢?它隻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刮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盡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麵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麵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衝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隻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麼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托梅寄誌。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淩寒先發,隻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拚命、盡力也。從側麵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裏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遊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淒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隻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嗬。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餘下全文>>
卜算子詠梅中以梅花自喻,表現了作者雖曆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堅貞自守,矢誌不渝的詩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與梅花有關的古詩詞有哪些?
1、宋·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2、宋·王安石《梅花 》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宋·盧梅坡《雪梅·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宋·陸遊《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5、宋·蘇軾《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陸遊《卜算子·詠梅》
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淒苦以泄胸中抑鬱,感歎人生的失意坎坷;讚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這首詠梅詞.通篇來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一。對梅的讚詠中,顯示詞人身處逆境而矢誌不渝的崇高品格。縱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托物言誌,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
有古詩裏的梅的意願與賞析??急求
[bbs.ea360.com]
“詠梅”詩賞析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注解】
①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②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開花。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寓巧於樸,韻味濃鬱,栩栩如生。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讚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卜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詠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陸遊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麵,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嗬。“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淒涼呢?它隻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刮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盡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麵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麵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衝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隻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麼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托梅寄誌。
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淩寒先發,隻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拚命、盡力也。從側麵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裏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遊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淒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隻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嗬。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麵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淩,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淒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誌,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傑作。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967—1028),字君複,北宋錢塘人,卒後賜諡“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傳世。其少孤貧,力學苦吟,一生不仕亦未曾娶。其隱居西湖孤山,以植梅養鶴為樂,因而有“梅妻鶴子”之稱。據說其二十年間足跡不出至城市,臨終前有詩句“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以明心誌。他對自己的品行頗為自許,謂高於司馬相如,此詩句似含諷喻真宗喜好的封禪之意。故後人高翥在《拜林和靖先生墓》有句雲:“生前已自全名節,身後從誰問子孫。”
他的詩出入晚唐,受賈島、姚合的影響較大。其風格平淡清雋,別具風致。內容多為抒寫山林湖水之趣。前人詳其詩歌“小巧有餘而凝厚不足。”餘以為詩貴在寫真性情,評其風格應視作者自身的境遇,及其個人的主觀思想意識則不失為公允。
和靖先生一生與梅為伴,故其詠梅之作很多,雖為後人稱道,但並非全為佳構。如其詩“不辭日日旁邊立,長願年年未上看。蕊訝粉綃裁太碎,蒂疑紅蠟綴初乾。”清才子紀曉嵐便評為“俗陋之極,何至如此?”可見是其即興率意之作。倒是他的《山園小梅》曆來為人所傳頌並爭相引用。尤其是詩的頷聯“疏影”、“暗香”句更是婉致清絕,遂成為詠梅之絕唱。其詩如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此詩首聯寫梅花獨放。“眾芳搖落”一句便將百花的凋零衰敗與梅花的明媚豔麗作了鮮明的對比。於蘊藉中托出旨意,以襯出梅花卓爾不群的清姿。
“占盡風情向小園”承接起句,當是對前麵的補充描寫。“占盡”二字,謂梅開其中,小園風光全被其獨領。又似詩人自抒其誌潔,謂眾人皆濁我獨清之意。
頷聯寫梅花的身姿。“梳影橫斜”寫梅花倒映於清淺的水中輕波搖曳,一“橫”字寫出了梅花的閑適之態。特別是梅花在黃昏朦朧月色中輕輕浮動,更顯得婀娜多姿。這哪裏是寫梅花,分明在寫卓約清麗的妙齡少女!
頸聯從側麵寫梅花孤潔之美。“霜禽欲下”而“先偷眼”窺視。這一“偷”字橫生意趣,形象傳神寫出了對梅花的愛慕之情,宛在目前。次寫如“粉蝶有知”使該“合斷魂”。作者的假設之筆實是抒發了“霜禽”、“粉蝶”尚且受梅如此,何況人乎?亦當是詩人內心的寫照。
接著,尾聯由梅花而及人,落墨於詩人對梅的情感。實是對梅輕語:幸而有我與你親近,為你小聲吟詩,又何必需要奏樂與宴飲的方式呢?作者這種一往情深的表白,既獨特又真切感人。
從全篇來看,詩人對梅賦予了形象化擬人的手法,語言清淡熨貼,情感樸實無華。然此詩“頷聯”警絕,觀其氣格似與其餘之句不大相類。尤其是尾聯餘以為造語欠風致含蓄,平鋪直述,甚無餘味。蓋七律中間兩聯易得,結句難得,起句造語立意尤為不易。和靖先生誌潔言清,何至如此?是另有所托還是詩至頸聯作者心力已盡,不得湖山之助?
餘讀此詩僅存上述質疑。即便如此,然瑕不掩瑜,此詩終不失為傳世之作。況吾深愛其之子風流,占盡古人雅致,析其詩實為先賞其人故也!
《墨梅圖題詩》以梅花自喻,描寫了梅花的什麼,抒發了作者什麼
梅花的品質 高潔的誌趣和情懷
墨梅的古詩意
故說“我家”。
三、四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征。本課的墨梅,指隻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然後在三、四兩句寫墨梅的誌願,一個外表雖然並不嬌妍。
[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隻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豔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隻願散發一股清香,一方麵,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沒有鮮豔的色彩,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於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 個個花開淡墨痕。 [池頭]池邊,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隻流清氣滿乾坤,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 墨梅。
忽然一夜清香發.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水墨畫的梅花。
2. 洗硯池,詩人為什麼特別愛畫不著顏色的淡墨梅花呢,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誌;另一方麵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仿佛撲麵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原來他並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誇獎梅花的顏色豔麗,隻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詩人將畫格,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兩句,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後趕緊躲了起來、濃墨、焦墨。
3,先是北宋林和靖,又不願巴結權貴,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
這是一首題畫詩,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隻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池頭:池邊。
淡漠痕:淡淡的墨痕。
誇:誇獎;誇讚。
留:留下。
乾坤:天地。
清氣:指清香,也指清高的正氣。
好顏色:顏色鮮豔。
池頭樹:池邊有樹。
滿:充滿。
滿乾坤:充滿天地之間。
王冕
(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諸暨(今浙江)人。出身貧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讀書,後從韓性學,試進士不第,遊大都(今北京市),泰不華推薦任翰林院官職,辭不就。歸隱九裏山,賣畫為生,終老田園。工畫墨梅,枝葉密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或用胭脂作沒骨梅;亦擅竹石。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字元章(一作元肅),元諸暨郝山下人。自幼嗜學,白天放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返,忘其牛,間壁秦老怒撻之,已而複然。母願聽其所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後從會稽學者韓性學習,終成通儒。但屢應試不第,遂將舉業文章付之一炬。行事異於常人,時戴高帽,身披綠蓑衣,足穿木齒屐,手提木製劍,引吭高歌,往返於市中。或騎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作府吏,冕宣稱:“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案立於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東吳,入淮楚,曆覽名山大川。遊大都,老友秘書卿泰不華欲薦......餘下全文>>
陸遊的《卜算子 詠梅》上片寫梅花的 ?下片寫梅花的 ?整首詩以梅自喻。(簡要回答)
上闕寫梅花的遭遇,下闕寫梅花的品格。陸遊一生的政治生涯極為不順,這是他有如此心智情懷的隻要原因,這首詞就是陸遊身世的傳世縮影。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以梅花自喻潔身自好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