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驛什麼意思
郵驛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邊疆的通信兵---"僖"傳遞軍情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記載通信的文字資料。
9.我國商代最早的軍事通信方式是擊鼓傳聲。到了紂王時,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記載。
10.商周時,在傳遞邊疆緊急軍情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聲、光”通信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國周代的軍事通信包括兩部分:一是邊防通信,以烽火台為主;二是戰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聲光通信。 12.從西周開始,中國的通信組織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兩套有組織的通信:一是烽火為主的早期聲光通信係統,二是以步行乘車為主的郵傳通信係統。
13.周代戰爭頻繁,軍事通信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為著名的是陰符與陰書,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時期,中國利用郵車、快馬傳遞官府緊急"簡書"的郵傳製度已大大發展起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斷進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傳車。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邊境通信(如烽火信號)是明顯的接力傳送外,主要是采取以專使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為使軍令、政令準確迅速下達,建立了以西周首都豐鎬為中心的郵傳網路。
18.節是我國古代使用的一種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使的憑證。早期的節名目較多,周代有龍、虎、人、符、璽、旌六節,後逐漸簡化為一種路節,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節出現後,成了封建政權集中於君主的象征。在《周禮》中規定:山國用虎節,澤國用龍節。
20.進入春秋戰國後,烽火台演變為綿延不斷的長城,這是早期聲光通信的一個飛躍。
21.春秋時,由於通信者的頻繁往來,在幹線道路上設置了館、遽,供來往者使用。 22.春秋時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車傳。
23.我國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來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24.戰國時代封建經濟不斷發展,君主集權不斷加強,各國派遣使者時,要由君主頒發一種信物---節。
25.有組織的規模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才開始出現的。
26.春秋時的郵傳已"北通燕薊,南通楚吳,西抵關中,東達齊魯。"
27.我國古代郵傳發展到戰國普遍應用了通信信物---符節。
28.兵符是戰國時調兵遣將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發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轉變,這就是由過去的以專使通信為主改為以接力通信為主。 30.在秦朝,作為主要通信機構的是郵亭。
31.秦代郵傳的特點是實行接力傳送、路線固定、以律(郵驛的律令)保證。
32.1974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發掘出來的大量秦代的竹簡,其中有關於郵律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的“郵政法”。
33.為了解決通信接力傳遞諸多中轉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秦朝製訂了我國第一部有關通信的法令---《行書律》。
34.木牘是古代書寫於木片上的信函、文書。1976年我國在湖北省雲夢縣秦墓裏出土的"黑夫、驚木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牘家信。
35.驛置和郵亭是漢代主要的通信組織。
36.漢代郵驛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準確、安全,這與現代郵遞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國際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建立國際郵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絲綢之路。
38.有關漢代郵驛重要的史料來自出土的木簡。
39.漢代的烽火燧通信是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嚴格規定和檢查製度,一般說來,是五裏一燧,十裏一墩,三十裏一堡,百裏一城寨。
40.在公文封發方麵,漢代實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簡外麵的繩結處加封特製的粘土,並在泥上蓋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驛置是漢代遞送文書的通信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在交通幹線上,每隔30裏左右設立一置。
42.根據出土的漢簡內容反映,漢代郵驛的具體工作過程包括封發、運遞、時限與檢查等三項內容。
43.漢代郵驛除了接待過往官員和運送貨物外,主要是負責公文和書信的傳遞。
44.把緊急的文書交代馬傳,或利用驛或派專人,漢簡中稱為"吏馬馳行"。
45.我國進入東漢以後,戰事頻繁,通信工具中廢除了傳車,改以快馬,"置"也逐漸改稱"驛"或"驛置"。
46.魏晉南北朝結束了秦漢時代的傳驛分設,開創了隋唐時代的館驛合一;這在中國郵驛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47.所謂"東之與西,驛使往來,冠蓋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國和吳國的郵驛通信的盛況。
48.在通信牌符方麵,曹魏除繼承漢代的銅龍符、竹節使外,還創造了另一種信物---信幡。
49.晉代郵驛是由法曹主管,漸轉為由兵曹或駕部郎管理的過渡時期。
50.在通信符節上,從中央到地方,南朝雖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節符,但更多的是靠尚書符、詔書。
51.北朝的通信組織基本上是朝著傳驛合一的趨勢發展。
52.隋初,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得到了加強,在通信方麵,建有館、驛、台傳。 53.隋代的郵驛機構稱為驛傳,隸屬兵部,唐代改屬駕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設急遞鋪,專門辦理緊急軍郵。
54.隋唐的郵驛與前代的最大區別是傳和驛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國內驛路以長安經洛陽至江淮的驛路最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網。
57.隋唐的驛鋪設於驛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作用。
58.隋唐時的文書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央發往地方的詔旨、文書;另一種是地方上報中央的文書。
59.隋唐時期,在邊境和作戰時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與驛密切相聯。在內地,軍事文書除露布是派遣專人傳遞外,一般都交驛發遞。 60.隋唐時,北方的各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政權後,也有自已的通信組織,如突厥在沒有文字時,用金鏃箭以為信契,用蠟封印。
61.隋唐的郵驛製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係,包括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
62.隋唐的文書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裝的,運遞人員把它裝進身背的口袋內進行傳遞。著名的《宋國夫人行圖》就是一幅珍貴的描繪驛使背著信袋運送書信的壁畫。
63.隋唐館驛的規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嚴格的規定:都亭驛可擁有75匹馬,配備驛夫25個;諸道第一等驛可以有60匹馬,20個驛夫。
64.隋唐時期,座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陝西省褒城縣)的褒城驛,曆史上曾被譽為"天下第一驛"。
65.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這就改變了漢魏曆代由法曹兼管郵驛的體製。
66.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水驛260個,水陸相兼的驛86個,從事郵驛的人員達2萬餘人。
67.唐政權的通信組織中專有一支以駱駝為主的隊伍,稱為"明駝使",用於邊塞軍機的緊急傳遞。
68.由於中日往來頻繁,唐驛的組織也被引進到日本;日本後來所建立的郵驛,其任務、設備、工具、方式都大體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個驛。
69.唐代驛站遍布全國,其中陸路行程為每日馬行70裏,車行30裏,急遞則必須飛騎日馳300裏。
70.唐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它是直接交驛後再傳遞到各道州或節度使的。
71.宋代郵驛組織通信的基本原則是"計程責限"和"依限傳送"。
72.宋代主管郵驛的機關有二:一為兵部,一為樞密院。
73.在宋代,凡是交急腳遞或馬遞傳送的文書,當著官員麵實封裝入筒內,叫做"實封入遞"。
74.北宋時,遞鋪的基本限程分四種:二百裏、三百裏、四百裏、五百裏。 75.收集在《永樂大典》中的《金玉新書》是兩宋遞鋪法規總集,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古代較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規。
76.在宋朝,由於皇帝的重視及戰爭需要,軍事通信十分發達,在沈括《夢溪筆談》一書中曾寫道:"急遞最速,唯軍興用之"。
77.金字牌急腳遞,始設於宋神宗時,是為軍事需要服務的。
78.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種通信檄牌,"牌長尺餘",木製,"朱漆刻的金字",上刻"禦前文字,不得入鋪",其傳遞速度快於一般急腳遞。
79.北宋建立的一套較為健全的遞鋪組織,特別是急遞鋪組織,為以後各朝所繼承,一直延續到清末。 80.驛站是傳遞政府公文的機構,很長時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詔令臣僚,允許臣僚把他們的家信交驛附遞。
81.我國現存的姑蘇驛亭遺址,位於蘇州,建於宋代紹興14年。清代同治十年為該驛亭題寫的著名對聯是“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映胥江”。
82.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置方麵“均地理”(按照地理條件);在時限方麵要求“謹時刻”;在布局方麵要“亭傳相望”;在監督檢查方麵“分置巡轄”,製度相對較為完善。
83.遞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擔通信的組織。
84.宋代用於通信傳遞的組織還有遞鋪,可分為三種,即:步遞、馬遞和急腳遞。
85.同兩宋時期的驛所相比,遞鋪有三個長處:一是距離短、機構多;二是晝夜不停、接力傳送;三是深入內地,形成規模龐大、四通八達的通信網。
86.為了溝通中央與地方、後方與前線的通信聯係,南宋王朝在東南沿海及邊防要地先後建立了“斥堠”與“擺鋪”、急腳遞,傳送緊急文書。
87.我國最早開辦的古代地方郵驛機構是擺鋪,供傳遞文書和私人信函,創設於南宋。
88.我國史傳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鴻雁傳遞書信的是南宋時期的郝經。
89.元朝因襲舊製,由兵部管理驛站;同時元政府又在中央設立了專門機構---通政院,管轄全國驛站。
90.元代驛站是以路(府、州)為樞紐設置的。
91.元代專門傳送官方普通文書的組織是急遞鋪。
92.元代常用的馳驛牌符有金銀字圓牌、海青牌及鋪馬聖旨等數種。
93. 明代中央管理郵驛的機關為兵部車駕清吏司。
94.在明代,除了兵部外,還有一個與郵驛有密切關係的機構,即通政司。
95.站、遞、鋪三者緊密結合、互相補充,成為明代郵驛的三種基本組織形式。
96.“符驗”是公差人員馳驛的證明(憑證或護照),沒有符驗的人嚴禁馳驛。明代的符驗包括符驗、勘合、火票三種類型。
97.明代洪武年間創建的明驛是從正驛名、開驛路、恤郵傳、定驛製、嚴法紀、懲貪官等方麵著手的。
98.明代的急遞鋪網路以縣(州)前總鋪為中心,向四方輻射,逐鋪相接,形成遍布全國的遞鋪網路,並與水馬驛站相銜接。
99.明代在地方上,郵驛受布政使與按察使雙重領導,而以按察使為主。
100.明初的會同館,設於首都所在地,為全國驛站的部樞紐。
101.明代郵驛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兩方麵,即:一是征收驛銀,橫征暴斂,累害於民;二是支應驛差敲詐勒索,營私舞弊。
102.清代的郵驛,由驛、站、塘、台、所、鋪六種組織構成,統稱郵驛。 103.清代郵驛確定程限的基本原則是:因程設限,依限傳遞;因地製宜,區別對待;選擇捷徑,分秘必爭。
104.清代的通信聯係是通過以驛站為主體的水旱驛路網和急遞鋪為主體的步班遞鋪網兩條渠道進行的。
105.清代的皇華驛是京師所在地的驛站,也是全國驛傳的總樞紐。
106.在清代,內外衙門的尋常文書,均交急遞鋪傳送。
107.清代傳送公文,根據其性質與內容,可分三種方式:一是經驛站傳送,二是派專差傳送,三是由急遞鋪傳送。
108.為在古代的驛路上實現一種更高的傳遞效率,清政府對郵驛進行了一係列的變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驛丞,歸州縣”。 109.滾單即排單,是傳送緊急公文時隨附的單式,始用於清朝嘉慶年間。
110.為了解決通信需求的廣泛性與驛遞設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無驛的州縣普遍設立“縣遞”,用以聯係地方間的通信,彌補幹線驛路的不足。
111.清代郵驛的設置較前朝更為普遍,由近2000個驛站、7萬多驛夫和14000多個遞鋪、4萬多名鋪兵組成的清代全國郵驛組織,規模龐大,星羅棋布,網路縱橫,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112.在清代,“馬上飛遞”的出現,使驛站從間接地為通信使者服務到直接地承擔通信事務接受並傳遞緊急文書,從而使驛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
113.清代官方的兩大通信係統,一個是以“驛”為主體的驛遞通信係統;另一個是以“鋪”為主體的步遞通信係統。
114.清代遞鋪通信組織呈現半癱瘓狀態後,大量普通公文擁向馬遞,於是出現了所謂“附驛遞送”。
115.“凡發遞各辨以緩急”和“視事之輕重分別郵程之緩急”是清代公文傳遞的基本原則。
116.疏附衙是太平天國傳遞文書的機構。陳慶甲的《金陵記事詩》中寫道:“剩瓦頹垣驛路斜,文書一騎來去賒。封頭緊急加雲馬,心煞當差疏附衙”。這是對疏附衙和驛差的生動寫照。
117.我國民信局產生於明代永樂年間,至1935年1月1日,國內民信局全部停歇。
118.民信局就其傳遞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傳遞國內信件和彙兌為主的信局,另一類是以傳遞海外華僑與其家屬通信及彙兌為主的信局。
高足是什麼意思
高足的意思是:指良馬; 駿馬。或讚揚別人的弟子本領高強。
高足:[ gāo zú ]
詳細解釋
1.?良馬;駿馬。
《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2.?高才弟子。
明 朱元弼 《猶及編》:“ 仇雲鳳 者,某父之高足也。”
拓展資料:
1、人們都說,孔丘能止暴禁非,但是,最後,你的高足子路還是圖謀造反,欲殺己君,因事不成被剁成肉醬。難道你的仁義道德還是好東西嗎?
2、可幫助提高足尖,以越過門檻、地毯或行人道台階等。
3、正因為士元和元直都是水鏡先生的高足,水鏡先生才不便做左右袒。
4、搭配減震鞋的跑步者通常具有普通或者高足弓。
5、如果太柔軟沒有支撐,它將不能提高足夠的支持,而導致腳後跟疼痛。
太宰大人是什麼意思
中國曆史悠久,立官設守,肇始於夏同朝周,至秦朝建立集權的統一國家時已初具體製,而後曆朝沿襲並發展,官職有所增減,同一官銜的品級有所差異,有的官職名稱也有所不同。本文僅側重於宋、元、明、清特別是明、清兩朝的(七品以上)官銜舉要簡介。為方便查檢,所選介官銜均首字筆畫的順序排列。
三畫
【千總】明清兩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國三大司法長官之一,正三品。掌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
【大學士、內閣大學士】“學士”是唐代掌管文學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學士”,則宰相就稱為“大學士”。宋代,“學士”中資望特別高的人,稱為“大學士”。明代,設大學士若幹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務,官階五品。如果兼任尚書、侍郎,則可以加官到一品,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俗稱“閣老”。清代的大學士是內閣的主官,官階為正一品,一般稱為“中堂”。
【工部尚書】掌管全國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
【工部侍部】工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四畫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兩代為從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兩代正四品文官。
【中憲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議大夫】元、明兩代四品文官。
【中順大夫】元、明兩代四品文官。
【中書令】唐代中書省的“中書令”、尚書省的“尚書令”與門下省的“寺中”,同稱三省長官,共同掌管的機要。中書省決策機構,中書令實際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書省與樞密院分管政務、軍事。元代廢除三省,中書令是惟一的最高國務長官司。明、清兩代廢除中書令的官名。
【中書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設中書省左右丞(或稱國相),是丞相的副職。明洪武十二年以後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參政”等官名。
【太守】漢代掌管郡務的最高長官。三國以及隋煬帝、玄唐玄宗時期和五代,改州刺史為郡太守。此後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習慣上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時期專用以稱“知府”,從四品官。
【太尉】秦漢漢時期,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後來曆代也多沿用這個官銜,但逐漸變成加官的官銜,沒有實權。到了宋徽宗時期,把戚太尉定為武官的最高一級官階,其本身並不代表任何職務,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稱,而不同其職務的大小。元代以後廢除這個名稱。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簡稱“三師”、“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親近的人。“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君主智育、德育、體育的人。隋唐以後,太子的均以別的官銜任命,“三師”、“三少”公為加官贈官的官銜,沒有職事。宋代“三師”是宰相、親王的加官官銜。“三師”是正一品,“三少”是從一品。明、清兩代,“三師”為從一品,“三少”是正二品。
【太宰】古代“太宰”為百官之長。宋徽宗時期,改尚書左仆射為太宰,右仆射為少宰。一般通稱吏部尚書為太宰。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
【太常寺卿】掌管宗廟祭祀之事的長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長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員,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議論的文官,唐、宋兩代為從四品,元、明、清三代為從品。
【太仆寺卿】太仆寺長官,主管傳達王命、侍從皇帝出入。車馬等職事,正三品。
【公、侯、伯、子、男】這是皇帝授封的爵。“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唐、宋兩代有國公、郡公、開國縣、公等級別,所食之邑從戶至戶不等。明代僅封侯、伯。
【戶部尚書】戶部的最高長官,主管全國的財政監督、民政事務。明代為正二品官,清代為從一品官。
【戶部侍郎】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文林郎】從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為正七品。
【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領班的意思。唐、宋兩代“仆射”實際上就是宰相。
五畫
【左右參政、左右參議】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屬官員。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務,參政、參議分守各道,並分管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撫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龍虎將軍】主簿是主管文書的意思。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規的事務官,唐代列為從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為八、九品,縣主簿為九品。清代把主簿看做是雜職,並將它裁減。
【禮部尚書】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貢舉的大臣,清代為從一品。
【禮部侍郎】禮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節度使】唐、宋兩代總管軍民兩政的地方長官,官階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後廢除這個名稱。
【布政使】明、清兩代一省最高民政機構為布政司。布政使為布政司的主官,從二品,僅次於巡撫一級。為防止專權,明代與清初設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間以後不再分左右。
【正奉大夫】元、明兩代從二品文官。
【正議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兩代為正三品。
六畫
【刑部尚書】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的大臣,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光祿大夫】漢代掌管宮廷宿衛及侍從的長官。魏、晉以後有其名而無其職。唐、宋以後成為官階的稱,從二品官。元、明為從一品,清為正一品,成為文臣最高的官階。
【同知】府的副職稱為同知,如一府的主管稱為知府,而府的佐官稱為同知。明、清時期,各府同知為正五品。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簡稱。“平章”是商量處理國事的意思。位高時,“同平章事‘相當宰相的官銜;位低時,官銜也在五品以上。宋中葉以後廢除同平章事的名稱,元代時用時不用,官位較低。
【吏部尚書】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選,是吏部的最高長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通常稱為天官、塚宰、太宰。
【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守備】明、清兩代正五品武官。
【安撫使】朝廷派往邊疆重要地區統轄軍民的官員。元代各路安撫使是各路的行政長官。明、清兩代公在少數民族地區設有此官。官階一般是正三品,如原來官銜在二品以上,派出時則稱安撫大使。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長官稱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隆為與縣略相等的地方長官,但文字上仍尊稱知州為州牧,與知縣並稱牧令,正七品。
【巡按】明代派遣監察禦史分赴各省區巡視,考核吏治,稱為巡按,一般僅有六品官。官階雖不高,但可以與省區行政偏分庭抗禮,知府以下要服從他的指使,事畢回京。
【巡檢】巡檢的官名始於宋代,昌邊疆要地州縣武職指揮官。元、明、清三代,巡檢僅為九品官。
【巡撫】明代凡是文職官員奉命出朝,統稱“巡撫”,這官職是臨時性的。清代巡撫與總督同為封疆大臣,巡撫品級稍次於總督,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巡撫的職責隨時隨事隨人而施。清代巡撫為從二品。
【觀察使】唐代朝廷派遣分赴各道訪察州縣吏功過及民間疾苦的官員,官階由原官職而定,
【把總】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書】統管全事行政的找官,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
【兵部侍郎】兵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懷運將軍】元代稱大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員外郎】“員外”是定額以外添派的人,唐代為六品,明、清為從五品。
八畫
【刺史】刺史與都督在名分上分別掌管州府的民政和軍政。元代廢除刺史的名稱。清代刺史往往作為知州的文字稱呼。
【奉直大夫】元、明、兩代從五品文官。
【奉政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官。
【奉訓大夫】元、明兩代從五品文官。
【定國將軍】明代從二品武官。
【定遠將罩】明代從三品武。
【明威將軍】明代正四品武官。
【武功將軍】清代從三品武官。
【武略將軍】元、明兩代從五品武官。
【武略騎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義將軍】元、明兩代從五品武官。
【武義都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節將軍】元、明兩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將軍】元、明兩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武德騎尉】清代正五品武官。
【武翼都尉】清代從三品武官。
【武顯將軍】清代正三品武官。
【知州】州的長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府】宋代知府職略高於知州。清代知府為從四品。
【知縣】宋代縣的最高長官。元代稱縣尹。明、清兩代知縣為正七品。
【金紫光祿大夫】唐、宋兩代正三品文官,元代為從一品,明清兩代不設此官銜。
【國公】唐、宋、元、明時期,“王”以下的公爵一級,以古國名稱國公,如“魯國公”等。
【國子監祭酒】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稱作“國子”,“國子監祭酒”即國子太學的主民,從四品。
【國子監丞】唐代之後國子監丞均為國子監內部事務民。明、清時期監丞職能是學監的性質,正七品官。【國子監博士】唐代之後,在國子監中分管教學的官員稱作國子監博士及助教
【駙馬】“駙”就是“副”的意思。駙馬都尉與奉車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車的近臣。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駙馬都尉,因此,駙馬成為皇帝女婿的專門稱,而不是官職。明代沿用這個名稱,清代沒有這個稱呼。
【尚書令】“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唐、宋兩代尚書令實際上就是宰相。
【經略安撫使】唐代邊疆地區設“經略使者”。“觀察使者”還兼經略使。宋代沿邊大將都兼“經略”。此後大多以經略安撫使統管軍民。明代隻稱“經略”而不稱“經略使”,官階比總督略高。清代經略大臣在封疆將帥中居第一位,官階一般為正二品或從一品。
【樞密使】“樞密”即中樞機密的意思。從唐代開始以宦官掌管樞密,宦官多以樞密使的名義幹預朝政。唐昭宗之後改為士人任樞密使。宋代以樞密使為密院長官,與中書省的同平章事共同負責軍國要政,並逐步由同平章事兼任樞密使。清代軍機大臣也往往尊稱為樞密,一般為一品官。
【縣令】唐、宋兩代縣級主官,官階自六品至從七品均有。宋代曾同時存在知縣和縣令的官銜,當時縣令稍強於知縣。
【參將】明代總兵之下設參將分守各地。清代參將是正三品武官,僅次於副將一級。
【參領】清代正三品官,副參領為正四品官。
【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宋元兩代是宰相的副職。
九畫
【欽差大臣】明代由皇帝親自派遣,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稱為欽差。清代由皇帝特命並頒布授關防的,稱為欽差大臣。
【總兵】明代總兵階無定製。清代正二品武官。
【總督】明、清兩代具有節製地方文武官員權力的朝廷命官。明代還有管轄專門事務的總督,如漕運總督等,官階自正二品至從一品不等。清代以總督為地方最高長官,管轄一省或數省。
【顯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榮祿大夫】元明清三代從一品文官。
【轉遠使】唐代經理江淮、錢幣、物資運輸的官員。宋代稱漕司,明、清兩代稱漕運總督,一般是二品官。
【信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宣奉朗】宋代七品文官。
【宣德郎】唐、宋兩代正七品文官,明、清兩代從六品、正七品文官。
【宣撫使】宋、元、明、清四代鎮撫一方的軍政長官,官階由原官銜而定,一般是二、三品。
【宣議郎】唐宋兩代從七品文官,明代正七品。
【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世襲的“土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職,從從三品官。
【宣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宣武都尉】清代從四品武官。
【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建威將軍】明清兩代從一品武官。
【按察使】宋、清兩代掌管一省刑名按劾的長官,正三品。
【給事中】朝廷中經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
【昭信校尉】元、明兩代正六品武官。
【昭武將軍】元代稱大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武都尉】清代正四品武官。
【昭勇將軍】元代稱大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將軍】元代稱大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洗馬】洗馬即前馬,也是先驅的意思,是太子的侍從,一般為三品。
十畫
【振威將軍】清代從一品武官。
【秘書郎】唐代掌管四部書(經、史、子、集)的文官,從六品。
【郎中】在六部中僅次於侍郎的官,是部內各司的主管,正五品。
【郡王】隋、唐以後,郡王為次於親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並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順承郡王等。
【監察禦史】監察禦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唐、宋兩代僅有八品官,明代為正七品,清代為從五品。
【宰相、丞相】“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中國曆史上有“太宰”和“丞相”名稱,而並無“宰相”的官名。但人們習慣上把對君主負責總攬政重力勢能人稱為“宰相”。秦代和西漢以相同或丞相為宰相。東漢的司徒等於丞相,真正行使宰相權力的卻是尚書令。從魏、晉至隋、唐,基本上是以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將軍等執政者為宰相。從唐玄宗開元年間至宋代,以同平章事為宰相。宋神宗時期以尚書左右仆射為宰相。南宋時期改為左右丞相。元代至明初以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明永樂年間之後,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清雍正年間之後,軍機大臣事實上的宰相,而內閣大學士是名義上的宰相。
【通判】北宋初年設通判之時,職權幾乎與知州相同,名為佐官,實際上是與知州共同負責,甚至還是知州、知府的監視者。到了南宋,知州職位較輕,通判職位就更輕了。明代知府以下設通判,事實上為六品官,實際上與同知沒有區別。
【通奉大夫】元、明、清三代從二品散民。
【通議大夫】唐、宋兩代正四品文官,元明兩代為正三品。
【資政大夫】元、明兩代正二品文官。
【資善大夫】元、明兩代正二品文官。
【資德大夫】元、明兩代正二品文官。
十一畫
【諫議大夫】唐代諫官,分為左右諫議大夫,宋代以後廢除這個官名。
【禦史中丞】漢代禦史大夫之下有禦史中丞官職,掌管檔案館及圖書館,處理直達皇帝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查權的各部刺史。東漢以後不設禦史大夫,而以禦史中丞為禦史的長官。唐枕頭兩代觀察使大多具有禦史中丞的職務,一般為正四品官。明代以後不再有禦史中丞的名稱。清代因巡撫兼右副都禦史,因此稱巡撫為中丞。
【副將】明、清兩代副總兵改稱為副將,僅次於總兵一級,為從二品武官。
【鴻臚寺省卿】“臚”是傳的意思,“鴻臚”是大聲傳頌的意思。唐代鴻臚寺卿既管朝廷的待客,又管司儀。明清兩代專管朝廷的朝會儀節,正四品。
【禦史大夫】“禦史”即君主左右的文書官。唐代“禦史大夫”即禦史之長,四品官。宋代多缺而不補,元代則虛存其名,明、清兩代廢去這個名稱。
【都指揮使】明代各地設衛所,都指揮司是它的常設統帥機構,都指揮使是都指揮司的長官,與布政使、按察使分管地主的軍政、民政和刑獄,正二品武官。
【都指揮僉事】都指揮使下屬的武官,正三品。
【輔國大將軍】唐、宋兩代正二品武官,明、清兩代在鎮國將軍之下設輔國將軍。
十二畫
【遊擊】為總兵總理軍營事務,稱為鎮標中軍遊擊。明代參將之下有遊擊將軍;清代次於參將一級,為從三品武官。
【道台】道台是道員的別稱。明、清兩代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級行政長官,一般為正四品。
【提督】明代總兵上一級的武官。清乾隆以後提督固定為從一品。
【朝列大夫】元、明兩代從四品文官。
【朝奉大夫】宋代正五品文官。
【朝散大夫】唐、宋兩代從五品文官,元代為從四品。
【朝請大夫】唐、宋兩代從五品文官,明、清兩代為從四品。
【朝議大夫】唐、宋兩代五品文官,明、清兩代為從四品。
【集賢殿侍讀學士】為宮內搜集整理圖書,是皇帝的學識顧問。六品以下稱直學士,五品以上為學士,領頭的一般是宰相,則稱大學士。
十三畫
【殿中侍禦史】唐代在京城監察非法事件的官,從五品,低於侍禦史而高於監察禦史。
【詹事】宮廷中太子的屬官,正三品;少詹事為正四品。
十四畫
【嘉議大夫】元、明兩代正三品官。
【驃騎大將軍】唐、宋兩代從一品武官。
十六畫
【儒林郎】唐、宋兩代正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為從六品。
【儒學教授】“教授”官職始於宋代,州設教授,縣設教諭。清代府、廳、州、縣均設儒學,儒學教授為正七品文官。
【翰林學士】唐、宋兩代翰林學士是為內廷草擬文字的官。而元、明兩代翰林掌管院學士則是翰林院的長官,從二品。
【翰林院編修】“翰林”的名稱始於唐代,而“翰林院”則始於明代,掌管製詔、史冊、文翰的事務。翰林學士以下有侍讀、侍講、編修、檢討等官銜,都是作為文學侍從之臣,通稱翰林官,正六品。清代翰林官為閑散,官階隻有正七品,但在某些方麵卻享受五品以上待遇。
十八畫
【鎮國將軍】明清兩代從二品武官。
【鎮國大將軍】唐、宋兩代從二品武官。
清朝官員等級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禦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禦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仆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仆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禦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曆、大理寺
請問高足,桑梓,汗青是什麼意思?謝謝
"高足"指對別人的學生的敬稱
桑梓指家鄉、故鄉
“汗青”是史冊的意思
鋒棱是什麼意思
房兵曹胡馬 作者: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裏可橫行。 1.兵曹:兵曹參軍的省稱,是唐代州府中掌官軍防、驛傳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詳為何人。 2.胡:此指西域。大宛:漢西域國名,其地在今烏茲別克國境內,盛產良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馬。 3.鋒棱:鋒利的棱角。形容馬的神駿健悍之狀。 4.竹批:形容馬耳尖如竹尖。峻:尖銳。這是良馬的特征之一。 5.堪:可以,能夠。托死生:馬值得信賴,對人的生命有保障。 6.驍騰:健步奔馳。 注*:標題“房兵曹胡馬”分節為:房/兵曹/胡馬 (兵曹為職位) 此詩約作於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時杜甫在洛陽。杜甫本善騎馬,也很愛馬,寫過不少詠馬詩。此詩"前半論骨相,後半並及性情"(《唐詩別裁》語),可謂傳神寫意,自寓抱負,所以前人說是"為自己寫照"(《讀杜心解》)。首聯寫其出身不凡,傲骨錚錚;次聯寫其峻健敏捷,頷聯寫其忠誠勇猛的品性;尾聯期望駿馬立功於萬裏之外,當是與房兵曹共勉之意。整首詩寫得矯健豪放,沉雄雋永。《杜詩詳注》引明張綖語:"此四十字中,其種其相,其才其德,無所不備,而形容痛快。" 這是一首詠物言誌詩。注家一般認為作於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遊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於進取的精神。 詩分前後兩部分。前麵四句正麵寫馬,是實寫。詩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它來自大宛(漢代西域的國名,素以產“汗血馬”著稱),自然非凡馬可比。接著,對馬作了形象的刻畫。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提出“六法”,第一為“氣韻生動”,第二即是“骨法用筆”,這是作為氣韻生動的首要條件提出來的。所謂“骨法”,就是要寫出對象的風度、氣格。杜甫寫馬的骨相:嶙峋聳峙,狀如鋒棱,勾勒出神峻的輪廓。接著寫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銳利勁挺,這也是良馬的一個特征。至此,駿馬的昂藏不凡已躍然紙上了,我們似見其噅噅噴氣、躍躍欲試的情狀,下麵順勢寫其四蹄騰空、淩厲奔馳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後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像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後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詩人刻畫細致,維妙逼真。頷聯兩句以“二二一”的節奏,突出每句的最後一字:“峻”寫馬的氣概,“輕”寫它的疾馳,都顯示出詩人的匠心。這一部分寫馬的風骨,用的是大筆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細節一概略去,隻寫其骨相、雙耳和奔馳之態,因為這三者最能體現馬的特色。正如張彥遠評畫所雲:“筆才一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曆代名畫記》)這就是所謂“寫意傳神”。 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後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用虛寫手法,由詠物轉入了抒情。頸聯承上奔馬而來,寫它縱橫馳騁,曆塊過都,有著無窮廣闊的活動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險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賴。這裏看似寫馬,實是寫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勇敢的將士、俠義的豪傑的形象嗎?尾聯先用“驍騰有如此”總挽上文,對馬作概括,最後宕開一句:“萬裏可橫行”,包含著無盡的期望和抱負,將意境開拓得非常深遠。這一聯收得攏,也放得開,它既是寫馬馳騁萬裏,也是期望房兵曹為國立功,更是詩人自己誌向的寫照。盛唐時代國力的強盛,疆土的開拓,激發了民眾的豪情,書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業,封侯萬裏。這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駿馬來表現確是最合適不過了。這和後期杜甫通過對病馬的悲憫來表現憂國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語。 南朝宋人宗炳的《畫山水序》認為通過寫形傳神而達於“暢神”的道理。如果一個藝術形象不能“暢神”,即傳達作者的情誌,那麼再酷肖也是無生命的。杜甫此詩將狀物和抒情結合得自然無間。在寫馬中也寫人,寫人又離不開寫馬,這樣一方麵賦予馬以活的靈魂,用人的精神進一步將馬寫活;另一方麵寫人有馬的品格,人的情誌也有了形象的表現。前人講“詠物詩最難工,太切題則粘皮帶骨,不切題則捕風捉影,須在不即不離之間”(錢泳《履園談詩》),這個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寄將不驛傳千裏,折得寒簷第幾枝。 隻為花清詩自別,此花之外更無詩。 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呢?
不
驛馬是什麼意思 ?
驛——古代國家為傳遞公文、軍事情報,自古即行設立。初時設傳車,後改為驛馬,以進行傳遞。在一定距離設宿所,以備投遞驛使驛馬休息。設驛長管理,設驛戶以生產,設驛馬以更換腳力。《禮記》中有“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的記載,顏師古注《漢書》,傳字為今之驛,唐岑參有“寒驛遠如點”的詩句。
"駅"是什麼意思?怎麼解釋?
中文裏作“車站”之意的“站”,日語作“駅”——實際就是“驛”的日本簡體字,隻不過中國簡化為“驛”,日文卻習慣用音近似的“尺”來替換原偏旁,又如澤-沢;擇-択。
“駅”在日語中讀如eki,這個音讀與現代漢語相差甚遠,因為“驛”在古漢語中是個入聲字,日語的發音與唐代漢語的更接近。而現代普通話已無入聲,“驛”成了去聲,這是蒙元時代北方話變化的結果。
中文的“站”出自蒙古語?am/djam,這也是古史上的常識之一。不過這個詞最早很可能是蒙古人從突厥人那裏借來的,突厥語中讀yam——而突厥人的yam最初卻很可能是從漢語“驛”移植過來的。一般認為,蒙古語的j和突厥語y,在讀音上經常可以互相轉換,故此造成?am和yam的差別,不過或許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因為“驛”在古漢語中本來就是複輔音(古音讀如jyak)。而東亞的驛站係統,毫無疑問最早是由漢人的中原王朝創立的,漢唐製度,凡三十裏有置驛(唐全國共有1639驛),漠北各族借用此字也並不奇怪。
伯希和在1930年曾寫道,北魏拓拔氏很可能是突厥族屬。他的證據之一是《南齊書·魏虜傳》裏記載的,拓拔鮮卑的語言中,謂“諸州乘驛人為鹹真”。伯希和把“鹹真”還原為Yam-Tchin(今吳語、閩語、粵語中仍讀鹹為Ham),並認為這與突厥語中把驛馬/驛金稱Yam,驛夫稱Yamdji是有同源關係的,並且與蒙古語的“站赤”顯然有密切關係(俄語稱驛村為Yam,驛夫為Yam?ik極可能也是蒙古征服時代突厥語的影響)。
《魯布魯克東行記》第15章:“後者讓我們走遠道去見一名叫做驛站的官員,這樣稱呼是因為他負責接待使臣。”何高濟注:“驛站(Jamian),在另一處正確拚作Iam,即Jam,馬可波羅寫作Yamb,實際是漢語的‘站’,不是人名。”何氏在這裏的解釋容易給人一種誤解,似乎蒙古語的Jam倒是從“站”而來的。馬可波羅寫作Iamb,而非Yamb(參見《馬可波羅行紀》卷二,第97章)。馮承鈞注:“元製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現代蒙古語尚名驛傳之所曰djam或dzam。意大利語iam可讀作djam,則與漢語‘站’之對音合矣。”馮注在此有小失誤,蓋現代蒙古語中djam已無“驛站”之意(詳見下),倒是在突厥方言中yam仍保留這一意義。
翁獨健在格魯塞《蒙古帝國史》第一章注釋中加按語雲:“蒙古語謂驛站為Jam則是出於中國的站字,突厥語以Y代J,因此伯希和舉出此字以為拓拔是源出突厥的佐證。”這句話的前半段是錯誤的,倒果為因;後半段其實也可以商榷,蓋此並非最強有力的證據。如亦鄰真根據同樣的證據,認為鮮卑語後綴-?in是對表現族屬有決定關係,據此推斷拓拔鮮卑語理應與蒙古語更接近(亦鄰真《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
正因作為“車站”意的“站”是一個外來語,故此在一些保留古音比較多的方言裏,其讀音和“站立”意的“站”,是讀音不同的。大致“車站”之“站”,各地都讀與zhan或jam近似的音(福州話讀yam),但後者,上海話一般不說站,而說“立”,崇明話讀gei,福州話讀kie,廣東話讀kiai(三者似源於同一古字,猜想是“踞”,其上古音為kia,但在書麵語裏此字隻有坐的意思,不過“站”字最初也隻有坐的意思,見下)。
漢語的“站”,現在是一個常用字,但它和“做”一樣,是一個相當後起的字,不見於唐代以前的文獻(因此日文也更不可能引進這個外來語了)。較早見於宋朝丁度的《集韻》,但意思卻是“坐立不動貌”,並無現代漢語最常見的“站立”或“車站”的意思。如秦少遊《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陸遊《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宋時顯然不可能用“站”來替代上述的“驛”字。
元代以“站”來翻譯,或許也是因為這個俗字當時還比較冷僻,不致使人誤解。《元史》誌表總序:“元製站赤(?am?i)者,驛傳之譯名也。”但正因此字是蒙古語讀音,到明初朱元璋恢複漢人衣冠,矢誌去除北虜風習,洪武元年又將通用的“站”字改稱“驛”。但沿用成習,“驛站”連稱也已成為常用短語。清代在各省腹地所設稱“驛”,而軍報所設稱“站”;但一般通稱“站”(參見《詞源》“站”條)。可見語言的演變自有規律,並不民族主義的“語言純潔”為歸依。河北著名的雞鳴驛,始設於蒙元,當時也設站赤(?am?i),而明代乃多次改建,其改稱為“驛”,也必在明時;此驛在清時軍民兩用,這大概也是它保留了“驛”,而不稱“雞鳴站”的緣故。
像“站”這樣“出口轉內銷”的語言學現象,也並不罕見,例如滿語的“福晉”、“章京”、“台吉”,本來源自漢語夫人、將軍、太子,結果繞了一圈,又換了門麵重新輸入。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漢語因為受蒙古語的影響,而把“驛”變成了“站”,但現代蒙古語中,?am卻已經沒有了“驛站”的意思,而轉為道路、途徑之意,表現“郵遞”意的則改用?rtege(參額爾登泰等《〈蒙古秘史〉詞彙選釋》“站赤”條),伯希和在1930年也已指出這一點。因此,高名凱等主編的《漢語外來詞詞典》(1984年上海辭書版)的解釋“站:原意為路,後指稱驛站、車站”是錯誤的,恰好顛倒了古代蒙古語和近現代蒙古語的語意。
誰解釋古詩的意思?(獎勵5分)
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裏可橫行。
1.房兵曹:人名,不詳;兵曹,兵曹參軍,官職名。州府所置官職,掌軍防、驛傳諸事。
2.胡馬:泛指西北胡地所產之馬。
3.“房兵曹胡馬”之意即:其詩所賦詠刻畫者,房兵曹之胡馬也。簡單的說就是“歌詠房大人的產自西北的驍勇戰馬”的意思。
所以房兵曹就是姓“房”的一位兵曹參軍(嗬嗬,和周校長、李主任同理),管理驛傳事務,自然少不了和名馬打交道,有如此驍健之大宛名馬就不奇怪了。
“胡”就不用多說了,是我國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貶稱,概有“五胡”:匈奴 羯 羝 羌 鮮卑。素有“北胡南夷”之說。
全詩意思:
胡人有一種叫“大宛”的馬,此馬骨瘦嶙峋。
耳朵如批開的竹子一樣直豎,蹄下如風般輕盈。
要是能騎著它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真是值得托付此生。
有這樣善於奔騰的駿馬,天下任我行。
這是一首詠物言誌詩。一般認為作於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遊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於進取的精神。
此詩是杜公借以自喻也。看上去是寫馬,其實是在寫人,寫自己,寫一個雄心勃勃的男兒性情。時公年壯氣盛,驍騰世間,所歎者未遇伯樂,無以自售。杜甫一生懷有遠大抱負和誌向,他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首詩借詠友人房兵曹胡馬而言心中之誌,充分體現了杜甫蓬勃向上、銳意進取之精神及遒勁豪邁的詩聖風格。這首詩非一般詠物詩生硬外加上的言誌,而是於詠馬之中表現出詩人的情與誌。杜甫寫馬,可謂已達形神俱似之境,首句點明來曆不凡(大宛產良馬),接著倒裝刻畫,“鋒棱”置前,給人頓生這匹胡馬骨峻神清的第一印象;接著詩人尤極善相馬的伯樂,觀完骨相繼察雙耳,尖削勁挺的雙耳更襯映出馬的精悍,複再述馬的本領與功力,一個“入”字,韻味十足,側寫馬快,正寫馬疾馳時腳蹄幾不落地的飛爽感受;詠馬之後轉入言誌,詩的後兩聯,借寫胡馬的品格,表達了對朋友的期望,更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抱負。杜詩聖極口讚譽這匹寶馬良駒能穿空闊度險峻越障礙甚至足以托付生命!末聯既是言馬更又言人,鼓勵友人房兵曹,身為兵曹參軍,當有萬裏之誌、英豪之氣!這雖是激勵友人,更反映出詩人自己的壯闊胸襟!!
詩分前後兩部分。前麵四句正麵寫馬,是實寫。詩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它來自大宛(漢代西域的國名,素以產“汗血馬”著稱),自然非凡馬可比。接著,對馬作了形象的刻畫。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提出“六法”,第一為“氣韻生動”,第二即是“骨法用筆”,這是作為氣韻生動的首要條件提出來的。所謂“骨法”,就是要寫出對象的風度、氣格。杜甫寫馬的骨相:嶙峋聳峙,狀如鋒棱,勾勒出神峻的輪廓。接著寫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銳利勁挺,這也是良馬的一個特征。至此,駿馬的昂藏不凡已躍然紙上了,我們似見其噅噅噴氣、躍躍欲試的情狀,下麵順勢寫其四蹄騰空、淩厲奔馳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後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象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後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詩人刻畫細致,維妙逼真。頷聯兩句以“二二一”的節奏,突出每句的最後一字:“峻”寫馬的氣概,“輕”寫它的疾馳,都顯示出詩人的匠心。這一部分寫馬的風骨,用的是大筆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細節一概略去,隻寫其骨相、雙耳和奔馳之態,因為這三者最能體現馬的特色。正如張彥遠評畫所雲:“筆才一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曆代名畫記》)這就是所謂“寫意傳神”。
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後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用虛寫手法,由詠物轉入了抒情。頸聯承上奔馬而來,寫它縱橫馳騁,曆塊過都,有著無窮廣闊的活動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險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賴。這裏看似寫馬,實是寫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勇敢的將士、俠義的豪傑的形象嗎?尾聯先用“驍騰有如此”總挽上文,對馬作概括,最後宕開一句:“萬裏可橫行”,包含著無盡的期望和抱負,將意境開拓得非常深遠。這一聯收得攏,也放得開,它既是寫馬馳騁萬裏,也是期望房兵曹為國立功,更是詩人自己誌向的寫照。盛唐時代國力的強盛,疆土的開拓,激發了民眾的豪情,書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業,封侯萬裏。這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駿馬來表現確是最合適不過了。這和後期杜甫通過對病馬的悲憫來表現憂國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語。
加急文件是什麼意思
非常重要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