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詩派及其新格律詩的藝術特色
1、關於新月詩派:
新月詩派以聞一多、徐誌摩等為代表,因新月社而得名。
新月社成立於1924年,是五四後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團體。新月社的活動始於1923年,主要成員包括胡適、梁實秋、聞一多、陳源等,多為英美留學生。新月社本來不是專門的文藝團體,開始以聚餐會的形式活動,後來發展成為新月俱樂部。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最初開展戲劇活動,1925年,徐誌摩接編《晨報副刊》後,曾編輯出版《詩鐫》、《劇刊》,開始形成新月詩派。
他們中間有聞一多、徐誌摩等一大批有才華、有成就的詩人,又以提倡格律詩而獨樹一幟,形成了現代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人稱“新月詩派”或“格律詩派”。
新月社詩歌理論作出最重要貢獻的是聞一多,其在詩歌理論方麵對新月派作出的貢獻超出了徐誌摩,他曾係統地提出了新格律詩的理論,認為詩是“做”出來的,主張戴著格律的腳鐐跳舞,並係統地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和建築的美,這也是新月詩派的核心主張。
2、關於新格律詩
新格律詩可以說是新月詩派詩歌的另一個稱呼,是中國新詩史上活動時間較長並在創作中取得了較大影響的詩派。新格律詩派提出了“理性節製情感”的美學原則,提倡格律詩,主張詩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講究文辭修飾,追求煉字煉意,其鮮明的藝術綱領和係統理論對中國新詩的發展進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新格律詩派詩人中,徐誌摩是最有代表性的傑出詩人。
新格律詩講究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這源於聞一多先生的詩歌理念。
3、藝術特色
作為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詩歌流派,新月派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製情感"的美學原則與詩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張,為了實現這一理論原則,新月派詩人在詩歌藝術上做了有益的嚐試,首先是客觀抒情詩的創作,即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為主觀情愫的客觀對象化。然後再用想象來裝成那模糊影像的輪廓,把主觀情緒化為具體形象。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音樂美指的是詩歌的音節,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建築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注意色彩,形象鮮明。它是針對當時的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而提出來的。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對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因此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主創造的時期。
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在個人情感的表達方麵,新月詩派以主觀抒情為核心特征,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推崇想象、聯想和比喻。
總之,在新詩發展初期,新月派詩歌很好的把中國詩歌特點與西方詩歌的藝術特色相融合,達到了自己的藝術效果,在音韻、辭藻和結構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中國詩詞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中國古代詩歌十大流派: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 王維 孟浩然
代表作品:王《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孟 《春曉》《過故人莊》有《孟浩然集》
韓孟詩派--代表人是韓愈 孟郊
代表作品:韓《原道》《原毀》《師說》《答李翊書》《進學解》《祭十二郎文》《昌黎先生集》
孟:《感懷》 《遊子吟》
元白詩派--代表人 元稹 白居易
代表作品:元《連昌宮詞》
白:《賣炭翁》《 宿紫閣山北村》 《琵琶行 》《賦得古原草送別》 《長恨歌》
江西詩派--代表人 黃庭堅
代表作:《諸上座》《李白憶月遊》《花氣詩》
宋代四大家--分豪放派的 蘇軾 辛棄疾和婉約派的 柳永 李清照
代表作品:蘇《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辛:《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南鄉子》《青玉案》
柳:《雨霖鈴》 《蝶戀花 》《望海潮》
李:《如夢令》《 聲聲慢 》《點絳唇 》《武陵春 》《醉花陰》 《一剪梅 》《蝶戀花 》
公安竟陵詩派--代表人 鍾惺 譚元春
代表作 鍾:《浣花溪記》《隱秀軒文》
譚:與同裏鍾惺共選《詩歸》
江左三大家與神韻派--代表人 王士禎
代表作:《秋柳詩》
建安鄴下文人集團--代表 三曹 七子 蔡琰
三曹指
曹操《薤露行》《蒿裏行》《短歌行》
曹丕《燕歌行》
曹植《送應氏》《泰山梁甫吟》《白馬篇》
七子指
王粲《七哀詩》《登樓賦》
孔融《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雜詩》
陳琳《飲馬長城窟》
徐幹《中論》《室思》
阮瑀《駕出北郭門行》
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
劉楨《贈從弟》
蔡琰代表作:《悲憤詩》《胡笳十八拍》
漢魏六朝詩派--王闓運
代表作 《湘軍誌》《湘綺樓日記》《道鹹所見錄》《獨行謠》《圓明園詞》
唐代邊塞詩派--代表人 王昌齡 岑參 高適 王之渙 李頎
代表作:王昌齡 《從軍行》《出塞》《閨怨》《芙蓉樓送辛漸》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高適 《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
王之渙 《涼州詞》《登鸛雀樓》
李頎 《古從軍行》
以上僅為大致,詳細請參考 www.imagegarden.net/...584546
新格律詩代表作家作品
聞一多
死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
在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
徐誌摩
著有詩集《誌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績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新格律詩派有哪些特點
所謂新格律詩中國現代新詩的一種形式。又稱現代格律詩。是五四以後出現的新詩中不同於自由詩、但又有別於傳統詩體、沒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詩體。早在五四文學革命期間,劉半農就倡議破壞舊韻重造新韻和增多詩體。稍後,陸誌韋又提出“節奏千萬不可少,押韻不是可怕的罪惡”的主張。1926年,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係統地表述建立新格律詩的具體主張 ,要求“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押韻 ,每行詩的“音尺”(又稱音步,英文feet的意譯)數要相等,由調和的音節產生整齊的詩句。經過這樣的倡導,格律詩成為新詩中的一種體裁。50年代,林庚提出一種節奏為上五下四的九言體的新詩建行設想。
《詩的格律》是聞一多先生係列詩論中最重要的一篇。在這篇論文中,他係統的提出“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這一關於新詩“三美”主張遂成為新格律詩派的理論綱領。
聞一多先生認為詩歌的音樂美是最首要的。他大肆宣揚格律,聲稱“詩所以能激發情感,完全在它的節奏;節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隻有不會跳舞的才怪腳鐐礙事,隻有不會做詩的才感覺得格律的縛束。對於不會作詩的,格律是表現的障礙物;對於一個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現的利器……因為世上隻有節奏比較簡單的散文,決不能有沒有節奏的詩。本來詩一向就沒有脫離過格律或節奏。”,認為“格律可從兩方麵講……屬於視覺方麵的格律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屬於聽覺方麵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還認為“整齊的字句是調和的音節必然產生出來的現象,絕對的調和音節,字句必定整齊”,對於字數整齊了但音節卻不一定調和了這個問題,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為隻有字數的整齊,沒有顧到音尺的整齊”。也就是說,音尺、韻腳等音樂性因素的組合,構成了詩的韻律、詩的節奏,而音節和韻腳的和諧又構成了詩的音樂美,成為詩的基本動力。“音尺說”是聞一多最為得意的發現,以致於他在論文的結尾認為“新詩不久定要走進一個新的建設時期了”。
新詩繪畫美理論是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主要是指詩的詞藻的選用, 即詩歌語言要求美麗,富有色彩,講究詩的視覺形象和直觀性。詩畫同源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賢們那裏,詩與畫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輝。蘇東坡在觀賞王維的詩畫後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板橋一竿清秀的竹子入詩入畫,卓爾不群。在先生的詩作中,也經常出現紅、黃、青、藍、紫、金、黑、白等表現色彩的詞以及帶有鮮麗色彩的物象,此外還注重色彩的對比,使詩畫相通。
新詩建築美理論是先生根據漢語的特點提出來的。“我們的文字是象形的,我們中國人鑒賞文藝的時間,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來傳達的。原來文學本是占時間又占空間的一種藝術。既然占了空間,卻又不能在視覺上引起一種具體的印象——這是歐洲文字的一個遺憾。我們的文字有了引起這種印象的可能,如果我們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如果有人要問新詩的特點是什麼,我們應該回答他:增加了一種建築美的可能性是新詩的特點之一。”並把它與律詩具有的建築美相比,得出“(律詩)可差得多了”的結論。因為“律詩永遠隻有一個格式,但是新詩的格式上層出不窮的……律詩的格律與內容不發生關係,新詩的格式是根據內容的精神製造成的……律詩的格式是別人替我們定的,新詩的格式可以由我們自己的意匠來隨時構造”。主要是指從詩的整體外形上看,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雖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數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齊整之感。...餘下全文>>
現代詩的格式
樓上的幾位都是仿趙麗華寫的詩,樓主在百度搜索趙麗華就出來一大堆信息了。她的詩簡直就是惡搞,鬧劇嘛。
詩歌的標準應該沒有變:語言美,節奏美,音韻美,意境美。好的詩歌應該用語言吸引人,用節奏與音韻感染人,用意境去溶化人。但現在的好多所謂好詩歌是把完整的句子弄殘廢,把順溜的句子變的拗口,把明白的句子讓人看不懂。
好詩應是:辭近旨遠,真情實感,意境闊大,情景交融,“明理為文,秀氣成采”。且詩歌詩歌,既要詩,還要歌,詩歌不僅要有韻律節奏,還要朗朗上口。整體來看,詩要讓人在其中陶冶性情,學到知識。文學,尤其是詩,絕對沒有自然成采可言,一定要有人加工而成的。“雲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不是詩所應遵循的規律。
詩是一門藏的藝術。好詩,就是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深最美最多最能點擊人心靈衝擊人視覺美感的與音樂有關的語句!
我們這個時代在共同期盼完美詩人的出現,她應該同時具備古典美感、現代哲思、超現實主義的浪漫,方才能蓋過古今中外的經典而榮升為經典,這是一個極限,隻有跨越才能被廣泛地接受和承認。
詩歌創作自古以來離不開“寫作手法”,尤其是現代詩歌.寫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結構”、“修飾”等等,這方麵古詩詞也好,新詩也罷,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區別,其它無一不是這樣.
以下是一種參考:
一種寫現代詩的格式:
1]人物XXX地點
2]物品XXX動作
3]在XXX(地點)
4]存在(條件)XXX
初看起來會比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講什麼,沒有關係,讓我來慢慢解釋:
1] 人物地點是闡述一個狀態,例如“我站在27樓樓頂的邊緣”
2]物品XXX動作:闡述一個與[1]相關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腳下墜落”
3]在XXX(地點):變幻場景,例如“在那個有風的日子裏”
4]存在(條件)XXX:簡單的說就是陳述一個沒有聯係的狀態,例如“我的眼淚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麼將上麵的四句連起來,看看像不像一首現代詩:
我站在27樓樓頂的邊緣
漫天的雪花在我腳下墜落
在那個有風的日子裏
我的眼淚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很簡單吧,讓我們將技巧進行到底,我再做一首:
你靜靜走在我的心裏
沒有告訴我你的到來
在荒蕪的心靈中
我一直在等待這她的到來
好了,去寫現代詩吧!讓寫作的高潮來臨吧!
參考資料:www.byvip.cn/downinfo/38685.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新月詩派及其新格律詩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