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讀後感一千字
當我從市委黨史研究室楊編輯手中拿到“知青歲月”這本盼望已久剛剛出版的書時,我就被書的封麵設計而深深地吸引著,我顧不上去查找自己寫的文章,而是迫不急待的打開封麵翻著,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那一幅幅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知青生活照片,隨著書頁的翻動,我的心蕩起一陣陣漣漪,這時,隻聽楊編輯說:“快看看您的照片吧!挺好看的。”我這才回過神來,趕緊查看目錄,翻到我的文章頁《往事回首》時,才看見原來一寸小照被放大了幾倍,看見自己30多年前的照片和文章被采用並編在書裏,心情很激動。我小心翼翼的把書裝好,回到辦公室。
下午,有點空閑時間,便打開書籍,細細地查看目錄,看見了過去的幾位很熟悉的鄉黨和現在的幾位同事及朋友的名字,心中甚喜,想著一定要先看看他(她)們的文章,以此分享。看完目錄後,首先閱讀的是莫伸老師為此書寫的“序”,隨著“序”的敘說,我由衷地感到:“稱他們當知青的歲月是一段令人留戀的歲月,稱他們那一段人生是輝煌而燦爛的人生”。這段文字時,感到是那麼的精辟,那麼的讓人感動,那麼的讓人沉思,那麼的讓人引起遐想,那麼的讓人心靈受到了震撼!當閱讀到:“序”中王春玲《遙祭王玉榮》的文章中,描寫王玉榮出事、搶救、停止呼吸的文字後,心中一陣酸楚,再看“我不知道倘若玉榮的父母今天再讀到這段文字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時”時,頓覺淚如泉湧,失去親人那種撕心裂肺般的悲痛、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淒慘,在我的心中泛起,如同失去朋友一般地難過而淚流滿麵,使坐在對麵的同事感到不解地驚訝……
讀完“序”,又看了楊編輯的《知識青年上山下山運動概況》,讓我進一步了解到從解放初期、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從國家到我市有關“知青”上山下山的概況,受益匪淺。由於工作原因,無暇瀏覽,便把書帶回家中,抽空閱讀。從《後記》中了解到此書是一部以回憶錄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書,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特定曆史。市委黨史研究室曆時18個月,征集了159篇知青來稿,142幅珍貴照片,10萬多字的曆史文獻、資料,從中采擷91篇從不同側麵反映知青生活的文稿和98張照片,精選3萬多字的曆史文獻和資料編入該書。我細心的看了看文章,全都來自(按當年下鄉縣)我市11個縣(區)和“三線學兵”的作品。看到這裏,我不由的想說:感謝市委,感謝黨研室的各位編輯們,為記錄下我們這一代人的特殊經曆而付出的艱辛!感謝此書的出版給我們這一代人留下美好而震撼靈魂的記憶!同時也給下一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他們和書中的父輩同走當年的“知青路”,激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同時還感謝那些不曾相識的《後記》中所提到的每位同誌,是他們為此書付出了辛勞和汗水。看過這些資料後,我迫不急待地開始看鄉黨和同事、朋友的佳作,使我從中了解了他們當時的經曆,並被他們字裏行間的文字所感動。宋進甫的:“人生之舟還在遠航,我們仍在路上,我們還將奮鬥”的結束語讓我振奮!戴西平的一句描寫“學插秧”一天後的感受,讓我當時心裏感到澀澀地,可是一句玩笑土語卻使我忍俊不已,一掃苦澀之感,而每每想起都要發笑,他的最後一句:“我懷念知青生活”讓我產生同感。我當年師傅的兒子陳東風的:農民鄉親是我的老師,他們教會了我如何解讀“生活”這本書;讓我感到理解和認同。在日後讀其他作者文章時,許誌勤的《我愛我“家”》中的一次意外“煤油煮麵”一小節是這樣描寫的:每當我想起這樁麵條事件,心中總有一種酸酸的感覺,煤油煮麵一般想都想不到,我們知青卻“享受”到了。這是我一生吃過的真正“怪味麵”,怪得令人心醉,怪得令人回味,怪得令人難忘……。讓我從他的回憶文字中,仿佛眼前呈現出他們當時吃麵條的情景,我的心被縮緊。我想:也許這本書看完,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文字出現。還有趙國慶的一篇《殺豬》,讓我也回到了記憶中去,他們要把一頭尺把長的小豬崽,養成一頭大肥豬,是多麼的不易。他的文章沒有去寫養豬的艱辛,而是著重渲染了殺豬前後的經曆,並描寫了知青和鄉親們那種即將聞著肉香味、吃著大肉塊激動而熱烈的逮豬、 殺豬全過程,還描寫了他們看到鄉親們看見豬肉那種企盼的眼神時,決定把一部分肉送給鄉親們時的內心活動。隨著文章敘述的高潮,我的思緒跟著他的文字在跑、在攆、在抓、在抖、在殺、在疼、在笑、最後心在顫抖……但他們的做法讓我有著同樣的感覺“癢癢的,甜甜的,舒舒服服的”呂恭的《五元錢》寫的樸實而又真切,因而他一開頭就寫到:“這件事已經過去30多年了,如今日子過得越好,我就越加難以忘卻,它使我懂得了苦難就是財富的道理……”當時,我看完即給女兒講:“有空了讀讀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怎樣去生活。”還有眾多的哥們、姐妹們的好文章都使我深受感動……
當我閱讀到書的後十篇“三線學兵”的文章後,我的心就又隨著故事的情節,一陣陣被揪起、一陣陣被放下,這十篇文章對我震動更大,我雖然沒有過那段經曆,但我初中時的幾位同學,他們親身經曆了那場生與死的洗禮,那時我常去一位同學的家玩,從阿姨口中也經常聽到她兒子的情況和看到寄來的照片,但是從未聽到過文章中所描寫的建設場麵,“三線建設”是那麼的讓人不能想象的艱苦,他們當時全是十五、六歲的青年(按現在的年代能說是“青年”嗎?),在短短而又可以說是漫長的三年,但他們的經曆卻讓人蕩氣回腸,文章的字裏行間,敘述了他們的點點滴滴 ,當年他們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奔赴“三線”建設工地——襄渝鐵路線。為國家、為三線建設貢獻了他們的青春年華,遺憾的是我沒有看過反映“三線建設”的記錄片,但從篇篇文章中卻領略了他們當年比知青還要艱苦的歲月,我也曾聽說過:“如果要乘坐襄渝沿線列車的話,就能看見沿線山坡上那一座座學兵們的墳瑩。”他們當時都是十五至十八歲的青年,我想:現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在上高中,有的甚至還在父母的懷中撒嬌呢?可他們(共有114名、其中BJ19 名學兵)卻永遠的長眠在那裏!我想:每到清明節時,健在的親人一定會遙祭他們的孩子或手足的,想到這裏我不由悲從心起,喉頭一陣緊縮,淚水如潮水般的湧出我的雙眼,我的同齡人,他們要是當年能活著回來,應該和我們一樣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也和家人在同享天倫之樂……
寫到這時,不由地想起當年我的幾位初中(能記得姓名的)同學李炳成、苑寶智、便中良、周小霞等,他們在蒼天的保佑下,平安的回到了父母的身邊。他們有的雖離開了BJ,如果也能讀到此書的話,一定會使他們有所感悟。我可以說“學兵”們,當年雖無給共和國拋頭顱打江山,但說他們灑熱血總可以吧!因此講,現在的孩子和年青人不可以再用那種輕蔑或嘲笑的口吻來評價我們這代人,如果大家能看到此書,我想這種現象應該不會再出現吧!用李濤的文章《三線學兵,一個特殊的群體》開頭語來交代他們“三線學兵是30多年前中國那場聲勢浩大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就可以說明這點。於海波的《難忘的生日饅頭》中,記敘了他生日那天戰友們分一塊饅頭以作慶賀的情景,他的結束語是這樣寫的:“那一塊塊生日饅頭,比今日好多人過生日時的生日蛋糕、生日宴會、舞會等,更加珍貴、更加使人難忘。”薑健生(她也是我的鄉黨)的《特殊的精神財富》中最後的結束語寫道:“可以說三線學兵是中國青年學生運動史上極其獨特的一頁,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一部不再重演的故事。”
我的隨想隨著書頁的向左翻動,心潮起伏 ,感慨萬千。我不敢與莫伸老師同提,但還是壓抑不住心中的湧動,向大家推薦此書,這不因我也寫了一篇拙文,而是想讓當年的知青或三線學兵以及他們的兄弟姐妹和下一代,永遠記住他們、我們的生活,記住那個已過去了的年代、記住過去了的那段曆史……
小學生知青歲月讀後感800字
知青歲月
土城子知青點兒,有兩大一小。大的是大楊兒和大白,小的是小玉。 大楊兒是知青點隊長,人高馬大,年齡也最大。小玉是上海姑娘,又瘦又小,年齡也最小。看她下地幹活兒也真不頂個兒,就讓她在家做飯。那大白呢?是知青點兒的忠誠衛士,一條大白狗……
劉翔《知青歲月》讀後感
劉翔《知青歲月》讀後感可以從以下考慮:
1.紀實性。這本書不是小說,是回憶錄,記載了一位充滿理想的齊齊哈爾知識青年自1968年11月至1979年12月間整整十一年間在黑龍江國營農場的生活、工作和心路曆程。
2.資料的可靠性。劉翔的回憶是基於他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記日記。他保存了那個時期的19本日記,另外他還保存了14本工作筆記。這些日記和筆記使他的回憶變得清晰,人物、時間、地點,前因後果的描述相對就比較準確。劉翔能完整地保存這麼多的工作筆記和日記,不但讓我們驚歎他重視資料價值的良好素質,也讓我們十分羨慕他因此而可以在今天具有了這麼多的寫作素材和資料條件。
3.內容的全麵性。這本書回顧了他自己在農場的工作經曆,以及與此相關的人和事;回憶和評價了17位農場老幹部的工作作風、能力及為人;記敘了與數十位知識青年戰友的相識相知和友誼;分析了當年知識青年的思想狀態及城市知青對農場的貢獻;還收集了部分農場自然地理環境、組織機構等基本資料。內容涉及了知識青年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側麵。
4.分析評價的客觀性。他在書中回憶的所有農場老幹部我都熟悉,他在書中回憶的知識青年我也大部分熟悉或有所了解。我覺得他對農場大事的敘述,他對這些同誌音容笑貌的描述,對農場在培養、使用知識青年幹部方麵的工作的評價,總體上都是很客觀的。
5.對當年知青思想狀態剖析的深刻性。這本書的“議論篇”對知識青年群體在那個年代的得失觀、苦樂觀做了係統歸納,對知青文化與農場本土文化的影響與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對知青在農場衣食住行的變化做了概括。我覺得他對這些問題的總結和思考是有深度的,可以作為後人研究知青運動曆史的基礎資料,讀後感《劉翔《知青歲月》讀後感》。
6.該書中還插有33張照片,其中15張是當年的人物照,特別是那些70年代初的集體照,十分珍貴。可惜的是,或許是照片掃描的質量太差,或是因書的印刷質量較差,書中的這些照片實在不夠清晰。我這裏再提供一張書中沒有的照片,是1972年3月農場首次推薦工農兵大學生時,在場部機關工作的部分知青為就讀南開大學的牡丹江知青何曉郎送行的留念。
七年知青歲月讀後感不交會怎麼樣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係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係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曆,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係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係、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的七年知青歲月讀後感1500字
這搜不到
求七年知青歲月讀後感1000字電子版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醫務人員讀“梁家河”讀後感
"怎樣寫讀後感:
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話,結尾用別人的評價.第一段寫故事梗概,後麵寫我的感受.還要有自己或客觀的對重要人物或你喜歡的人物的評析.
我的看法:給自己的文章定一個主題,要求深刻又積極向上,思想高度越高越好.主要是你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寫景的能提升到熱愛大自然,寫情的能提升到.是偉大的,寫人就是.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
看第一遍《太陽照常升起》,開頭華麗的畫麵跟久石讓的配樂還是蠻好的,但是之後就看不下去了,《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大概這部電影的構思還是就像某些人所說的,很多懸念。可是總體上感覺周韻跟房祖名的演技差強人意,讓人看起來很滑稽。
它的畫麵讓我想起了《無極》,這也是大牌導演的作品,後來也是反響平平。不過吃飯的時候還是想看電影,別的想不起來,就繼續看這部還算是電影的電影吧。
當看到陳衝的角色時,眼前一亮,一下子來了興致。這種感覺就像是在看《色·戒》時,漢奸老婆也是陳衝扮演的,當時也是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陳衝在這兩部電影裏扮演的都是中年婦女的角色,簡直讓我懷疑自己是否有少婦情結。
之前看演員表,知道這部電影主演有陳衝和薑文,看這部電影時,一直將周韻的那個主角當成了陳衝,後來才發現,原來主角不是陳衝,這個中年少婦才是陳衝。至於薑文,好像評論總是以硬漢的形象來概括,不過即使有了槍支和皮衣這些道具,總體上這個硬漢跟《紅高粱》裏的薑文比起來,立體感欠缺了太多。
這部電影一般都說有很多懸念,有些荒誕,有些無厘頭,除了中間的陳衝和黃秋生的戲份,其他部分總是讓我想起馮小剛的“黑色幽默”。過去我一直將薑文跟馮小剛模模糊糊的放在一起,現在看來是對的。到目前為止,沒看到他們導演的比較出色的電影。
好像人總是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認可被強奸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情節。比如,自己花費了幾個鍾頭,將《太陽照常升起》看了兩遍,如果說它不好總是有點不甘心。不過這部電影,除了陳衝的演技和久石讓的配樂,其他地方確實乏善可陳,不過我們沿著導演苦心孤詣的思路,幫導演分析下。
這部電影的時間段放在1976年的**末期和1958年**時期,並且1976年占據了四分之三的篇幅。這樣敏感的時間段,對於導演來說確實比較吃力。前幾天看見遇羅克的弟弟遇羅文在北京大興區調查的**大屠殺,再次被**的血腥所震撼。如果直麵這段曆史,恐怕要用猶太人直麵德國納粹大屠殺的勇氣,以及中國人直麵南京大屠殺的勇氣。可是作為民族內部的屠殺,恐怕要比直麵民族之間的矛盾更加艱難。
**我們一般認為是十年,可是將時間完全鎖定在這十年,許多問題是無法解釋得通的。即使在這十年裏,也是紛繁複雜,有幾種勢力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四人幫等,他們在當時的起伏代表著整個社會波動。有外國人評論中國的當前政治說:這個舞台的幕布隻拉起了一半,我們隻看見一雙雙腳在走動,卻看不到角色的麵部。我們現在看當時的**政治,可以反過來說:這個舞台的被一堵牆遮掩著,我們隻看見一個個巨人的麵部,卻看不到牆內眾生肢體所發生的事情。
性在這部電影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現在看那個時代,一般會用愚昧落後等詞眼來概括,總是忽略那個時代的“時尚潮流”。這個現象即使在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比如,我們現在總是看到黨媒報道領導人很忙,仿佛沒有什麼休閑娛樂,老是一張臉孔,一個表情。我們不妨簡單的說這是愚民政策,不僅僅愚弄老百姓,也在愚弄自己。
在《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裏,最能代表權威政治的形象的,莫過於那個審判黃秋生的吳主任。他在辦公室大唱革命歌曲,然後又自欺欺人的為自己的組織洗脫清白。黃秋生作為一個人文學者,扮演的非常到位,他隨著薑文去吳主任辦公室時,一路上嘴裏不停地念叨“陌生,陌生……”這讓我想起了現在的權威政治,我直到現在去衙門辦事,都還是很怯,無論是學校的行政部門,還是社會上的政府部門,那裏確實是個“陌生”社群。
黃秋生扮演的是一個老師,陳衝扮演的是一個校醫。這段故事發生在高校,確實很驚豔。而薑文和吳主任又是什麼“成份”呢?吳主任這樣的權威很顯然不會是一般的知識分子,**時期高校已經被工農兵所占領,吳主任很大概算是一個黨校畢業生,薑文按照後來的前麵和後麵的情節分析,他後來是一個石油技術員,並且早期在南洋混,而到了鄉下又隻能帶領野孩子學習打獵,從他老練的世故看起來,像是一個“紅頂商人”。
有人說,現在中國隻有一所大學,就是黨校,其他大學都是分校。這種局麵是一脈相承的。建國初期的學術泰鬥陳寅恪的介紹裏有這麼一段:
從陳寅恪在1920年代倡導,為人治學當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53年已決定其為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對科學院的答複》裏,提出就任所長的兩個條件。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並說:“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當局,劉公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和我有同樣看法,應從我之說。否則,就談不到學術研究。”遂不能就任。
我們在這裏不妨將陳寅恪跟黃秋生相對應,將郭沫若跟薑文相對應。郭沫若在建國後順風順水,當上了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這個人後來一直廣受詬病,大概就是他的政治投機問題。不過研究這個人對於研究從民國到共國的知識分子心路曆程很有意義。將薑文所扮演的角色跟郭沫若進行對比,可以看到這兩個人早期都是比較淪落的非主流知識分子,有點無政府主義。
提起南洋知識分子,記得在杜維明的一本書裏提到過五四運動和巴金等對南洋知識分子的影響,影響還是蠻大的。這樣的思潮就可以解釋薑文和孔維在南洋的浪漫之旅。隻是這樣影響是否跟印尼屠殺華人事件有關,無法深究,但是這種思潮一定上有利了中國的革命輸出,這在那個年代是比較流行的,比如出名的高棉紅色政權。那個年代的革命輸出對後來華人在南洋的負麵影響比較大,這個問題有人提起過。
按照“常規美學”,陳衝和孔維是很時尚的人,不過在那個時代孔維這樣的小資是要被奚落的。裏麵房祖名領了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很傾慕孔維的時尚打扮。這個情節讓我想起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裏鞏俐跟那個鄉下小女孩的對話。按照有人的考證,這個小女孩在原著裏就是房祖名的老婆,是公安局幹部的女兒,她跟房祖名的婚姻是一起“政治婚姻”,房祖名通過她當上了隊長。基本上小女孩和房祖名都是紅二代或紅三代,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房祖名的老爸由於缺乏組織紀律性而家族淪落,算是“沒落貴族”,小女孩算是“新興貴族”,讀後感《《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這樣也就印證了**之中和之前,幾種紅色勢力的更迭。
陳衝貌似對這部電影也不怎麼感冒,有評論說她參加一個節目說:這部電影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房祖名跟孔維的床戲。讓大家很尷尬。不過她的這句話也提示我們這部戲的很多細節過於荒誕和誇張。比如她本身的戲份雖然淋漓盡致,但放在那個年代有點荒誕,當然這也可能是導演本身的創作初衷。
記得看一份**當權時期的資料,他們在一個地方建立兵工廠,在短時期內拉練出一個演出隊,到全國各地演出,老百姓們看著舞台上白皙的美腿,口水直流。這件事本身的政治意義已經退出曆史舞台,但是這個事情反映出當時文藝演出的政治寓意。在《太陽照常升起》裏,有評論就指出在大學裏放的紅色電影《紅色娘子軍》,就是一種對革命的意淫。大家看這部電影,看的不是情節,看的就是那些美女。這種情形在現代的紅歌運動中又何嚐不是。記得重慶紀念江姐,拉練出一隊青春少女扮演江姐,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見這些青春少女第一印象是想把他們給上了?
也許薑文太想揭露**,可又是無從說起,就像電影裏本身的性愛之事一樣,所以就用風月之事來表征這種曆史情懷。
黃秋生的自殺是這部電影裏的一個謎團。也有人說是薑文跟陳衝的合謀。不過我傾向於自殺。首先,黃秋生扮演的人文知識分子很到位,很自然,她在那個學校裏是一個萬人迷。說到黃秋生在那個圈子裏的生活,讓我想起了遲誌強。遲誌強跟陳衝本人、劉曉慶是一個時代的人,曾經他們都在國內一起獲得過最高電影獎項。可以說他們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影帝、影後。而遲誌強的命運最淒慘,以流氓罪被判刑。按照遲誌強的自我介紹,跟他“耍流氓”的就是高幹家庭的女子。遲誌強的下場跟黃秋生扮演的角色的經曆很有可比之處。陳衝扮演的角色的家庭背景在這裏雖然無從考證,但從她我們模模糊糊可以看到跟遲誌強苟合的女主角的身影。不過跟遲誌強比起來,黃秋生是一個知識分子,腦子裏的漩渦要比遲誌強多,而遲誌強也有了黃秋生等一代人的經驗,所以遲誌強後來還是能夠崛起。
《太陽照常升起》裏的“影子男主角”周韻的老公,一直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我們研究下他的身份。他是紅二代,身份是軍人。曾經以“最可愛的人”的人的身份作巡回報告,跟現在湧現出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一樣。對於其是否對周韻婚姻愛情忠誠,我們無從定論。周韻生下房祖名是在1958年,這個時期中蘇已經交惡,而就在這個時期自己老公跟蘇聯女孩子戀愛,最後算是殉情。這個情節讓我想起了《傅雷家書》裏傅聰的愛情。那個時期跨國婚姻都是充滿了政治意蘊,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這位紅二代的遺物裏有一本殘破的蘇聯小說《怎麼辦?》。這個又點出了那個時代的文化背景。**之中我們國家的意識形態已經淡化了蘇聯的影響,蘇聯對我們的影響在中蘇交惡之前,大概就是**之前的1950年代。1950年代的青年還是將蘇聯文化作為積極向上的東西在學習,可是中蘇交惡之後,我們連蘇聯這位盟友也失去了。這個時期我們國家的朋友主要是南洋一帶,也就是我們上麵說的革命輸出的地區。那麼我們的文化傾向是什麼呢?**可以說明我們的指導思想已經進入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我們拋卻技術層麵的知識,在意識形態方麵,蘇聯那一套不能學了,歐美的更是禁區,而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是一直在持續。我原來以為在建國後,中國的孔孟之道就被遺棄了,後來聽我的一個朋友說,他老爸在學校時候學的這方麵還是不少的。這也說明後來**之後批林批孔運動的必然性,這個時候,我們就隻剩下了一個思想源泉——**思想。
在這部電影裏,有兩起婚外情,一個是周韻的老公紅二代,一個是薑文這個政治投機者。他們的婚外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對於夫妻兩地長期分居這樣的事情,過去我是無法想象的。後來一個同事說,他的爸媽都是幹部,長期兩地分居,後來離了婚,自己被奶奶帶大,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有人曾經研究中國社會政治變動對中國婚姻的影響,可是這種影響在一般基層老百姓身上好像並不怎麼大。
房祖名的角色有點像我的那位同事,在生下他們之後,由於朝廷調遣,幹部便“走馬蘭台類轉蓬”。不過在《太陽照常升起》裏,作者盡量想淡化政治顏色,我們很少看到直接的政治介入。雖然沒有冠冕堂皇的政治介入,不過從農村基層的房祖名這位小隊長身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深刻的政治烙痕。從1958年出生到1976年,房祖名已經18歲了。這個時期他還在學習算數和識字,後來終於提拔為會計和隊長。如果他生活到現在的話是53歲。而就是這樣一個剛剛懂得算術和識字的18歲小青年,成為當地的千夫長、萬夫長,像薑文夫婦這樣的下放知青幹部都要讓他三分。
說起知青,這是一個比較心酸的話題。那天看秦暉的知青歲月,他說到了這麼一句話:歌頌知青歲月的都是混得好的人。這個社會確實是這樣,很多弱勢群體不光沒有呼喊的媒介,連呼喊的力氣都沒有,隻剩下自怨自艾的歎息。
高幹家庭的文化氛圍跟平民家庭的文化氛圍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我們現在經常會在舊書攤上看到一些“內部發行”的簡裝書,五花八門,國外流行的文化都會通過這些書“內部發行”到一定階層的幹部手上。而就是這樣的內部發行,成就了**中一些知識青年的地下讀書運動。這種情形的形成跟1980年代的政治運動不無關係。1980年那幫人倡導的基本上就是前期內部發行的西方古典名著。喜歡泡圖書館的大學生一定有這種體會:當你走進了塵封的圖書館,才發現之前接觸的中小學思想教育的東西太幹癟了。
我們從服裝看《太陽照常升起》反應的當時的幾種民俗:幹部穿的是中山裝,小資穿的是洋裝,“追星族”小女孩穿的是苦難革命青年的衣裳,而那位草根母親的繡花鞋是草根的時尚。這種情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問題與主義之爭”。當時除了“主義”的革命運動,還有解決“問題”的社會改良踐行。革命的勢力就是我們教科書上介紹過的,而改良的踐行這塊就有晏陽初、梁漱溟等參與,還有胡適的輿論呐喊。這讓我想起來牛仔裝的流行。牛仔裝一般都認為是美國西部牛仔穿起來的,這個問題不大,隻是我們容易忽略牛仔背後的草根精神。當時美國的西進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可以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來形容,所以就有“破破爛爛”的牛仔裝。並且這種實用的審美觀貌似受到了普遍承認。
另外一個地方“天鵝絨”。這部片子的原著名字就是“天鵝絨”。剛開始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天鵝絨,後來房祖名拿出來那張錦旗,才知道原來錦旗的材質就是天鵝絨。並且我們可以看到,薑文為了拿到一張天鵝絨布料,跑到北京找崔健也沒有拿到,可見當時天鵝絨布料真是奇貨可居。我不知道現在的錦旗布料是否還是那樣金貴,隻是在體製內還經常用錦旗來作秀。大概就像當年拿破侖讓下屬用金銀杯子,而自己用鋁杯子一樣吧。這種敗風惡俗形成的另一個災難就是上行下效,在我們村子裏一些野醫生就自己買一些錦旗,掛在診室裏展覽。這個在《千裏走單騎》裏還可以看到。隻是現在好像又不流行了。我記得我們村子裏的騙子還模仿人民大會堂的表彰儀式,自己搞一個山寨表彰會放在電視上忽悠人。這樣的情形在現在的很多官方和民間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就像那個中非希望工程。隻不過這個忽悠勁兒更大了,把聯合國都綁架了。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兒子吐吐的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有趣的繪本《子兒吐吐》,裏麵的胖臉豬站在那裏總是第一個被認出來的,而且它吃東西總是又快又多。吃西瓜子兒都不吐出來,別人說它吧,它還說吃掉瓜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過了一會大家的緊張了起來,它們說胖臉吃了子那會怎樣呢?頭上會長樹嗎?胖臉想自己頭上長樹也行,那樣的話可以結好多果子,把果子可以分給小夥伴們吃,心裏還挺高興的。結果胖臉去了廁所發現子兒都在便便裏。
故事讀完後,我想要是吃了子兒真能長出樹的話我也吃點子兒,讓自己的頭上也長出樹,結好多的果子,那該多好啊!
寫讀後感,請問題目怎麼定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觸
2.翻開書,...幾個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知青歲月讀後感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