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的三個層次是什麼
(1)孔子提出“仁”,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此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
具體來說,孔子強調的“仁”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
“仁者愛人”、“克己複禮為仁”是孔子給“仁”下的兩個最重要的定義.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社會人際關係.
(2)評價:①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有進步性;②仁即愛人,體現了一種人道主義的精神、和諧的人際關係;③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
孔子的"仁"有哪些內涵?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克己複禮,仁在其中”,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到;連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說能做到, 隻敢說自己好學,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與“仁”的學說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征都可以從孔子那裏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征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麵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隻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隻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係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係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係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恒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隻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係,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為,“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誌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係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麵的理想人格修養體係。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孔子思想主張中的“仁”是什麼意思?
“仁”就是愛。孔子的“仁”是有等級的。
因為,孔子認為,愛是有差別的。愛父母兄弟會比愛陌生人要多一些。愛君,更比愛父母兄弟要多。所以才有了,三綱。
孔子說的仁是什麼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克己複禮,仁在其中”,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到;連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說能做到, 隻敢說自己好學,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與“仁”的學說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征都可以從孔子那裏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征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麵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隻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隻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係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係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係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恒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隻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係,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為,“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誌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係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麵的理想人格修養體係。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孔子的“仁”和“德”分別是指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於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製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係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裏小國,隻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裏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製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隻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係,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並倡富民思想,強調先富後教,使民從善,然後政權得以穩固.孟子說:“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儒家認為,民生是治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有恒產才有恒心,滿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國家才能穩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從重視民生出發,倡富民思想.儒家經典《周禮》提出“保息養民”的六項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體現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孔子還把富民與利民、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利益聯係起來.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利民、富民、保民、愛民,體察和順應民心的向背,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還設想,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百姓還有不仁的嗎?他說:“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暴亂,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
孔子的仁
孔子學說中的《論語》中講到仁義的"仁"字,這個"仁"字在孔子的《論語》中有109處。如"樊遲問仁"、"仁者愛人"、"克己複禮為仁"。許慎著《說文解字》認為 "仁,親也,從人從二"。但是過去我們對"仁"字的理解,從許慎的《說文解字》就理解錯了。他認為"仁"字是"從人從二",是兩人行,互相關愛,兩個人的話。實際上這個"仁"字,它不是一個這個"從人從二"的字,它是個"從人從上",它是個會意字。在古代“二”就是一個"上"字。所以演變為"從人從上",是上等人。所以這個"仁者愛人"這個思想,在孔子來講,它是有一個社會背景的。在孔子生活的這個年代,是春秋戰國,春秋時代向戰國時代轉化的時代,也是個社會大轉型,大變型時候的變革,整個社會上是吊國伐民,戰爭不斷,所以孔子提出"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就是上等社會的統治階級要愛下等社會的民眾,這是個非常明確的概念。因為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它是一個貴族時代,它是個階級社會,他一定是講統治階級仁者愛人。所以"仁"這個本義的話,它指的是上等社會的統治階級,在統治階級裏邊的精華們,統治者裏麵的精華叫君子。實際"仁者愛人"的前麵這個"仁",指上等人的意思,是指貴族的意思。 因為理解了"仁"這個字之後,重新來看這本《論語》,孔子思想中他有幾個立足點,我們認為有立足點。他主要在社會倫理政治,我們後來作為社會政治倫理學的原點呢,我們去找。但是我覺得第一,孔子這個作為思想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是我們今天仍然繼續吸取的。第一,他叫有教無類思想,就是所有人都可以進行教化,第二個孔子思想,我們就是說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就是我們社會一定是有職有權的人對社會下層的民眾要更多的關愛一些。
孔子思想主張中的“仁”是什麼意思
孔子把仁視為最高品德,並以此為據形成了“仁政”理想政治。關於仁的內涵,孔子認為主要有兩層,一是克己複禮;二是仁者愛人。對內克己,對外愛人,最終在思想和行為上符合禮的要求,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仁是一種美德,可以把人培養成謙謙君子,但也容易使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說的基礎上進行了發揮,並將之應用於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的主要內容有四項。其一,製民以恒產。其二,賦稅徭役有定製。其三,輕刑罰。其四,保護工商業。
孔子“仁”是什麼?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製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的仁是什麼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係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製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製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製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仁有什麼特點?如何才能實現仁
孔子的仁禮相成思想及人性觀
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仁和禮各自的地位和價值及其相互關係,一直是眾所注目的重要問題。或雲仁重於禮,或雲禮重於仁,眾說紛紛,莫衷一是。事實上,仁固然是孔子的發現,但仁的發現原本是對禮的意蘊深入開掘的結果,而禮的價值也正由仁的發現而重新確立。仁是禮的內在根據,仁心外化而成禮,依禮而行而成仁,這兩個方麵相輔相成,恰成一辯證的統一關係,而其前提則是:仁作為一個德性範疇乃是一個動態的存在,即仁由根之於心的潛在的德性,到經過禮的規範而實現為完美的人格,其間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仁之作為潛在的德性和禮之作為外在的規範,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價值。仁不發於心,則禮便成為毫無意義的虛文;而失去禮的規範,則仁流為自然性情,雖不失為直,但卻難免於野,甚至難免為亂。由仁之作為動態的範疇這一特點,我們又不妨推斷:人性美善而又非純美純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獨特的人性觀。
關鍵詞:孔子 仁禮相成 動態 人性觀
孔子的學說,當時深得其心的弟子顏淵已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歎(《論語·子罕》以下引《論語》隻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對孔子學說的理解也已有差異。孔子卒後,關於孔子學說的真諦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千多年來,解釋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棟,但孔子的思想卻不僅沒有因此而變得清晰明朗起來,相反,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加難以把握了。不過,在眾多不同的解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為大家所一致認同的東西,這就是仁和禮。盡管人們對仁和禮各自的內涵及相互關係仍有不同意見,但幾乎無人否認,仁和禮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綱領性意義的兩個概念。
一、仁的發現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仁的觀念在孔子之前已經產生。據學者們研究,仁字和仁的觀念皆淵源於古東夷文化,後來進入“中國”,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觀念。春秋時,仁往往與忠、義、信、敏、孝、愛等並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隻有到了孔子這裏,仁才被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並被賦予新的豐富的內涵。(1)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衰道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為“自諸候出”,再降則“政在大夫”,三降則“陪臣執國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完全亂了套。但是,在這崩潰和混亂的局麵中,禮樂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一方麵,有識之士鑒於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麵,竭力強調以禮治國的重要性,認為禮是“國之基”,“人之幹”,“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左傳》昭公五年);“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識之士的倡導下,一股頗具規模的禮治思潮蔚然興起。另一方麵,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為了鞏固其已經獲得的地位權力,滿足其高高在上的虛榮心,也需要用禮樂來文飾自己。他們除了自己親自學習禮樂知識外,還重用一些懂得禮樂知識的人。掌握一定的禮樂文化知識成為當時一般士人入仕為官的一條捷徑。如此一來,學習和研究禮樂文化竟成為一時的社會熱門(關於春秋時期禮治思潮的興起和學禮之風的盛行,吳龍輝博士有較詳細的論述(2)。孔子生逢春秋末世,自然受這種風氣的影響。據說他小時候做遊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禮儀演習,大概就與這種風氣的影響有關。長大以後,孔子憑著“好學不厭”的精神,敏求善思,終於成為一位名聞當時的禮樂文化大師。他設壇收徒,不僅很多普通人來向他學習,而且一些貴族人物也經常來向他學習,請教各種禮樂知識。
孔子十分重視禮,認為對一般人來說,“不學禮,無以立”(《季氏》);對統治者來說,“上好禮,則民易使”(《憲問》),“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張“克己複禮”,要求人們“非禮勿視,非禮無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但孔子對於禮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曾說:
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陽貨》)
孔子的意思是說,禮樂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和節奏,而是有著更為本質的內涵。那 麼,這個更本質的內涵是什麼呢?《論語·陽貨》中的一段記載,給我們提供了很珍貴的啟示: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從以上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喪這一禮製,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一種形式,實際上,它是兒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恰當的方式。一個真正熱愛和懷念父母的人,會自覺地遵守這一規定,否則便於心難安。這種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孔子稱之為仁。仁既是禮所由生的內在根據,也是人們自覺守禮的內在動力。隻有仁發於心,則行才能合於禮,仁心不動,禮就失去了根據,變成一堆毫無意義的虛文。既然是虛文,當然就可以隨意改動,也可以隨意廢棄了。宰我欲改三年喪製,孔子便斥之為“不仁”,原因即在於此。由此可見,所謂禮的本質內涵不是別的,正是仁。孔子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的確,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禮樂製度的本質內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質內涵,又如何能尊重其儀文形式呢?
毫無疑問,在孔子的心目中,仁顯然超越禮而具有先決性的意義和價值。《論語·八佾》如下一段記載,可以證明這一點: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馮友蘭解釋此段說:“子夏以‘繪事後素’而悟及‘禮後’,蓋人必有真性情,然後可以行禮,猶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後可施脂粉也。否則禮為虛偽形式,非惟不足貴,且亦可賤矣。”又說:“不仁之人,無真性情,雖行禮樂之文,適足增其虛偽耳。”(3)馮友蘭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後可以行禮”來釋“禮後”,可以說十分恰當獨到。所謂“真性情”,即是根之於心、流露於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見,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仁對於禮的優先性和決定性的地位,的確是無可懷疑的。
必須注意,孔子並沒有因為仁的發現而貶低或輕視禮在社會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規範價值,相反,恰恰是仁的發現為禮的合理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根據。禮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現,那麼隻要是人,如果他內心還有一點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滅這點真性情而淪為禽獸的話,那麼他就應該而且必須自覺地遵守禮的規範,否則,他就是“不仁”。這樣,本來是仁心外化的禮,最終卻反過來成為判別一個人仁還是不仁的標準。由此可見,仁雖然超越禮而對禮的生成和踐履具有先決性的意義和價值,但它並未取代禮在社會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價值。相反,當孔子把禮深深地植根於仁的基礎上之後,禮作為支配人類生活和行為的道德規範,其合理性、權威性、必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確認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屬於心性範疇的仁還為禮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礎。世道會變,但人之為人本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會變(如親情、友情、惻隱之情等等),與這些性情相適應的一些人類行為的基本規範也不會變。荀子說:“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荀子·天論》)董仲舒也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天人三策》,見《漢書·董仲舒傳》)這些話人們往往隻道其荒謬的一麵,而未見其合理的一麵。如果能從儒家心性論的角度去審視,則這些話未嚐沒有一定的邏輯必然性。換言之,禮的合理性、權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裏不是憑空確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礎。事實上,從本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發來論證傳統禮義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這是自孔子以至當代新儒家一脈相傳的家法。可以說,由孔子創立的儒家仁學,自始至終都擔負著為傳統禮義辯護的理論使命。
馮友蘭曾說:“孔子對於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製度,加以理論化,與以理論的根據。”(3)這話非常正確。而孔子所給與原有製度的“理論的根據”不是別的,正是仁。如果說,禮是孔子歸本三代、述古得來的話,那麼作為禮之根本的仁,則完全是孔子動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體貼出來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諸三代的禮樂製度,在三代禮樂秩序這一現實的根基崩解之後,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生長點”(1)。在這個“生長點”上,三代禮樂這顆數千年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種子,經孔子親手采擷、點播,又重新生根發芽。孔子之後,在曆代儒家不斷地澆灌和護理之下,這棵新芽曆經兩千多年的時空穿越,終於又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此,發現仁,並且把禮樂文化植根於仁的基礎上,這確實是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偉大的貢獻。借助於仁,中國傳統文化順利地實現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轉折;借助於仁,孔子之前數千年和孔子之後數千年的文化血脈得以溝通連接,而沒有中絕斷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二、仁、禮相成
在孔子的思想體係裏麵,仁和禮實在隻是一個硬幣的兩麵,彼此混然一體,而非毫不相幹、各自獨存。它們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如果說,仁是人之為人的本質規定的話,那麼禮便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實現其本質的唯一恰當的方式和途徑。孔孟都曾把禮比喻為出入房屋所必經的門戶。孔子說: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孟子說:
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孟子·萬章下》)
以禮為門,這個比喻形象而又恰切,準確地反映出禮在孔子和整個儒家思想體係中的地位和價值。一個人,除非自甘墮落做那見不得人的“穿窬”者(《陽貨》),否則,便不能出不由戶,也不能行不由禮。隻有經過禮這道門,人才能實現其人之為人的本質,或者說,隻有經過禮這道門,仁才能由內在的德性轉化為外在的德行。而隻有當仁由內在的德性轉化為外在的德行時,它才能成為一種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實際上就是引導人們將其潛在的德性經由禮的規範和約束,在實踐中實現為完美的人格。可以說,離開禮,別無其他“成仁”、“成人”的門路。《論語·憲問》篇載子路問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說:
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卡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可見,“文之以禮樂”是任何人“成人”的必由之路,少了這一步,即使擁有“知”、“不欲”、“勇”、“藝”等優秀素質,也不可謂之“成人”。孔子還說:
恭而無禮而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
看來,一旦失去禮的規範和約束,不僅“成人”無望,而且還會使一些原本可貴的品質走向它們的反麵,帶來種種弊端,甚至釀成大亂。特別是“勇”,孔子認為“君子道者三”,而“勇者不懼”居其一(《憲問》)。他還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可見,他主張有勇。但“勇而無禮則亂”,“君子有勇而無義則亂,小人有勇而無義則盜”(《陽貨》)所以,他又明確表示自己“惡勇而無禮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聞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聽了很高興,而孔子卻接著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孔子認為子路雖是一個難得的治國之才,但還不是一個仁者:“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不知其仁也。”(《公冶長》)孔子為什麼不以仁許由,原因或不止一條,但子路的“勇而無禮”,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孔子認為應“為國以禮”,而子路卻總是“其言不讓”。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孔子的仁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的三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