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名人寫的父愛的短文章比較短的
如果把母愛比作一枝盛開的百合花,處處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那麼父愛就是一株茉莉花,它在某個角落裏默默地吐著它那清新的芬芳!向來隻有讚頌母愛的偉大,可又有誰知道父愛的含蓄!父親這個字眼是那麼平凡,但這種愛又是多麼不平凡。
一株茉莉花也許沒有溢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遠會讓你感到清新,感到優雅。父愛就是這樣,猶如茉莉花一樣靜靜地開放。無論你在何方,父親的慈愛定會伴隨你。 還記得六年級的時候,課務繁重,再加上我做事情不夠利落,往往要到十點多才能完成作業。父親常常責備我不抓緊時間學習,而我早已習慣了這個學習速度,所
以對父親的責備充耳不聞。有一次因為時間太晚,我競在寫作業時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父親走到我房間,強行叫醒我,並批評道:“早就跟你說過這樣是不行的,你
老是不聽!”說罷,父親競給了我一個耳光,氣衝衝地走出我的房間,把門一摔。好大的聲音!我立即關了燈,躺在床上。心裏感到莫大的委屈:我的父親競然打
我,我有錯嗎?我隻不過想完成作業,就是我再怎麼拖拉,也不至於打我吧。一想到這些,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嘩嘩地落下來。我恨透父親了,甚至有
點敵視他。
第二天,我發現書桌上有一張字條,其文如下:孩子,我不是存心要打你的,隻是“恨鐵不成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做完作業還
有時間複習,而你做完作業都已經十點多了,你每天這樣學,身體怎麼受得了?爸爸多希望你抓緊時間學習,不要虛度光陰。——愛你的父親。我看到那張紙條上分
明有拭去的淚痕。我給父親回了一封信:爸爸,我不是存心氣您的。我答應您,我以後一定會抓緊時間學習,不讓您擔心。——愛你的女兒。我把信塞到父親衣服的
口袋裏,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父愛的偉大。
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雪雨也沉著堅定;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父愛是一道光輝,讓你的心靈即使瀕臨黑暗也能看到光明大道;父愛是一陣微風,讓你的思想即使沾上汙垢也能煥然一新。
讚美父親的文章
向父親致敬
爸爸
一生受盡勞累
您的信念隻有一個
為兒女謀幸福
正是在您的耕耘下
家庭和諧美滿
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也許
世上隻有媽媽好
沒有多少人在呼籲了
因為
不可否認地
爸爸對家庭的付出
並不比媽媽少
現實社會中
爸爸是家庭的經濟收入來源
他在默默地支撐著整個家
毫無怨言
在天下爸爸的心目中
沒有什麼
比依賴他的家更加重要
所以
作為父親
他注定了
要為家庭成員的安逸 幸福生活
一生操勞
多麼可敬而偉大的父親
世界上沒有一種愛
比父愛更無私
父親節到了
向我們的父親表達真摯的愛意吧 父親
朦朧時候
父親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頭
總能看的很遠、很遠
懂事時
父親
是一棵倔強的彎鬆
這才發現
我的分量是這樣重、這樣重
而現在
父親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詩
兒子默默的讀
淚輕輕的流 父親
蔚藍一片久遠的天
一片幽綠神秘的山
寧靜深沉的廣闊大地
生機勃勃的芸芸眾生
人與自然多麼和諧的契機
田中的埂是優美的五線譜
隨風飄舞的五穀是跳蕩的音符
九曲綿延的山路是這天地之弦
是父親們輕盈的步劃將它撥動
彈出的竟是生活的絕唱
汗水奔流在歲月開鑿的運河
激蕩著開拓的浪花
突起的青筋是力量築成的長城
愚公移山的精神從這裏延伸
月光滋潤著這寧靜的夜晚
房前流水帶走了所有的疲憊
我觸摸的了鼾聲中的祥和
還感覺了鏡中白發的光芒 又是父親節
又是父親節了
我的父親卻從來都不知道
就象他從來都不知道疲勞一樣
父親啊!
曾經 你錯過了多少我們共同的晚餐
你又多少次的從我夢境中悄然離去
憶起你那雙幹了一輩子農活的手
撫摩在我臉上的溫柔
你那結實的軀體
也曾多少次的因為我們而倒下去
父親啊!
我突然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黃土的氣味
不是的,是一股從你的體內散發出來的濃濃的男人的氣味
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淚水俘虜了
父親啊!
在我的血管裏流淌著你的血液
父親啊!
又是父親節了
你可收到了我的又一次的祝福現代詩:讚美父親的秋天
父親噢
是誰在秋天吹奏長簫
讓那成熟的玉米
發出了連綿的歡呼
你那糙厚的嘴唇
你那結繭的雙手啊
我看到它們撥弄起秋天的韻曲
成熟的旋律
讓這金秋聽得如醉如癡
而我的父親啊
這時候我看見你把醇美的秋天
喝得既香又甜
你酡紅著興奮的臉麵
走進了無邊的玉米地
父親噢
那些飽滿的玉米棒子
它們笑著跳著
狠狠捶擊你那健壯的四肢
捶擊你那山岩般隆起的胸脯
你那黝黑的皮膚
愉快地親撫著遍地的果實
嘴中發出“嗬嗬”的長嘯
你的衷情和激動
讓整個秋天的骨節格格作響
勤勞和力量的彙湧 沉醉地導演出樸拙的舞蹈
你跳躍著割倒一片幸福的時日
而我的父親噢
我曾更清楚地看到你揮灑淚雨
你那閃光的犁鏵
將你澀鹹的語言嵌進黑土地
你用你那遒勁的手指
抓起一把鬆散的泥土
它們和你的肉軀緊緊貼附
於是我的父親啊
我看見你立刻變成了一株
高大健壯的玉米樹
你那四通八達的根係
深深盤紮在遼東的沃土
你的每一片葉子
在陽光的微笑中蒼翠亮麗
而我的父親噢
你渾身放射出秋天的奇彩
你大群的兒孫們
已在你的枝葉間悄然成熟
你那酣醉的歌聲
你那力量的肌膚
它們驕傲地發表著富足和醇蜜
把遼東的兒女
喂養得飽滿結實
我們像那些碩大的玉米棒子
緊緊簇擁著你
在爽秋的頌歌中搖曳多姿
父親噢
秋......餘下全文>>
歌頌母愛和父愛的文章(各一篇)
幾經風霜和雨水的洗禮,歲月在臉上留下了幾許沉靜和淡然的神色,瘦削的身影由於整日的奔波忙碌而微駝……凝眸細視坐在我身旁的這個男人,卻驀地發現:父親老了。
印象中的父親,永遠都是冷若冰霜的臉,不多的言語句句充滿哲理,每每遇他,我總是敬而遠之。隻是今早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以往我對父親的看法。
臨近四月,離體育測試還有四周,可我的跑步成績距滿分線還差很遠,不免有些著急。父親便早起陪我去晨練。清晨的操場上似乎還殘留著冬日的氣息,父親在前麵帶頭,我緊隨其後。頗有些凜冽的風順著衣領灌進脖子,看看前麵的父親,他隻穿了一件薄薄的運動衣,潔白的運動鞋宛若霜雪般在跑道上飛舞著。兩圈過後,我有些體力不支,便向父親發出“求救”。“歇一會吧,我跑不動了!”“堅持住,路還有很長。”父親態度堅決地說。擦掉額上的汗水,隻得繼續向前跑去。這一圈似乎很漫長,我漸漸感覺頭腦開始發昏,步伐也不再由我所控製。隨著一滴汗水的落下,我癱倒了。此刻的我本以為父親會伸出溫暖的手拉我回家去,沒想到他卻一把拽起我繼續向前跑。一隻大手握住我的手腕,冰涼冰涼的。我哀求著,幾近哭腔地哀求著:停下吧,我受不了了!可那隻大手依然絲毫不放鬆,那一刻,我認為身前的這個人就是世界上最邪惡的魔鬼。
終於,我被硬生生的拽著跑完最後一圈。那僵硬的麵龐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我卻覺得它那麼陰森,那麼恐怖。我獨自走到綠茵場上,仰麵倒下,一言不發。那雙白鞋不知何時也來到了我的身邊。“四圈,四個星期,再累再苦不也就這麼過來了嗎?當你需要幫助時,我會拉你一把,但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要有信心。”聽到父親的話,我似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但仍舊沒有吱聲,隻是默默地望著天空。
父親從前的身體是很強健的,隻是這些年來,整日忙於應酬,每天回家到很晚,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見麵說的,也隻有那幾句冷冷的問候語。我總認為,是他給我的關懷太少,漸漸地,我們之間似乎產生了一層隔膜。直到我靜下心來仔細端詳父親的那一刻,我恍然明白了,其實父親才是最需要關愛的那個人!整日奔走於公務和冷若冰霜的家人中間,父親是多麼的孤單,多麼需要我的關愛。而我,卻褻瀆了父親的辛勞。看著父親的縷縷白發,我心中燃起了一股巨大的負罪感。
想到這裏,我立即起身,一把抱住父親,把頭深深地嵌在他的懷裏,任淚水在心中橫流。一縷晨光穿透層層雲朵照射下來,將兩個人緊緊包圍。那一刻,我讀懂了父愛。
父愛如山——讀《傅雷家書》有感
躊躇之間,用自己的拙筆寫下這篇讀後感,記錄下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現心靈的觸動。
——題記
猶記得,當老師規定要看時,我還是頗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書信嗎,誰不會寫?也因此,初看時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但是,當我慢慢能夠耐下心來仔細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顛覆了,那哪裏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書信,那字裏行間,都現出了濃濃的愛。當我翻閱那些信件時,眼前不由浮現出一個伏案寫作的身影。看,他在為孩子的成就而驕傲微笑;看,他在為孩子的受挫而滿含憂慮;看,他在為孩子的驕傲而不滿……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而他給我的最深印象卻是他對孩子們的嚴厲家教。我認為,傅雷首先是一個父親,其次才是一個學者。在那一封封信裏,不僅有他對孩子的叮嚀囑咐,也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他會時刻關注傅聰的鋼琴學習情況,會對他提出批評,也會對他誇獎鼓勵。鞭策傅聰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直至成為一個藝術大師。
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嚴厲的人,如果說父母總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那麼他無疑是那個唱白臉的。曾幾何時,我也曾因此怨恨過他,在那時的我看來,他簡直就是不近人情。當我取得優秀成績時,他並沒有如我所想般誇獎我,隻是淡淡的囑咐我要繼續努力;當我考試失利時,他也沒有安慰我,隻會皺著眉,嚴肅的與我探討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訴我父親會在暗地裏為我的成績開心,為我的失落擔憂,我恐怕會一直怨恨父親。而現在,我已然理解父親所做的一切。他並不是不愛我,隻是習慣把愛掩藏在厚厚的外殼下罷了。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親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們都會用嚴厲掩飾自己的溫情,將期盼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會被孩子記恨,也堅持自己的選擇。直到看見孩子踏上成功之峰。
父愛,並不如母愛般溫柔。如果說,母愛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愛,則深沉如磐石,於無言中堅定、執著的守望著我,給予我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書》給我的觸動遠不止這些,然而,我的拙筆卻隻能寫出它最淺薄的一些。我想,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不會忘記那些字句,不會忘記那樣的一個父親。或許我做不到傅聰那般成功,但卻可以盡自己所有的力量,讓父親不至於失望,讓他可以如傅雷一般能夠為自己的孩子驕傲。
在此,我忍不住說,《傅雷家書》,謝謝你,謝謝你讓我看到了那個,父親。更謝謝你讓我真正的理解了那份如山的父愛。
深深地父愛
人們常說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沒錯,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來,母親的愛是細膩得垂手可得,其實,你們知道嗎,父親的愛同樣偉大,隻是他的愛是深沉的,需要用心去體會才能體會得到,即使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裏,也可以感受到父愛的深度。
每天放學,爸爸總是會在家做好飯等著我回來,沒有一天斷過,每次我一進家門,便會聞到撲麵而來的飯菜香味,我明白是爸爸把飯做好了正等著我,每次我的心裏總是會想“做廚師的女兒可真幸福呀,每天都可以吃到這麼好吃的菜。
爸爸總是那麼的疼我,愛我,嗬護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站在沙發上晾衣服,一不小心腳底踩滑了,“砰”的一聲邊從沙發上摔了下來,我的手被扭了,當時,鑽心的疼痛感占滿我全身,使我不由自主的抽泣了起來,家裏就我一個人,而且沒有藥,我沒辦法隻好忍著左手上的疼痛來到床前用沒有受傷的右手給爸爸打電話,聽到消息的爸爸第一時間從外麵趕了回來,在藥房給我買了跌打損傷的藥膏回來,爸爸給我上完藥以後,便對著我吼道:“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呀,晾衣服也會摔傷,你怎麼這麼大意呀。”在別人聽來,這些話是多麼的有責備感呀,但在我聽來,這些話裏滿是關心,我哭著對爸爸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不會這麼大意了,不會再讓自己受傷了。”爸爸聽後,抬起頭注視著我,他的眼角有淚水,我知道爸爸是心疼我,才會那樣吼我,過了許久爸爸才開口說:“你先去休息吧,明天我去買點骨頭來燉湯給你喝,這樣會好的快一點。”一瞬間溫暖傳遍了我的身心。我由衷的感受到爸爸的愛是那麼的細膩,那麼的真摯。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但爸爸對我的愛一如既往。我思想有波動的時候,他是一名導師,循循善誘,為我撥開迷霧指明航向。爸爸就像一位天使守護著我,讓我想起一首歌《天使》,這首歌中有一段歌詞:“你就是我的天使,保護著我的天使,從此我再沒有憂傷……像孩子依賴著肩膀,像眼淚依賴著臉龐,你就i,給我依賴,給我力量;像詩人依賴著月亮,像海豚依賴海洋,你是天使,你是我最初最後的天堂……”對,沒錯,爸爸,你就是我依賴的肩膀,依賴的臉龐,依賴的月亮,依賴的海洋,隻要有你,就有我最美的天堂!
歌頌母愛和父愛的文章(各一篇)
母愛是原點情感。母愛如山!如山的偉大,如山的崇高,如山的厚重……理解了母親的愛,我們才能愛人愛己,才能讓愛迸發出光輝,照亮我們未來的路!下麵提供一組表現母愛的文章,以作為開展綜合閱讀活動資源。母愛無言張 順聽說過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裏,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的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裏地外的家的。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二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來探望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仁,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無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裏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多少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再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的人當中,他母親的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一次,同齡的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畢,他淚眼朦朧,半晌無語。母親的心葉傾城朋友告訴我:她的外婆老年癡呆了。外婆先是不認識外公,堅決不許這個"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隻好睡到客廳去。然後外婆有一天出了門就不見蹤跡,最後在派出所的幫助下家人才終於將她找回,原來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時代的家,怎麼也不肯承認現在的家跟她有任何關係。哄著騙著,好不容易說服外婆留下來,外婆卻又忘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外甥外甥女們,以為他們是一群野孩子,來搶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們,一手護住自己的飯碗:"走開走開,不許吃我的飯。"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幸虧外婆還認得一個人--朋友的母親,記得她是自己的女兒。每次看到她,臉上都會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黃昏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樓下,嘮叨著:"毛毛怎麼還不放學呢?"--連毛毛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家人吃準了外婆的這一點,以後她再要說回自己的家,就恫嚇她:"再鬧,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會立刻安靜下來。有一年國慶節,來了遠客,朋友的母親親自下廚烹製家宴,招待客人。飯桌上外婆又有了極為怪異的行動。每當一盤菜上桌,外婆都會警覺地向四麵窺探,鬼鬼祟祟地,仿佛是一個準備偷糖的小孩。終於判斷沒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挾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裏。賓主皆大驚失色,卻又彼此都裝著沒看見,隻有外婆自己,仿佛認定自己幹得非常巧妙隱秘,露出歡暢的笑容。那頓飯吃得……實在是有些艱難。上完最後--道菜,一直忙得腳不沾地的朋友的母親,才從廚房裏出來,一邊問客人"吃好了沒有",一邊隨手從盤子裏揀些剩菜吃。這時,外婆一下子彈了起來,-把抓住女兒的手,用力拽她,女兒莫名其妙,隻好跟著她起身。外婆一路把女兒拉到門口,警惕地用身子擋住眾人的視線,然後就在口袋裏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剛才藏在裏麵的菜捧了出來,往女兒手裏一塞:"毛毛,我特意給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兒雙手捧著那一堆各種各樣、混成一團、被擠壓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頭,看見母親的笑臉,她突然哭了。疾病切斷了外婆與世界的所有聯係,讓她遺忘了生命中的-一切關聯,一切親愛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斷的,是母女的血緣,她的靈魂已經在疾病的侵蝕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遠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顆母親的心。母親的情懷梁 毅 李國征我叫康忠琦,是三冶電裝公司電控廠的卷線工,今年47歲。1979年11月的一天,我的8歲的兒子褚暉在參加期末考試時,感覺左耳聽力不好。我帶他去找醫生。由於醫生極端的不負責任,給我兒子留下了終生痛苦,--一起醫療事故,導致孩子雙耳全聾。我背著年幼的孩子,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大小醫院,找了許多專家教授,孩子的病卻毫無好轉。在上海,絕望之中,我曾經懇求醫生把我的聽覺神經移植到孩子身上。醫生說:"你愛孩子的心情我們理解,但如果手術出了故障,豈不誤了你們娘倆?……" 年僅10歲的孩子,從此進入了無聲的世界。從上海治病回來,小褚暉的吐字就不太清晰了。俗話說,"十聾九啞",聽力的消失,使他的語言能力受到嚴重破壞。我接受別人的勸告,準備送他去聾啞學校。那天早上,當我帶著他走到聾啞學校大門外時,他突然哭起來說:"媽媽,我不進聾啞學校,我會把語言忘了的。將來耳朵好了,不會說話可怎麼辦呢?"孩子的乞求使我的心一陣顫抖,一陣酸楚,我一把拉起他的手,離開了那裏。回到原來的學校後,他耳聾聽不到老師的聲音,隻能靠看課本。為了不使他喪失語言能力,我千方百計教他看我的口型,一句一句地教,他不懂的地方,就用筆寫。可我隻上過7年學,初一的課程還可以輔導,到了初二困難就多了。我隻得一邊學習,一邊輔導他。我逐漸領悟到,人的一生,很可能遇到各種不幸的事。作為母親,無論怎樣悲傷,也一定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我決心以一個母親的耐力,點燃他心中希望的火花。然而,1984年,孩子終因疾病影響進入高中考試中落榜了。這是我預料中的事,但孩子卻非常痛苦。為了鼓起他的勇氣,我找出一位醫學教授送的《海倫·凱勒》這本書。我對孩子說:"海倫雙眼、雙耳和嘴都不好使。你要比她強得多。海倫有安妮老師,媽媽就是你的老師。你相信媽媽,一定要把你培養成大學生。"孩子一頭撲進我的懷裏,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從此,我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崎嶇的羊腸小道。一天晚上,我的姑姑、姑父拿著一張報紙來到我家。一進門,姑父就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遼寧文學院中文係招函授生了。"我和孩子一商量,第二天就報了名。1985年1月,文學院開學了。每星期日全天麵授。可孩子聽不見老師的聲音,看不清老師的口型。怎麼辦?左思右想,苦無良策。驀地,一個近於荒誕的念頭湧上腦際:我去替他聽課。從此,我拿著兒子的聽課證,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跨人了這所大學校門。剛開始時,總有人間我:"你這麼大歲數,怎麼還念書呢?"我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願意說是替兒子念書,更不願意說我兒子是個聾子。一位母親的想法,是很難用幾句話講清楚的。當時,函授站設在鞍山商業中專,往返要走20多裏的路。兩年半來,不論炎熱的夏天,還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我從來沒有缺過一次課。聽課時,我總是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就連老師講個笑話補充課文,也要盡可能地記下來,回家講給孩子聽。我想盡辦法,把孩子的思維帶人課堂,我的文化功底差,剛接觸高校教材感到難極了。尤其是古代漢語,聽得我頭昏腦脹,理不清頭緒。可我要是學不會,怎麼教孩子呢? 每次下課,我總是跟著老師問這問那。中午,別的學生吃飯去了,課堂裏隻剩下我一個人,一邊啃幹麵包,一邊補記老師講的問題。我最心疼的不是錢,是時間。時間,對我這個奔50歲的人來說,是多麼寶貴啊! 我所在的班組,實行計件工資製。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下班回家,還要做飯,洗衣服。晚飯過後,多想早點上床歇歇乏,看看電視。可是不行啊!每晚8點開始,是我們娘倆學習的時間,任何事情都不能侵占。家裏的桌上、床上擺滿了《辭海》、《說文解字》等工具書。有的書字太小,我隻好借助放大鏡和老花鏡。每天娘倆要學到半夜。1985年冬的一個星期天,下起鵝毛大雪,風卷著雪花撲打在窗上,發出一陣陣"沙沙"聲。我患了重感冒,渾身又酸又疼,難受極了。然而,看見孩子為我準備好的書包和那期待的目光,我硬挺著爬起來,拖著沉重的身子向學校走去。晚上回來,孩子早就在路邊等著我了。娘倆一見麵,他抱著我直打轉。刹那間,我渾身的酸痛消失得一幹二淨。其中的樂趣,別人是很難體會到的。還有一次,孩子他爸出差了。我去上課時,把鑰匙忘在家裏。晚上,我冒著大風雪,推著自行車一步步地從學校回來。怎麼敲門也無濟於事。我又冷、又餓、又累,坐在外麵的石頭上,望著樓上窗口的燈光,各種複雜的感情一齊湧上心頭。直到孩子感覺不對,從窗戶往下張望時,才發現了精疲力盡的媽媽。進了屋,他含著淚珠,為我焐手。此情此景,使我忘記了一切疲勞。也許,天底下隻有做母親的能從那難言的苦澀中品嚐出無盡的甘甜來。對我們娘倆來說,學習就象爬山,每走一步都是艱難的。有一次,我教他詩詞格律,"平平仄仄"怎麼也講不清楚。用嘴講,有的口型看不準;用筆寫,有的意思又表達不明白。孩子不耐煩了,幹脆把書推到一邊說:"這麼難,我不學了。要是我耳朵不聾,何必費這麼大的勁兒……"聽了這話,我心裏很難過,淚水象斷了線的珠子似地奪眶而出。孩子一見嚇壞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媽媽,媽媽,我錯了,我不惹你生氣了,我一定好好學……"我擦去眼淚,把他緊緊地摟在懷裏。1985年6月,文學院舉行第一次考試。那天,我把孩子送進考場,對監考老師說:"這個孩子聽力不好,有什麼事,麻煩您用筆寫給他。"然後,我拉住孩子的手,鼓勵說:"祝我兒成功!"他點了點頭說:"媽媽放心!"考試結果,褚暉的古代漢語和文藝理論分別獲得91分和94分,在同學中名列前茅,受到院長的表揚。1986年年底,褚暉一下子參加了4科考試。12月8日,考試發榜了。我懷著緊張而又期待的心情,匆匆忙忙趕到學校看榜。當我看到孩子4科全部合格時,樂得差點蹦起來,騎上車子,拚命往家跑。剛一進屋,他就撲過來抱住我。我們娘倆高興地轉啊,轉啊,直到累得倒在床上。那天,我和孩子都哭了。1987年6月28日,孩子通過了最後一門功課,幾年的艱辛和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為了打好基礎,他還參加了自學考試,已經獲得了9科結業證書。並自學了書法、繪畫、篆刻、盆景藝術等。我知道,對孩子一生來說,這還僅僅是開始。他要走的路還長。但無論怎樣,我都要同他一起走下去,我要親眼看著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即使我閉上了雙眼,心裏也是無愧的。母親的手莊因在異鄉做夢,幾乎夢夢是真。去秋匆匆返台,回來後,景物在夢中便依稀了,故交,新友、親戚們也相繼漸隱,獨留下母親一人,硬大盤固,偉為泰山,將夢境充沛了。那夜,我夢見母親。母親立於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裏人家、炊煙、遠山和大江,仰望與原野同樣遼闊的天極。碧海青空中,有一隻風箏如鯨,載浮載沉。母親手中緊握住那線繞於,線繞子纏繞的是她白發絲絲啊。頃刻,大風起兮,炊煙散逝,落日沒地,古道隱跡,遠山墜入蒼茫,而江聲也淹過了母親的話語……母親的形象漸退了;我的視線焦定在她那--雙手,那一雙巨手,竟蓋住了我淚眼所能見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這世界之門;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頂處的燭火,使我的世界無需太陽的光與熱。母親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強烈印象中,是對我施以懲罰的手。孩童挨大人罵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任何挨母親打的片段來;連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沒有了雖如此,母親的懲戒更甚於打,她有揪擰的獨門絕招。我說絕招,是她揪擰同時進行--揪起而痛擰之。揪或擰,許是中國母親對男孩子們慣用的戒法,除了後娘對"嫡出"的"小賤人"尚有"無可奉告"的狠毒家法外,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龍的心理壓力驅使下,總會情急而出此的。我的母親也正如天底下數億個母親一樣,對我是"愛之深,責之切"的。特別是小時候,國有難,民遭劫,背井離鄉,使得母親對她孩子們律之更嚴,愛之益切,責之越苛。母親之對我,雖未若嶽母之對武穆,但是,在大敵當前的大動亂時代,大勇大義之前,使母親與任何一位大後方逃難的中國母親一樣,對子女們的情與愛,可向上彰鑒千秋日月。在貴州安順,有一年,家中來了遠客,母親多備了數樣菜,這對孩子們來說,可是千載難逢"打牙祭"的大好機會了。我因貪嘴,較往常多盛了半碗飯,可是,扒了兩口,卻說什麼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縮地睇著母親。她的臉色平靜而肅然,朝我說:"吃完,不許剩下。"我搖頭示意,母親的臉色轉成失望懊忿,但仍隻淡淡地說:"那麼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擺好。"在大人終席前,我不時偷望著母親,她的臉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裏,客人辭去,母親控製不了久壓的情緒,一把拽我過去,沒頭臉地按我在床上,反丁兩臂,上下全身揪擰,而且不住說:"為什麼明明吃不下了還盛?有得飽吃多麼不易,你知道街上還有要飯的孩子嗎?"揪擰止後,我看見母親別過頭去,坐在床沿氣結飲泣。從此以後,我的飯碗內沒有再剩過飯。當然,母親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貼細膩的一麵。那時,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褲襪都由母親來洗。一個大木盆,倒進一壺熱水後,再放人大約三洗臉盆的冷水,一塊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塊重堿黃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F翻搓起來了。安順當時尚無自來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來用,無井的便需買水。終日市上沿街都有擔了兩木桶水(水麵覆以荷葉)的賣水的人。我們就屬於要買水的異鄉客。寒凍日子,母親在簷下廊前洗衣,她總是漲紅了臉,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紙窗內窺望,每洗之前,母親總將無名指上那枚結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掛妥在廊下時,她的手指已泡凍得紅腫了。待我們長大後,才知道母親在婚後數年裏,曾過著頗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帶領。可是,母親那雙纖纖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禮,曆經風霜,竟脫胎換骨,變得厚實而剛強,足以應付任何苦難了。也同樣是那雙結滿厚硬的繭手,在微弱昏黃的油盞燈下,毫不放鬆地,督導著我們兄弟的課業。粗糙易破的草紙書,一本本,一頁頁,在她指間如日曆般翻過去。我在小學三年級那年,終因功課太差而留級了。我記得把成績單交給母親時,沒有勇氣看她的臉,低下頭看見母親拿著那張"曆史實錄"的手,顫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厲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雙手,卻輕輕覆壓在我頭上,我聽見母親平和地說:"沒關係,明年多用點功就好了。"我記不得究竟站著多久,但我永遠記得那雙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冬夜,爐火漸盡,屋內的空氣更其蕭寒,待我們上床入睡後,母親坐在火旁,借著昏燈,開始為我們衣襪縫補。有時她用錐子錐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將麻繩穿過針孔,一針一針的勒緊,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製好,穿在我們腳上時,所換得的欣快的透支罷! 然則,就在那樣的歲月中,母親仍不乏經常興致高漲的時候。每到此際,她會主動地取出自北平帶出來的那管玉屏蕭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親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衝夜奔"、"遊園驚夢"和"春江花月夜"。那雙手,如此輕盈跳躍在每個音階上,卻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去夏返台時,注意到母親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紋,也微有顫抖,那枚結婚戒指竟顯得稍許鬆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隻留下母親和我,我去廚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給她。當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時,第一次那樣貼近看清了那雙手,我卻不敢輕易去觸撫。霎時間那雙手變得碩大無比,大得使我為將於三日後離台遠航八千裏路雲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母親的手,從未塗過蔻丹,也未加過任何化妝晶的潤飾。唯其如此,那是一雙至大完美的手。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隻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隻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隻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麵,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隻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1925年10月在北京。(原載1925年11月22日《文學周報》第200期)
關於父愛母愛的文章
父親在我心目中的一貫印象都是嚴肅的,甚至是不苟言笑的。給我關心的總是母親,父親總讓我覺得是個局外人。
五年級開學第一天,我照常起來吃早餐,端起碗,覺得手中沉了許多,像是幻覺,有覺得這麼實在。把粥喝到碗底,才發現碗中多了兩個煮蛋。雪白的蛋白泛著米湯的光澤,黃燦燦的蛋黃像剛收割麥杆的顏色。我覺得心裏一陣難受,自己誤會了父親。一會,父親來了,我輕聲問道:“雞蛋是……”“哦,是你媽讓我放的。你學習辛苦了,應該多吃點。”父親趕忙回答。我心底幾乎要泛濫的愧疚又立刻收了回來,到底還是母親關心我,連這麼細的地方也關照到了。於是,我繼續心安理得地疏遠父親。
過了許許多多日子,一天晚上我第一次感謝母親,我支吾著說:“謝謝,您給我煮雞蛋……”“我給你煮的雞蛋?不不。”母親不禁笑了,“是你爸,他這個人,心挺細,給你煮了兩個雞蛋。”我咬緊了嘴唇,居然是父親,是父親。我的心早就因為慚愧縮成了一個疙瘩。
第二天早上,我端起碗,碗底仍是兩個白盈盈的煮蛋,清清的白米粥,我的感情卻如同一團亂麻,“怎麼?不好吃?”父親遲疑地問到。“不,好吃。”我忍住眼淚,拿起筷子,淡淡的米粥應該是無味的,而我卻覺得它十分苦澀,想起我對父親的冷淡,很是酸楚。喝完粥,我背上書包,回頭對父親說:“再見。”父親笑了,父親終於笑了,原來父親笑起來與我這麼相像,隻是眼角多了些魚尾紋而已。父親真的不年輕了,往事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在我眼前閃過……
父親每次批評我之後,都會道歉,隻是我沒在意,父親總是記得幫我買牛奶,可自己再累都沒有喝過,父親每次都收看《天氣預報》,不惜錯過電視劇,為的隻是提醒我天氣,但是我卻從來沒有留心……我考慮過父親的感受嗎?
平樸的父親,給我的是如此平樸的愛。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08 14:17 父愛無語
父愛中蘊藏著的,是太陽的光澤,是莽莽蒼蒼山林的氣息。無須語言,甚至無須何種方式,父愛,隻默默生成,慢慢積澱,靜靜流淌……
入獄改造幾年了,對家人的思念與日俱增。同監犯人之間常傳閱家信,算是分享親情吧。我也因此看過很多別人的家信,常使我感慨心酸。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名皖北籍犯人的家信。他家人稱他為狗伢。
狗伢家住幾千裏外的一個偏遠山村,父母都是聾啞人。因為窮,村裏幾乎沒有人讀過書,能把一封信念出大概的也沒幾個。而要動筆寫信,隻有求離家幾裏外的那所學校的惟一一名老師。他父母一個大字不識,想求人寫吧,兒子坐牢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所以給他寫信,便是家中一件大難事了。
狗伢剛入監時,看到別人捧讀家書時那種陶醉的神情,羨慕地不得了。可他知道家裏的情況,隻好深夜蜷在床板上暗自垂淚。
就在那年冬天,狗伢那思子心切的聾啞父親,賣掉家中僅有的一頭年豬,從幾千裏外風塵仆仆趕來廣東探望他。當時別人喊他有人探望,他死也不信,直到值班幹部親自來喊,狗伢才相信這是真的。
一個心焦難語的山裏老人,一個思親欲瘋的囚子,我實在想不出這樣一對久不見麵的父子,會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
狗伢接受探望回來時,帶回一包焦黃噴香的小鹹魚幹,這是他聾啞的父親千裏迢迢送來的惟一一點東西。好長一段時間,狗伢都舍不得吃。聽他講,這種比小拇指還小的魚是他家鄉的特產,每年隻有秋天才會出現,而想要逮住它,隻有垂釣。不知道他父親釣了多久,才能攢上這麼一大包。
一天晚上收工後,狗伢照例拿出那包放了好久的魚幹,坐那兒發呆。有個廣東犯人嘲笑他說:“這不是我家喂熱帶魚的魚食嗎?難道你爸是賣魚食的,賣不完才拿給你!”氣得狗伢要跟他拚命,大家勸說了好半天,直到廣東犯人道歉,才平息了狗伢的怒氣。
事隔不久,狗伢拿了封信神秘地找我說:“喂,給你看我的信。”
展信一看,我呆住了!一張千皺百褶沾滿汗漬的32開田字格的背麵,竟沒有一個字,隻畫滿了千奇百怪的圖案。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狗伢說這是他爸上次探望時與他約定好的交談方式。
原來,探望那天,啞父比劃著家裏太窮,以後不能常來看他,想他時就會給他寫信。狗伢吃驚父親什麼時候會寫字了。啞父忙“解釋”:畫個“小狗”就是喊他狗伢;畫個“○”就是家中一切安好;畫個“△”就是家中有事……狗伢不忍掃父親認真歡喜的興致,忙從政府發的零用錢賬戶上買了50個信封郵票,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監獄的地址。這樣,隻要他父親在紙上畫上一些相關的圖案,往裏一裝就行了。
看著那滿頁似像非像的圖案,我實在不忍想象一個白日在田裏勞累了一天的老人,晚上佝僂著身子,借著昏黃的燈光,用那雙握慣了鋤杆的龜裂的大手,笨拙地捏著筆,吃力地一筆一筆畫著……那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啊!
我禁不住流淚了,這是我第一次為不相幹的人流淚。
從那以後,每隔一個月,狗伢總能收到一封啞父寄來的別人無法看懂的家書。後來,信中又多了些新內容:比如春天,信裏還會夾了一朵桃花或一片油菜葉———狗伢就知道家裏的桃花開了,油菜也長高了;秋天,信封裏會裝進幾粒飽滿黃燦的稻穀———他就知道家裏的收成很好;在寒冬到來時,父親常常會畫上一件肥大的棉襖———那是父親在叮囑他:天冷了,別忘了加衣。
年複一年,一封又一封家書源源寄來,沒有一封是畫“△”的。
可是這期間,狗伢的母親去世了、父親抱病在床、房子被洪水衝倒……是父親用一雙有力的大手,把一個個“△”抻成一個個“○”,用寬宏深沉的愛,為狗伢撐起一片親情的晴空。
良知一點點被喚醒,靈魂一點點被淨化,那年5月,狗伢立功減刑提前出獄了。
臨別前夕,狗伢對我說:“誌堅,把我爸這幾年寫的信留給你作個紀念吧!別忘了,不論在哪裏,都有一個牽掛我們的家。你也要早點回家呀。”
捧著這被狗伢視為命根子的沉甸甸的父愛,我久久無語。是啊,我也該回家了。
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
我們賦予它太多的詮釋,也賦予它太多的內涵。
沒有曆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母愛就象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
當代散文家餘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母愛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於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
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淨,和雅清淡;
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母愛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就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母愛就是兒女病榻前的關切焦灼,母愛就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親,誌向消沉就會化為意氣風發;想起了母親,虛度年華就會化為豪情萬丈;想起了母親,羈旅漂泊的遊子就會萌發起回家的心願;想起了母親,彷徨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
時光如水,年華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們多少回憶,卻始終不改我們對母親的綿綿思念。鶯歸燕去,春去秋來,容顏漸老,白發似雪。兒女在一天天長大,母親卻在一天天衰老。當兒女望見高堂之上的白發親娘,他們都會投入母親懷抱,熱淚漣漣!
母愛也是文學和音樂的永恒主題。文人以母愛為題,寫出的文章便滋潤蘊籍;樂師以母愛為題,彈奏的曲調便清柔幽美,餘韻綿綿。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曆經坎坷,窮困愁苦,而母親的笑容卻時刻令他夢縈魂牽。在他得知母親將來的時候,掩不住臉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悅,抖落衣冠上層累的風霜,拂去心頭積澱的風塵,攜妻將雛,到溧陽城外迎接母親。芳草萋萋,花香陣陣,白雲舒卷,碧野晴川,處處洋溢著兒子不盡的思念。母子相依,熱淚盈眶,握著媽媽溫暖的雙手,望著母親蒼老的容顏,不禁愴然飲泣,感慨萬千,提筆賦詩,情思湧動,在孟郊筆下,就熔鑄了這首飽含母愛的《遊子吟》,誠摯深切,傳誦千年。
唐代詩人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棲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亂後回到家鄉時,已田園寥落,物是人非。淒苦憂愁,睹物傷懷,他將憂國憂民之心與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發,寫成感人肺腑的《無家別》。“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言詞悲切,淒苦哀絕,足以令人慷慨動容,下千秋之淚。
東漢末年,蔡文姬被亂兵擄至匈奴,作別家國,萬裏投荒。在被漢使贖回時,母子訣別,含悲引淚,親朋相送,淒涼感傷。她在所作《悲憤詩》中寫道:“已得自解免,當複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號泣手撫摩,當發複回疑”。淒怨哀傷,聲節悲涼,讀之使人落淚。唐人曾以此為題,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訴,欲歌欲哭,一種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於曲調之間。
母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它沉浸於萬物之中,充盈於天地之間。
有了母愛,人類才從洪荒蒼涼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愛,社會才從冷漠嚴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愛,我們才從愁緒走向高歌,從頑愚走向睿智;有了母愛,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曆史的延續,理性的萌動,人性的回歸。
如今,我們賦予母親更多的內涵。
我們把祖國比作母親,她養育了億萬中華兒女。我們對她情真意切,生死相依。千百年來,為了苦難深重的祖國,萬千兒女曾奔走呼號,慷慨赴死,他們將一腔熱血灑向大地,在祖國母親的青山綠水中,依偎著她萬千兒女的英魂!
我們將地球比作母親,她哺育了世界的芸芸從生。當我們從太空遙望這顆美麗的星球,就會想到,她以深沉的母愛撫育天地萬物,也使人類在浩瀚無際的太空中不再感到寂寞孤單。
讓我們展開歲月的長卷,拂去曆史的煙塵,去感觸這人間的真情,去解讀母愛的纏綿。高台亭榭間的清歌曼舞已漸漸消歇,昔日的繁華風流已湮滅無聞,隻有綿綿慈母愛,穿越時空,流注千年!
是曆史,賦予母愛亙古的深沉,是真情,賦予兒女對母親深深的依戀。
讓我們給予母親更多的關懷,讓我們對天下母親深情地道一聲“一生平安”!
在生活中父親讓我感動的事寫一篇簡短的小文章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難忘而感動的事,比如說父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把生病的你送往醫院;再比如你的親人在路程很遠的情況下為你送傘等等。我也有一個這樣的經曆,雖然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十分短暫,但是他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在一個星期三的中午,我和往日一樣,跟幾個同學一起回家。不巧在過馬路時,一輛迎麵而來的自行車把我給撞得四腳朝天,自然傷勢一定不輕。我輕輕地摸了一下腦袋,啊!流血了!幼小的我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嚇得不知所措。正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叔叔走過來,他見我頭破血流,立刻打了一輛出租車把我送往弋磯山醫院。 一路上,我疼得睜不開眼睛,並且大聲喊疼,那位叔叔不停地安慰我,照顧我。到了醫院,我被推進了手術室,隻見十幾盞手術燈的燈光向我射過來,使我迷迷忽忽地睡著了。不知不覺的,手術做完了,而我卻一點兒也沒感覺到疼。過了一會兒,我突然想起了媽媽,口中不停地大喊:“媽媽,媽媽!”這位叔叔問了我家的電話號碼,我連忙告訴了他,想讓他打電話給我的爸爸媽媽。這時,我感覺有點兒餓,這位叔叔知道了,馬上下樓給我買吃的。我很快又睡著了。 當我醒來的時候,那位叔叔、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都圍在我身邊。我感動極了,那一場麵是那樣得感人。我用力地咬著嘴唇,極力克製自己不讓落淚。可是最終,豆大的淚珠還是從我的眼眶裏湧了出來。這是感動的淚水,也是友誼的淚水! 我想,這件感動人心的事我會深深地印在腦海裏,永遠不會忘懷!
求一篇父親節的感人短文
一生一個一輩子疼愛我的父親,一生一個一輩子敬畏父親的我。——題記
一種親情,血脈的相連。但父親告訴我,血脈不是親情,親情永遠不是用血脈就可以相連,它是無形的生根在每個人心中的“情”。
若說父親,他不及母親,有太多的愛仿佛是母親給的,我有太多的思念給了母親。可我曾知道,那角落裏的愛,在我小小的內心世界,唯有母愛和父愛的結合,才覺得平常。發現了麼,父愛雖沒有母愛暖人心,但它缺失不了。我若隻剩下母愛,我會憤恨世界的不公平,怨恨上帝。這足以證明我需要父愛。父愛是我平凡背後的小小的鋪墊,父愛是我在無人問津時的出口,父愛是我身後一睹有形似無形的鐵牆。他給我的愛是默默的,默默的。就像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父愛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但他依然在大大的遺忘中小小的存在著,這種堅持存在的心情,它們變成無邊黑暗的小小星辰,小小的。
若說父親,他總是不會與母愛同時出現。他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每個父親,總是在曆練孩子中體現那種愛。它可以叫做保護,可以叫做鍛煉,可以叫做關心……我的那位父親,他永遠用嚴厲的口吻,用行動抽打著我。即使我在他的眼中看到那平靜的波瀾,在抽打時感覺到他的猶豫。他說過,子不教,父之過。他說過,他不能有父之過,所以要教。他說過,不能讓我長大後有遺憾,哪怕現在我是沒有自由的。他有自己的想法,用他走過的路,詮釋他所體驗過的路上的驚險與好奇。他善於用前車之鑒,做後車之師,一生,他沒有高官俸祿,有的隻是一個充實的家庭。但他說,他成功了,至少他挑戰了成長,同時也教會我挑戰成長。
若說父親,他愛我,愛媽媽,愛爺爺奶奶。我們這個家庭,以“愛”出發。爸爸令我敬畏,出於他的“愛”。他對爺爺奶奶的孝之愛,他對媽媽的情人之愛,他對我的管之愛,他滲透的愛像水,剪不斷也流不完。我承認我的爸爸平凡,他滿足不了我需要的,他看上去也憨厚老實。但他依然在我心中豎起一個高的形象,不是因為他對我有多麼的關懷,而是他對任何人有多麼的關懷。我可以沒有父愛,但我會依然敬畏他。
父親,隻是一個名詞。父愛,掂量不清的情。若說父親,不可缺失。
誰有關於父愛的文章
父愛如杉 作者:胡雙慶 夜裏,夢見父親了,他慈祥地對著我笑,飽經風霜的臉上皺紋叢生,讓人心痛、憐惜,又溫暖無比。眼淚不經意便浸濕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樹林在夜風中“沙沙”有聲…… 母親生我時難產死了,父親當年隻有23歲,還是個毛頭小夥子。母親去世以後,父親沒有再娶,後來我曾問他為什麼不給我找個後媽,父親笑而不語,昏黃的眼睛裏溫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親。 常常可以從鄰居們口中聽到我記事以前父親的艱辛養育:我餓了,沒有奶水,就哭。父親先是熬米湯,一口一口吹冷後喂我。偶爾我會刁嘴不喝,父親就抱著我穿鄉走戶,去找剛剛生了孩子的女人討奶。 我兩三歲的時候很頑皮,父親要下地幹活,於是把我托給左鄰右舍賦閑在家的老人們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裏幹著幹著就跑回來,看看我沒事,才又去幹活。來回地跑,誤工又誤時,有人勸父親再找個老婆,父親眼一瞪,別人再也不說了。 我上中學以後,家裏的經濟漸漸捉襟見肘,為了繼續供我讀書,父親決定去販賣樹苗。因為惟有這個生意不需要多少本錢,也沒什麼風險,可是,路途遙遠。每次去苗圃進樹苗,父親都早早起床,揣上幹糧,騎上那輛破舊的自行車披著晨露出發,來回一百多公裏路,回來已是月上柳梢。 回到家,雖然早已疲憊不堪,父親卻並不急著睡覺,他會把樹苗在堂屋中央一字兒鋪開,每次從中間找出一棵最長、最直、最粗壯的放在一邊,然後將其餘的按根數分成堆,用稻草一捆一捆紮好,這才上床睡覺。睡不了幾個小時,父親又出發了,沿著鄉村小道挨家挨戶地兜售。等我起床,就會發現後園的空地上又多了一棵新栽的杉樹。 一棵,兩棵,三棵……樹苗越來越多了,漸漸地形成了一片杉樹林,父親把它們栽得整齊有序,橫看成線,縱覽成排。我問父親:“為什麼不一下子全栽了,而要一棵一棵地栽呢?”父親一邊澆著水,一邊說:“我要把每次最好的樹苗栽在這裏。”我又問:“你栽這麼多樹幹嘛?又不能長出稻子來。”父親歇下來,使勁地吸一口煙,然後摸摸我的頭,得意地說:“等你長大娶媳婦的時候,好給你打家具呀!” 有一次,父親像往常一樣出去進樹苗了,我一人在家。到了下午,天氣驟變,一時間飛沙走石,暴風雨突然降臨,屋頂上的瓦片都被風掀了起來,不時有樹枝、石子、瓦片什麼的砸下來,我鑽到床底下,害怕得直發抖。 直到淩晨三四點鍾,父親才跌跌撞撞地回來,額頭上的血和泥漿粘糊在一起,已經有些凝固,衣服破得不堪入目,自行車摔得變了形。我無法想像那樣的雨夜,他是怎麼趕回來的。父親確認我沒事以後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並說,以後再也不去進樹苗了。 可是父親還是去了,越來越昂貴的學費和生活開支逼得他別無選擇。不同的是,此後每次出發前,他都要反複提醒我,如果再有暴風雨,就跟著鄰居跑,不要站在電線下、樹下和屋旁。每個星期,父親都會將那些殘破不堪的零錢清理整齊,用橡皮筋紮好了,然後交到我手上,“伢子啊,一定要好好讀書。”在父親日漸蒼老的麵容下,我像一棵小樹苗,茁壯成長…… 等數到有三百多棵樹的時候,我已經大學畢業。父親做了豐盛的晚餐慶賀。他還破天荒地給我斟了一杯酒,“伢子啊,以後就是大人了,也是個男子漢了,一定要走正道,做正事。”父親說這些的時候,並沒有望著我,我卻看見他眼裏閃著晶瑩的淚光。我知道,那是一種驕傲和喜悅的淚水。 當我興奮地告訴父親,我終於可以跳出“農”門,到城裏上班時,父親沉默了。許久,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將酒杯重重地落在桌麵上,“你覺得在農村就不能幹一番事業嗎?伢子啊,不論你翅膀有多硬,你都別忘記,你是吃百家奶、穿百家衣長大的。這裏所有的父老鄉親,都是你的親爹、你的親娘……”那是我第一次聽見父親如此沉重的語氣。 雖然相繼寄來了幾家公司的報到通知,我還是沒有到城裏上班。恰逢村委會換屆選舉,父親征求我的意見後,幫我報了名。因為我是村裏惟一的大學生,鄉親們一致推選我做村長,從他們歡欣的臉上,我讀到了一份渴望和一種希冀。笑得最開心的當然是父親,他一邊接受著鄉親們的祝賀和羨慕,一邊不住地向大家作揖、點頭。 我當上村長後的那個秋天,父親有一天晚上突然暈倒在家裏,那一刻,我發現他一下子老了十歲。我趕緊喊人將父親送往縣醫院。 當我拿到化驗單時,驚呆了,“你們是不是搞錯了?”醫生望了望我,略帶歉意地說:“應該不會錯,還是好好安排一下後事吧!”我的眼淚“撲簌簌”直往下落,我怎麼能相信,看上去如鋼似鐵的父親竟得了胃癌,而且,已到晚期。 我洗了把臉,整理了一下情緒才去見父親,可父親仍然看出我的異樣,他招呼我坐到床邊,拍拍我的肩說:“伢子,別傷心,人都是要去的,你娘一個人在下麵呆了這麼多年,我也很想去看看她呢!”我哽咽著,“爹,你瞎說些什麼啊?”父親居然朝我笑了笑,目光中有一種迷離的憧憬,“其實,你讀大一時我就知道我得了什麼病了,終於還是看到你學業有成,我總算可以放心地去了。以後再給我找個好兒媳婦,你娘和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心滿意足了。”我的眼淚順著麵頰,再一次泉湧成河。 在醫院住了兩天,父親便吵著要回家,說死在醫院不如死在家裏好。我知道他是不想再接受治療,怕花很多錢。父親的老哥們到家裏來看望他,開著玩笑跟他說, “你現在可不能走啊!”父親很坦然地笑,“現在伢子也長大成人了,我也算盡到義務了,去閻王那兒報到,他們不會割我舌頭了吧!”那人說,“你如果現在蹬腿了,伢子可不好辦呢!” 我知道他指的是殯葬改革。那段時間正是農村實行殯葬改革的初始時期,當村委會宣布這項政策的時候,許多老人家都跑到村委會去鬧。就連父親,也時常指責我, “老子活了幾十年,也沒見過人死了要用火燒的,屍身都沒有一個,你要鄉親們怎麼去見地下的先人?”我很細致地給他解釋,說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本國策,父親頭一擺,“不聽,怎麼說也不能燒。” 可是有一天,父親突然把我叫到床頭,“伢子,我算是想通了,人都死了,還管他是埋是燒啊!等我去了,你還是把我燒了吧!將骨灰挖一個小坑埋在你母親墳旁就行。我也算是趕了趟時髦。”我說,“你別說了,我再想想辦法。”父親笑了笑,“當村長就要以身作則,要不然以後的工作還怎麼做?” 父親的病情惡化得很快,一天猛似一天,不多久,就已經不能正常進食,隻能靠一天幾遍輸液來維持生命。偶爾,他會讓我扶他到後門,搬一把椅子坐在那裏,望著後園裏一派蔥蘢的杉樹林,很憔悴,也很得意地笑著說,“爹這一生不算白活,雖然沒留給你什麼家業,這些杉樹,等你結婚時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打些家具,再砍一些拿去賣掉換錢,當作結婚的費用。”我站在一旁噙著淚,不住地點頭。 父親走了,沒能挺過那個冬天,他是微笑著離開的。他說:“好好給鄉親們做事,不要給爹娘丟臉……我終於可以安心地去見你娘了……” 我選了一棵最直的水杉,給父親做了塊靈牌,給母親也做了一塊。剩餘的木料請人打了張龕台。每每看見那兩塊整齊地安放在龕台上的木牌,就像見到了兩位老人家,渾身頓時充滿了力量。 父親的杉樹越長越高、越來越粗了,它們從來不生蟲子。雖然因為栽種的時間不同,粗細不一、高矮不齊,但它們都筆挺地直衝雲霄,即使是偶爾的暴風雨將它們吹得東倒西歪,風雨過後,它們便又昂首挺胸,巍然屹立,重新成為村子裏最美麗、最壯觀的風景。 父親生前種下的324棵水杉樹,如今還剩下323棵,即使在我娶妻之時,都沒曾舍得伐過一棵。妻聽過我講給她的關於父親和杉樹的故事,她也讚成我不去動它們。妻說:“這些杉樹就像是爸爸的眼睛,時時刻刻都在注視著我們,佑護著我們!” 窗外,杉樹林還在夜風中“沙沙”地響著。妻不知什麼時候也醒了,下床從衣櫃裏取出一件大衣披在我的肩上,“起來,我陪你去看看杉樹林吧……” (賞析) 往往,寫母親的文章多於父親,因為俗話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如山的父愛是深沉的,所以要很好地刻畫出能打動讀者的父愛難於母愛,但少,並不代表沒有,本文便是其中精彩的一篇。 文章中的這位父親又與一般的父親不同,因為文中作者的母親難產而死,這位父親即當爹就當媽。“我餓了,沒有奶水,就哭。父親先是熬米湯,一口一口吹冷後喂我。偶爾我會刁嘴不喝,父親就抱著我穿鄉走戶,去找剛剛生了孩子的女人討奶。”這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形象,又是一股怎樣的力量讓做為一個大男人的父親放棄了自尊,抱著“我”穿鄉走戶,去找剛剛生了孩子的女人討奶? ----這就是父愛!一種質樸的、動人的愛。 父親是善良的:“不論你翅膀有多硬,你都別忘記,你是吃百家奶、穿百家衣長大的。這裏所有的父老鄉親,都是你的親爹、你的親娘……” 父親是堅強的:“別傷心,人都是要去的,你娘一個人在下麵呆了這麼多年,我也很想去看看她呢!” 父親是通情達理的:“當村長就要以身作則,要不然以後的工作還怎麼做?” 這樣的一位父親,我們隻有在心裏衷心祝願,善良的父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辛苦了一輩子,但願他能夠在天堂裏安享晚年。 那隻沾滿灰土的紅薯 作者: 傅小月 我老家那個村子,在遼東靠邊界的山溝裏。村子一半起伏在小山腰上,另一半沿河趴著。老人們說這是龍形地,可我怎麼看它都像一條狗,趴在地上懶懶地曬著太陽的狗。村裏村外都是密密的、暗藍色的參天大樹,下雪的時候,尤其動人,因為經常一落三尺來厚。 然而,那年那月,下雪卻不是一件“動人的事”。經過許多個冬天之後,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那場雪。無論我蜷縮在屋子裏,還是遠在另外一個地方,紛紛揚揚的雪,都會落在那曾經曆的一段歲月裏。 那個冬天我13歲。 雪還是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不約而來,如期而至。漫天雪花中,我家和當時大多數人家一樣,沮喪得隻有虔誠地祈求好雪能兆一個豐年,雖然它渺茫得像掌中的雪花,但親人們仍樂此不疲,年複一年地期待著。 無盡的期待中,也是大雪的天,大舅托人送來了幾個紅薯。母親接過了侄子手中的紅薯,連一句客氣的話還沒顧得上說,便連忙吩咐姐姐快去洗了煮來吃。紅薯煮熟了,母親又親自數了數,平均分給了家裏的5口人吃。我和哥哥比誰都吃得快,偏偏鍋裏還剩一個沒分出去。於是,我們便爭了個難分難解,差點沒廝打起來。大概是心虛的原因,我倆同時放手,“啪”,熱騰騰的紅薯掉在火坑裏,上麵粘了一層厚厚的泥灰。母親發現了,手提著一把笤帚打了過來,分明是要教訓教訓這兩個不爭氣的孩子。可是,沒等我們躲避,母親卻把舉過了頭的笤帚慢慢地收了回去。還是哥哥反應快:“媽媽從來沒有打過我們,那是嚇唬咱們的。”果然,母親對誰也沒碰,隻是狠狠地瞪了我倆一眼,拾起地上的紅薯,轉身進了房。 等我回頭再去找母親時,屋裏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得見,母親正小心翼翼地剝那沾滿灰塵的紅薯皮,眼中噙滿了淚水。少不更事的我,呆呆地站在母親旁邊,隻等她高興起來。不料,母親一把將我摟住,屋裏同樣靜得依然聽不到一絲聲響,隻覺得母親的淚水不住地從我臉上滑過…… 事後,姐姐告訴我,鍋裏那紅薯是留給我哥倆上學吃的。姐姐說,母親連紅薯味都舍不得多聞一會兒。為此,我一直懊悔不已。這種懊悔一直延伸到以後家中有好多紅薯的日子裏。 過年了,母親一心想讓全家吃個熱乎乎的飽肚子。暮色漸濃,我在外麵瘋夠了回家,先溜進廚房瞧了瞧,看見冒著火苗的火爐上,放著那把平時很少用的大炒勺,心想今天一定能吃到油水汪汪的好東西了。不一會兒,姐姐把炒好的菜端上了桌子,我們便湊到桌旁等候。吃飯的人都齊了,怎麼還不見母親來?沒等父親使喚,我便三步並作兩步奔向廚房。出於好奇,我沒有推門進去,隻是在紙糊的窗戶上偷偷撕開一條縫,眯著眼睛往裏看:母親正在往炒勺裏倒開水。我滿以為她要涮洗,她卻雙手捧起勺子,來回地涮了涮,端到嘴邊,一飲而盡。我頓時目瞪口呆!望著母親貪婪的吃相,淚水潸然而下。記憶也閃電而至。 母親曾答應送我一套新衣服——草綠色的仿軍裝。那時候,軍裝是最讓人羨慕的了。然而,幾天後,母親又改口:“將你哥的衣服補一下,將就點吧。”憤怒和委屈直衝腦門,我很蠻橫地表達了寧缺勿濫的原則。母親很惱火,丟下一句話:“那就明年吧。”便自己忙活去了。 我壞壞地走到母親身邊,將課文裏學到的“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給她聽。故事的大意是曾子為了不失信於兒子,毅然揮刀殺豬。我把它活用到母親身上。母親聽後臉色陡然大變,呆呆地立著,一連幾天都悶悶不樂的。 現在想來,深恨自己當時那不知從何而來的惡毒。那一刻,我第一次知道母親的愛有多深多重。母親就是這樣,自己煮食發餿的食物,卻把大米白麵、甘果蔬菜給予我們,使我們營養充足,身體強壯。 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總會淡忘的。可二十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母親那偷喝涮鍋水時的動作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裏,每每想來,仍會心驚。 又是春天,故鄉怕已是花紅柳綠了,山牆裏的喇叭花怕也不用探頭探腦了吧?可是,故鄉啊,你什麼時候才能融掉我心中那層厚厚的雪呢? (賞析) 《那隻沾滿灰土的紅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件件極為普通常見的事情描繪出一位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也許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你經曆過,我經曆過,我們每一位做孩子的曾經曆過,正是因為這些我們曾親身經曆過的事情,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讀罷此文,深深感慨。 “事後,姐姐告訴我,鍋裏那紅薯是留給我哥倆上學吃的。姐姐說,母親連紅薯味都舍不得多聞一會兒。”,“她卻雙手捧起勺子,來回地涮了涮,端到嘴邊,一飲而盡。我頓時目瞪口呆!”多麼無私、多麼偉大的母親,為了讓孩子不餓肚子,自己竟連紅薯味都舍不得多聞一會兒;為了讓孩子吃飽,自己竟然偷喝涮鍋水!為了孩子,委屈的是母親,受苦的是母親! 可是,作為孩子的我們又何時才了解母親的心? “我壞壞地走到母親身邊,將課文裏學到的“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給她聽。故事的大意是曾子為了不失信於兒子,毅然揮刀殺豬。我把它活用到母親身上。”為此,“呆呆地立著,一連幾天都悶悶不樂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卻傷了母親的心! 誰解天下父母心?相信讀完這篇文章的每一位讀者都會被深深感染。做一個懂事而貼心的孩子吧,讓因為愛我們而苦了自己的母親寬心! 母親為我煮餃子 作者:佚名 我過去教過的一個正在讀大四的學生放寒假後到學校來看我。我問他:“回到家裏感覺好不好?”他說:“感覺最深的一點就是,吃飯不用刷卡!”我啞然失笑。他卻認真地說:“真的,老師,說起來有點俗,可我感覺最深的確實是這一點。您知道嗎,我畢業後打算到歐洲去讀研,到那時再想吃媽媽做的飯可就難了。不是跟您吹,我媽做的飯,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管夠,還惟恐你吃不好!我媽勸起飯來沒完沒了,弄得我的減肥計劃徹底泡湯,可我這心裏頭啊,卻樂著呢!老師,我總記得您講過的那個吃餃子的故事,一想起那個故事,我就能從我媽媽做的飯中品出了一種特別的滋味。” 我心頭一熱,說:“難得你還記得它。” 我的確曾給這一屆學生講過一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母親盼啊盼,終於得到了兒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裏的喜訊。那天,在爆竹聲中,母親包好了三鮮餡兒餃子,等著兒子回來後下鍋。餡兒是精心調製的,應該正對兒子的胃口。但是,母親心裏還是有些忐忑,她想預先知道餃子的鹹淡,便煮了兩個品嚐。一嚐不要緊,母親大驚失色,餃子餡兒裏竟然忘了放鹽!看著兩屜已包好的餃子,母親絕望至極。她知道可以讓兒子蘸著醬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著醬油吃兒子也會歡呼“好吃死了”,可她不願意讓千裏迢迢趕回家來的兒子吃到有缺陷的餃子。怎麼辦?這個聰慧的母親,居然從鄰居那裏討來了一個注射針管,調好鹽水,開始逐個給餃子“打針”。兒子回到家時,餃子也注射完畢。母親煮好了餃子,讓兒子嚐嚐餃子的味道如何。兒子嚐了,連說“好吃”。這時候,母親得意地舉起那個針管給兒子看,向兒子誇耀說她可以將每一個有缺陷的餃子修複得讓他察覺不出來。可是,兒子聽著聽著就哭了……他在想,這些年,他一個人在外麵打拚,也曾吃過很多餃子,那些餃子鹹的鹹,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誰能像母親這樣在意他的口味?為了讓兒子吃到鹹淡適宜的餃子,母親竟想出了這樣高妙的法子。吃著這交織著母親的愛與智慧的餃子,哪個孩子能不動容? 我多麼欣慰,幾年前,我將這樣一個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們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獲什麼的,甚至以為那些聽故事的人很快就會將它淡忘了。但是,這個同學居然能把這則故事銘記這麼久!我相信,銘記著這則故事的人會珍惜母親做的每一餐飯,會在寡淡的飯菜中品出一種難得的真味與厚味。母親擺出一場愛的盛宴,隻等著她心愛的小鳥來啄。幸福的小鳥啊,你無須刷卡,隻管歡暢地啄食、盡情地享用這人間的珍饈吧。 (賞析) 《母親為我煮餃子》是一篇頗富哲理的真情小散文,文章短小精悍,文章以“我教過的一個正在讀大四的學生放寒假後到學校來看我,我問他回到家裏感覺好不好?”而引出話題,接著筆鋒一轉:“我心頭一熱,難得你還記得它”,文章很好的完成了過渡,引出了真正與文章標題“母親為我煮的餃子”有關的故事,一句 “我的確曾給這一屆學生講過一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故事娓娓到來,文章雖短小,全文卻有幾個轉折與過渡,銜接得相當巧妙與緊湊,這便是本文成功的一方麵。 俗話說“平淡見真情”。《母親為我煮餃子》另一處成功的地方就在於這種“平淡的真實”:“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實”的一份母子情,這份真實能夠換取讀者一份真實的感動。“她知道可以讓兒子蘸著醬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著醬油吃兒子也會歡呼“好吃死了”,可她不願意讓千裏迢迢趕回家來的兒子吃到有缺陷的餃子。怎麼辦?這個聰慧的母親,居然從鄰居那裏討來了一個注射針管,調好鹽水,開始逐個給餃子打針。”相信每一位讀者讀到這裏,都會被文中母親這份細致所打動。 最後,文章結尾處作者巧妙地將文章進行了一個小小的升華:“我相信,銘記著這則故事的人會珍惜母親做的每一餐飯,會在寡淡的飯菜中品出一種難得的真味與厚味。“ 母愛的“真味”與“厚味”是在象“母親為我煮的餃子”般寡淡的飯菜中體味出的! 母親買的水果 作者: 古風 在我生活的這個城市裏,發生了這樣一樁案子。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地竄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裏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凶狠的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裏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裏包著一遝鈔票。 歹徒拿著那遝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作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婦女一麵死死的護住袋子,一麵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裏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婦女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掰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那錢袋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袋子裏總共隻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小城嘩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嚐嚐?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裏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裏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你嚐嚐吧......” (賞析) 如果說愛是心靈一種美的犧牲,那麼真情就是一顆埋進心靈的種子,因為,一篇寫情的文章要打動人,便要寫出其中真摯的感情,因為有真情,愛的犧牲才顯得高貴而偉大。《母親買的水果》中母親對兒子的那種愛,便是真情的表現。 在寫親情的文學作品中,寫母愛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因為寫母愛的文章多了,且大多千篇一律,所以難以吸引讀者的視線,讀了也難以讓人感動。但《母親買的水果》不同,作者獨具匠心,文章所敘述的故事,本來就是一塊質地很好的石料,所以雕塑出來的塑像也一下子吸引了讀者的眼球。 母愛如月光,予以我們溫情與感動,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禮,《母親買的水果》一文所刻畫的母親想象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讀者,尤其是文章出人意料的結局,更給了我們一種心靈的震撼。
描寫父親的散文
人生的旅程上,有許多的風景。每一個驛站,每一道征程,都有著他們各自的味道。酸、甜、苦、辣我們都要一一品嚐。生活,給不了你一世的無憂亦不會給你一世的苦澀。我們累過、痛過、傷過,但那些都是生活的味道,是屬於你、屬於我、屬於我們最真實的味道。
父親的味道 ——題記
(一)
九歲以前,我並沒有太多關於父親的記憶。那時依稀記得父親離開家的第一天對我的叮囑:“在家乖一點,聽你媽的話。”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父親就離開了。對於父親去遠方打工,對於我沒有太大的影響。父親一去就是三年,在這三年裏,我幾乎忘記了父親的存在。就像歌聲裏唱的“有媽的孩子是個寶。”那時雖然沒有父親在身邊,但我依舊是家中的小公主。
村子裏的人時常問我:“燕子,想你爸不?”
我說:“不想。”
那是實話,因為在我的心中,有媽媽在就好了。我時常在想,要不是他是我父親,或許我早已經將他忘記了。現在想來,那時的我應該是怨恨父親的,恨他不回家看看才會這樣說的。那時的我,不懂得生活的艱辛,又怎能理解父親心中的苦呢?那時還小,思念的味道,是一種淡淡的渴望。渴望著父親的懷抱,渴望著與父親母親在一起過年。
父親不在家的日子,家中很清苦。母親忙裏忙外的很是辛苦,村裏人都說父親狠心,去了那麼遠,那麼久不回來。那時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家中要好幾個月才會接到父親的來信。每次母親都會給我讀信的內容。信裏的內容大都是,“好”“勿念”還有就是叮囑我“好好學習,聽媽媽的話。”以至於最後我都可以猜到信的末尾是什麼內容了。
春夏秋冬,屋前的梧桐樹,綠了又落。每年的冬,母親都在那條小路上癡癡的盼。看有沒有父親的信,看會不會有父親的身影。但對於我來說,父親回不回來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新衣服。母親總是說:“不要羨慕別人,等你爸爸回來了,就給你買新衣服。”這樣的話,一說就是三年。
過年了,父親沒有回來我們就到外婆家過年。那時的外婆家是村裏的小康人家,有好多好多我們家沒有的東西。所以,那樣的年對於我來說,依舊是一個歡快的年。那時,最開心的玩炮竹。不過,我膽子小,但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所以我會一邊捂著耳朵,一邊看小夥伴玩鬧。
三年,父親沒有回過家,而我也習慣沒有父親的日子。村子裏的關於父親的風言風語也就出來了。
有的人說:“燕子,你爸不要你們了。”
有的說:“在哪裏哪裏看見燕子的爸爸,找了別的女人了。”
有的說……一時之間眾說紛紜,母親也隻得將所有的眼淚往肚子裏咽。所幸的是,出門三年的父親在那個冬天回來了。
那天,我依舊向往常一樣去了小夥伴家玩耍。後來有鄰居跑來叫我:“燕子,你爸回來了。”當時的我心中對父親是有些怨恨與隔閡的。所以,聽到父親回來了,我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興奮。
回到家,父親正在喝茶。看見我進屋,眼中一下亮了起來,臉上滿是笑容的道:“燕子回來了。”
我也不叫父親,就站在那裏,暗暗的打量著他。父親還是離開的樣子,不過似乎瘦了、黑了。
母親見我沒有喊人,忙換著我:“燕子,叫爸爸啊!”聽了母親的話,我才不情願的叫了一聲:“爸爸。”
父親聽了,高興的將我抱了起來。一邊抱著我,一邊向著房屋裏走去。父親笑嗬嗬的說:“來,看看父親給你帶什麼了。”那是我在有了記憶以來,父親第一次抱我。一時間,心中有種幸福的味道,一種溫馨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房屋裏有一個大的箱子,父親將我放在地上。笑嗬嗬的給我看他買的東西。衣服、褲子、糖果,好多好吃的……我也樂得看看這個,試試那個。房屋裏充滿了我和父親的歡笑聲。
“......餘下全文>>
名家描寫父親的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
魯迅《父親的病》(語文課文上的)
貝利那篇《第一千個球》裏也有關於父親的大段感人描寫
趙麗宏的《揮手》
黃邦齋《半截潛力的父愛》
賈平凹的《酒》
額。。。不是很記得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有關名人寫的父愛的短文章比較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