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且是什麼意思
且,在文言文中有多種用法。
一、助詞(jū)用在句末,相當於“啊”。如:狂童之狂也且。——《詩·鄭風·褰裳》
二、代詞(qiě)此,這;今。如: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毛傳:“且,此也。”
三、動詞(cú) ,往。《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
四、副詞(qiě)
1、將近;幾乎。年且九十。——《列子·湯問》。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資治通鑒》
2、將;將要。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詩·齊風》。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暫且;姑且。且往觀乎?——《詩·鄭風》。且攜所著。——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4、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的極端的、假設的或不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5、表讓步,尚且;都;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6、[方言]: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續很長時間。如:這筆且用呢;他且來不了呢。
7、【方言】:{且(qiě)表示客人}今天家來了個且,一會再說。
五、連詞(qiě)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且複妄言。——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6、尚且,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且“字用法比較多,詞性也比較複雜。除了少數文言中虛詞用法外,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用法有:
一、助詞 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二、代詞此,這;今。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
三、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四、副詞
1、將近;幾乎。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2、將;將要。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暫且;姑且;且往觀乎?——《詩·鄭風》
4、表讓步,尚且;都;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五、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誌》
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傳》
6、尚且,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更詳細的用法可以參考百科裏麵的,或者《辭海》、《現代漢語大辭典》等工具書,都比較完善。
“且”在文言文中的有幾種意思
且(jū)
【助】
1、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狂童之狂也且。——《詩·鄭風·褰裳》
2、另見qiě。 且(qiě)
【代】 此,這;今。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毛傳:“且,此也。” 且(qiě)
【副】
1、將近;幾乎。
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資治通鑒》
去後且三年。——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2、將要。
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詩·齊風》
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淮南子》
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以為且噬己矣。——唐·柳宗元《三戒》
火且盡。——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禍且及汝。——清·魏禧《大鐵椎傳》
3、暫且;姑且。
且往觀乎?——《詩·鄭風》
且攜所著。——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劉開《問說》
4、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的極端的、假設的或不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如:死且不怕,況困難乎。
5、[方言]: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續很長時間。如:這筆且用呢;他且來不了呢。
且(qiě)
【連】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
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行牧且蕘。——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連拜且泣。——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周容《春酒堂遺書·芋老人傳》
賊能且眾。——清·魏禧《大鐵椎傳》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
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誌》
且人患誌之不立。——《世說新語·自新》
且欲觀客。——清·魏禧《大鐵椎傳》
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
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呂氏春秋》
且複妄言。——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6、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為眾人師且不敢。——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且繼今以往。——〖英〗赫胥黎著、嚴複譯《天演論》
7、另見jū。[1]
且 qiě
1. 〈代〉 此,這;今 [this]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毛傳:“且,此也。”
文言文中與且意思相近的是哪個字
文言文中的“且”有不同的用法,意思不同,因此不與某一個字近義。
作為副詞用法,如:
年且九十——且與“將”近義。
且往觀乎——與“姑”近義。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與“近”近義。
作為連詞,且與“而”、“又”、“並”、“或”、“若”近義。
作為代詞,與“此”近義。
古文中的並字都有什麼意思
1、兼、合。
2、同、齊。
3、競。
4、通“屏”,屏除。
*
簡體部首: 幹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6
*
釋義
◎ 合在一起:~攏。合~。兼~。
◎ 一齊,平排著:~駕齊驅。~重(zhòng?)。~行(xíng?)。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且。
◎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不容易。
*
組詞
◎?並發症?bìngfāzhèng
[complication] 在主要疾病進程中發生的並發疾病或情況,或是由主要疾病所造成或是由其他獨立原因所引起病症
◎?並放?bìngfàng
[juxtapose] 並列地放置
桌上並放著這本詞典的兩個版本
◎?並骨?bìnggǔ
[a couple in one grave] 指夫婦合葬
◎?並合?bìnghé
(1) [combine]∶使兩種物質用物理上的或化學上的方法聯結成一體
把毒素和活組織並合以產生抗毒素更多:[www.51240.com]
(2) [merge]∶合而為一;聯合;連在一起
兩家公司並合
◎?並夥?bìnghuǒ
[form a partnership] 合夥
*
造句
1、她感冒後沒及時治療,容易合並肺炎。
2、思想品德和社會兩個學科合並成一個學科。
3、兩個學校合並之後,已不分畛域。
4、那兩所學校已經合並一年多了。
5、學校合並麵臨左右兩難美國與台灣的經驗。
“且”在古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且”在古文言文中用法比較多,主要用法如下:
*
作為助詞,可以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
作為代詞,此,這;今。
*
作為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
作為副詞,
1、將近;幾乎。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2、將;將要。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暫且;姑且;且往觀乎?——《詩·鄭風》
4、表讓步,尚且;都;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
作為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
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
6、尚且,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何”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啊要有例句,並附有出自哪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麵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③齊人未嚐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裏""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嶽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麵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嗬”,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嗬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⒈部 首: 亻
⒉筆 畫: 7 ? ? ? ? ? ?
⒊名稱 : 撇、 豎、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古文中‘且’是什麼意思
在這句話中,且的意思是將近,接近。如《愚公》裏“村有智叟,年且九十”就是說村裏有一個叫智叟的老者,都快90歲了。
文言文中,"且"是什麼意思?
不是這樣的話就有火的隱患
就
“何”字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啊要有例句,並附有出自哪
有代詞,動詞等用法。
*
代詞:
何節奄忽,蹄足灑血?——《文選·宋玉·高唐賦》。注:“何,問辭也。”
何調翰之喬桀?——《文選·潘嶽·射雉賦》。注:“何,疑問之辭也。”
何以自繪。——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何異斷斯織。——《後漢書·列女傳》
*
怎麼樣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湯問》
如土石何。
問女何所思。——《樂府詩集·木蘭詩》
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
何不以鋸中。——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何憂令名不彰。——《世說新語·自新》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王之渙《涼州詞》
*
哪裏,什麼地方
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何處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
誰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萬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後漢書·列女傳》
*
哪樣,哪點
何有於我哉?(哪一樣我能有呢?這是孔子自謙的話。)——《論語》
*
動詞:
陳列兵而誰何。——《史記·秦皇紀》又如:誰何(盤問是誰)
何,與訶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內以安。——《新唐書》
良將精弩寄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史記·秦始皇本紀》
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自冠氂纓。——《漢書·賈誼傳》
*
副詞: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唐·李白《古風》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門行》
*
名詞:
姓(何氏姓源)除外族改姓外,主要出自“姬”姓,“韓氏”所分。如:何郎(三國時,魏國何晏麵白如傅粉。後即稱喜歡修飾的青年男子或美男子為何郎)
*
語氣詞:
句中語氣詞,相當於“啊”
隱隱何甸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