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的詩對人生的感悟 作文!!
曆史上看,我們是個特別喜歡月亮的民族。入晚,我們抬頭望月,想起住在那裏麵的嫦娥、張果老、吳剛、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詩詞中有關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如果這也算是一種民族心理,那麼最善於表現這種心理的詩人就是李白了。
李白詠月,不象別的詩人僅留下若幹名篇名句,他還用多不勝計的篇句構織出一個特殊的世界。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懸玉鉤。”(《掛席西江上待月有懷》)
滿月如鏡,新月如鉤,這是說月的形狀。
“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這是寫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圍環境。李白寫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間月,視野開闊,月的動態使人頓生清新明媚的舒暢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別是一種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樹。雲畔風生爪,沙頭水浸眉。”(《初月》)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萬裏舒霜合,一條江練橫。”(《雨後望月》)
有時月掛鬆梢,給人以窅緲古奧之感: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鬆。”(《送楊山人歸嵩山》)
有時月亮透過藤蘿窺見,則又令人心清神爽:
“閑窺石鏡清我心,綠蘿開處懸明月。”(《廬山謠》)
“搖蕩女蘿枝,半掛青天月。”(《憶秋浦桃花舊遊》)
以上所舉山、水、鬆、蘿,是為說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詠月詩中常見的景物,或幽冷雋永,或刻削古峭,無不具有一種非人間的童話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實的,極為尋常的,卻又好象是在夢幻中看見的。有時還能看見些在月光下活動的小動物——猿和鷺,也使人產生同樣感覺: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飲龍筇下,燈青月複寒。醉歌驚白鷺,半夜起沙灘。”(《送殷淑》其三)
白猿飲水、白鷺受驚起飛,都是從現實裏捕捉到的真實動態。有趣的是,這些動態並未破壞,反而增強了月光世界的靜謐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動,也很難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裏人物形象為數不多,均出自下層社會,如:
“東陽素足女,會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越女詞》其四)
“鏡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同上其五)
前寫月下等待幽會的男女,後寫月夜從遠處看見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潑的生活氣息,卻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動中有靜。後首僅以月比水,其實寫的也是月夜,隻有在月光下才能產生那樣的透明感。在這神奇的世界有時還傳出勞動者的歌聲:
“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蓮女,一道夜歌歸。”(《秋浦歌》其十三)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采蓮女已很傳神,冶煉工寫得尤有聲色。火光映臉、歌聲遠播,何等熱烈!但妙處還在畫外有畫:月夜、寒川。熱烈的勞動場麵出現在靜謐的月光世界,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可謂畫中之神品!
以上舉例未必能概括李白筆下月光世界的全貌,卻也可以從中看出其基本的特點了。總的說來,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是一個遠離喧囂塵世的未受汙染的世界,它無論怎樣變化,永遠是那樣幽冷而靜謐,使人產生達到透明和空靈程度的純潔感。這個世界的自然存在既是真實的,而它在李白詩中出現又具有特殊的意義。李白寫過許多遊仙詩,也寫過不少歌詠隱逸的詩,這些作品經常是借題發揮,以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但他卻很少把自己的苦惱和憤懣帶進筆下的月光世界。李白象別的不滿現實的詩人一樣也需要有個世外桃源,但他的世外桃源不在仙山也不在田園,而在與汙濁現實截然分開的月光世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這個世界無處不在。
二、月光世界裏的李白
我們從前麵引詩中所看見的,主要還都是客觀的景物。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充滿靈機異趣,關鍵還在於能從中看見詩人自己的活動。
李白最喜愛的月下活動是泛舟,用他自己的說法,叫做泛月: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
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魏萬還王屋》)
李白泛月詩畫麵均極美,閑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懷。泛月時他還經常想起王徽之乘興訪載的軼事,並借以表達自己的情致:
“日落山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東魯門泛舟》其一)
不用說,李白寫得最多的還是月
下飲酒——即所謂醉月!此類名篇不勝枚舉,僅錄一首: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其一)
一般說來,李白飲酒詩突出一個“豪”字,詠月詩突出一個“逸”字,一旦二者結合,便表現出一種既豪放又飄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獨酌》四首,名篇如《襄陽歌》、《謝朓樓餞別》等均屬此類。這種清狂性格一方麵說明詩人的驕傲和對汙濁現實的輕蔑,同時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獨感。李白還有些寫他步月而歸的詩,心情平和,於閑適中同樣流露出極深的孤獨感: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下終南山》)
“對酒不覺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自遣》)
以上所說泛月、醉月、步月,意境均極優美,要之還在寫實。另一類作品則是完全寄興於想象,如: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謝朓樓餞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明月可乘,可攬,可寄,都是李白的發明;大膽的想象傳達出童稚般天真的性格。但最有趣的發明還是賒月: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陪族叔曄及賈至遊洞庭》其二)
“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淵明。”(《送韓侍禦之廣德》)
李白詩中從無賒酒,卻有賒月。酒是要用錢買的,沒錢的時候就用五花馬、紫綺裘、龍泉劍去交換。同自然造化打交道容易得多,“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即使要錢,也可以賒。這種妙趣橫生的想象,表現出詩人以天地為衾枕的襟懷。李白還有一首問月詩,其藝術成就與後世蘇軾問月詞堪稱合璧,而其思想深度又遠過蘇詞: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若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青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禱藥秋複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裏。”(《把酒問月》)
除中間兩句用神話點綴之外,整首句句寫實,語言樸素猶如兒歌,卻又通篇貫穿哲學的沉思。造化的無窮(永恒)與人生的短暫,乃是人類永遠無法克服的矛盾。李白問月詩表述的正是這種人人都能理解的矛盾並由此產生的苦惱;表述得巧妙生動,又極為質樸,從而使我們對詩人倍感親切。我們讀詩時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寫詩時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樣,會產生一種莫可名狀的感傷,同時也能得到難以言喻的慰藉。既然古人、今人以至未來的人都要麵對同樣的矛盾和苦惱,這共同的矛盾和苦惱也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溝通,產生某種感情上的共鳴;溝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見到並會由它引起遐想的月亮。詩的奧妙往往就在把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感受用獨特的方式說出來。
以上舉了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攬月、寄月、賒月、問月,未舉例的還有弄月、玩月、宿月……對月亮感興趣的詩人固然不少,可誰能象李白一樣翻出這許多花樣?所有這些作品,乍一讀都是觸目成吟之作,而細加玩味,便覺出其中蘊含著奇妙的思想和豐富的情趣。不僅如此,李白在月光下還經常產生一些別的聯想,抒發一些別的情感。先說月夜思鄉,這類作品甚多,僅舉一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再有月夜思友:
“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懷》)
李白歌詠征人思婦的兩地相思,亦多在月夜,如: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關山月》)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其三)
月亮還經常引起詩人懷古之幽情:
“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裏人。”(《蘇台懷古》)
以上所述思鄉、思友、男女相思和懷古,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這些感情在李白詩中多由見到月亮引起,這是值得注意的。就拿思鄉來說,本是曆代抒情詩中常見的主題,但各人思念的內容很不相同:有的是“雕欄玉砌”,有的是“草屋八九間”;而引起李白思念的卻是故鄉的月亮(有時是故鄉的山水花草)!在人所接觸的自然萬物之中,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月亮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了I此時此地與彼時彼地,什麼東西都有變化,唯獨月亮沒有變化,因此很容易由月亮引起各種念舊的感情。太陽也具有這種普遍而永恒的性質,但太陽刺眼,平時看不清楚,很難使人產生纏綿的感情。而在月明如洗的夜晚就容易想入非非,想起遙遠的故鄉、朋友、親人甚至古人,產生真摯而美好的懷念之情。所以說,李白這類作品抒發的感情既是人們生活中常有的,而抒發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實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純樸的一麵;《靜夜思》成為千百年來婦孺皆知的名篇便是最好的證明。不過,為了充分揭示李白的這種性格,最後還要舉一首他暮年時期的作品:
“我宿五鬆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飡。”(《宿五鬆山荀媼家》)
“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容”的李白,在一個普通農民家裏竟如此虛心下氣,這並不能由暮年的寥落解釋。同一時期,當他談起自己接受一些地方官吏的饋贈時,詩裏是這樣寫的:“群鳳憐客鳥,差池相哀鳴。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輕。贈微所費廣,鬥水澆長鯨。”(《獻從叔當塗宰陽冰》)不但口氣很大,而且仍然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到了農婦荀媼跟前,他卻顯得多麼溫和而誠摯!對待上層人物的饋贈可以漫不經心,對待勞苦農民的接濟卻真動了感情;這隻能由詩人的平民性格去說明。這是李白詩中最感人的畫麵之一,真希望有畫家把它臨摹下來!
綜上所述,月光世界裏的李白,從他的活動(泛舟、喝酒、歌舞……)、他對自然美的感受、對人在自然美景中所能產生的各種奇情異趣的體念和洞悉、對故土和朋友以至古人的懷念,以及他對勞動、愛情和女性美的欣賞等等,均無不呈現出天真純樸、平易近人、熱愛生活和富於情趣的性格;這是一種雅俗共賞、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會喜愛的性格。本文以上的全部征引和分析均為說明李白的這種性格,而說明這種性格又是為以下的論點提供論據。
以李白的詩句寫一篇人生的作文
《妃嬪這職業》
身為一位合格的妃嬪是需要職業道德的。
其實嬪妃是份好職業,皇帝陪吃陪喝陪睡還倒給錢,何樂不為?
架空背景,請大家考據得不要太過嚴密。
有關品味經典感悟人生的作文題目
有一個夢,那樣離奇,又那樣普通,那個夢,若隱若現,又仿佛就在你麵前,近了,近了!它散發著書香,那是一股多麼純真的書香,透過書香,我們看清了書對我們有多大的益處,讓我們知道我們從怎樣一個小小的娃娃,變成了成熟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的我們,書起到了多大作用,我們從小聞著書香長大,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這些書就像一個個古老的秘密,我們翻開書時,就像在探尋一個個古老的秘密,看完書時,如獲至寶。書香,猶如一桶甘泉,又猶如一片廣闊草原上的淡淡草香,又猶如森林裏那種大自然的味道。我讀書,讀出書香,我讀書,讀懂成長,我讀書,讀到快樂。在書彌漫的書店裏,我聞著書香,讀著書,快樂地看著每一個跳舞的漢字,一點一點長大,我認真地告訴你,讀書的滋味很美,就像在喝一鍋美味的雞湯一樣,回味無窮。我就是這樣在書裏讀出了知識,讀出了道理,每一個字符我都用心去體會,我從這裏到到了成長。在這個書香茵茵的世界裏,我們隻要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就像在黑夜裏靜靜的,看天空中的星星一樣品味書香書,是一壇陳年老酒,甘甜濃烈; 書,是一首經典老歌,幽幽動人。 書也是一縷奇異的香,久久不散 ——題記 “翠翠在風日裏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入水晶,自然及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和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選自《邊城》 這一段著力描寫人物的神韻氣度,流露出作者強烈的感情傾向。為了寫出人物內在的精神麵貌,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意在寫出人物空靈動人的精神之美,因此,這段文字顯得飄忽靈秀。 文中的翠翠是《邊城》裏最難寫,也是寫的最成功的人物。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與爺爺相依為命,對爺爺體貼入微,愉快地承擔著家裏生活的擔子,還常常幫爺爺劃船渡人。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愛得癡心,當儺送駕船遠走,她又矢誌不渝地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從翠翠身上,可見苗族青春少女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出色的心理描寫是《邊城》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成就。 在大多數初中生的作文中心理描寫一向比較薄弱,而出色的心理描寫不僅能推動情節的發展,還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文章的中心。所以寫好人物的心理描寫,也是作文能得高分的關鍵之一。怎樣才能寫好心理描寫,我認為要站在寫作對象的角度去思考,既要合乎情理,又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但心裏描寫若運用的不好,就可能是“畫蛇添足”。所以要寫好心裏描寫,必須多看書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寫,而《邊城》正是一個非常適合的範本。從人物的喜怒哀樂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從人物的境遇中去感受生活的百味。 從書香中品味成長,在成長中感受書香。品味書香]書香舊謂讀書之風氣,本意為延續讀書之香火,多指家世而言。書香門第指世代讀書的人家,如《儒林外史》有“早養出一個兒子來,叫他讀書,接進士的書香。”現今書香轉義為讀書時的愉快體驗和深入感悟,例英國文藝評論家赫茲利斯說:“書籍深入人心,詩隨血液循環。書中別人的事,能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而我們的呼吸也因之充滿了書香之氣。”我讀書可謂不多,但以為讀書要品味書中的至理至情至性至趣至美,方能達到品味書香之境界。 一是品味至理。至理是作家在作品中有意無意表現出的最本質的意旨蘊涵,至理可因讀者有所不同。品味至理能提高人認知客觀和主觀世界的判斷能力,增強理性意識。讀《詩經》的《伐檀》《碩鼠》,要理解古代勞動人民強烈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強烈願望,讀**著作要把握後社會主義階段對外改革開放的現......餘下全文>>
古詩文的600字作文
中華古詩 之 我心中的李白
印象中,李白是一個有些孩子氣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隨意。快樂了就大聲呼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很是灑脫無羈,甚至有些自視清高,“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好一個尋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這麼一個豪放、剛烈、自由、充滿了真性情的人,讀他的詩,酣暢淋漓,超然於世,真有一種“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覺!
才華橫溢的李白,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條件和開放的盛唐,使他萌發了想遊曆名山大川、走邊天下的心願,於是他不為聲名所累,浪跡天涯,吟詩作賦,行的驚天動地,寫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飄飄,執酒臨風。
他呼吸著青山綠水的芬芳,親吻著廣闊無垠的大地,感受著超然物外的恬靜,他的選擇是對的,因為隻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這位不受束縛、身有傲骨的曠世奇人。酒是李白的最愛。他始終沉浸在酒中、夢中,當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漸濃時,他的夢也就開始了,“李白鬥酒詩百篇”,酒已經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裏,也融進了他的詩詞歌賦裏。在他寫的一千五百多首詩文中,提到“酒”的就多達一百七十多首,可謂是酒氣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為“詩仙”尋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我們就讀到了“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衝天豪情,“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寂寞無奈,就有了“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的瀟灑豁達和“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弛”的痛快淋漓,還有“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中”的黯淡傷別,以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淒涼悲境……。酒成就了詩仙,酒成就了李白偉大詩人之名!
他遊山侃水,居無定所。
李白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路上,有時走的很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時走的很暢快,“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有時朋友急著趕來送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有時他很動容的、傷感的送朋友“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他和遊子相互勉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把本該屬於對世間的愛分給村莊和山巒,湖泊和峽穀,分給童子(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乞丐甚至山中的鹿、嘶鳴的的馬、飛翔的鳥兒與蝴蝶:“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雁行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且放白鹿青崖澗,須行即騎訪名山”。他在浪跡天涯的遊曆中,並不急於找尋目的地,而是僅僅為享受大自然的撫慰、精神的充分自由,從而感悟人生永遠在途中。
他寄情山水,出口成章。
李白縱情山水,遊山訪仙,一出口就有氣吞山河之氣概,“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月掩赤誠”。記得餘光中先生有詩評“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憶李白》)。李白一生隻寫過兩闋詞其成就之高卻無人能及,“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數字,說盡淒涼。“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山靜的迷人,任憑風起雲湧,詩人眼裏隻有山,兩眼相對,不離不棄。
李白才華橫溢,堪稱天下奇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灑脫不羈,願作世間浪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他嗜酒成性,常為酒中醉鬼,“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他天真浪漫,別號“盛唐詩仙”,“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他清高叛逆,傲視世俗庸人,“黃金白壁買歌舞,一醉累月輕王侯”。
我記得有人問餘秋雨先生,他的偶像是誰?餘先生回答說,李白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李白開拓了中華文化自由放達的生命力。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李白的詩風,那就隻有一個詞:豪放!我心中的李白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豪壯,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豁達,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奇峻,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癡狂。令我們感歎和慶幸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曆史、我們的文化,有這樣一些自視清高、豪放自由的奇人怪才,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經典絕倫的傳世佳作,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文明古國,民族成為優秀民族。
沒有李白,就無法發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緒,沒有李白,就無法驚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偉,沒有李白,就無法擁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心壯誌。李白用他的一生來詮釋浪漫,用他所有的詩文來蔑視權貴,用他所有的激情來填補中華文化長卷上的一抹光彩!
詩詞感悟的初中作文有哪些?
從小,我就被古詩的那種韻味所吸引,因為它能帶給我歡樂與喜悅,還可以讓我感受到詩人的那種對寫詩時抒發的種種感情,元朝王旭寫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是我小時候讀的第一首詩,踏莎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屬於仄韻格。句中令我深刻的是“雪花全似梅花萼。雪花不似梅花保”,作者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反襯手法,對梅與雪有所褒貶,借景抒情突出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杜甫,它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在藝術上,力倡“轉益多師”,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長,又堅持“別裁偽體”的批判精神,成就極高,以律詩和古體見長,具有“沉鬱頓挫”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我最喜歡的是他的《江漢》一詩——“江漢思歸客, 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 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 不必取長途。”這首詩通過描寫“落日”“秋風”,營造了雄壯、開闊的意境,而詩中的“心猶壯”“病欲蘇”則讓我讀懂了詩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闊達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蘇軾也是我喜歡的一個詩人,在讀過的詩當中,蘇軾的詩是我讀的最多的,它被號為“東坡居士”,而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是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作為傑出的詞人,他開辟了豪放詞風,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在詩歌上,又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因此,我對蘇軾既是崇拜,又是佩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這首詩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詩中又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蘇軾有誌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不知道讀過多少詩詞,也不知讀過多少名人的詩篇。但是,每位詩人都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受和不一樣的人生體會,有憂國憂民、建功報國、思鄉懷仁、懷才不遇、山水之情的濃厚思想,也有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懷古傷今……在這些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雄渾豪放的語言風格中,我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成長長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愛古詩詞,因為他帶給我無窮無盡的歡樂與喜悅,帶給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生啟示,激勵著我永遠要向這些詩人一樣,做一個有抱負的偉人。
第1篇:古詩詞感想
從軍行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我的感想:
這首詩,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複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隻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也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第2篇:[古詩詞]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著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麵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鬥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胡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隻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第3篇:[古詩詞]孤獨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句詩是詩人柳宗元在《江雪》中的第一句。想想看,一千座山上沒有飛鳥的蹤跡,都飛走了,路上沒有一個行人,都因冬天的寒冷而消失,讓人感到冬天的寒冷。仿佛也讓人看到了一片閃著銀光的孤獨的雪地,那兒好像沒有任何生命跡象。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千”“萬”這如此大的數目詩人都用了,可見詩人心中的孤獨。 ? ? ? ? ? ? ? ? ? ? ? ?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葉孤舟,在偌大的江裏顯得如此弱校一位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的人,孤零零地坐在船上,在寒江大雪中釣魚。這位釣魚之人就是柳宗元。他因為政治之亂而被貶。讀了這句詩,可以想象到,那一幅孤獨淒苦的寒江獨釣圖,以及他心中的不屈和不滿。可他能向誰訴說呢?難道向這孤獨的雪地訴說嗎?真是太可憐了。仔細看看,將每一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千萬孤獨”,再進一步,在每一句詩的第一個字前用“千萬孤獨”分別填充,這樣之後,上一句詩為下一句詩做鋪墊,則是寒冷的冬天裏,沒有一個路人,一隻鳥獸飛出,與他做伴,隻有他一個,孤獨地釣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朝腐敗,官員被貶,現實太殘冷。柳宗元的詩,真令人感慨萬分。
關於讚美古典詩詞作文800
乘一葉孤舟,重遊曆史長河。最攝我心魂的,依舊是那嫽人的古詩詞。
——題記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誌,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拚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誌,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淒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舍”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姽嫿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弦。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隻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感悟人生未來800字的作文
“人生,從自己的哭聲裏開始,在別人的淚水裏結束,這中間的時光,就叫做幸福,”這句話說的很經典,我們每個人都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來到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這便使我想起了那久別的小學生活。
那時,無憂無慮是我的性格,活潑開朗是我的個性。我們有一個雖不大但很美麗的校園,還有和藹的老師。校園麵積雖不大,卻展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每天,朗朗的讀書聲伴隨著朝陽,響徹在整個校園裏。那時的時光,多麼幸福。但那時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隻知道玩。現在,錯過了那美妙的時光,剩下的隻有無盡的思念。
也許,等我們上高中時,也會認為初中生活是美妙的,是令人回味的,可是,我現在也隻是認為現在的時光是平凡的,不過,我也要盡我所能地來珍惜這現在的日子,否則,到以後,也許也會像懷念小學時光一樣懷念現在的中學時光。
牆壁上的掛鍾依然滴滴答答的走著,可永遠也不會轉到小學時光了……
化用古詩詞的作文
一是化用詩詞;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話題“樂觀”片段;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麵對選擇》片段;出自內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美麗一次》片段;是的,摒除了浮華,去掉了雕飾,我們就像一枝出自清;天空中一絲雲兒飄過,淡淡的、自
一是化用詩詞。
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下麵這些語段: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話題“樂觀”片段
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製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
——《麵對選擇》片段
出自內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峰間的日照紫煙。
——《美麗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華,去掉了雕飾,我們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著迷人的清香。 ——《簡單》片段
天空中一絲雲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語文是那巍巍昆侖,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裏的打漁船,是那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
——《冷香飛上語文》
這些文字沒有直接引用杜甫、劉禹錫、龔自珍等的詩句,而是將他們詩句中的意象搬用過來作為自己作文語言中的一個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對詩句的意境進行大膽的描寫。這樣的語段讓我們聯想起詩句的意境,帶領我們進入似曾相似的詩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創作者的心聲。同樣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當然寫作這樣的語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對詩詞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詩的意境,隨便套用,那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一是仿用詩詞。這種方法就是根據詩詞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句(首)形式一樣的詩詞,以達到表達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家”為話題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 夜來幽夢忽還鄉,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惟有馨風涼。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葦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蘇軾《江城子》的下闋: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崗。
蘇軾的《江城子》表達的是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回憶往日的美好時光,看看這淒涼的短鬆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緒萬千,愁腸寸斷!而對“家”的思念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家鄉鄉親忙碌的身影,熱鬧的勞動場麵,相對於自己身邊的“四寂無聲”,唯有無限的思念了!
可以說仿用詩詞不僅能借助詩詞的形式指引讀者走進原詩的意境,同時也能很好地表現作者寫作上“學以致用”的本領,使文章出采。
不僅古典詩詞適於仿用,現代詩詞亦可借來“攻玉”。比如作文《責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詩人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非常巧妙地對文章作了一個漂亮的結尾:
詩人海子在《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麵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心環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餘下全文>>
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煉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王維的詩中有畫,明明隻是讀詩,眼前卻常常表現一幅幅畫麵。“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並沒有新奇的結構,奇特的想象,絢麗的情思,有的隻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話的語言,可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去品。其實,做人何嚐不是這樣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己金光閃閃,其實隻是為了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罷了。一個真正自信的,有才華的人並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是站在那裏,就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場。“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內而外的。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灑脫的人。時光易逝,一生幾十年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人於世光,如蚍蜉於天地,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傷懷。這時去讀一讀李白,蘇軾的詩,去品味詩中的灑脫人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自信,“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他們活得隨性,沒有為世俗所累,難道不是這樣嗎?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不能活得充實灑脫盡興,豈不可惜?讓我們做一個灑脫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現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多了一份利欲熏心的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堅持,多了一份溜須拍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的博愛,多了一份自私的貪心。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古詩,就像茶一樣,初入口隻覺苦澀,但卻有綿長的回味,期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的魅力吧!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裏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
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淒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曆經千年後,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
們走向生活,麵對挑戰。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於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
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
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於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
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
喜歡詩詞,喜歡陶醉於詩詞的意境。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於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裏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
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雲卷雲
舒;沉醉於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於蘇軾“水風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
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隻願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詩經》起,一直到今天,古詩詞以其廣泛的內容,深邃的......餘下全文>>
詩與人生為題的作文,給我傳一篇吧,謝謝
人生讀來幾乎像一首詩,它有其自己的韻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長和腐壞的內在周期。它的開始就是
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接著便是粗拙的青春時期,粗拙地企圖適應成熟的社會,具有青年的熱情和愚憨,
理想和野心:後來達到一個活動的很劇烈的成年時期,由經驗獲得利益,又由社會及人類天性上得到的
更多的經驗:到中年時期,緊張才稍微減輕,性格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樣圓熟了,對
於人性漸漸抱了一種較寬容,較玩世不恭的。同時也較慈和的態度;以後便成了衰老的時期,內分泌減
少了他們的活動,如果我們同老年人一樣有著一中真正的哲學觀念,而照這種觀念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
那麼,這個時期在我們的心目中便是和平,穩定,閑逸和滿足的時期:最後,生命的火光閃滅了,一個
人永遠長眠不再醒了。我們應該能體驗出這中人生的韻律之美,應該能象欣賞大交響曲那樣,欣賞人生
的主要題旨,欣賞他的衝動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這些周圍的動作在正常的人生誰是大同小異的,
可是那音樂必須由個人自己去供給,再一些人的靈魂中,那個不調和的音符變的日益粗大,結果竟把主
要的曲調淹沒了。那不調和的音符聲響太大了。搞得音樂不在繼續演奏下去,於是哪個人開槍自殺,或
跳河自殺了。可是那是因為他缺少一種良好的的自我教育,搞的原來的主旋律被淹沒了。如果不然的話,
正常的人生便回保持著一種嚴肅的動作和行列,朝著正常的的目標而邁進。在我們許多人之中,有時斷
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為速度錯誤,所以音樂刺耳難聽:我們也許應該有一些恒河的偉大音律和雄壯的
音波,慢慢地永遠地向著大海流去。
沒有人會說一個有著童年,壯年和老年的人生不是美滿的辦法: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之分,一
年有四季之分,這辦法是很好的。人生沒有所謂好壞之分,隻有“什麼東西在那一季節是好的”的問題。
如果我們抱著這種生物學的人生觀,而循著季節去生活,那麼,除夜郎自大的呆子和無可救藥的理想主
意者之外,沒有人會否認人生不能像一首詩那樣地度過去。莎士比亞曾在他關於人生七階段那段文章裏,
把這個觀念更明了的講了出來,許多中國作家也曾這樣說過。莎士比亞永遠不曾變成很虔敬的人,也不
曾對宗教表示很大的關懷,這是可怪的。窩主、想這便是他偉大的地方:他在大體上把人生當作人生看,
正如他不打擾他的戲劇人物一樣,他夜不打聽世間一切事物的一般配置和組織。莎士比亞和大自然本身
一樣,這是我們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稱讚。他僅是活於世界上,觀察人生,而終於跑開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讀李白的詩對人生的感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