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些名言,每日一句!
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個人當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⒉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不管什麼人,隻要他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向他學習,對於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引以為戒,不要重犯。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語法】:複句式;作分句;含褒義
【讀解】
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天涯何處無老師?真正好學的人是 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
從另一方麵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裏仁》篇裏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師 的優點固然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的缺點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關 鍵是不要盲目崇拜。
當然,說是這麼說。事實上,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還環繞著神聖的光暈,使我們恰恰難以分辨哪 是他們的優點,哪是他們的缺點。所以也就隻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回答者:黃南光 - 試用期 一級 6-18 19:25
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
這句話出字(論語.學而),意思是:見到遠方來的朋友,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
回答者:冰雪幽幽可 - 試用期 一級 6-18 20:41
【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複地給他舉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釋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裏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麵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餘下全文>>
經濟學的名言警句
1、“當我們做對了,沒有人會記得;當我們做錯了,沒有人會忘記!”
——美國華盛頓國立氣象研究所
2、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宰商、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年)
3、生命在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這中間的過程就是幸福。
——西方哲人如是說。
4、1520年以來,全世界隻有85個機構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學。大學依靠夢想、希望生存下去——這就是大學的曆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L·C·柏林格
5、政治就像騎自行車:彎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拚命騎踏。
——比利時首相伏思達
6、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們已經在做的事,無論結果是好一點還是壞一點;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為止還根本不曾為人們付諸行動的事情。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自由放任的終結》(1926年)
7、大海的表麵很難保持平靜,社會價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決定:人為的或法律的東西,往往因為生產過剩和企業破產而反過來懲罰它們自己。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
8、騎士時代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智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的時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9、什麼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曉世間萬物的價碼,但對其價值卻一無所知。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10、美國人的事業就是辦企業。
——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1、成本記錄的是競爭的吸引力。
——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1921年)
12、生產成本若不影響供給,則不會影響競爭價格。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3、壟斷者,通過經常保持市場存貨的不足……以遠遠高於正常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從而無論在工資還是在利潤方麵都提高他們的報酬。
——亞當·斯密:《國富論》
14、風險與知識呈反向變化。
——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利息論》(1930年)
15、市場經濟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夠帶來繁榮的經濟,因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經濟。生活的精髓就在於它無窮無盡和神秘多樣,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變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無法加以涵蓋和設計。
——維克拉夫·哈韋爾,《夏日靜思》(1993年)
16、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明程度、社會結構,以及政策可能釀成的行為方式,所有這些甚至更多,都記錄在它的財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樣讀懂這個曆史所蘊涵的信息的人們,在這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預感到震撼世界的驚雷。
——約瑟夫·熊彼特(1883-1950年)
17、理論的和實證的研究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政府管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既定的目標,而正是為了這些目標才頒布管製措施的。
——斯蒂芬·布雷那、保爾·麥克韋(Stephen Dreyer and Paul Macavoy),《管製與放鬆管製》(1987年)
18、為增長而增長,乃癌細胞生存之道。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
19、平等和效率(的衝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權衡的社會經濟問題,它在很多的社會政策領域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無法按市場效率生產出餡餅之後又完全平等地進行分亨。
——阿瑟·奧肯(197......餘下全文>>
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告戒人要誠信
1.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隻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裏,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3).勸人寬容,凡事要看得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4)堅強的意誌\堅定的決心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拿破侖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寬容、忍讓、和善。-《人性的弱點》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麵的高山,而是你鞋裏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名言警句
(5)關於愛情
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柏拉圖 名言警句
(6)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法)孟德斯鳩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時常自省——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隻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讚歌的人,聽眾隻有一個。(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裏。(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餘下全文>>
有哪些名人名言,要寫出他們的意思
任何黑暗要比光明更容易使人產生崇高的理想 伯克
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在一生中能幹出一番不同尋常的大事,就比沒有遠大理想的可憐蟲,有著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伯納德?馬拉默德
虛妄的欲望會將切實的理想打得粉碎 印度
政府不僅是一個組織社會生活的機構,而且是一個道德理想 劉易斯
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喬?吉?霍蘭
理想如星辰,我們要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英國
從我們的理想中,我們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缺陷 讓?羅斯唐
沒有理想的人像暈頭雞 緬甸
有偉大理想的人,生活永遠閃射著光芒 英國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維吾爾族
人的理想,像他見到的地平線一樣,向它走近一步,它就後退一步 英國
忠實於理想這是崇高而又有力的一種感情 伏契克
當大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時,又給了他一根拐杖,這就是理想! 高爾基
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的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 蘇霍姆林斯基
如果一個人的頭上缺少一顆指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將是醉生夢死的 蘇霍姆林斯基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托爾斯泰
理想是指路的明星 俄羅斯
現實是引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克雷洛夫
不參加變革社會的鬥爭,理想永遠是一種幻想 吳運鐸
偉大的理想隻有經過忘我的鬥爭和犧牲才能勝利實現 喬萬尼奧裏
假如這個世界非常舒服,天國便不會被認為是最高的理想 英國
母雞的理想不過是一把糠 羅馬尼亞
理想會有反複,信仰堅定不移;事實一去就不複返 歌德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克雷洛夫
汗水的河才能衝開理想之門 -
無論哪個時代,青年的特點總是懷抱著各種理想和幻想。這並不是什麼毛病,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加裏寧
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的 **
每個人的精神上都有幾根感情的支柱對父母的、對信仰的、對理想的、對知友和愛情的感情支柱。無論哪一根斷了,都要心痛的 柳青
價值觀與興趣有關,但價值觀強調生活的方式與生活的目標,牽涉到更廣泛更長期的行為,價值觀的最終點就是理想 社會心理學
一個人的行為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理想和價值係統而定 ??卡爾
在需要麵前,一切理想主義都是虛偽的 尼采
理想和勇敢是親兄弟 英國
“我的祖國”這幾個字能激起人們無限崇高的理想 拉爾夫?英
諸葛亮: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把名利這些東西看淡一點,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抱著寧靜而無欲的心態,讓自己的思想更遠,更高。
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心胸開闊,不能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誌,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誌,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誌》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餘下全文>>
孔子的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諡。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諡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隻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嚐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係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曆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醜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編輯本段]言行類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裏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麵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型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 洪範》雲: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雕,凋謝;鬆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注》)荀子則把鬆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裏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為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誌,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麵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編輯本段]道德類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隻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係“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麵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裏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匹夫不可奪誌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孔安國注:“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誌,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誌在己。故帥可奪而誌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誌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誌,死則不可奪名’。”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為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編輯本段]治國類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 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這一句詼諧的名言什麼意思?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裏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麵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諡。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諡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隻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隻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餘下全文>>
求兩句孔子的名言
【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複地給他舉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釋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裏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麵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諡。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諡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隻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隻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係“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麵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嚐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係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曆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醜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裏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範雲: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雕,凋謝;鬆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注》)荀子則把鬆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而人宜遠慮曆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裏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為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誌,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麵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為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當仁”有兩解:一為麵臨仁德;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為“師長”。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誌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孔安國注:“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誌,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誌在己。故帥可奪而誌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誌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誌,死則不可奪名’。”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為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誌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為“道指術業,如射與禦,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論語新解》)
孟子和孔子的名言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孔子的名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孟子的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多很多遺憾。
經典的孔子名言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來源:中國孔子網站
人生態度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的名言!
人生態度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我需要一些名言,每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