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用價值相等的事物做為賠償或補償用什麼成語
抵償 [ dǐ cháng ]
基本釋義
.以價值相等的事物賠償或補償。
明 焦竑 《玉堂叢語·獻替》:“ 孚敬 以為 延齡 殺人抵償當,而坐之反,族,不可。”《紅樓夢》第一一八回:“連日在外又輸了好些銀錢,無所抵償,便和 賈環 借貸。” 鄭振鐸 《序》:“ 宙士 遂創造了女人,用以給苦惱於人間,以抵償‘火’的恩賜。”
跟補償有關係的4字成語
要看語境用詞,相關的是:如願以償,補苴罅漏,稱心如意,天從人願等。
如願以償 rúyuànyǐcháng
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裏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願以償之後,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
例句:他終於如願以償 ,考上的北京大學。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補苴罅漏 bǔjū-xiàlòu
解釋:苴:鞋底的草墊;罅:縫隙。補好裂縫,堵住漏洞。比喻彌補事物的缺陷。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書麵語。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賞析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小時候,奶奶常在我耳邊嘮叨:“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啊!”,當時歲數小,弄不懂,總覺得“草窩怎會比得金窩銀窩呢?”後來,歲數大了,閱人間風景無數,終於明白了到這句諺語蘊含的人生哲理:金窩銀窩再華美富貴,終究是別人的,想來草窩雖簡陋清苦,卻實實在在屬於自己,與其羨慕別人的幸福,不如珍視我們現在的擁有。
人生於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與幸福。然而,有些人隻是一味心醉神迷於別人的擁有,而唯獨對自己的擁有視而不見。總覺得別人的花園百花齊放,別人的天地風光無限……於是,在仰望別人幸福的時候,在奢求別人幸福的時候,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幸福不經意間,悄悄流失……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詩人年輕英俊才華橫溢,他有美麗體貼的妻子和聰明活潑的兒子,他寫的每一首詩,人們都爭相傳誦奉若經典。但他整日裏卻悶悶不樂,臉上沒有一絲笑意。這一天,詩人為了尋找靈感,獨自來到密林深處,在一條清澈的小溪旁,他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天使。天使見他愁眉不展,忙問︰“你為什麼不快樂?我能幫你嗎?”詩人癡癡望著天使說︰“我過的不如我的朋友們快樂,你能給我幸福嗎?”天使聽了,想了想說︰“我明白了!” 然後悄悄地從他身邊“拿“走他擁有的一切——妻子、兒子、容貌、才華、財產……而後天使飄然而去。一個月後,天使來到人間,這時漫天飛雪下得正緊,詩人衣衫襤褸,蜷縮在一座破廟前,正被寒冷和饑餓撕咬著……天使把他原本擁有的一切又還給了他。半個月後,天使去看詩人。這次,詩人一手攬著妻子,一手拉著兒子,滿臉明媚的笑,他跪下叩謝天使說:“感謝你讓我回歸了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就是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快樂!
每個人擁有很多,隻是你不曾發現、收集和珍視。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他們所愛的一切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們都愛。愚人的快樂很遠,而智者的快樂很近,近在一句話、一杯茶、一朵花,一片雲。珍視“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這則諺語給我們的啟示,珍視自己已經擁有的幸福!
其實,苛責真是一種自我折磨。總會有人為物欲橫流的社會所迷惑,亂花漸入迷人眼,這其中,保持著清醒,“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原來我們手邊擁有這麼多,想來,真是快樂的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中國有個成語叫“敝帚自珍”,意思是對家裏用舊的破掃帚都格外珍視,舍不得扔掉。後來,這種現象又多了個通俗化的說法,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我們經常在爺爺奶奶輩的家裏發現來自各個年代的“文物”,從發不出聲音的熊貓牌收音機,到幾十年沒轉過的飛人牌縫紉機;從少了個櫥子門的民國破家具,到缺了個軲轆的飛鴿自行車,不一而足。可以說,敝帚自珍成了這一代人生活習慣的代名詞。
關於敝帚自珍,古人有著更為“惡毒”的講解。
從前有個摳門的財主到朋友家赴宴,酒足飯飽之後回家。路過一條小河的時候放了一個屁,財主心想,這個屁可是一肚子大魚大肉的產物啊,可不能浪費,於是,他挽起褲腿和袖口,跳到河裏,開始撈自己的屁。旁邊一個老農看見財主在河裏撈東西,以為河裏有什麼寶貝,也跳進河裏撈起來。撈了半天,老農什麼都沒撈到,悻悻然要離去。財主看到老農要走,就問他:“你撈到什麼沒有?”老農罵道:“我撈到個屁!”財主立馬就急了:“那是我的屁,趕緊還給我!”
故事中對摳門財主的諷刺可謂入木三分。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敝帚自珍的心理呢?是單純因為老年人摳門嗎?也不盡然,雖然老年人普遍不舍得扔掉自己用不到的甚至壞掉的老家當,但是舍不得扔歸舍不得扔,看到街上如果有破家電破家具等“破爛”時,沒有幾個人會將這些東西撿回家,即使這些廢品比家裏的還要新。財主也是如此,他雖然非常摳門,連個屁都不舍得給別人,但是如果別人放個屁給他呢?估計他立馬就躲得遠遠的。其中的道理,也許就是,“別人的屁是臭的,自己的屁是香的。”
為了證實這種“敝帚自珍”心理的普遍存在,行為經濟學家們進行了一個實驗。
實驗的參加者被分為A、B兩組。給A組每人發一個杯子,告訴他們這個杯子完全歸他們所有,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現場將杯子以某個價格賣掉或者將杯子帶回家。
B組,可以選擇一個相同的杯子或者選擇一筆錢。
實驗結果非常有趣:A組中選擇將杯子賣掉的人,平均賣價是元;B組中選擇還要錢的人,為一個杯子錢的平均要求數量僅為元。這說明,自己的杯子是貴的,別人的杯子是便宜的。
還有另外一個相近的實驗。
將實驗的參與者分為三組。初始時,第一組每個人都擁有實驗組織者給他們的一個咖啡杯;第二組每個人手中有一個400克的德芙巧克力;第三組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第一組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可以用手中的咖啡杯來交換400克的德芙巧克力,也可以不做任何交換,保持原有狀態不變。第二組的實驗參與者,可以用手中的德芙巧克力來交換咖啡杯,抑或保持手中的德芙巧克力不變。第三組的任務,則是從德芙巧克力和咖啡杯中做出自己的選擇。
實驗的結果如下表:
最終手中擁有的物品
組別咖啡杯德芙巧克力參與人數
第一組:用咖啡杯交換德芙巧克力89%11%76
第二組:用德芙巧克力交換咖啡杯10%90%87
第三組:從德芙巧克力和咖啡杯中做出選擇56%44%55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第三組的實驗結果。第三組的初始狀態為“兩手空空”,可以充當比對組。實驗結果顯示,在沒有任何外加條件的情況下,有56%的人選擇了咖啡杯,有44%的人選擇了德芙巧克力。雖然有一定的差距,但還是可以通過這一點認為,本實驗選擇咖啡杯和德芙巧克力作為實驗物品是合適的,兩者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小,不會影響到後麵比對實驗的可信度。
需要說明的是,實驗參與者的選擇和分組是經過嚴格選擇程序的,可以確保這些實驗參與者之間的收入狀況、財富狀況和對實驗過程的理解程度都是相似的。在看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實驗結果之前,設想一下,既然咖啡杯和德芙巧克力是兩種差異比較小的物品,根據經典的偏好理論,即人們的偏好是一致穩定的,第一組和第二組的選擇結果也應該接近56:44這個比例。
但是,實驗結果卻和這種預測有著相當大的出入。數據顯示,第一組中絕大多數人——89%的人,選擇了咖啡杯,第二組中有90%的人手中的物品為德芙巧克力。聯係到他們各自的初始狀態:第一組每人手中均為咖啡杯,第二組每人手中均為德芙巧克力。這說明,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決策過程中,受到了他們初始狀態的影響:兩個小組改變自己現狀的意願並不強烈。他們偏好的確定不再獨立於交換的方向,不同的交換方向得出了不同的偏好。這表明他們在決策過程中,賦予自己所擁有東西的權重——第一組是咖啡杯——和未來所可能得到東西的權重(對於第一組來說,是德芙巧克力)並不相等,確切地說,他們現有的物品被賦予了更高的權重。這個行為經濟學原理,就是在1980年由薩勒發現的稟賦效應。
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這個現象被稱為“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在此之前,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們為獲得某商品願意付出的價格和失去擁有的同樣商品所要求的補償沒區別,也就是說,個體作為買者或賣者的身份不會影響他對商品的價值評估,但稟賦效應理論否認了這一觀點。
回顧前麵剛介紹的“損失厭惡”原理,我們就可以用這一原理對“稟賦效應”做出準確解釋:以前麵的實驗為例,由於A組的成員已經獲得了一個杯子,他們的“參照點”被設定在“我擁有一個杯子”上,將杯子賣掉,就意味著將要發生“損失”。而B組實驗者的“參照點”,則是“我沒有杯子”,選擇一隻杯子意味著“獲得”。A、B兩組成員所要求的“補償金額”的差距,說明了等額度的“損失”和“獲得”在人們心中不同的“價值分量”:人們對於“損失”的心理感覺是要比等量的“獲得”更為強烈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用價值相等的事物做為賠償或補償用